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11章 宫内斗争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11章 宫内斗争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11章宫内斗争(第1/2页)

李纯和李承闽不到一刻钟就到了事发地,此处就在皇宫内离大门不远。只见郭皇后和刘嫔也来了,双方正相互指责着,李恽坐在地上,捂着胸口,李恒站在一边不吭气,还有梁守谦、王守澄几个宦官在场。

李纯对郭皇后和刘嫔说:“你们不要说了,既然是李恒打了李恽,那李恒说说,你为什么打李恽?”

李恒说:“父皇,儿臣出来是碰见李恽,他见到我居然不理我,也不让道,儿臣就说了他几句,没想到他还恶语相向,后面就打起来了。”

李恽这时开口了:“不是他说的那样,儿臣遇到他时,他就摆太子的架子,让我给他施礼,还要给他让道,我不想理睬他,他就骂我,我气不过自然就骂了回去,骂着骂着就动手了,本来是李恒打不过我,没想到梁守谦、王守澄两个奴才跑过来帮他,拉住我的手,我被李恒在胸口上踹了两脚,现在胸口还疼。”

李纯瞪了李恒一眼,问道:“是这样吗?”

李恒诺诺说道:“我作为太子,他当然要礼让于我,后面发生冲突,儿臣一时性急,是蹬了他两下。”

李纯对梁守谦、王守澄怒道:“你们两个狗奴才,皇子之间发生冲突,你们不想着拉架劝和,居然敢火上浇油,你们是想死吗?”

梁守谦、王守澄连忙跪下,梁守谦说道:“奴才赶来时,眼见太子要吃亏,太子让我们拉住澧王,我们情急之下,就没管住手,奴才罪该万死。”说完,两个人不停的磕头。

这时,郭皇后说话了:“两个奴才也是一时为了护住太子,按照太子说的话办事,要怪也是怪臣妾御下不严,臣妾回去一定责罚他们。”

这时刘嫔突然说道:“谁不知道梁守谦、王守澄都是你的走狗,你回去责罚个屁,肯定是要袒护他们。”

李纯怒道:“不要喊了,这事朕要调查清楚,李恒立即返回东宫,禁足三日,把梁守谦、王守澄先关起来,由李承闽负责调查此事,三日内朕一定会给个处理。”

说完,李纯就上轿返回自己的清心殿。

李承闽经过两天的调查,既问了几个当事人,也问了一些经过的宫女太监,基本把事情调查清楚了,跑来向李纯汇报。

李承闽说:“陛下,基本情况和当日说的差不多,太子从郭皇后那里出来,梁守谦、王守澄就跟在后面送他出宫,结果遇到了入宫的澧王,两人言语失和,就发生了冲突,本来是澧王占优,太子就喊旁边的梁守谦、王守澄帮忙,两人就拉住澧王,澧王被太子踹了两脚,奴才看到后,立即制止,后面郭皇后和刘嫔听到动静也来了,两位娘娘见面就吵了起来,奴才无法制止,只能跑去找陛下。”

李纯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后、太子与刘嫔、澧王失和已久,以前就争执不断,这次算是爆发出来了,你看该如何处理是好?”

李承闽知道其中涉及到的利害,哪敢轻易表态,只能说:“此事事关陛下家事,自然是以陛下的意见为准。”

李纯正在考虑着如何处理此事,突然刘嫔跑过来,说是有事要反映,李纯只得让她进来。

刘嫔进来就说:“皇上,皇后不仅在宫里揽权霸道、重用私人,而且还有其他罪行,他的妹夫谢长永,做了东济岛管事之后,利用职权克扣收益、捞取好处,甚至还在岛上设立娘娘庙,里面放着皇后的塑像,让岛民们参拜,用于取悦皇后,这是大逆不道。”

李纯听了很吃惊,居然还有这种事?但是不露声色,对刘嫔说:“你说的情况朕知道了,一定会派人去查,你先回去吧。”

刘嫔还不甘心,说道:“臣妾说的句句属实,陛下如果不信,可以直接派人到谢长永家里去搜,他家里藏了很多的钱财,他的妻妾都是穿金戴银,平时买了很多贵重东西。”

李纯觉得这个线索很重要,当即让刘嫔回去,然后命李承闽去找纪奎,让他立即带人去谢长永家里搜查。

纪奎接到旨意后,立即带着察访司的人员将谢长永在夏原的家团团围住,然后破门进去搜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纪奎在谢长永的家里果然搜出大量的金银钱财还有不少奢侈品。

