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1928、向外吃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明末钢铁大亨 1928、向外吃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8 10:34:21 来源:源1

夫人们都点头,老爷说的非常明白了。

这就是华夏从夏朝建立以来,不断一乱一治的根本原因了。

小娘皮感慨的说道:“老爷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儒家的问题。今日大明的寻租性地主,不都是读书人吗。他们读圣贤书,干下流事儿。都说破山中贼易,破胸中贼难。钱财就是他们的胸中贼。”

杨凡说道:“秦统一后,华夏前一千年是上升时期,自从隋唐搞了科举,尤其是宋朝和我大明,空前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规模后,华夏进入了一千年的下降时期。”

“让读书成为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本来是希望他们这些儒家弟子,道德水平会更高。毕竟读了圣贤书,讲究自我修养。可是他们掌权的这一千年来,看事实,他们干的非常不好。这些问题都出来了。

“他们都穷过,可是一旦摸到权力,变得无比贪婪。当初对他们希望多大,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小娘皮非常认可杨凡对儒家弟子的看法。

她说道:“老爷,我们杨家绝对不能靠着这些儒生来治理,否则我们也会步这些历史殷鉴的后尘。我们要永远保护、支持经营性的力量,用他们作为我们统治的基础。他们才是创造财富的主力军,是未来的希望。”

林月如也说道:“寻租性的这群人,最终只能把天下搞崩溃。这是历朝历代反复证明了的。他们自己也被下层百姓的造反所消灭。然后重新循环,产生新的寻租性集团。不停的反复重启。可怜我华夏百姓,祖祖辈辈被困在这

个枯井里,坐井观天,不能解脱。”

杨凡点点头说道:“儒家没有胸怀,不能容纳批判,例如孔子杀少正卯。因此和真理无缘。儒家没有逻辑,论语说的都是生活经验和常识,因此和哲学无缘。儒家不讲实证,空谈道德,因此和科学无缘。儒家没有胆量超越权

势,他们依附权贵而生存,所以和正义无缘。”

“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的贡献,但他们又不肯向道家学习,脱离尘世,自我修行。他们不甘寂寞,热衷于入世。最终只能把自己打扮成道德的伪君子。在权势旗下,做个打手仆人。”

“所作所为,除了贪污就是跪舔。”

“儒家标榜的最高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际上,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儒家弟子,在现实中的生存方式是,他们穷则穷则摇尾乞怜,富则妻妾成群,为非作歹。”

杨凡心情有些沉重,看着默然无言的夫人们,心里想着这些混蛋玩意儿,把宋明两朝搞的两次亡国,还差点灭种。真是破坏力惊人。搞建设不行,搞毁灭都不用学。

难怪五四先贤们坚决要打倒孔家店,让他们退席。

“老爷,我一想到我华夏的百姓,两千年来,这过得都是什么样的日子啊,就心里难受。你能救救他们吗。”小娘皮眼泪汪汪的问道。

老爷最有本事了,一定有办法的。

杨凡苦笑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人性决定的。人就是这样的东西。现在是百姓受苦,你同情百姓。不要忘了,儒生多数人也是下层百姓出身,他们上去后,也没见他们对百姓有什么怜悯之心。”

“把解决问题的希望,放在人的善良上是不靠谱的。”杨凡说道:“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哪有那么高的道德水平。男人里有父性的都不多。绝大多数男人都是喜欢这个女人,才会爱她生的孩子。一旦厌弃了这个女人,就连她生

的孩子也一块厌弃了。能抛开个人感情,不受自己情感的影响,爱子女的男人都不多。人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是本能。还能指望什么去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吗。”

杨凡看过太多了,后世离婚后,再婚重新生孩子,对前妻和前妻生的孩子,逐渐冷淡生疏,最后不闻不问的例子了。

小娘皮问道:“那怎么办呢,就没有靠谱的办法解决问题吗。”

杨凡想了想说道:“你们知道洪武年间的团槽喂驴案吗”

小娘皮等人摇头,这个确实不知道,她们虽然是东厂出来的,也不是什么案子都知道的。

该案的大致情况是:朱元璋曾起兵二十三万发动北伐,命北平布政司为大军准备驴子,每两名士兵配备一头驴子作为脚力。驴子既可以驮运物资,也可以随时做军粮杀了吃肉。

兵力调至北平约半数时,朱元璋改了主意,宣布停止行动。让所有士兵回归卫所,唯已备好的驴子留下,由北平布政司负责喂养。

朱元璋认为,半数兵力到了北平,那么北平布政司至少应该已备好五万匹驴子。布政司衙门可以将这些驴子分配到民间让百姓们领养。

他觉得这种事根本不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农夫下地干活时带上驴子,将之拴在郊野吃草,既不妨碍干农活,也不需要额外开支草料。

在他看来两全其美,真是个好办法。关键是他不想养驴花钱。

但北平布政司衙门的做法却是“令民入邑,团槽喂驴”,在城里建起了有团槽(大概是指围成一圈,圈中间有柱子用来拴驴的那种食槽)的驴棚,让老百姓进城来服劳役喂驴。

此举让朱元璋勃然大怒:

朱元璋揣测认为,北京布政司衙门的官员这样干,肯定是为了逼迫百姓来给他们送贿赂。

百姓要进城来喂驴,草料却需出城去取,往返来回既占用人力,也占用时间,必定耽误正常耕作。

有些百姓为了躲避喂驴,便会给官员送钱。

依据这番主观推断,朱元璋下令将北平布政司经历陵云以及相关府、州、县的官吏,集体枭首示众。

其实,朱元璋想得到的“各户分养”之法,元朝早就想到了。不但想到了,还真正的用过了。

但元朝人最终发现,相比各户分养,团槽喂驴才是那个更不坏的制度。

因为分户饲养,就要保持监督,不然驴子跑了,丢了,病死了,饿瘦了怎么办。元代官府的马与骆驼,一度也曾直接分配给百姓喂养。官府也想省钱、省饲料。

结果那些负责督管此事的“仆御”们,以监察百姓是否好好喂马喂骆驼为名,频繁下乡骚扰百姓。

他们住在百姓的房子里,索要吃喝、伤害桑果,还强迫百姓从自己手里购买饲料。

朱元璋是自己拍脑门,不了解实际情况弄了个冤案出来。

胥吏这些人,给一点点权利,就能敲诈勒索把百姓搞的很多破产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他们和百姓的接触,才是保护百姓的可靠选择。

所以,靠道德是约束不了贪腐的。只能靠好的办法和制度。就像北平都司搞的这个团槽养驴方式。让胥吏没有机会下乡去敲诈勒索一样。

小娘皮眼睛一亮,说道:“老爷我懂了,你把无地少地的百姓,以涉嫌作乱的名义,强制抓走。就是让他们脱离这些官吏的控制,让他们用脚投票,才能得到解脱。

杨凡点点头,就是这个办法。

你们再厉害,百姓跑了,不跟你玩了,你能怎么样。你追到美洲去咬他们吗。

“只有全体上下一致,向外发展,不断拓宽生存空间。让下层始终有发展壮大的机会,才是正解。这个世界很大,不要总盯着锅里的仨瓜俩枣的。”杨凡说道。

崇祯现在的问题就是,分不清这个朝廷里,谁是驴,谁是马。

他的心思都在内部,根本没有想外发展的见识。

可是内部他也搞不好。

他这两年是,提拔了溜须拍马的。表扬了指鹿为马的。重用了害群之马的。轻信了心猿意马的。忘记了金戈铁马的。包庇了非驴非马的。整垮了单枪匹马的。坑苦了当牛做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