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80、第 80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80、第 8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3 09:14: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赵佶开了金口,郁竺丝毫不敢耽搁,第二日便马不停蹄地去找蔡京。

说是和蔡京“商议一番”,但其实以蔡京的身份地位,便是以郁竺刚受封的正四品承宣使的虚衔,也没有和他平起平坐商议政事的资格。

说白了,此次不过是将自己构思的关于科教局的职责章程、权力范围、人员编制、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内容向蔡京做一个汇报,请他审核把关,最终拿个主意罢了。

尚书省政事堂内。

蔡京老态龙钟地蜷缩在那荷花形托首的黄花梨木交椅上。

比起前不久官家和高俅蹴鞠那日精气神尚可的样子,今日的他显得十分疲态,整个人有些浮肿。

他的眼袋是鼓着的,沉甸甸挤在眼下,和耷拉下的上眼皮上下夹击,把眼珠子遮了个严严实实。因此郁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

他就这么静静地靠坐在那儿,脸上没什么表情,也不主动开口讲话,只是偶尔会传来一声偏重的呼吸声,那声音听着倒有点像鼾声,伴随着这呼吸声,他的身子会微微动弹一下,仿佛是在告诉旁人自己并没睡着。

在蔡京左右两边的下首位置,分别坐着中书侍郎余深和尚书右丞白时中,此二人都是他的心腹。

白时中人如其名,中而不中,庸而又庸,对于郁竺的侃侃而谈适当地予以了微表情上的反馈,让郁竺产生一种感觉??他只是假装在听,假装听懂了。

唯有余深全神贯注,以至于郁竺最后差不多是在和这位中书侍郎面对面交流了。

昨日郁竺和赵佶建议成立“科教局”,纵然表面上是为了迎合他喜好享乐的心思??毕竟只要这个机构运作起来,定能时不时地给他带来诸多新奇有趣的玩意儿,但实际上,这个提议绝非她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早在许久之前,就已在心底悄然生

根、默默构思了。

她所设想的“科教局”,下设多个内设机构??

如“科技处”,可将此次棘盆召集来的各种能工巧匠、奇人术士收入其中,给他们提供资金、场地以及技术指导,引导他们钻研关乎国计民生、国防水平的新技术;

如“文艺处”,可汇聚各戏班子的书会才人,以及散落民间,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鼓励创作新的诗词歌赋、话本小说等,并且将这些佳作编排演出,如此一来,便有助于抢占舆论宣传这块高地,引导社会思想风气;

如“人才选拔处”,在各地州县学设举荐点,同时也开放自主报名通道,不论出身贵贱,只要身怀一技之长,无论是能工巧匠、饱学之士,还是擅长算数,医术等特殊技能之人,都可前来应考。

至于还有“创新激励处”,完善对于民间发明创造的奖励机制,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国际交流处”,借助市舶司,开展大航海,师夷长技……………

郁竺心中自有一套清晰完整的思路,但她也明白,仅凭一人之力,终究是没法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的。

所以,将这些思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确保整个机构能够可持续地运转下去,这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此刻她不可能将所有想法对蔡京等人和盘托出,毕竟这样一个机构的设立,势必会涉及到诸多利益分配的问题,免不了各方势力都想来瓜分一点猪肉。要是把把方方面面都讲得明明白白的,让他们彻底弄懂了,最后很可能会出现自己被

一脚踢出局的尴尬局面,这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儿她可不干。

因此郁竺此刻的叙述只限于整体的框架,到了细节部分便简单略过,以“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收住。

关于这“科教局”的级别,她也建议不要定太高??太高了她便没有资格掌控。“科教局”长官以正四品为宜,除了科教局正副职官员和各处的长官,其余人员都采取一种非官非吏的“合同制朝廷编”,有官身、有薪水,但是任职有时间限制,且晋升

渠道受限。

最重要的一点,鉴于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官职,这个机构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便不受男女之别的限制了,只要符合相应的要求,皆可加入。

余深静静地听完郁的陈述,目光在面无表情的蔡京脸上停留了一瞬,又瞥了眼吉祥物似的白时中,陷入了沉思。

他心里很明白,坐在这一番关于“科教局”的构想里,实则是暗藏着不小的野心的。

不过他进士出身,深受儒学思想的熏陶,在他的观念里,这些奇技淫巧本就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那些戏子更是下九流的营生,就算给他们再多的抬举,也终究难成什么大气候,加上竺本是是个女子,他潜意识里并没有将一个女子作

为政治对手,所以,倒也没觉得她的这个提议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

他想到的倒是另一个点??当今官家号称道君天子,对于道士颇有宠信,将天下道士从低到高分了二十六阶,品级和朝中士大夫官阶相等。有阶即有权,道士们见到官员时不必施礼,更不要说林灵素之流,连皇太子都要礼让三分,双方几乎算

得上是分庭抗礼了。

如今多出这样一大帮“合同制朝廷编”来,对于朝中势力平衡,倒也算不得什么坏事,说不定在某些方面还能起到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略一思索过后,余深整了整衣冠,朝着上首的蔡京拱手道:“太师,臣下适才细思了一番,窃以为都承旨构思精妙,着实可行!”

