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97章 灵州事变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97章 灵州事变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97章灵州事变(第1/2页)

在土地的使用权上,朝廷并没有规定哪个民族优先占有,地方官员应当秉承先到先得的原则,妥善处置因争夺土地产生的民族矛盾。

以刺史张仲方为代表的灵州官员则认为,汉族作为统治民族自然比其他民族有优先权,但凡遇到土地纠纷,不问具体缘由,基本都是偏向汉人一方。

下属有些县的官员如果禀公处理,作出不利于汉人的判决,就会遭到张仲方的仇视,斥其为汉奸,进行羞辱和打压。

不光是在土地纠纷上,在其他的各个方面,张仲方都是歧视党项和其他少数民族,克扣朝廷发放用于开发边疆补给夷人的资金,只补汉人,不补襄人。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襄人都感觉低汉人一等,汉襄之间涉及切身利益的纠纷,到了灵州的官府,一定是襄人吃亏。

张仲方公开宣称,只有汉人才是高等民族,是文明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是野蛮人,作为汉人官员,就是要扶持汉人,打压襄人,要用铁的手腕让襄人老实服从汉人的统治。

党项族作为游牧民族,个性张扬,脾气火爆,哪经得起张仲方等官员的再三刺激,各个心怀怒火,仇视汉人,矛盾一触即发。

一次,在灵州下属的安静县,汉人和党项人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土地纠纷,党项的野利部落要求侵占其土地的汉人离开,有官府撑腰的汉人自然不愿妥协,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汉人豪族故意以垦荒为由,侵占这片已经由野利部放牧的土地。

眼看事情闹的比较大,安静县无法处理,只能上报州里,张仲方闻讯,以弹压少数民族叛乱为由,带领大批的官兵来到现场。

张仲方到现场后,也不问清事情的缘由,就宣称这里原是无主土地,汉人有权在这里耕种,这片土地属于汉人,要求野利部赶紧离开。

野利部的族人感觉明显就是官绅勾结,侵占他们的土地,竟然还要赶他们离开,一部分气盛的年轻人上去和张仲方据理力争,声明是汉人豪族霸占他们的土地,要求汉人离开。

张仲方看到党项人竟敢违抗他的命令,非常愤怒,当场让人抓捕几十个出来抗争的党项人。其他野利部的党项人,自然不愿自己的族人被抓走,集体上来和官兵抢人。

张仲方正在气头上,认为这些党项人就是在反叛,下令官兵镇压,当场发生冲突,野利部族人不敌,被打死几十人,其他人只得四处逃窜。

长期积压在党项人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了,野利部首领野利重荣揭竿而起,号召灵州的党项各部反抗汉人的统治。其他饱受灵州官府压迫的细封、费听、往利、颇超、拓跋等部也都纷纷响应,聚集了一万多人向在安静县的灵州官军反攻。

党项人自知攻城不是官军的对手,决定采取诱敌伏击的战术,派出野利部五百多骑兵作为诱饵,向安静县的官军挑衅。张仲方急于立功,看到敌军不多,官军又有火绳枪在手,于是带领一千人的骑兵出城攻击。

