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點了點頭,不過還是閉著眼。
李世民再次說道:“你雖然沒有和朕說,不過青雀說過西域的環境不適合大規模派兵,朕知道這些話應該是你說給青雀聽的,朕想不明白,你為何不自己與朕說。”
李正換了一個睡姿說道:“在下懶得說。”
“懶得說……”李世民嘴角直抽抽,“這種家國大事你都懶得說。”
“陛下的手中這麽多的能臣良將,在下就不多嘴了。”
李世民頷首說道:“如今吐蕃戰報頻傳,大食人在整頓兵力隨時會衝擊吐蕃邊界,朕已經打算出兵了。”
李正點頭道:“陛下隨意就好。”
李世民再次說道:“你就不想再多說一些什麽嗎?”
李正慵懶地打了一個哈欠沒有說話。
看到這小子如此慵懶的態度,李世民接著說道:“吐蕃的局勢是當初你和朕一起謀定的,你不能撒手不管。”
“在下也沒說撒手不管。”
“你是龍武軍的上將軍,朕命你派出一支隊伍隨軍出征。”
見李正依舊沒有什麽反應,李世民站起身說道:“這是朕的旨意。”
說完李世民這才離開。
睡意襲來,李正不知不覺睡去,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經下午了。
睜眼就看到了王鼎那張微笑的臉。
李正坐起身說道:“王公公,有什麽吩咐。”
王鼎提了提手中的旨意說道:“這是陛下的旨意,陛下有旨讓長安令派出一隊一千人的隊伍隨大軍出征吐蕃,出征大將軍是李大亮。”
聽到這個名字,李正這才想起來,“李大亮將軍現在不是守在玉門關嗎?”
王鼎點頭道:“就是守在玉門關的李大亮將軍,大軍在玉門關集結,借道河西走廊,進入西域,隨行有管理要接管西洲和高昌,再是進入吐蕃抵禦大食人,至於涇陽一千人的隊伍,長安令自行挑選就是了。”
李正接過旨意看了一眼,王鼎所說的和旨意上無差,出征隊伍是三萬大軍。
倒不是之前說的十萬大軍。
李世民還是能聽進去一些話語的。
把旨意放在一旁,李正站起身,李世民這一次派三萬兵馬去吐蕃,其中肯定有想要得到火藥秘密的緣故。
王鼎又說道:“旨意帶到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李正稍稍點頭。
等王鼎離開之後,李正這才走出家門。
來到涇陽護衛隊,現在程處默和薛仁貴還有李恪正在營地裡拉練護衛隊的隊員。
天色快入夜的時候,拉練才結束。
幾人坐在一起,李正看著三人說道:“陛下打算出兵吐蕃了。”
李恪點頭道:“聽說了。”
程處默和薛仁貴也是點頭。
李正又說道:“這次要我們龍武軍也就是現在的涇陽護衛隊也派出一千人的隊伍隨軍出征。”
李恪先說道:“我去吧,我去過一次西域我比較有經驗。
薛仁貴說道:“我也可以去,處默的夫人這些日子就要生娃了,怕是去不了。”
“都是軍國大事,娘們不會不懂,我可以去。”程處默朗聲說道。
誰去都可以,李正看著三人,李恪不適合再去吐蕃了,上一次就夠讓李世民擔心的,李恪是皇子身份不一樣,就算是李恪要隨軍出征還要李世民點頭。
程處默的媳婦就要生娃了,對程處默來說是一件大事,處默也不適合出征。
比較合適的還是薛仁貴。
李正接著說道:“我再想想這些日子你們可以物色一下西域的人手,龍武軍誰來帶隊我要再考慮考慮。”
聽李正這麽說,三人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走出涇陽護衛隊的營地,李正看著遠處的夕陽,戰爭又要開始了。
吐蕃是中原的西方屏障,守住了珠峰一帶的天險,就可以中原以西百年無虞。
打仗不是什麽小事,一人出征全家牽掛。
“長安令。”
身後傳來話語,李正回頭看去是狄仁傑和裴行儉。
這兩個小子也長高了不少,狄仁傑已經有些胡子了。
現在看來已經快和自己一般高了。
平時很少見裴行儉,很低調的孩子,這孩子一直跟著孫思邈學習醫術來著。
裴行儉說道:“長安令,今天聽到消息說是陛下要派兵出征吐蕃。”
沒想到消息這麽快就傳開了。
李世民既然頒布了旨意,肯定朝野皆知了。
終究還是要出征了,從這裡看去可以看到田地裡一大片就要成熟糧食。
裴行儉站在李正的身後說道:“長安令,在下來到涇陽已經有三年了,這些年以來一直跟著孫神醫學習醫術,如今已經可以自己出診了。”
狄仁傑說道:“裴行儉是孫神醫的弟子中最出色的一個。”
李正點頭道:“很不錯。”
裴行儉躬身說道:“其實在下也不知道自己學了多少,但是行醫治病救人,眼下一直都在村子裡,平日裡給周遭的人看看小痛小病到是沒問題, 如今聽說了朝中要出兵吐蕃的消息,在下也想隨軍出征。”
瞧著裴行儉的神色,李正問道:“你現在才十四歲吧。”
狄仁傑連忙說道:“長安令,裴行儉比我大兩歲,現在十五歲了。”
“十五歲還未成年,你也還未成家,按照唐律,你不能隨軍出征,朝中也還沒到讓孩子出征的地步。”
裴行儉低下頭說著:“我家住河西,小時候見過打仗的場面,我知道打仗會死很多很多人,我見過一車車半死不活的人從戰場上拉下來,那些人一開始還有氣還能說話,可長時間沒有醫治,那些原本該活下來的人也死了。”
說到這裡,裴行儉的神情有些決絕,“若是長安令不答應,在下隻好謝過長安令這些年的照顧,在下自己去吐蕃。”
狄仁傑著急說道:“大軍還沒出征,要不長安令考慮一下,大軍出征在外,應該也可以互相照顧。”
大唐的軍中有軍醫這個說法嗎?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