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29章 莱茵河畔书展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29章 莱茵河畔书展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零零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5:50 来源:源1

第129章莱茵河畔书展(第1/2页)

而另一边,宁编辑挂断电话,却突然反应了过来。

他的书不应该是用“故渊”的马甲发吗?担心那么多干嘛?

难道还能是用真名发布?

他疯了能这么干?

宁编辑好笑地想着。

……

5月30日。

莱茵河畔书展。

作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书展之一,莱茵河畔书展是国际版权交易的重要平台。

每年这个时间,来自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出版社,在此集结。

而此时在莱茵河畔书展宏伟的展厅内,华国出版联合展台静静伫立。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国家文典出版社的展台。

皮埃尔在逛展时,被眼前独特的一幕所吸引。

展位背景是一个青少年与孩童交谈的图片,从画面背景不难看出,那里是一处难民营。

旁边还有以中英德三语清晰地印着一段话:

“展现了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人某日报”

皮埃尔饶有兴致地走了过来。

他看到桌上陈列着中文原版,英文试译本,以及精心制作的推介手册。

皮埃尔随手拿起了一本英文试译本。

一名四十岁左右,干练优雅的女性适时走上前。

她叫李薇,是国家文典出版社版权贸易处处长。

李薇微笑道:“勒克莱尔先生,眼光独到。”

“这是我们中国当下最具代表性的青年作家顾远的作品,他曾获得了我们国家最高媒体《人某日报》的整版报道,被誉为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标杆。”

皮埃尔略微翻阅,不置可否:“官方媒体的宠爱,并不总是与文学价值划等号。”

“您说得对。”李薇从容接话,她没有空说,而是直接翻开推介手册。

“但是,这份荣誉赋予的,是他十七岁亲赴伊国马什哈德难民营的勇气,是他为避免文化差异而聘请阿国文化顾问的谦卑,以及他将20%版税永久捐赠给联合国难民署的实践。”

皮埃尔翻阅书稿节选和照片的手停顿了一下。

他显然被难民营和版税捐赠的细节打动了。

他抬起头,眼神中的轻蔑消失了:“他亲自去了?”

“是的,近一个月。”

李薇的语调沉稳而有力:“我们带来这部作品,并非仅仅寻求商业合作。”

“我们更希望找到能理解其价值的伙伴,共同向世界展示——”

“来自东方的年轻一代,是如何以‘平视’而非‘俯视’的视角,去理解并书写人类的共同苦难与救赎。”

她顿了顿:“这本书在华国,已不仅仅是一本畅销书,它是一个文化现象。”

“我们相信,在欧洲,它同样可以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两种常常被误解的文明。”

皮埃尔合上推介册,郑重地说:“李女士,你说服了我。”

“请将全稿发给我,我需要立刻阅读。”

“如果它如你所说,星群出版社将成为它在法语世界的家。”

“我们会让它参加龚古尔奖的角逐,并安排它进入我们最重要的大学合作网络。”

李薇看着眼前这位以挑剔和高傲著称的、法国著名文学出版社的总编,微笑着伸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9章莱茵河畔书展(第2/2页)

“这正是我们期待的。”

“我们相信,顾远和他的《追风筝的人》,配得上这样的舞台。”

在整个莱茵河畔书展期间,类似的场景在与不同国家的谈判中时常上演。

国家文典出版社凭借充足的准备,以及《追风筝的人》的极具话题性,成功敲开了欧洲精英文学界的大门。

但他们的准备远不止于此。

毕竟,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太低估某日报整版报道的含金量了。

随着莱茵河畔书展的开始,一封封包裹寄往了西方文学和学术界的权威人物。

例如欧美顶尖大学的东亚系、比较文学系、人类学系教授,以及各种严肃文学评论媒体的撰稿人。

包裹里有着《追风筝的人》的特制精装本。

还包括某日报报道的权威翻译,顾远在难民营的高清摄影,创作手记摘录,以及一份关于捐款的正式说明函。

除此以外,还有国家文典出版社国际部的部长苏晴的亲笔信。

信里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故事、含义以及文学价值。

这些准备工作,为《追风筝的人》能够成功登陆西方世界乃至全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国家文典出版社的动作,暂时还影响不到顾远。

他待在家里,沉浸于写作之中。

直到某天,这种状态被一通电话打断。

“喂?老师?哦哦,好的,没问题。”

……

“同学们,老师们。”

朝阳初起,顾远站在主席台前,发表着演讲。

今天是6月4日,高三同学离校的日子。

“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三年,或者说,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懵懂又漫长的十二年,就这样被压缩在了这几张轻飘飘的试卷里。”

“我知道,很多人此刻心里装着不安,对未知的考场,对仿佛能决定一切的成绩,对即将各奔东西的未来。”

“……”

“一位诗人曾写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从不为我们停留。”

“但我想说,我们并非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高考,不是这条河流的终点,它只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需要自己掌舵的渡口。”

“你会遇到风浪,会迷路,甚至会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

“这都没有关系,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在标准答案里循规蹈矩,而是在迷路中发现新的航道,在风浪中锻造出不屈的脊梁。”

“所以,同学们,请别怕。”

“请带着我们这三年,乃至十二年所积攒的全部热望、全部勇气,平静地走向那个渡口。”

“愿你笔下有乾坤,但更愿你心中有山海。”

“……”

“最后,我想稍作修改我作品中的一句话,送给我们自己,送给每一个即将启程的人。”

“为我之所爱,千千万万遍。”

“爱你的梦想,爱你的坚持,爱你即将展开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