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41、第 41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41、第 4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是......呼延灼弄出来的动静?

郁竺疑惑地看向身边的校尉,谁知那小校苦着个脸笑了下,又指了指帐篷,转身一溜烟跑没了影。

郁竺瞅了一眼帐篷,咬咬牙,决定硬着头皮进去。

果然,帐篷里的气氛很不一般,有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只见呼延灼大马金刀坐在那正中间的坐塌上,脸上阴云笼罩,陈良弼则端坐在一边的椅子上,面无表情,他身前的地上一片狼藉,洒落的书籍、碎裂的砚台......还有一封尚未拆开的书信。

郁竺眼光落到那书信上,心中疑惑??呼延灼没拆开看?那喊她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这时,陈良弼打破了沉默,缓缓开口道:“押司可知从此处到水泊梁山有几条路可走?”

这点郁竺昨日才和韩滔讨论过,此刻略一思忖,谨慎回答道:“自此处到水泊梁山有两条路。其一,向北沿着济水,经济州、东平府,可至水泊北面,此路距离较短;另一条路则是向南,从莱芜、兖州、任城一带绕行,需先抵达济州州府,方能到

达水泊梁山。

“那押司觉得梁山贼寇会选择哪条路?陈良弼微微调整了下坐姿,神色悠然,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正常来讲自然是北路,路途近且途经州府少,可陈良弼这般发问,定有蹊跷。郁竺脑子飞速运转,试探着说道:“莫非梁山贼寇舍近求远?”

呼延灼冷哼一声,声如闷雷:“探子来报,南北两路都发现了梁山贼寇的踪迹。”

郁竺一惊,还未等她作出回答,陈良弼就抢先道:“故而,我大军亦需兵分两路。都统制和彭将军麾下皆是重甲之师,行军缓慢,便从北路追击。我与韩将军率轻骑,沿南路追击。押司可愿与我一路?”

这是郁竺意料之外的情形,不过陈良弼如此发问,自然容不得她回答不愿意。

“承蒙监军不弃,卑职愿犬马之劳。”

兵分两路了好歹还有1500点,总比一点没有好吧。郁竺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呼延灼见郁竺答应地爽快,未再多看她一眼,冷哼一声,拂袖出了军帐。

待帐内只剩二人,陈良弼这才发出一阵得意的轻笑,看着呼延灼离去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心情颇好地向郁竺解释道:“梁山贼寇行军速度之快,远超都统制预料。探子在南路沿途发现不少被丢弃的大型攻城设备,可见这些贼人已是慌不择

路,如丧家之犬。”

说着,他从椅子上起身,负手在帐内慢悠悠地绕了一圈,继续道:“可惜啊,都统制不听劝说,执意让全军着重甲前行,不欲全速追击,才让贼寇有机可乘,行至这岔路分兵两处,扰乱我军计划。”

说着,他目光如电般朝郁竺射来,眼中尽是冰凉的笑意:“押司在青州众官吏面前便向都统制提议过卸甲之策,众人皆可作证,是也不是?”

“是。”郁竺应了一声,低下头。

自踏入帐内,她心中便萦绕着疑惑,此刻,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陈良弼缘何突然这般信任重用自己?又缘何突然有了担当,单独领兵一路,追击贼寇?

原来,不过是因为她郁竺是呼延灼轻视之人,而陈良弼反其道而行之,对自己加以重用,如此行事,无非是想向众人表明,他与此前的决策失误毫无瓜葛。而自己,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是他诿过于人、摆脱自身责任的工具罢了。

再看这分兵的举动,其中的门道也就清晰起来。分兵之后,主要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韩滔和刚刚被重用的自己身上。只要陈良弼自己不胡乱指挥,以至于贻误战机,或者因监管不力而导致士兵哗变等,他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想通了这一切,郁竺反倒觉得轻松了许多。既然陈良弼有这样的谋算,那他必然会对自己和韩滔放权。这样一来,也好过他在旁边指手画脚,掣肘行动。如此局面,或许还能让自己有更多施展的空间。

想到这里,郁竺立即向陈良弼略一拱手,道:“监军大人,卑职这就去韩将军处,和他商议下接下来的行军路数。”

“去吧。”陈良弼对郁竺的态度极为满意,微微点头,神色温和地挥了挥手。

待郁竺离开后,他才俯身捡起地上那封未拆开的书信,轻轻掸了掸上面的灰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随后将书信塞进衣袖里。

阳光透过军帐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尘埃在其中飞舞。

韩滔和郁竺相对而坐。

他眉头微皱,右手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梁山兵分两路,会不会是那晁盖率人一路,他手下头领率人一路?如果我们这边遇到的是他手下头领就好了,那晁盖亲自带的队伍,定是难啃的硬骨头。”

郁竺微微眯眼,目光在地图上标得交错纵横的山河湖泊间游走,随后轻轻摇了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宋江投靠梁山了,势必会由他分出一路来。”

韩滔本非山东人,对宋江之名也只是略有耳闻,不禁满脸疑惑,开口问道:“他?我听闻他才投奔梁山求援不久,怎的这么快就有这般能耐单独领兵了?”

