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1927、苏报的论战三

明末钢铁大亨 1927、苏报的论战三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8 10:34:21 来源:源1

陈曦糊涂了,因为陈家就是土豪劣绅的代表。

他们家盘踞杨柳青镇几百年,坏事做绝。

她心里其实知道自己家的事情的,可是看这针锋相对的两篇文章,感觉都说的是事实。到底真相是什么呢。

“老爷,我都被弄糊涂了。到底谁是对的呢。”陈曦歪着脑袋问道。

杨凡放下报纸,说道:“他们两方说的都是事实,只是正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看罢了。其实他们两方都是只说了部分事实。他们指责对方的都是真实的。他们其实是一丘之貉,没有好人,都是残害百姓的贼。”

杨凡看到小娘皮她们,都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等待他的解释。

她们知道,这是老爷又要发表高论的时候了。

林月如崇拜的看着自家老爷,老爷最有学问了,看问题也十分犀利,精准。很多迷雾重重的事情,杨凡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的看透本质。

杨凡喝了口茶水,放下盖碗,说道:“其实,把大明的人口分成农夫、工商者、士人、士绅、勋贵、宗室是个伪命题。分阶层其实毫无意义,不论哪个阶层都有创造财富的人,也有消耗财富的人。其实大明只有两个阶层。就

是生产阶层和消耗阶层。”

“这其实就是供养者和被供养者。历朝历代的崩溃都是供养者,已经供养不起被供养者了。被供养者越来越多,最终把国家压垮了,吃垮了。”

林月如皱眉想了一会,问道:“老爷,可是实际情况是复杂的,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只是起到的作用在哪一边多少罢了。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应该很少,多数人都是兼具两者的。”

杨凡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是对的。”

后世网上有个大头的胖子,他的观点很犀利。杨凡很认可。杨凡拿来给林月如解惑。

“其实生产者和经营者,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也就是说大明的地主和财主其实也是分成两种的。一种是靠商业规则生存和发展的,他们本质上是经营性的地主和财主。另一种是依靠权利派生出来的地主和财主。他们本质上

属于权利寻租性地主和财主。”

“王朝开始的时候,会放松对民间的管制,只要给政策,放松管理。不需要朝廷做什么,百姓就会有积极性创造财富。很快就能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民富国强。只要给个宽松的环境,百姓会自动自发的创造出海量的财富。

就像汉朝那样文景之治,与民休养,不去干涉他们。奉行黄老之治,无为之治。发展到武帝时期,粮食仓库堆满了,堆到露天,导致大量腐烂。钱库里全是钱,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到无法计算。”

“至于为什么,每个朝代都会由盛转衰呢,那是因为朝廷害怕百姓富足。一旦百姓富足,就不好管理了,朝廷也使唤不动他们了。因为财务自由了。百姓就不怕任何人了。朝廷和百姓从来都是对立的。所以到了新朝建立七八

十年的时候,就会开始各种限制百姓了。”

“怎么限制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放纵寻租性地主,去吃掉经营性地主。寻租性地主会在中间七八十年内,把经营性地主吃干抹净。”

夫人们都沉默了,这就是事实,大明朝正在每天发生的事情。

如今,士绅们多数都是家里有人考取了功名,当了文官了。然后利用文官的权力,做寻租性地主,去迫害、侵夺经营性的地主和自耕农、小工商主。

如今,没有文官做后台,想靠着经营发家致富,已经是痴人说梦了。

此时经营性的地主、工商业主已经被吃干净了。

而朝廷的税基正是经营性的地主和工商业主、自耕农、小手工业者。

这就导致,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差。财政逐步走向崩溃。

在每个大王朝的最后七八十年里。也就是朝代末期。一般会有人出来改革。例如唐朝的两税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大明的张居正一条鞭法等。

变法不论怎么变,都是想维持继续向百姓收钱的模式不崩溃。都是让百姓掏钱。

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能吃的都吃干净了。

寻租性地主这般人是不会闭嘴不吃的。他们会因为把东西吃光了,就不饿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那吃谁呢。只能互相吞噬。

这就是朝代末期,党争愈演愈烈的原因。

他们分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互相吞噬。改革是为了找到新的被吞噬阶层,或者恢复被吃掉的阶层,来缓解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梅香听到这里举起小手,表示要提问。

杨凡示意他可以说,她问道:“老爷你说的这些问题,不就是官员的**问题吗。历朝历代都是因为**问题亡国的吗。”

“没有一个朝代是因为**亡国的。”林月如接过话来说道。“因为任何一个朝代,从建立之初就是极其**的。从头贪腐到尾,就没有一天清明的时候。”

小娘皮也点头道:“月如说的不错,大明建立之初,郭桓案就说明问题了。”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属于重大官吏贪污案件。

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

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朱元璋还活着,郭桓这帮人就敢贪污总共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

这是多少呢,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

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

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

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

看到夫人们都在认真的听着,杨凡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从三代开始,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呢。只有三个,第一边患,也就是外敌入侵导致灭亡。第二,统治阶级内斗导致灭亡。第三百姓造反导致灭亡。并没有一个是因

为官员贪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