野利部的五百骑兵,边打边退,一直退到党项人设伏的深处,张仲方不知是计,穷追不舍。突然,从四面八方冒出一万多党项骑兵,用弓箭向唐军进行密集射击。

灵州官军手里拿的是主力唐军淘汰过来的火绳枪,射程虽然比弓箭远,但是射速不快,眼看着大批的党项骑兵杀过来,灵州官军应接不暇,难以抵挡。

接战一阵,官军眼见再不走就要撂在这里,战斗意志当即崩溃,急忙往安静县城方向逃跑。

这些党项人最恨的是张仲方,对分散逃跑的其他官军不管,集中兵力死追张仲方。

张仲方身边本来还有一百多人护着,眼见党项人集中往他们这个方向追,也明白继续跟着张仲方就是死路一条,护卫张仲方的官兵逐渐分散奔逃,到最后张仲方身边只剩几个死党。

党项人知道,今天不杀了张仲方,明天就会被张仲方带人追杀,都用弓箭集中向张仲方这边猛射,直到把张仲方彻底射死,才掉头撤回。

此役,灵州官军总共被杀三百多人,另有一百多被俘,剩下的五百多人直接逃回了灵武。

灵州这边的党项人叛乱后,立即到周边发动其他的党项人一起叛乱,驱逐汉人,叛唐自立。

由于其他各州的官员并没有像张仲方这样压迫党项族,其他州的党项人没有那么恨汉人,而且他们也知道唐军火器的强大,并没有大规模追随叛军。

但是经过党项人的动员,还是吸引了一批民族主义激进人员,聚集了三万多叛军,先后攻打灵州周边的会州(今甘肃靖远)、原州(今宁夏固原)、庆州(今甘肃庆阳)等地。

其他各地听说灵州的党项人叛乱,都有了防备,急忙向州城、县城收缩兵力,并派人到长安向秦陇道告急。

秦陇道巡抚许孟容得知灵州党项族叛乱的消息大惊,一方面派都统王从远带领道属的八千人马,从长安向灵州方向救援,一方面向驻扎在兰州的镇蕃军求援,并立即向朝廷报告此事。

镇蕃军统领张茂昭收到消息后,急忙带领主力从兰州沿着黄河紧急行军,向灵州进发。

灵州一带的党项叛军,只拿下了灵州的几个县,灵州的州城灵武在监史和长史的带领下,组织了一千多人死守,党项叛军几次攻击都无功而返。

其他几个州,也只有几个县落到党项叛军手里,几个州城都还在官军手里。得势的党项人,立即对汉人展开报复,很多和党项人发生过冲突的汉人被杀,一些到灵州垦荒的汉人被赶走,房屋土地被抢走。

张茂昭行军过程中不断收到敌情的动向,他经过分析认为,叛军只有三万多人,而且是以刀枪弓箭为主,形成不了大的气候,镇蕃军可以轻松拿下,怕的是这些叛军乱窜,甚至往长安方向攻击,就会祸害无穷。

张茂昭派人向王从远传书,要求其把带领的八千兵力布置在原州到庆州一带,会同两州的地方兵力,组成一道防御阵地,防止党项叛军向东南方向突破,自己率领第二军团从西南方向,往灵州一带歼灭叛军。

朝廷接到消息时,张茂昭已经在讨伐的路上,李纯又惊又怒,下令由张茂昭担任招讨使,全权负责剿灭叛军事宜,并派云州的镇胡军向西靠拢,配合歼敌,命令晋并道西部的丰州(今内蒙五原)、银州(今陕西榆林)、延州(今陕西延安)等地做好防御,防止叛军袭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灵州事变(第2/2页)

灵州的党项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到处碰壁,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党项叛军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出包围圈,只能靠杀一些俘虏的汉人泄愤。

张茂昭率军到达灵州以后,寻找叛军主力,决定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镇蕃军已配上性能更好的燧发枪,操作更为简单,火力也更猛,那些党项叛军根本不是对手,被打的死伤惨重,四处逃窜。

经过一个多月的打击,叛军势力越来越弱,各路官军也都围拢过来,最后把他们围困在贺兰山东麓一带。张茂昭按照以往的模式,先派人去招降,叛军知道继续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只得投降。

经过一个多月的混战,先后有两千多汉人被杀,五千多党项叛军被歼灭,有一部分党项叛军在张茂昭的部队来之前,就溃散逃回原来的部落,最后有一万多党项叛军被俘。

张茂昭把野利重荣等十几个党项叛军首领押送到长安,并向朝廷上奏平叛情况,请朝廷派人解决善后事宜。

李纯在夏原不断收到前线的情况报告,对事情的起源和发展有了一个整体的判断,内心也在思索着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李纯认为,把唐朝发展强大,征服其他民族,自然是要维护华族的统治地位,其他民族处于被统治地位,汉人理应享受一些优待和特权。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更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略,狭隘激进的大汉人主义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违法侵害襄人的利益,严重激化了汉人与襄人的矛盾,损坏了朝廷的公信力,也破坏了团结稳定的大局。

像张仲方这样明显地压迫党项族,就是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以后还想指望襄人参与征服治理夷人地区,就是痴人说梦,将极大破坏以华带襄征服世界的整体构想。

从张茂昭的奏折里得知,汉人死了两千多,党项人死了五千多,李纯极为心痛,七千多都是大唐的子民,居然死于内部的损耗中。

从这件事,李纯更加深刻感受到,不管怎么努力,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矛盾难以彻底避免。