郁竺微微颔首,缓缓道:“宋江的名声,在山东很好用,且他这个人极善于笼络人心,把他接上山,晁盖是引狼入室了。”

韩滔自是瞧不起这些绿林强盗,嘴角泛起一丝讥讽,又道:“听押司这般言语,没想到这小小水泊梁山,居然也有了派别之分,搞出了山头。押司,依你之见,可能推算出这宋江和晁盖,哪个走南路,哪个走北路?”

郁竺向前俯身,更加仔细地看向地图,北路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南路山脉纵横,多有要塞......片刻,她像是从那山川河流中看出了答案,毫不犹豫的抬起头来,十分笃定地说道:“我们会遇到晁盖率领的队伍。”

“什么?”韩滔闻听此言,惊得身子向前一,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这晁盖果真这般义薄云天,将这便于逃生的路让给刚上山不久的宋江。”

郁竺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缓缓说道:“作出这个决定的不是晁盖,不是宋江,而是梁山的军师,号称智多星的吴用。”

韩滔先前听郁竺说起梁山试图骗开城门之事时,就听过吴用这名字,对其印象颇为不佳??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个只会玩弄阴谋诡计,却不擅长军事指挥的狗头军师罢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好奇道:“他这么做,又想玩什么花样?”

郁竺并未直接回应韩滔的疑问,而是双手撑在桌上,微微起身,反问道:“韩将军以为那些农民落草为寇,是为了什么?”

“呃………………”韩滔被问得有些措手不及,愣了一下,稍作思索后回答道,“无非是没饭吃了,或者惹了事了,要寻条活路。”

“那没犯事,且家中尚有几分资财的读书人,落草为寇呢?”

“怎么会?”韩滔下意识地反驳,脑海中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个读书人难道是指吴用?一念至此,他不禁挺直了身子,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思考片刻后,试探着说道,“怀才不遇,满腔抱负无处实现?”

“将军所言极是。”郁竺笑了笑,“这吴用家境尚可,世代都是读书人,放着好好的教书先生不当,跑去撺掇别人劫生辰纲,可见他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

“这样的人,难道是好日子过?了,想上山当个土匪玩玩?所以我猜,他肯定不会满足于此,必然是想把梁山发展壮大,借此实现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然而晁盖此人,胸无大志,行事冲动,这样的人作为梁山的头领,吴用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有些掣肘。可如今有了久负贤名,义薄云天的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来投靠,你猜吴用会不会另择佳木而栖?”

韩滔对这些人都不算熟悉,此刻听郁竺一分析,才恍然大悟,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你是说,晁盖走这条路,是吴用诱使他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廷军队去对付晁盖,好给宋江他们减少压力?”

“没错。”郁竺点点头,她几乎都能想到吴用是怎么劝服晁盖的了??南路山岭众多,便于藏身,天王且将辎重舍弃,从崇山峻岭处行军,朝廷定然难以发现,有我和公明哥哥从北侧大路行走,足以吸引官军火力。

晁盖一定觉得很有道理,说不定还会感谢吴用呢。

以吴用的想法,只要晁盖在南路现了身,朝廷大军定会为了捉贼首而选择追击晁盖。可是他估计也没想到,呼延灼和监军出现了分歧,朝廷大军也会兵分两路吧。

“啪!啪!啪!“

三声有节奏的击掌声传来,郁竺和韩滔循声看去,竟然是陈良弼从军帐后绕出,双山乌帽下的细长眉眼微微眯起,其中透着笑意。

“我就说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郁押司助阵,果真没错。”

郁竺和韩滔连忙向他见礼,陈良弼微微抬手,示意二人起身,又问道:“就如押司方才所言,南路山岭重重,倘若那晁盖真的逃进山里,我们该如何是好?莫非真要采用童枢密‘出寨进筑‘的法子,将晁盖逼出来?“

说道这里,他略一皱眉,暗自思忖道:不可,此法耗时良久,若呼延灼北路获胜,而我南路还无成果,岂不是被他耻笑?

