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二十)教改!

大明元辅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二十)教改!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0 11:58: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西北边疆的战鼓响了足足半年,高务实在朝中却不可能只关注这一件事。事实上,他甚至还有比西北边更要紧的大事在这半年中持续推进。

话说在泰昌元年春闱之后,不知是不是由于高务实日常表现得极其忙碌,似乎有忙不完的政务需要处置,因此在王太后的授意下,司礼监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达了一道谕旨,特许顾命元辅国公高务实在公务繁忙时留宿文渊

阁,并单独调拨“郑李之乱”后刚刚完成整训的净军一个营负责守卫。

这自然是极其严重的违背祖制,因此在圣旨下达的当日,高务实就赶紧上疏推辞,但被驳回。次日,又有一大堆京官??尤其是御史们上疏表示反对。反对此事的京官不仅有已经为数不多的心学派官员,也有不少中立派官

员,甚至连实学派官员都有五人上疏反对。

反对的理由自然是现成的:违逆祖制。然而,大伙儿心里都清楚,祖制其实反而不是反对的关键,真正更关键的是,小皇帝才不到五岁呢,太皇太后又去了京郊佛修行,如今宫里真正说了算的只有一个正值盛年的太后………………

的确,圣谕确实说了,只是特许元辅留宿文渊阁,也就是内阁办公的场所,此处乃是前宫,不是后宫,别说太后、太妃之类不可能出现,就算宫女也是没有一个的。

可是,这种事你但凡有个苗头,就架不住民间会瞎传啊!再说,皇上年纪这么小,他哪里能下这道旨意?说白了,要么是王太后的懿旨,要么就是高元辅自己的意思!岂能如此!

高务实自己也很纳闷,王太后此人一贯以来极其守礼,按理说不该做出这样一个明显有违礼制的举动才对,可是她偏偏就做了,甚至没有在事前与自己打个招呼......这是为何?

他把东厂提督田义找来,私下询问宫里这两日是否有何异动。田义似乎也猜到了高务实找他来的原因,大概是提前做了些功课,一听高务实发问,马上回答道:“太后这段时间在读《霍光传》。

高务实即使一贯镇定且演技出众,闻言也不得不微微色变,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依厂督之见,太后是何心思?若是忧心本阁部擅权揽政,本阁部明日便可上奏辞疏,返回新郑,悠游林下。”

“元辅多虑了。”田义却笑了起来,安慰道,“依奴婢之见,太后对《霍光传》的理解恐怕异于常人,乃是以霍光为安定天下之重臣,于皇帝而言,更是半臣半父之态......元辅,您可是先帝临崩前为今上钦定之“亚父’,留宿文

渊阁又有何不妥?”

高务实沉吟不语,总觉得田义这话虽然也说得过去,但真实情况似乎不应该如此简单。

田义见元辅似有不信,又道:“元辅莫要忘了,将您留宿宫中,可并不是太后开的先河??????此前在南京时,先帝不也将您留宿南京皇宫么?先帝做得,今上偏做不得了?”

道理似乎讲通了,但高务实仍于次日上疏再辞,但此番依旧被驳回,驳回的理由也很巧????司礼监正用了先帝朱翊钧在南京将高务实留宿宫中作为对“违逆祖制”的反驳。

这下子,宫外一时安静下来了??祖制之外的那个反对理由,他们到底不好乱说。

然而高务实又再次上疏推辞,理由是先帝在南京并未广蓄妃嫔,臣留宿宫中虽然开了先例,却也正如先帝所言,是便于处理急务。然而眼下虽然朝政忙碌,却也不至于要大半夜打扰皇帝??其实大家自然知道,本就没什么打

扰的,朝政压根就是高务实一言而决,五岁不到的皇帝能发表什么意见?真让他发表意见,那才是要出大事呢。

然后,就等来了第三道谕旨,外加太后懿旨。谕旨、懿旨均表示,元辅的担心确实也有道理,但加派净军在夜间守卫文渊阁本就是为了避免流言蜚语,元辅不必再辞。另外,二旨又表示,若朝臣仍有疑虑,可着都察院在元辅