蔡京耷拉着的眼皮微微掀了掀,依旧没能让人瞧见他的眼睛,随后他缓缓地将头转向了白时中,瓮声瓮气地问道:“白大人,你意下如何呀?”这是他今天说的第一句话,带着浓重的鼻音,透着一股浓浓的老态。

“臣下同意余侍郎所言。”白时中拱手作揖道。

蔡京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那既如此,便着中书省依照此构想,草拟诏书,呈官家审核吧。

郁竺倒是没有想到蔡京会如此爽快地通过了自己的提议,颇有几分意外之喜,连忙下拜行礼,起身的当口,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下意识地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四十多岁,面白须长的中年男子款步迈入政事堂内。

她很快便认出这人正是蔡京的长子蔡攸。

这位蔡大公子如今有着一大堆头衔,什么宣和殿大学士、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篆院、编修《国朝会要》等等,以至于郁竺一时之间有些懵住了,一下子没想起来到底该如何称呼他才最为妥当。

一旁余深反应倒是极快,即刻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臣下见过蔡少保。”

郁竺见状,亦步亦趋地随着余深的动作欠身行礼。

蔡他行至几人跟前,略微看了一眼,似是有些好奇她为何也在此处。不过很明显,他今天所来别有要事,所以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直奔蔡京的座位而去。

来到蔡京跟前,蔡攸二话不说,伸手一把抓住了老父亲的手腕,作出诊脉的样子,片刻后道:“大人脉势舒缓,想来身体不太舒服吧?”

蔡京有些抗拒地抽回手腕:“没有什么不舒服。”

蔡攸见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收回诊脉的手,转身朝着政事堂外快步走去,边走边说道:“宫中还有要事,我先走了。”

他这来去匆匆,就给自己的老父亲把了个脉,倒是弄得在场的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地愣在原地。

白时中到底和蔡京关系更为亲厚一些,不禁问道:“太师,少保这是......做什么呀?”

蔡京表现得很平静,只是微微抬头掀起了眼帘,这让郁竺第一次看到了他那双藏在松弛眼皮后的双眼??并不是预想中的浑浊,甚至还带着几分清明。

“他在咒我得病,好让官家罢我的官。”

众人听闻此言,一时间尽皆沉默不语。

蔡京和蔡攸父子关系不和并非什么秘密,官家早已另赐蔡府第,父子各立门户。只是蔡如今竟会如此急不可耐地表现出这般心思,着实是有些出人意料。

不过,在场之人也都明白,这毕竟是人家家务事,所谓疏不间亲,谁也说不准父子俩哪天会和好如初。

余深和郁竺很有默契地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看见方才那一幕,各自保持着沉默。白时中倒是劝慰了几句诸如“公子年纪尚轻,行事难免有些冲动,待日后再成熟些,定然会知晓为人父母的不易”之类的客套话。

“年愈不惑还算年轻吗......”蔡京依旧是面无表情瓮声瓮气地回道,“罢了,本就与你们不相干,各自去忙吧。”

三人如蒙大赦,迅速退出政事堂.......

官家观赏棘盆献艺,给两个表演相扑的戏子赐予承信郎官职一事,在坊间迅速地流传开来了。

宋江在外头打听了一圈,得知一个是来自东京、姓李的卖艺之人,另一个是青州一名姓武的小吏后,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东鸡儿巷的住处。

他手持着一面兽纹铜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为了掩人耳目,这些日子他一直带着朵硕大的石榴花在鬓边遮掩那两行金印,大白天都不敢出门随意晃荡。

而同样是钦犯的武松,已经有了他梦寐以求的官身了。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昔日兄弟的成功更让人心寒。

宋江叹了一口气,心里酸溜溜的??人人都能做官,偏偏他最忠肝义胆却不能如意。

跟随他的吕方此时推门而入:“大哥,我都打探清楚了,前两日的盆只是预演,那贼人挑了十个班子献艺于圣上,除了咱们兄弟,还有许多班子都未曾登场,大哥无需担心,想来到坤成节那日,应当还是有机会面见圣上的。”

“但愿如此吧。”宋江的眼神依旧没有离开镜子里自己面颊上的那两行金印,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对了,官家那个相好,唤作李师师的,可能见上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