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95、第 95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95、第 95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10:01: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从荣德帝姬府中出来时,郁竺难得地陷入了放空状态。这位帝姬,堪称她来到此地后,遇到的最出乎意料的人了。

回想起那日吊唁驸马,荣德帝姬“图穷匕见”,郁竺方才知道,原来这位帝姬如此积极投身各类政治活动,目的竟是助力同胞兄长、太子赵桓“上位“。

历史上,金兵南下之际,赵信突然病倒,随即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这位后来的钦宗,吓得痛哭流涕,被人强行架着穿上御衣,抬上了皇位。受此史实影响,郁竺确实未曾想到,这个日后赵桓避之不及的位子,在当下这看似太平,一切危机尚未

浮出水面的时候,竟也这般抢手。

不过仔细想来,倒也在情理之中。古往今来,皇位继承之事,向来是充满了血雨腥风,轻轻松松完成权力交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荣德帝姬毫不避讳地挑明了想要助力赵桓上位的意图后,倒是让竺为难住了。

赵桓其人,几乎将赵佶性格中的缺陷照单全收。他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若是将这样的人推上皇位,纵使有拥立之功,依照历史的经验,也难逃兔死狐烹的下场。再加上以他的能力与胆识,根本不足以应对接下来即将发

生的巨变。

最重要的一点,赵桓出生于元符三年,和郁竺同岁,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东西早已定型。再加上他身为太子多年,也积攒了一定的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一言以蔽之??难控制。

如此一来,对于郁竺而言,扶持赵桓登上皇位,除了他不会像赵信那般奢靡无度外,似乎并没有为她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好处。唯一勉强算得上优势的地方,大概就是赵桓作为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在拥立的过程中,相较于其他人,或许会

少遇到一些来自宗法礼制和舆论方面的阻力。

可郁竺既然已经决定将皇帝当做自己实现目的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换一个趁手的工具,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倾向于一开始就锁定的广平郡王赵构,原因有三。

其一,他年纪尚小,比都足足小了七岁。这般年纪,正是极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阶段,便于进行理念灌输、思想重塑。

其二,他母族的势力不强大,现在的韦贤妃,曾经的韦婉容出身贫寒,原是郑皇后的侍女,倚靠好姐妹乔贵妃的提携,才有幸诞下皇子,并不受宠爱,她的父亲兄弟也并无特别出色的人才,在朝中,唯有侄子辈的喧稍有立足之地,而这个人

恰好是郁竺所熟悉的。

其三,他口碑好,别看赵构后来因为杀岳飞的问题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当下,在诸位皇子之中,他的口碑堪称良好,世人评价他“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还能“挽弓至一石五斗”,可谓是文武双全。

所以,郁竺和荣德帝姬结成的政治同盟,一开始便暴露出了根本性的利益分歧。现如今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改变荣德帝姬的诉求,让她跟随自己的步伐,一起扶赵构上位;二是求同存异,在换人当皇帝这件事上保持一致性,而在具体人选上,暂且保留自己的意见,利用对方的力量,先行达成自己的部分目的,到最后的阶段再决裂。

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第一点难度大,且不说改变一个人的既定观念并非易事,就是怎样将自己的意图宣之于口都要好好思量;第二点难度稍小,只是如此行事可能会对自己的政治口碑产生负面影响,落下一个不择手段的名声。

为此,郁竺也是苦思冥想多日,还是一筹莫展,最终决定去找一找荣德帝姬,最终,通过方才一番“各怀鬼胎”的交谈,郁竺基本确定了荣德帝姬在现阶段并未有弑父扶持兄弟这种疯狂激进的念头,她当下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解决掉太子赵桓当

前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郓王赵楷。

这一点,和郁竺构思的大方向是不冲突的,她暂且松了一口气。然而,前路并非一片坦途,且不说如何做,怎么做,这些问题暂且均毫无头绪,此刻,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横亘在两人面前??棘盆之会已经落幕,往后郁竺再无合适的理由

频繁出入帝姬府,官家向来对臣下结党营私之事极为反感,倘若二人往来稍有不慎,被有心人察觉,极有可能招来祸患,这对于共谋事情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道阻且长啊......”郁竺喃喃自语,长叹一声,转身朝着大晟府的方向大步走去??科教局的官署就在设立在大晟府的隔壁。

