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個月,轉眼快要入夏了。
村裡火氣旺的年輕人平常都開始打赤膊,村裡愛俏的女孩們紛紛換上了裙子。
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村子裡有些頭腦靈活的人也開始找各種門路賺錢。
不像曾經那樣,只能從地裡刨食。
手裡有余錢的人多了,心思也開始活泛。
有人聽說國家還有進一步開放政策,甚至想著讓更多的農村人可以進城謀生活。
對於這樣的言論,有人憧憬,可更多的人卻是懷疑。
畢竟這一代人心中,城裡人和村裡人天差地別。
從十幾年前開始,國家就一直在嚴格控制人口的流動。
除了通過國家征地、考入高校、參軍後晉升軍官,以及特殊政策照顧等極少數情況外,很難將戶口“由農轉非”。
甚至就在幾年之前,有些地方還規定不允許農民進入縣城鎮。
一直有“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說法。
等後面才終於慢慢放開,村子裡的人也終於可以進城打工。
去城裡大醫院看病也不再需要批條子。
也因為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差別,造就兩邊天然存在的不平等情況。
農村戶口的孩子很難去城裡讀書。
除非願意出數倍的學費,成為嶽建南這樣的借讀生。
許多年輕男女原本是自由戀愛,也因為戶口原因導致戀情無疾而終。
就算有些農村姑娘頂著巨大的壓力嫁過去,還會被婆家各種挑剔,甚至有為此自殺的。
因此當聽到政府要想辦法引入許多農村人進城的消息後,村裡的老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毫不客氣地教訓後輩,“別一天到晚聽風就是雨,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有這個功夫胡思亂想,還不如去看看地裡的莊稼。”
嶽家人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卻沒引起多大水花。
畢竟他們的日子已經越來越好了,也沒想著非要往城裡鑽。
林春菊卻主動詢問嶽建東,“老大,你聽到過那些消息嗎?”
嶽建東作為生意人,消息渠道很廣。
對這些政策也比旁人要敏感很多。
“聽過一些,據說現在城裡很多建設都缺勞動力的,所以要想辦法引入更多人口。”
林春菊又問,“具體是怎麽個法子?”
嶽建東猜測道:“我最近看到有個區域被專門劃分出來,也沒說做什麽用,隻先出了規劃圖,有風聲說這些房子是專門賣給咱們鄉下人,如果買了房子就有城裡的戶口。”
這種戶口是不是真的和城裡人一樣還不好說。
嶽建東也只是結合自己知道的信息進行猜測,未必是真的。
林春菊卻眯起了眼,思索著什麽。
嶽建東見娘這幅模樣,嚇了一跳。
“娘,您不會準備搬去城裡?”
林春菊反問他,“為啥不行?”
嶽建東撓了撓頭,“可咱家現在的日子就挺好啊。”
“現在的日子是不錯,也不能不思進取,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想過沒有,為啥人人都想著進城?”
嶽建東當然知道,“以前城裡可以分商品糧,有啥時興的東西也都是從城裡傳開的。可現在咱家都能吃飽喝足,也不會餓肚子啊,想要什麽冰箱彩電也都買得起。”
“可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未來?難道讓他們在村裡的學堂認幾個字就完事了?”
嗅到準備出新手村,開新地圖的氣息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