留宿文渊阁之夜,皆选派一二御史同住,庶几可免忧心。

这一下,不惟高务实,连带外廷也没什么多话好说了??又是派兵“保护”,又是准许御史相伴,还要怎么着?宫外的反对因此偃旗息鼓,高务实也只好接受了这一“恩赏”。

到李如梅出兵塔什干的那一日,高务实已经留宿文渊阁多次。不仅如此,他还下达了另一道令:若内阁有急务相召,东华门夜间当许朝臣入阁议事。这一下,倒仿佛坐实了他高元辅的确忙到日夜不分。

这夜的文渊阁内烛影摇红,高务实握着羊毫的手悬在半空中,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个不规则的圆斑。案头摊开的泰昌元年新版《大明会典》被翻至《学校》篇。

纸页上,“府州县学教授经史”的条文旁,用朱砂密密麻麻批注着“算学当明田亩勾股”、“农学宜讲壤之宜”等字。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冰花窗格,在他大红红丝的坐蟒袍上投下细碎的银鳞。

“元辅,叶天官到了。”负责夜间伺候的小宦官掀开棉帘,寒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吹得炭炉火星四溅。高务实搁下笔,见叶向高正跺着脚解下狐裘,腰间玉带扣上还凝着未化的冰晶。

“进卿(叶向高字,高务实是他老师,因此称字不称号)来得正好,”高务实指了指堆在墙角的木箱,“工匠学堂新制的教具样板刚从京华送来,你看这??”他掀开箱盖,露出一套精致的木质算盘模型,“顺天府学的廪生试过,

用这算盘教开方术,三日便能入门。”

叶向高老老实实按照师生之礼拜见之后,凑近细看,见算盘底部还刻着“京华泰昌甲辰年制”的款识:“师相是想将这等教具分发各府?”

“自然。”高务实又取出一轴画卷,展开竟是江南水田的等高线图,“应天府学的试验田,我让工匠学堂的学生用经纬仪测了地形,按算学中的“梯田法”规划,比传统水田增产一至两成。那些吵着‘奇技淫巧’的士绅,看过实测数

据后,已有人递帖子到我府中求购测绘图法。”

叶向高抚着图上细密的等高线,忽然瞥见图角盖着“钦差巡抚应天”的红泥大印:“师相动作好快,想必已与地方官通气了?”

“通气不如通利。”高务实轻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沓契约,“松江府的棉商顾某,去年改用京华的轧花机,比往年多赚了三千两,因此主动捐出百亩良田作为学田,条件是府学要开‘格物课”,教匠人改良织机。”

他说到此处,敲了敲契约上的朱砂批文,“我批准其子弟优先入实用科,顾某于是在半个月前亲自送了二十架新织机到应天府学。”

叶向高忍不住笑出声:“师相这是拿商利作诱饵,引士绅入彀?”

“非诱饵,是共赢。”高务实又翻开一本牛皮封面的账册,“去年两淮盐商用算学重新核计盐引,并改良各环节用度,结果平白多出三万引的收入。他们尝到了甜头,已串联本地籍贯之官员联名上书,求在扬州府学设’商算

斋’。”

他呵呵一笑,指了指账册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我让工匠学堂的算学教习紧赶慢赶地编了《盐业相关算法小计》,每售出一本,便捐十文给学宫买教具。

说到此处,高务实忽然压低声音:“最紧要的是师资。工匠学堂今年结业的学生里,有个叫孙承望的高阳学生,听说乃是新科榜眼孙承宗之旁族,此生竟能将《九章算术》与火器弹道结合,算出不同仰角的弹着点,颇有几分

天赋。

我打算让他去顺天府学任教,兼管当地武学的火器教习??那些南兵将门子弟,听说能学”打炮算准头’,比起背《论语》来,至少起劲十倍。”

叶向高注意到案头还放着一摞卷宗,最上面的《顺天武学改革条陈》,落款处还盖着兵部大印:“师相连武学都要改?”