与荣德帝姬这边的局势迷雾重重不同,童贯的办事效率堪称惊人,那日二人商议的两件事情,今天都已经有了结果。

第一便是赐第之事,官家已有旨意,宅邸坐落于昭德坊。这是一处官邸,神宗朝时曾是左仆射王?的宅子,这类宅子,官员通常只有居住权,其所有权依旧归属于店宅务。相较于现在的住所,好处显而易见??一来,往后无需每月再缴纳

钱,二来,听闻此宅子规模颇为宏大。目前,店宅务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修葺事宜,待宅子整修得焕然一新之后,便能入住。

童贯还特意和郁竺强调,迁居之时会有教坊乐引导,屋内所需的供张什器,皆由宫中提供,官家还承诺会亲自题写匾额......这些都是他为争取到的无上荣光。

其二是科教局,诏令已出尚书省,科教局长官“知科教局事”为正三品,副职“同知科教局事”为正四品,当前知科教局事一职暂且空缺,同知科教局事一职由竺担任,这和她所加的承宣使虚正好相称。

说起这任命,据说还有个插曲。童贯原本直接提议由郁竺担任“知科教局事”,朝堂上反对声众多,因为科教局虽然是郁竺提议设立,但是不少朝中官员难以接受一个女子位居如此高位,不过赵佶对此却并不在意,他关心的是科教局能否为他带

来新奇有趣的乐子,听闻众人反对,他当即想把这个职位给朱?,只因朱?向来善于迎合圣意,谁知众人对此提议更为反对,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正职暂且空缺下来,副职由郁竺担任。

倒是朱?被溜了一圈,又生出了点别的念想,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科教局的正副职之下,其余职位皆不设品级,这一点与应奉局有些相似,但科教局不同的是,拥有更多相对固定的人员配置,内部机构设置基本遵循了当初与蔡京等人的提议,下设科技处、文艺处、人才选拔处、创新激励处等四处,每处

定额百人。

有人就有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郁竺这么个四品官员,显而易见,会在不久的将来炙手可热起来。

帝姬府离大晟府并不远,转眼郁竺已经来到了科教局的官署外。

抬眼望去,砖雕牌楼门上乌木匾额古朴厚重,上书“科教局”三个大字笔锋刚劲,正是蔡京的手笔,鲜艳的大漆显然是新近刷就,光泽尚未完全沉淀,依稀还能闻到点漆香,郁竺驻足在门外看了片刻,提起下摆,款步入内。

作为科教局如今唯一的掌权者,她一来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大的天井里挤满了人,行着标准不一的礼,此起彼伏地向郁竺问候。

他们作为科教局的首批“职工”,大多是当初棘盆献艺的戏子。往昔他们虽然在勾栏瓦舍备受追捧,却难免遭人白眼,被视为下九流。但如今加入科教局后,摇身一变,拥有了“合同制朝廷编”的身份,成为了领着俸禄的官家人。诚然,这点俸禄比

原来身为红戏子的时候收入少得多,但那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官身”,对于他们这些向来被人轻视的白身而言,是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的。

面对这一群热情的下属,郁竺简单地发表了一下“就职宣言”??大意就是如今大家都已拥有了体面的身份,理应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新技术的研发之中,全力以赴为朝廷效力,切不可辜负陛下的殷切期望与一片苦心云云。

众人很感动,很激情澎湃,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撸起袖子立刻开干。

待众人散去之后,郁竺将张芝芝和马三唤至自己的书房。

如今,这二人也都有了官身。张芝芝自不必多说,郁竺因事无暇顾及科教局事务时,大部分公务都是由她负责处理,已然相当于“常务副同知科教局事”。而马三,也承蒙郁竺的提拔,任职于人才选拔处。这一部门负责选拔人才,触角延伸遍布

至全国各州县,实在是个天选的情报机构,郁竺为此对马三委以重任,这也与他一直以来所从事的工作很是对口。

之所以将他们二人唤至书房,主要是为了商讨起草一份即将发往各地的选拔特殊人才的札子。当下,整个科教局的人员还不足一百人,距离规定的人员定额相差甚远,赵传也曾要求快马加鞭地将此事推行下去,郁竺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一

旦这份札子发行到各路州县,许多在传统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偏门专业人才,便会源源不断地被选送进京。郁竺想象着这股属于自己麾下的势力不断壮大,心中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笃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了郁竺尚未出口的话语。

得到应允后,门房小心翼翼地探进头来。

“大人,有个人求见您。”

“噢?是谁?”

“他叫凌振,自称是东京甲库的副使炮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