郁竺瞧了一眼陈良弼,已然猜到他心中所想,于是伸手指向地图,说道:“上屋抽梯。”

韩滔一听郁竺这话,立刻将目光投向地图,细细端详过了一会儿,似是有所领悟,伸手在地图上比划起来:“兵法有云,登高而去其梯1,押司的意思是,以滋阳山、峄山、凫山、尼山和长城岭为界限,把中间地势平坦的区域当作屋顶。先设法

引诱晁盖的大军来到这个‘屋顶之上,然后再抽掉他们的退路,也就是从山口一直到鲁桥这一带进行围堵,截断他们的后路,从而将他们围困在此,再一举剿灭?“

郁竺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这倒是个可行之法。”陈良弼也听出了些门道,接着又问道,“只是那梁山贼寇若是一心只想逃窜,无心恋战,我们又该如何引诱他们登上这个‘屋顶‘呢?”

郁竺见他问到了关键之处,深吸一口气,然后恭敬地拱手说道:“卑职在济州郓城有一位故人,恳请监军准许我前去拜访一下。此人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只是还需要向监军您‘借‘一些金银。”

“什么人!”

郁竺话音刚落,就听到韩滔一声暴喝。只见他猛得一转身,急急冲出帐外,右手按着剑柄,目光在四处搜寻起来。

“怎么了韩将军?”陈良弼被吓了一跳,脸色微变,赶忙问道。

“卑职刚刚似乎感觉到有人在暗中窥探。

郁竺闻言也向帐外走去,只见触目所及,都是士兵在忙着收拾辎重、搬运粮草、整理兵器,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军旗猎猎作响,一切并无异常。

陈良弼轻舒了一口气,笑韩滔道:“韩将军不要草木借兵了,这军中谁有胆子窥探你。”

韩滔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紧张了,他尴尬地笑了笑,将剑插回鞘中,讪讪地向陈良弼拱了拱手。

两匹快马一路疾驰,待赶到郓城县时,刚过晌午。

马三找了家规模不小的正店,让店家将马牵到后院喂草料,又在前厅环视一圈,找了个视野开阔的散座,点上两三个热菜,这才招呼郁竺从楼上下来。

郁竺下楼,在马三对面落座。马三一边拿起茶壶,动作娴熟地给郁竺斟茶,一边看似随意地用眼角余光扫视周围,然后不动声色道:“方才我察觉到有人一直跟着我们。

郁竺头也未抬,只是不慌不忙地伸手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神色淡然道:“不止刚才,早上就有了,不,或许昨天就开始跟着了。”

马三听闻,眉头猛地一跳,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声音愈发低下来:“那我们还按照原计划行事吗?”

“计划照旧。”郁竺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地看着马三,“不过你待会儿去县衙的时候,从后门绕出去,别让那人发现你的行踪,我从前门走。”

马三先是点头应下,仅仅片刻,又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低声道:“大人,何须如此麻烦,我直接将那人做了不就得了。”

郁竺抬眼瞥了他一眼:“自然有人会去做,别脏了自己的手。”

饭后,马三依计悄然遁出店内,郁竺则在客房休息了片刻之后,大摇大摆从前门缓步走出。

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儿,感受到跟踪自己的人如影随形,郁竺这才放心下来,大大方方往西南方向走去。

绕过两条街,过了一座桥,郁竺看到那“濯尘”的幡旗在空中招摇,熟悉的水壶依旧高高挂在门前,毫不犹豫走了进去。

“掌柜的,别来无恙?”一进门,郁竺便朝着柜台朗声道。

“诶,你,你不是......”那掌柜的正低头算账,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郁竺这张脸时,先是一愣,随后像是蓦然想起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没错,还请帮我转告都头,故人自水泊来,有要事相求。”郁竺一边说着,一边悄悄将手伸进袖口,从中拿出一小锭金子,不动声色地塞到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先是一怔,随后迅速捏紧拳头,将手找到了袖子里,脸上堆满笑容,连连点头答应:“哎,贵客且到后面厢房休息片刻,都头此刻在县衙,我这就派人去通一声。”

“有劳。”郁竺微微拱手,朝着女浴的方向走去,按照记忆中的路线,穿过后门,来到院中。

果然,那人没能再跟过来。

郁竺在厢房里放心坐下,给自己煮了壶茶,耐心等了起来。

不出一个时辰,外面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个紫棠色面皮的男人便步入厢房,见到郁竺,扬声道:“郁头领,许久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