经过现场的估算,大概为三百多万文,这还不包括前面挥霍和在其他的地方藏匿的财产。

按照当时七品官的标准,一年发俸1.3万文、禄米120石,总共折算为2万零200文,三百多万的家产,绝对是和贪污**脱不了干系。

纪奎直接将谢长永的家人、奴仆全部抓起来,押到察访司审问,将搜出的财产全部封存,派人看守。

那些女眷、奴仆哪里经得起察访司的手段,三下五除二全部招了出来,原来,谢长永到了东济岛以后,全部重用自己人,觉得朝中其他人也不了解东济岛的情况,就在东济岛的人口和田产上做了一些手脚,往内侍监报低了数字。

由于东济岛距离遥远,察访司也很难跑过去监管,就给他留下了谋取私利的空间。多年来,谢长永通过多收少交,中间克扣了不少钱财,大部分放在了京城的家里,还有一些放在了在宋州的老家。

纪奎将这些情况报给李纯后,李纯吃惊不已,考虑一番后,令李承闽在宫中挑选几个跟郭皇后并无渊源的宦官,让纪奎带着一起去东济岛调查,同时还让纪奎派人到谢长永的宋州老家进行搜查。

由于有了蒸汽轮船,纪奎一行人动作很快,两三天就赶到了东济岛,东济岛的码头在岛的北侧,上岸就是汉拿镇,也就是东济岛管事府所在的地方。

纪奎带人进入汉拿镇,直扑管事府,直接将谢长永抓获,对管事府全面搜查了一番,又搜出不少财物。

纪奎带人又在汉拿镇周围找了一圈,果然在镇的东边找到一个娘娘庙,香火还挺旺盛,有不少岛民前去祭拜。

纪奎走进庙内一看,只见里面放着一个塑像,样貌和郭皇后非常相似,只见塑像后侧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匾额,上面写着“东济福佑娘娘”。

庙里还有一个庙祝,负责管理这个娘娘庙,纪奎就问这个庙祝,庙里供奉的东济福佑娘娘指的是谁,为何要祭拜他?

庙祝说:“我们谢大人说,唐军拿下这个岛后,皇帝将它赏赐给了皇后娘娘,我们所有的岛民都是皇后娘娘的子民,是皇后娘娘在福佑着东济岛,要求岛民们都要过来祭拜,岛民们认为,既然是皇后娘娘的子民,肯定要祭拜自己的恩主,所以这里香火一直比较旺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章宫内斗争(第2/2页)

纪奎知道一些情况,当初皇上只是交给皇后管理,并没有把整个岛赏赐给皇后,东济岛实际为皇室所有。

看来这个谢长永胆大包天,移花接木,竟然编造谎言欺骗岛民,通过假象来讨好皇后,罪行不轻。

纪奎在岛上呆了三天,又进一步审问,了解一些详情,抓捕了一些其他涉案的人员,带上搜查到的财物,乘船返回夏原。

纪奎临走前,让宫中过来领头的宦官暂时管理东济岛,又带了两个宦官回去,作为见证。

纪奎返回夏原时,察访司去宋州搜查的人员也回来了,他们从谢长永的老家,又搜出五十多万文的财物,加上纪奎从东济岛搜出的三十多万文,谢长永的涉案金额达到380万文,其任职不过五年多,真是一个小官巨贪。

经过进一步审问,谢长永供述道,自己到了东济岛担任管事后,重要岗位用的都是自己人,手中权力很大,几乎不受监督。

后面就动了歪心思,在上报人口和赋税时报低了三成,多出的三成都被自己贪污了,前后贪污的金额大概有五百多万,具体数字也记不清了。

谢长永想到这个权力都是皇后给他的,要想保住这个权力,就要让皇后高兴,所以就想出了让岛民们祭拜皇后娘娘,还带过几个皇后的亲戚登岛看过,皇后听了很高兴,还夸他会办事。

纪奎还了解到,谢长永原有一妻两妾,后面又纳了两个小妾带到岛上,生活奢侈腐化。上梁不正下梁歪,岛上其他一些管理人员也趁机捞好处,实际上全岛的收入只有一半送到了太府司。

