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十二國記 > 第107章

十二國記 第107章

簡繁轉換
作者:小野不由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8-26 20:46:29 来源:搜书1

治朝大體上坐北朝南,中間最靠裏邊的地方矗立著巨大的門,仿佛將山的斜面削去一塊似的。那是“路門”,是通往雲之上——天上的燕朝的唯一樞紐。只有少數的人才有資格通過路門踏足天上。他們都是受命于王宮的國官。雖說治朝與堯天之間的距離可比天地之間的距離,但兩地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它們都與天上的世界分離開來。

丕緒向路門投去一瞥,朝著冬官府的方向繼續西行。整個冬官府圍繞中央府第而建,很多大小工舍散佈四周。丕緒從縱橫錯落的工舍間穿行而過。這本是走慣了的路,只是近來有點疏遠了。從高牆後面飄出來的聲音和氣息真是令人懷念。槌子的聲音、煉鐵的氣味,丕緒逐一辨認著,走進了道路盡頭的大門。

工舍準確地說是屬於冬官府的府署,作為每個工舍中心的“匠舍”基本上由四合院的四個屋子構成。其他的房屋連接著匠舍鋪展開去,規模漸大,就形成各種工舍。所以一般來說,工舍要比起匠舍大得多。冬官府的府署通常稱為工舍,但丕緒所訪問的地方只能叫做匠舍,而且該匠舍缺少了西面的堂屋。院子的西面乃是斷崖,前方兩座山峰相對而立,形成峽谷。

灰白色的山峰隔斷了左右視線,牆壁似的將兩面隔絕。兩峰之間,可見夕陽掩映的天空。其下方則是雲霧繚繞的遠山,觸摸著淡藍色天際的山棱處,太陽正緩緩下沉。再往下看,以前可以看見堯天的街道,現在卻被茂盛的樹林掩蓋住了。因為院子足下的斜坡上,生長著許多梨樹。

那正是蕭蘭栽培出來的梨樹。當初她一邊說著不願看到下界,一邊不知疲倦地從院中扔下梨的果實。幸運的果實紮下根來,長成參天大樹,結出梨果。梨果落下後又形成新的梨樹,這樣不斷增加,終於將穀底的斜坡全部覆蓋。春天它們會開出潔白的花朵,純白色的梨雲開滿山谷,實在是美麗的光景。

丕緒又想起了眯起眼睛遙望美景的蕭蘭的身影。依稀是射鳥氏露臺上的鳥兒的樣子。儘管兩者明明沒有一點相似。

沉思間,背後傳來了驚訝的聲音。

“丕緒先生——”

自北面堂屋出現的年輕小夥,正笑著朝這邊奔來。

“丕緒先生,好久不見。”

“長久未通音信了,你還好嗎?”

嗯,點著頭的小夥子就是匠舍的主人。是專門製作陶鵲的工匠,叫做羅人的長官。羅人在其下屬的工舍中擁有數十人的“工手”。工手們的長官稱為師傅,羅人府的師傅就是羅人。他舉止溫雅,特別擅長細緻工藝。他的名字叫做青江。

“請吧——請進屋來。”

青江幾乎要出手拉著丕緒,他如今泫然欲泣。事實上丕緒已將近一年不曾到羅人府了,明明他以前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這裏的。不要說去羅人府了,丕緒根本沒有從自己的官邸踏出過半步。王不在玉座上,射禮自然無法舉行。丕緒覺得這樣也好,不必去羅人府,可以一心一意呆在自己官邸。甚至今年春天青江派人請他去賞梨花時,他也拒絕了邀請。丕緒明白,是因為自己一味地銷聲匿跡,青江擔心他,才借用梨花之名派來使者。也明白自己的拒絕會讓青江傷心,但他就是提不起勁來。

相隔許久再次踏入這間堂屋,屋中的擺設仍與從前一模一樣。狹小的空間,排在一起的桌子和櫃子、林林種種的道具、小山似的文稿和圖樣。一年前是這般,蕭蘭當羅人的時候也是這般,自己身為羅氏第一次來這裏的時候還是這般。一點兒也沒變。

丕緒深有感觸地環視著屋子,青江見狀不由臉紅。

“還是亂七八糟的,也沒整理……”

