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30章 隔着一整个银河系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30章 隔着一整个银河系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零零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5:50 来源:源1

第130章隔着一整个银河系(第1/2页)

现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顾远三年来第一次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言。

这是因为一中向来少有形式化活动,再加上他行踪飘忽不定。

因此此番离校仪式上的发言,无论对顾远自己,还是对全校同学而言,都是一次格外新奇的体验。

“不愧是大作家。”

“笔下有乾坤,心中有山海……说的真好。”

“话说回来,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顾远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语文卷里吧……”

“……”

顾远和一众校领导站在门口,看着同学们排成长队,依次头顶门口的粽子,然后穿过状元门。

最后涌入操场,彼此之间,同学们做着最后的告别。

“你也去吧。”

眼看着自己班级走来,于悠推了顾远一把。

顾远就这么汇入人流。

和前世一样,他完整地走完了流程。

……

接下来两天,同学们安静待在家里,自主做着最后的复习。

6月7日一大早,顾远和于悠站在爱建学校门口。

这个考点几乎都是物化政考生,所以于悠自然成了这个考点的一中带队老师。

“赵孤帆,别紧张,放平心态,加油。”

于悠拍了拍赵孤帆肩膀,鼓励道。

顾远笑着和他拥抱了一下,语气轻快:“加油啊!等考完,必须请你吃饭,好好给你接风。”

赵孤帆嫌弃地推开了他:“我有女朋友了。”

于悠气得咬了咬牙,他哪里听不出来这个臭小子明面在和顾远开玩笑,实则是在挑衅自己。

但是,自己还拿他没办法……

顾远这时又看见一个同学走了过来,他当即热情地拥抱了过去。

就这样,十二班的同学一来到门口,就看到同学们在排队和顾远进行拥抱后,才进入考点。

“呦,大作家今天怎么这么热情啊?”

王芷荷笑着走了过来,两人礼节性地简短拥抱了一下。

顾远微微一笑,没有任何回答。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少女,终于走了过来。

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连衣裙的褶皱泛起了金边。

她的身旁,还跟着一男一女。

顾远神色如常,带着礼节性的笑容将她揽入怀中。

“高考顺利。”

只不过,这次拥抱似乎比之前与男同学的拥抱时间还要长。

完毕,顾远面对着脸色发黑的中年男士,和满脸笑容的女士,礼貌点头:“叔叔阿姨好。”

赵孤帆已经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

“我靠,相比之下,我刚才面对老于的挑衅简直逊爆了。”

……

中午十一点半,语文科目结束。

没有任何意外,“高考作文”登上热搜榜第一。

而热搜榜第二的词条,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顾远的选择#

而该热搜下的评论,全是高考生声泪俱下的控诉。

“顾远,你没事面临什么两种抉择啊?”

“你告诉哥,你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亏我还去复习了一遍你写的那些短篇呢,结果你没在阅读里出现,怎么跑作文里去了啊?”

吃瓜网友兴致勃勃地点开作文题目。

【新高考Ⅱ卷】

【青年作家顾远在其代表作《追风筝的人》的创作手记中,记录了他的思考与抉择。为书写一个关于异国苦难与救赎的故事,他面临两种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0章隔着一整个银河系(第2/2页)

【其一,是“远观的审美”。凭借卓越的文学技巧,在安全的距离外进行艺术构思,足以编织出凄美动人的故事。】

【其二,是“近察的负重”。亲赴故事源头的土地,让自己的鞋底沾满现场的尘土,聆听亲历者的喘息与呜咽,让写作承担起一份沉重的伦理责任。】

【顾远最终选择了后者,他认为:“真正的叙事,不是从外部投射一道光,而是走进那片黑暗,让自己也成为需要被照亮的一部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远观与近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顾远,你毁了我大学梦……”

“快艾特顾远,让他来写。哈哈,笑死我了……”

“命题组也是够恶趣味的哈哈……”

顾远自然也看见了,但他也没有真的应网友之邀下场去写篇作文。

他只是在网上和大家嘻嘻哈哈一阵,就忘掉了这回事。

毕竟,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高考三天,顾远除了第一天的早上,就只有最后一天出现在了考点门口。

下午三点四十五。

政治考试结束,物化政考生彻底解放。

在一阵拥挤的人群中,顾远和许星眠父母一起为她送了一捧花。

然后在许父的郁闷、许母的满意以及许星眠的欣喜中,转身潇洒离去。

……

高考正式落幕,顾远的另一番精心筹备,却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好在,许星眠一家人出去旅游了,留给顾远的时间还算充足。

夜幕降临,顾远坐在电脑前,审视着眼前的这篇文章。

在当初决定写一本书送给许星眠作为回应时,顾远在内心就有了灵感。

灵感来源是前世的一篇经典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当然顾远只是借鉴了这篇作品的框架,对其情感表达进行了根本性的颠覆与重构。

毕竟那篇作品的情感内核是悲情、牺牲、永恒的错过。

怎么说也不适合作为一本“情书”。

在顾远这本书中,主角名叫顾遥,他是一名天才作家。

但其实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

从高一某天起,他开始不定期收到匿名信件。

寄信人自称“望星者”。

信中的内容并非直白的情书。

第一年,是笨拙的启航与内心的独白。

信的内容充满了自我怀疑和笨拙的努力。

【你在课上推荐的那本书好难,但我画了好多线,总有一天我会看懂的。】

【看到你又拿奖了,真厉害啊,我和你的距离,好像隔着一整个银河系。】

顾遥最初收到信是困惑的,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读者来信。

但随着信件的持续,他开始注意到这个“望星者”记录的视角非常独特,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他自己都忽略的另一面。

第二年,是战略的成长与沉默的共鸣。

信的内容从自我倾诉转向更多的观察与思考。

【你上次提到的那种写作理论,我找了资料,我的理解是……不知道对不对?】

【你今天看起来有些疲惫,是遇到创作的瓶颈了吗?别忘了,你写过‘文字是永不熄灭的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