正是因为谢长永在夏原的妻妾家人高调炫富,口风不严,流传出来一些信息,被刘嫔的家人听到,告诉刘嫔。

刘嫔本来就跟皇后不对付,就让他的家人暗中打探,搜集信息,掌握了不少情况,这次两个皇子交恶,刘嫔和郭皇后的矛盾激化,干脆直接将此事捅出来。

纪奎将此案的具体情况报告给李纯后,李纯也是惊异不已,自己作为皇帝都不敢接受人的祭拜,皇后居然敢这样做,虽然不是她让办的,但是她知情并默许,也是有连带责任。

谢长永更是胆大包天,编造谎言,愚弄岛民,甚至大肆贪污**,败坏皇家声誉。

李纯仔细考虑整个事件,认为两个皇子的行为属于年轻气盛,不懂礼数,梁守谦、王守澄两个奴才属于皇后的人,自然听从李恒的命令,也不是什么大罪,这些稍作惩戒就好。

但是皇后和谢长永在东济岛的所作所为就严重很多,属于欺君之罪,必须要严惩,但是如果公开处理,必然有损皇家的声誉,这个事属于皇家的私事,就内部处理算了。

综合考虑后,李纯召来李承闽,宣布他的处理意见,令太子李恒禁足一个月,反思自己所犯错误;对梁守谦、王守澄各自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将郭皇后管理的东济岛剥离出来,交给萧嫔管理;尚物处转由刘嫔管理,勤杂处转由杜秋妃管理,郭皇后在凤仪殿禁足一个月,禁足期间由李承闽管理后宫。

谢长永所有违法所得,全部没收,交给太府司,令谢长永在夏原家里自杀谢罪,其他涉事人员由察访司根据查处的罪行进行处理。

李承闽从处置的情况觉得,这是对皇后一方进行了非常严重的处理,很多权力都被剥夺了,和一般的嫔妃无异。刘嫔得到了尚物处,权力最大,其他两个嫔妃也是意外扩大了权力。

李纯还不解气,又说道:“命人将东济岛那个娘娘庙里的塑像捣毁,改成佛寺,东济岛从内侍监划出来,改为东济领,隶属枢密院太府司,按照五人政务会的标准配备官员。”

由于是皇家内部事务,不需要到中书省拟制圣旨,李承闽直接到枢密院秘书司草拟诏书,经李纯确认后,盖上皇帝的私人印章,就拿着诏书去执行。

经此打击,皇后一派一蹶不振,皇宫内的几个嫔妃属于均势状态,暂时消停了一段时间。

元和十六年二月,门下侍中卢坦年龄大了,请求退休,李纯考虑其年老有病,同意其退休要求,为了彰显朝廷的恩德,封其为灌阳候,同平章事,让他回乡颐养天年。

考虑到远征活动即将开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大臣负责征战事宜,原来他还比较欣赏李绛,但是近几年李绛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决定迁李绛为门下侍中,升范希朝为右仆射,升韩泰为军事部尚书。

范希朝和韩泰在军事部干的也比较久了,作出了不少贡献,此次提拔既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也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

以后范希朝作为右仆射,不仅可以调动军事部,也方便调动其他相关的部门,有利于统筹协调对外战事。

对于李绛等不再积极进取的官员,李纯也要敲打一下,他对两个宰相宣称,以后征服夷人地区会需要调去不少官员,如果有些官员不能在朝廷发挥作用,不管什么级别都可以迁到夷人地区任职。

两个宰相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以后,在朝臣里面激起了波澜,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外放的到夷人地区,没有朝臣再敢摸鱼偷懒。

李绛也感受到了危机,觉得把他迁到门下侍中,就已经是一个警告,好不容易熬到从二品,外放就是贬黜,最多是个某路的总督,自己丢不起这个人,在朝廷中建言献策比以前勤了,主动参与一些重要的事情。

李纯因为两个儿子的事,刚消停,没想到女儿那边又出了情况。二月下旬,女儿平乐公主的驸马冯玉林进宫找李纯告状,说平乐公主不守妇道,在外面乱来,社会上都有传言,搞得自己比较难堪,希望皇帝能够处理一下。

平乐公主是纪妃的女儿,与冯玉林7年前结的婚,前面几年夫妻关系还行,没想到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李纯想了一想,自从李宁去世以后,纪妃情绪比较低落,对其他几个子女疏于管教,可能是骄纵了一些。

为了解具体情况,李纯命人将平乐公主召进宫里问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