未来的新征服的地区决不能由华族直接统治,必须实行以襄制夷的方式,华族宁愿让出一些权益,通过襄族间接治理夷族,避免华族再面临伤亡。

闹出这么大的乱子,肯定要进行善后,李纯召集武元衡、崔群、元稹、韩愈、崔右甫、范希朝商议此事的处理意见。

李纯道:“灵州党项人反叛事件中,张仲方采取顽固的大汉族主义手段,激化了民族矛盾,他自己死不足惜,可是两族死亡人数达到七千人,朕极为痛心,此事本应中书省拿意见,但是跟你们四个部也都有关联,今天就一起议一下此事如何处理。”

武元衡说:“臣以为,此事张仲方固然有错,但是那些党项人桀骜不驯,胆敢公然反叛,杀我汉族同胞,必须要予以严惩。臣建议,凡是手上沾有汉人鲜血的党项人,一律处决,其他参与叛乱的,一律没收家产,流放肃慎。”

韩愈说:“不可,这等于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此事双方都有责任,应当分析具体情况,以合理的方式处理,杀戮不能解决问题。”

崔右甫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就是汉人,襄人就是襄人,岂能混为一谈,不对这些党项人进行严惩,怎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如何告慰那些被杀的汉人同胞?”

崔群说:“那些汉人同胞被杀,我们都很痛心,但是党项人死亡人数更多,他们也是大唐的子民,必须要统筹考虑、妥善处理,如果只对党项人重惩,这会让其他襄人也会产生离心倾向。”

范希朝说:“既然是两族相争,朝廷总要摆明态度,我们都是汉人,难道还要向着襄人不成?臣赞成要统筹考虑,但是要对党项人处理更严格些。”

元稹说:“陛下曾说过,以后还要借着这些襄人帮助朝廷打出去,还要参与治理新夷人地区。臣觉得,参与叛乱的人员必须要严惩,但是也要查明其中的是非曲直,分类处理,维护两族的团结稳定。”

李纯听出来了,众臣对这个事件的处置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自己必须要明确表态,果断说道:

“我们搞华襄分治,就是提高汉人地位,给汉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必须合乎一定的规则,像张仲方那样的极端大汉族主义,表面上是在给汉人争取权益,实质上就是在朝廷政策的基础上随意加码,压迫党项人,最终造成了两千多汉人死亡的惨剧。我们汉人要想称雄世界,超越其他民族,不能走那种弱肉强食、压迫异族的道路,我们既要努力给汉人更多的权益,但也不能无底线的压迫其他民族。朝廷处理党项族反叛的事件,既是给灵州华襄百姓的一个交代,也是给各地如何对待和治理襄族一个态度,所以必须要妥善处理此事。”

李纯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确实比较棘手,众人短暂沉默了一阵,韩愈率先说:

“臣支持陛下的意见,朝廷出台的政策里,明确要求汉人不得强占襄族的土地,臣认为应当从这里入手查起,谁违反了这个政策,错就在谁。”

元稹说:“臣也认为要妥善处理此事,努力维持华襄相对和睦的关系,一旦此事处理不善,将会给后面襄族参加远征造成不利影响。”

武元衡说:“陛下说的臣能理解,但是我们毕竟是汉人主导的政权,处理方式还是要倾向于汉人一些,否则可能会寒了汉人的心,对朝廷反而不利,党项人不过就是个小民族,不能因小失大。”

李纯道:“三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维护汉人的利益没错,但是党项虽小,却牵动着所有襄族的神经,朕决定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一方面要对涉事的人员进行处理,一方面对受到损害的华襄百姓进行抚慰,力求弥合华襄双方的关系,由朝廷派出一名大臣全权处理此事,哪位爱卿愿意前往?”

几个大臣又是短暂沉默,韩愈又是率先表态:“臣韩愈不才,愿赶赴灵州,力争把这件事处理好。”

李纯觉得,韩愈总体的思路和自己还算契合,处理此事必然要涉及到对官员的处理,派他去比较合适,当即说道:

“好,朕决定任命韩愈为钦差大臣,赴灵州全权处理此事,希望韩爱卿不辱使命,给华襄双方一个合理的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