“這樣才好。若是收拾整理過,就找不到記憶中的感覺了。”

真不好意思,青江小聲嘀咕著,慌忙收拾起來,那是一些古舊的文件和圖樣。桌子上則零散擺放著他的作品,每一個都很像古老的陶鵲。注意到丕緒的視線,青江難為情地低下頭。

“那個……我想也許能學到些什麼,就試著把古時的陶鵲再現出來了。”

是這樣啊,丕緒輕聲說到。沒有羅氏的指示,青江是不應該這麼做的。

“熱心是件好事,但得暫時放一放。”

青江一下子抬起頭來,面露喜色。

“這麼說,是要開始製造陶鵲了嗎?”

“不造不行啊,大射就要舉行了。”

青江吃了一驚,丕緒於是把他被射鳥氏傳喚的經過告訴了青江。後者顯然越聽越是喪氣。

“——沒有時間了,我得催催你,酌情置備些什麼敷衍敷衍。”丕緒說。

“敷衍的話實在是……”

“不要緊。總之,只要飛的時候不至於太難看,碎的時候不至於太丟臉。沒有時間仔細考慮了。只要儀式能夠平安無事地完成就好。”

“但是……這是新王的初次射禮呀。”

丕緒淡淡一笑,

“很快又會變天了嘛。”

丕緒先生,青江大聲責備對方。

“因為聽說又是女王啊。”

女王的治世可想而知,不過在玉座上做數年美夢,在美夢中逐漸厭倦最終走向毀滅。予王的治世只有短短六年,之前的比王也不過二十三年,再之前的薄王是十六年。在連續三代女王的治世裏,王在玉座上的時間,還不及玉座空缺的時間長。

“就算仔細考慮也想不出辦法的,只要看上去華麗、喜慶就行了。”

青江好象十分難過,他垂著眼簾,淚水滴落在足邊。

“……請別說出這樣的話,拜託您策劃出堪比過去的、完美的射禮。”

“一點靈感也沒有哪。無論如何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只能重複使用舊式陶鵲了。只需簡單加工,稍微添些花紋改變一下外觀。”

青江深受打擊似的低著頭。

“……不管怎樣,我先把圖樣拿過來,您稍等。”

他走出堂屋,背影落寞。青江是蕭蘭的徒弟。蕭蘭消失後,他從“工手”升遷為“羅人”,也剛好是在那時,丕緒決定不再從事射禮的籌畫。需要說明的是,陶鵲雖然只在射禮上使用,但平時若不做足工夫,就無法應對緊急的儀式。然而自從青江擔任羅人以來,丕緒連一隻陶鵲也未製作。青江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因為自己技術不足,丕緒才提不起做陶鵲的興致。對於青江的想法,丕緒也有所察覺。

屋子裏,丕緒正坐在青江的椅子上,只見桌上排列著古老的圖樣、以及各種試製品。理成一疊的資料上擺放著一隻青色陶鵲。那是羅人府流傳下來的古物了,青江把它當做鎮紙使用了吧。四方形的陶板上佈滿了精緻的圖案,陶板的中央繪有一隻尾羽修長的鳥兒,畫的正是鵲鳥。所謂“陶鵲”,原本只是單純的、不帶任何政治意味東西啊——感歎著的同時,丕緒注意到陶鵲上有幾道裂痕。仔細一看,鳥的尾部被細小的紋路割斷了,那是把破裂的東西重新拼接起來的痕跡。

“……真是不錯的手藝。”

是青江把它拼好的吧。不愧是蕭蘭看著長大的孩子,單憑這一點就不該對自己的技藝不滿。丕緒用手掂了掂,這只陶鵲有與之相稱的厚度,沉甸甸的。輕的陶鵲雖然容易投擲,但相應地,速度也會加快從而不易射中。所以陶鵲要達到一定的重量,底部微微凹陷。這樣才能長時間停留在空中。——陶鵲最初的模樣正是如此。