“武学也是关键。”高务实抽出其中一页,上面画着新式火铳的分解图,“李如松上报说他麾下精锐,上个月因不懂弹道学,在雪地里演练‘步炮结合’时误判射程,平白折了五骑。

因此我让军事学院的格物课教‘火器诸元计算,那些带兵的将领,比谁都怕自己的家丁不如别人精,自然会催着子弟学好算学。”

他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紫禁城的琉璃瓦顶:“进卿,你可知为何先在江南和畿辅试点?江南的士绅重利,北地将门重权,只要这两处的学宫开了先河,其他地方的阻力便会减半。就像当年在辽东和天津卫试种番薯,一开

始百姓以为是‘番邦毒物’,后来看见卫所军户吃了能抗灾,如今各省各府都在求购薯种。”

叶向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文渊阁外正有一队净军举着火把经过,甲胄上的反光在雪地上划出一道道金线:“可大宗伯郭正域依然上了弹章,说新增科目是以术破道”。”

“所以要借圣人之言。”高务实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周礼》,翻到《地官?大司徒》篇,“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这不是农学?以土圭之法测土深”,这不是算学?我让翰林院的老学究们注释新科目的时候,每章都引

《周礼》、《考工记》的句子,他们总不好说周公制礼便是奇技淫巧吧?”

那肯定不敢,毕竟孔圣人最崇周礼,否认周礼岂不是否认孔圣?这对儒生来说简直百死难赎了。

他又拿起一本名为《农政全书》的初稿,书页间夹着一片稻叶:“新科状元徐光启说,他前两年就在上海试种占城稻,用格物之法改良灌溉,亩产比福建老家多出五斗。我打算等他庶吉士散馆之后,便立刻派他去应天府学开

讲‘农田水利’,那些说‘君子不器’的士大夫,总不能说徐状元的稻穗不合圣人之道吧?”

“师相好手段!”叶向高哈哈一笑,忽然注意到墙角立着个一人高的浑天仪模型,铜铸的星官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师相连天文算学都要教?”

“非教天文,是教算历。”高务实走到浑天仪旁,指尖划过刻着二十八宿的铜环,“京华内部找西洋人比对过,双方历法各有千秋......就是说,我朝历法尚有精进空间。我让工匠学堂的算学生参与修订《大明历》,那些老钦天

监虽不满,却不得不承认,用勾股术算黄道坐标,比以往的推算准得多。”

他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个锦囊,倒出几粒黑褐色的种子:“这是从暹罗带回的耐旱稻种,在陕西试种成功。我打算让各府学的农学课都设‘种子房”,让学子们亲手试种各地良种??当他们发现用算学算株距、用格物知肥性,

能让收成翻倍,自然会明白实学的好处。”

叶向高看着高务实眼中闪烁的光,忽然想起昔年初见时,那个在文华殿与先帝侃侃而谈军制改革的年轻恩师,如今虽已贵为辅,但眼中那股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锐意却分毫未减。

“师相是否已然规划完全,”叶向高忽然问道,“若试点顺利,三年后全国学宫都要增设新科,所需的教材、教具、师资,朝廷如何负担?”

“负担?”高务实轻笑一声,展开一幅《京华商社分布图》,“你看这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商社,每年上缴的商税便够养十个工匠学堂。

我已与商社方面说了,每招收一名学徒,便捐出一两银子给当地学宫??你不要瞪眼,我这不算什么破家为国,京华各部巴不得学宫多培养些懂算学、格物的匠人,否则全靠京华工匠学堂自己培养,就算数次扩招,也已经赶

不上京华扩张的速度了。”

他又指向塞北的标记:“还有边的军屯,去年用京华的轮轴翻车,多开垦出两万顷旱地。我让各卫所的儒学也开农学课,教军士之子改良农具??这些屯田的收成,足够抵消增设科目所需的粮饷,而且颇有余裕。”

此时,小宦官端来茶盏,高务实却顾不上喝,又从匣中取出一叠信笺:“这是各省督抚的密报,山东巡抚说,当地士绅听说学算学能免田赋丈量之苦,已有百人联名请求在济南府学设算学斋;湖广巡按则称,麻城梅氏愿意捐

出族学,改设‘格物书院,条件是允许梅家子弟优先选修考科目。”

