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功名只向马上取 > 第29章 结交2

功名只向马上取 第29章 结交2

簡繁轉換
作者:是水煮大白菜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0 21:59:06 来源:源1

王瑃祖籍是太原晋阳,然自其祖父那一辈起,家族便如候鸟般迁徙至繁花似锦的洛京居住了。

他自幼浸淫于皇城根下,对朝堂的风起云涌、人事更迭,自是了如指掌。

在北魏,门阀士族们深知“分则不败”之理,如同农夫将种子播撒于广袤的田野,以求风雨无惧收获满仓。

分流之策,正是他们保全家族势力的一种微妙手段。

酒过三巡,王瑃的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落寞,他轻拍桌案,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甘与愤慨:

“昨日听闻吏部那边,世家子弟排队候官的队伍已排至来年,我今年只怕无缘仕途了。”

王瑃的父亲做过两千石的高官,更是太原王氏旁支,按理说他这样的九姓人家出身,在成年以后就应该授官的。

王瑃轻啜一口杯中酒,在次说道:

“宣武帝昔日制令,世人出身,皆依门第之高下,划定前程之轨迹。于我王氏一族,作为太原支脉,本就荣耀加身,更兼九姓之尊,自当遵循古制,少年及冠,便应承袭祖荫,步入仕途。”

“依常理,我应于前年束发加冠领受朝廷官职,然世事无常,前年圣上突降旨意令天下士子束发之年延后两载,以砺磨其心性。故而,直至今年我方得行此冠礼。然正当我欲展鸿图之际,吏部却说朝廷无官可授,要等到出缺之后再授。”

周通闻言,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此次贩运怀朔马来洛京变卖,本就是为了拿着钱打点关系,看看能不能运作个官身的。

王瑃一杯接着一杯喝着闷酒,周通也在一旁与其对饮。

沈云端起酒杯,却若有所思。

宣武帝时期的世族,比起现在已经膨胀了数倍,而当年授官的官员也大部分还在,北魏朝堂养不起那么多官。

在沈云的眸光中,北魏的沉疴痼疾,其核心症结莫过于那“黜陟”之制与“侥幸”之风。

所谓“黜陟”指的是北魏官员的升迁制度。

昔日宣武皇帝,为稳固士族之基,挥毫泼墨,定下了一纸看似宽仁实则暗藏隐患的晋升法则。

官员三年一考,不以才德论英雄,而以无过为阶梯。官员们只需谨小慎微,避祸求安,便能稳步青云官阶自升。

此等制度之下,勤勉与卓越反成了奢侈,而明哲保身、庸碌无为却成了晋升的捷径。世人皆知,行事则难免疏漏,唯有不作为,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北魏朝堂之上,一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风气悄然蔓延,官场生态渐趋僵化,生机渐失。

“侥幸”是指北魏近乎泛滥的恩荫制度。

也是从宣武帝在位时就开始,北魏的官员就对每年的万寿节充满期待。

因为这两天皇帝要向臣子们广施恩泽,从朝中大臣到各州郡七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向朝廷申请恩荫名额。

比如某位翰林学士每年可以恩泽一位子侄步入仕途,数十载春秋更迭,单他一人,就可以数十位“新贵”。

在加上,朝廷实行九品中正,这更是让朝廷选官的唯一途径也被世家垄断。

黜陟、侥幸、九品宗正三法同时实施,这也就造成了如今北魏冗官愈发严重的问题。

朝廷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雍王李钦于前年上书,立下新规。

此规云:唯宗室贵胄与九姓高门之俊彦,方得于束发之年径授官职,而秘书郎、著作郎等要职,更需出自宗室强支与甲姓嫡脉,以保血脉纯正,才德并重。

而朝堂为了延缓缺官的问题,三公尚书、博临县侯顾炎又提出“二十一束发而冠”之礼制革新,意在以礼法之名,缓解燃眉之急。

可即便强行将男子成年年龄从十九岁推迟到二十一岁,也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僧多粥少的困境。

王瑃再次举起手中酒杯,一仰而尽。

那些宗室贵胄与高门嫡传竞相争夺起往昔不屑一顾的官职,这也让旁支门阀的子弟们只能望洋兴叹,仕途之路似乎一夜之间变得狭窄而崎岖。

听到这里,周通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他本是带着怀朔乡亲厚望与岳丈资助的骏马,满怀壮志踏入洛京,意图在洛京谋求官职。

却发现即便如王瑃这般出身显赫之人亦难觅立足之地,他不禁暗自喟叹,自己要想在这洛京之中崭露头角,又该是何等艰难?

王瑃缓缓放下酒杯,看着沈云问道:“沈兄你身在禁军,可是想要谋求军职?”

沈云闻言,轻轻摇头道:“我家长辈希望我参加雍王府的入幕选锋。”

“雍王府……”王瑃低吟着这三个字,眼中闪过一抹深思。

他看向沈云,更笃定自己的猜测。

如今许多门阀子弟因朝中位置有限或求仕途捷径,纷纷选择投身权贵幕府,以署官之职为跳板,期冀通过贵人提携,从而获得朝廷绶官。

这也不失为一条迂回授官的路径。

雍王李钦如今权倾朝野,经过他举荐进入朝堂的官员如过江之鲫,不少权门子弟都挤破头想要加入雍王的幕府。

想到这,王瑃端起酒杯说到:

“沈兄才情出众,此番参与雍王选锋定能脱颖而出,预祝沈兄月余之后的选锋之中一举夺魁,饮胜!”

周通闻言,亦是手执酒杯,目光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羡慕与向往。

他也听说过雍王入幕选锋的事情,可他不是禁军子弟,连参加选锋的资格都没有。

沈云轻举酒杯一饮而尽,他凑到王瑃身边说道:

“此番安排,皆是家族长辈的一番厚望,但细思之下,沈某心底实则更渴望如同周兄那般,投身外镇谋取一军职,披甲执锐,为我大魏驰骋疆场!”

“外镇军职……”王瑃闻言,眸中闪过一抹异色。

王瑃开始思考起来,其实这也是入仕的一条通道。

北魏官制,除了朝廷的官员之外,拥有开府之权的大臣宗王大臣,翼亦或是都督各州军事的外镇将军,都有自己征辟僚属的权力的。

其中一部分职位,比如“参军”、“记室”、“主簿”、“司马”,这些也都是有官品的职位。

王瑃轻叹一声,说道:“此路荆棘遍布,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远不如被朝廷征召的稳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