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26、第 26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26、第 26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山匪寇虽说一直以来对州县侵扰不断,但却从未有过如此聚集人马攻打州府之事,形同造反。怕是大军征讨的事情走漏了风声,才是使得这些贼寇狗急跳墙,他们必然会使出全部的力气,想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破了青州州府。因此人虽少,困

兽之斗却不可轻视。

说到此处,郁竺不禁皱了下眉头,见周围众人皆屏气凝神专注地听着,便接续道:“故而,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第一,稳住阵脚、修筑工事。如今他们着急,我们偏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对方不攻城,今夜我们就严加戒备,不轻易出城落入敌军套路。只管修筑工事,等天亮了再做谋算。“

她语调沉稳,这番话一出,让不军士原本慌乱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些,有些人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第二,安抚百姓、斩断流言。方才来此途中,诸位大人也有所目睹,城中百姓已然自乱阵脚,慌忙奔逃者不计其数,怕是放任下去,流言四起,我青州城只怕要不攻自破了。”

说到此处,她看了眼韦喧的神色,加重了语气:“大人,当下之急,当速遣人抚慰民心,令百姓闭户不出,如此,方能截断流言蜚语。”

四周军士听闻此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郁竺却不管他们所谈何事,径直道出第三点。

“第三,组织民壮,共御贼寇。虽说军士仅有二百余人,但城内可调遣的民壮不在少数,最好能组织起来,凑够一只三百人的队伍,能和守城的士兵混合编伍,交替守城,做好长久御敌准备。”

一口气说完这些,郁竺只觉得畅快无比,仿佛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她看了眼韦暄,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赶忙补了一句:“自然,至于如何具体调度行事,尚需通判大人与统制大人悉心商议而后定夺。”

毕竟他们二位才是主帅,自己再得意也不能众人面前越俎代庖,夺其锋芒。

方才一番话,她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方方面面都已在脑子完善许久,虽说不乏军事论坛上看来的网友评论,那也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韦暄听罢,只觉得豁然开朗,原先纷飞杂乱的心神渐渐定了下来。郁竺所言不少也是他在书中读过的,只是人一旦遇事,就容易急躁慌乱,加上秦明又是个急性子,两人差点酿成大祸。

现如今,郁竺这般提纲挈领将要点一一拎了出来,他顿时心里有了底,自然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去做了。

韦暄在城墙上略作思忖,不过片刻工夫,便匆匆拾阶而下,在城门下寻了处高点。

他站定后,举目环顾四周,见不少府衙的官吏也都聚集到城门前,众人面色各异。

韦暄深吸一口气,竭力稳住自己的声音,直接在此发号施令:“诸位且留步,慕容知府委以重任,令我在此督战。如今贼寇尚未攻城,局势虽紧,但我等切不可自乱阵脚。在此一应官员,皆需听我指挥,不得有违!”

说罢,韦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位年逾五十的老官员身上:“于推官,便由你即刻率人于城中巡逻,严禁百姓在街上随意行走。但凡有趁火打劫偷盗之徒,或是散布谣言惑乱军心者,无需多问,就地斩首示众!城内若因这些宵小之辈而起

丝毫乱象,便唯你是问!”

那于推官在青州府衙任职多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日里受人敬重,何曾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如此疾言厉色地命令过。

他一听这话,顿时面色一沉,心中虽知此刻是非常之时,对方亦是自己的上官,但那股子傲气却让他难以咽下这口气,当下便梗着脖子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宋刑统》有明文规定,未经提刑司复核,我等州县官员岂可擅自杀人?大人此

举,怕是于律法不合吧!”

于推官这一番反驳,声音洪亮,周围的官吏们听闻,不禁面面相觑,已有几人暗暗皱眉。

韦喧本就是初次处理这调兵遣将的紧急事宜,于推官突如其来的反问,一下子将他原本想好的腹稿搅得七零八落,整个人顿时僵在了原地。

郁竺一看韦暄耳根发红,暗道不好,也顾不得会不会有抢风头之嫌了,移步到韦暄身边,直接驳斥道:“于大人此言差矣!《天圣令》也有规定,遇到紧急情况,朝廷会暂时赋予知州死刑终审权,而不由提刑复核,于大人就在青州,难道不

知吗?”

经这一打岔,韦暄这才回过神来,不再客气:“于推官连这等律令都未能知悉,想必平日里这差事也办得马马虎虎罢,如此怎能担当此等重任!”

说罢,随手指向于推官身边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汉子生得一脸憨厚相,此时骤然被韦喧指到,不禁心中一惊,身子微微一哆嗦,却也反应极快,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回大人,小人贱名蔡贺,在此听候大人吩咐。”

韦暄上下打量了蔡贺一番,见他虽面露惶恐,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当下便朗声道:“蔡贺,今日本官便先任命你为代理推官,你且按照刚刚所言,好生去办。倘若城内能保得太平不乱,战后我自会上书中书省,正式荐你为推官。可若是

城内因你之故而乱了套,那便唯你是问!你可敢应下此事?“

蔡贺一听,赶忙再次躬身,就差将头埋到地上:“小人谨遵大人号令,定当竭尽所能,保城内太平,绝不敢有负大人所托!”