叶向高接过密报,见每份上都有高务实的票拟的批复,不是“准奏,着工匠学堂派教习”,便是“令布政司拨银三百两购置教具”。

忽然,他注意到一份来自西域的军报,安西总督请求调派算学生去测算伊犁、安集延两地屯田水渠,高务实的批语是:“准调工匠学堂算学优等生十人,沿途费用由京华商社西域分社承担。”

“师相这是要让实学从江南的水田,一直开到西域的戈壁?”叶向高忍不住感慨。

“为何不可?”高务实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玉门关外的好几处屯田区,“当年张骞通西域,带回来的不仅是葡萄苜蓿,还有胡麻榨油之法、骆驼负重之术。如今我们教西域的军民算学,格物,他们学会了开凿更好的坎儿井、

改良出更适合新品种良马的马具,难道不是另一种凿空西域‘?”

他说罢转身,从案头拿起尚未写完的《教改条陈》,笔尖在“财政”一节重重顿了顿:“进卿,你看这????我打算将各地的‘赎罪银‘、‘良绅银(即荣爵收入)统统归入实学专款,往年这些银子不少都进了内库,如今拿出来办教

育,言官们纵有怨言,也不好说天家不爱财而爱办学是什么坏事吧?”

不得不说,“亚父”这个称呼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现在高务实甚至能插手内帑了,不知朱翊钧要是知道,会作何感想。

窗外传来更夫打梆的声音,已是子时三刻。高务实揉了揉眉心,忽然笑道:“说起来,最妙的一步棋,是让各府学的山长们去京华参观工匠学堂。上个月应天府学的老教授去了趟京华,看见学生用蒸汽泵抽水,回来逢人便

说’《考工记》里的‘桔槔’之术,竟能演变成这般神物??老学究们的嘴,有时候比咱们朝廷的诏书还管用。

等到叶向高起身告辞时,见高务实又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烛影中,他赐服上的金线蟒纹与案头的算盘、农具图、星象仪交相辉映,竟分不清究竟是蟒纹在动,还是那些代表实学的器物在动。

雪后初霁的月光里,文渊阁的檐角挂着长长的冰棱,在夜风里轻轻晃动,如同悬在旧制度头顶的万千银针。高务实知道,要让这些银针精准落下,刺醒沉睡的官僚体系,唯有让实学的种子在每一块土地上扎根,在每一个学堂

里发芽,让算盘与经卷同列,让犁铧与笔砚共生。

当晨钟响起时,高务实终于搁笔,看着案头堆砌的文书、教具、种子,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与受命起复的三伯一同进京,自己当时就想,若要改变大明,归根结底要在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机制上做出改良。

如今,他终于有了改革科举、改革学制的权势。他要让全天下的学子都知道,圣贤之学不是空谈心性,而是能让田多产粮、水能上山、器能利兵的经世之学。

“来人,”他唤来小宦官,“将《教改条陈》抄录三份,一份送司礼监,一份发六部,还有一份??”他望着舆图上的应天府,“快马加鞭送应天巡抚,着其趁着马上开春,立刻动工修建农艺堂,我要赶在清明前,让第一株京华

稻种播进试点学宫的试验田。”

窗外,启明星在紫禁城的飞檐上闪烁,如同改革路上的点点灯火。高务实知道,前路仍有荆棘满布,但当他想起昨日在乾清宫看见小皇帝握着算盘认真计算的模样,想起西域去年传来的屯田丰收捷报,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

是值得的。

这一夜,文渊阁的灯火直到寅时方灭。

雪,终于彻底停了。黎明的微光中,紫禁城的琉璃瓦泛着温润的光,如同为这场即将铺开的教改,铺上了一层希望的底色。

高务实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想起自己写在工匠学堂门口的对联:“读圣贤书,也要知稼穑艰难;怀经纶志,不可忘格物致知。”

是的,这才是他想要的大明:经史与实学齐飞,圣贤共工匠一色。而他,愿做那个在雪地里播撒火种的人,哪怕霜雪满鬓,也要让实学的烈焰,烧尽所有的陈腐与偏见。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今年?多久?”、“圆月弯刀杀人”、“书友20190605084815175”、“没良心的黑狼”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