见韦暄三言两语就将于推官的职权轻巧卸下,面露不服之色的人明显少了。

环视一圈,韦暄微微抬起下颌,再度开口:“丁都头,你且速带人前往军器库,将橘木、火油、弓弩以及大炮等一应守城器械,速速运来南面城墙处,不得有误,需得尽快安置妥当,以备贼寇来袭。”

“是。

“徐都头,你这便领人去往阜财门下常平仓,将那五万石粟豆速速运往府衙仓库妥善安置。待此事办妥之后,即刻与丁都头汇合,一同整修楼橹,仔细架设弓弩、大炮。”

“是。”

“李院长,你即刻将狱卒清点出一半来,而后速速通知各保正,着他们选调民壮。待民壮选调完毕之后,便将这些人交由秦统制统一指挥,此事关乎城防安危,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

“秦统制,你且先将手头之人分成三拨,分守阜财门、偏门和水门。待李院长将民壮点齐交予你之后,再把每个门的守军细致分为两组,每六个时辰便交换一次防务,以保士卒们能有足够精力守城。”

“是。”

待韦暄将诸事安排妥当,众人便纷纷领命散去,各自筹备手中事宜。

此刻的韦暄,第一次独自撑起这大场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直欲冲破胸膛,也不加思考,直接对武松和郁竺道:“我自当去往阜财门亲自督战,那剩下的一个水门与一个偏门,料想当不是贼寇此番进攻的重点。你俩且替我去那两处查看一

番,若是无事,便速来阜财门与汇合。”

话音未落,郁竺便上前一步,伸手拦住那恨不得立刻就冲上城门去的韦暄:“大人且慢,尚有一事,还需斟酌一番。”

“怎么?”

郁竺环顾了一下四周,见众人虽已散去,但此处仍不时有士卒匆匆走过,便稍稍凑近韦暄,压低声音道:“大人,黄都监如今还在清风寨,若是能遣一人缒城而下,绕侧翼前往清风寨与他汇合报信,待时机合适,便可与城内军士形成掎角之势,

两面夹击那些贼寇,如此一来,胜算岂不是更大?“

其实方才一番高谈阔论后,郁竺便一直在心中思量此事。她暗自琢磨着,秦明这次幸未被赚上山去,那他的好徒弟黄信此刻定然还在清风寨紧守着四边栅门呢。清风寨本就自有守备兵力,况且这黄信又素有“镇三山”的名号,如今这“三山”的贼寇

真来了,怎的大家倒像是把他给忘了个干净。

不过,虽说郁竺一直记着这么个人,可直至今日,她都还没来得及将名字和人对上号。

“此言极是!倒是我疏忽了,险些忘了这一着妙棋。”韦喧被点醒,也猛然想起这个带兵剿匪后便消失了好些天的黄都监来,连忙道,“可有合适的人选?从侧边安排一人缒城而下,绕侧翼去清风寨倒是不难,只是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此人也要机

灵才行,不知谁能担此重任。”

沉默许久的武松却在此时突然开了口:“大人,我去吧。”

还未等郁竺出口阻拦,韦暄已然双目一亮,当即重重一拍手:“好!果真是好胆识。”

说完,又转头看向郁竺,神色郑重地吩咐道:“那你先行协助武松着手准备一应事宜,趁着这夜色尚浓,尽快出城去寻那黄都监,万不可有误,此事关乎我青州城之安危,切要小心谨慎!”

话已至此,郁竺再也推辞不得,只得答应,不过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二人旋即来到军器库,寻了个斗大的箩筐。待公差将那箩筐抬到东南侧城墙上后,趁着军士们埋头专心栓紧麻绳的当口,郁竺轻轻拉了拉武松的衣袖:“兄长此番夜而出,说不定会成就一番‘烛之武退秦师‘的佳话呢。’

武松闻言放下手中的麻绳,抬眼看了看郁竺,见她虽是说笑,眼中却不乏担忧。

他明白郁竺所想,便轻声回道:“烛之武夜而出是去见秦伯求退兵,我是去求援军,哪里就一样了。”

“兄长这般想,我便放心了。”

“妹子无需多虑。”武松拍了拍郁竺的肩膀,“我既已是官府中人,哪怕是和那人有昔日情分,也分得清轻重,不会在此时恣意妄为。”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下,郁竺抬眼看去,只见幽暗中武松面上竟有丝轻松的笑意:“况且妹子不是说过,人得为自己而活。”

见武松将话说到如此份上,郁竺终是舒了一口气。

军士们已将麻绳固定好,武松跳到箩筐内,被慢慢往城下放去。郁竺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目送,直至那身影彻底消失在那一片黑暗之中。

轻轻叹了口气,郁竺转身往偏门处走去。她在偏门处转了一圈,只见众人各司其职,一切皆井井有条,心中稍感宽慰,便径直往阜财门行去,与韦暄汇合去了。

直至两更时分许,忙碌的布防方才基本安置停当,城内原本喧嚣慌乱的氛围也渐渐平息了下来,趋于安静。不多时,慕容彦达带着一干人等前来城楼上巡视查看一番。韦暄见此情形,只得恭敬地跟在慕容彦达身后,将之前安排的种种事宜逐一

详细禀报。

那慕容彦达早已从先前的惊恐中缓过劲了,恢复了往日的做派,少不得对韦喧的安排指手画脚,方方面面细节都做了些调整,从城头的器械摆放,到守城士卒的调配站位......郁坐在一旁默默听着看着,心中暗自思忖,这些调整虽说倒也不至于

坏了大事,可若不做的话,也并无大碍。

只不过慕容彦达是目前青州行政级别最高的官员,他既已发了话,众人自是不敢违抗,只能依令而行。因此韦暄带着一众官员忙活到后半夜,直到丑时才在南城门上的角楼歇下。

因郁竺是女子,她便一人独自在西侧的角楼,其余人则在东侧角楼睡着大通铺。

兵临城下,又是一个难眠之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