後來羅氏們添加了許多創意和加工。一開始只是以正確射碎為目的,在形狀和重量上下工夫,使其盡可能的飛得慢些、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長些。但在陶鵲演變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拘泥於外觀的美化。不光有圓形與方形的陶板,還發展出其他各式各樣的形狀。不光給冷卻下來的圖案上色,還鑲嵌上黃金和寶石。不久後,人們又開始在飛翔的姿勢上做文章,並通過鑽研素材和加工工藝,進一步改進碎裂的情形。到現在,陶鵲的製作材料已經不再限制於陶瓷了。但它們還是被叫做“陶鵲”,這是沿用古時的名稱。

不過——在更古老的年代,據說射的是真正的鳥兒。以喜鵲為主,將各種鳥兒放出,並射落。但是,王的宰相,也就是宰輔是禁忌殺生的。所以,雖然是關係到未來的吉禮,宰輔不出席卻成了慣例。但是宰輔不出席的話怎麼能算吉禮呢——也許是出於這個考慮,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哪個國家率先使用陶板來代替真正的鳥兒。並按照預備射下來的陶鵲的數量,將相應數量的鳥兒於庭前放生。

至於為什麼使用喜鵲,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是因為喜鵲的聲音被人們公認為吉兆的緣故。射落陶鵲並非目的所在,關鍵是在於放生相當於陶鵲數量的鳥兒。射下來的陶鵲越多,放生的鳥兒也就越多,作為喜慶之兆的叫聲就會充滿整個王宮。是這麼一回事。

需要切實地射裂——從那時起,隨著歷代射鳥氏和羅氏謀劃智慧的不斷積累,把陶鵲射碎本身逐漸演變成射禮的目的。能夠奏樂的陶鵲,是丕緒制鵲生涯中最傑出的作品。

回想起來,那是丕緒一生中最熱鬧的射禮了。當時擔任射鳥氏的還是祖賢,悧王的治世即將進入末期。——當然,當初誰也沒料到竟會是末期。

當丕緒的技巧潛力被人們看好,成為備受期待的羅氏時,射鳥氏祖賢早已是經驗豐富的老翁了。丕緒從祖賢那裏學到了許多必要的知識。與祖賢共事,一起準備射禮的過程十分愉快,他性情溫和——而且,總是保持著純真善良的一面。工作中往往舊的設想剛達成,新的主意又誕生了。丕緒經常與祖賢一同出入羅人府,再加上當時已是羅人的蕭蘭,三人同吃同住,反復摸索試驗。祖賢有“射鳥氏中的射鳥氏”之稱,不久後丕緒也被人叫做“羅氏中的羅氏”。能夠奏樂的陶鵲令悧王歡喜非常,他專程來到雲海之下,拜訪了射鳥氏府,親自獎賞了丕緒等人。對於住在“治朝”的人來說,沒有比這更榮耀的了。那樣的日子若能持續下去,該是多麼美好啊。

——可是王上已然變節。下次奏什麼樂曲好呢?不如給陶鵲添加香氣,使它在破碎的時候芳香四溢吧?——當丕緒他們這樣計畫著的時候,悧王的治世開始顯露出一些陰影。等到下一次大射的舉行,是三年後的事情了。在王朝六十周年的慶典上,悧王已有向暴君轉變的傾向。

悧王出了什麼事呢?丕緒他們並不知曉。有一種說法是,因太子被暗殺一事,王與身邊的大臣出現了很深的隔閡。暗殺太子的兇手身份未明,王上可能因此生了疑心病,苛刻對待官員的事情越來越多了。這種說法從雲上散佈出來,沒多久就傳到了丕緒周圍。似乎一有什麼事情,王就會借機試探官員。比如強迫官員完成把不可能做到的難題,有時又過分地索要忠誠的證明。射鳥氏也未能倖免。六十周年慶典的時候,王親口命令他準備比上次更好的射禮。言外之意,如果辦得不及上次好,就要受罰。

直到今天,一想起當時的情形,丕緒還是痛得喘不過氣來。他們三人原本快樂的工作變成了強加的義務。尤其射鳥氏的上司“司士”是個急功近利的人,他經常“如此、這般”地瞎指揮,硬要介入他們的工作。在“不能輸給上一回”的壓力下,在因司士的無理介入而束手束腳的情況下,還要千方百計完成射禮,實在是身心俱疲。

儘管如此,射禮本身還是很成功。確實比上次好,悧王滿意地說。但是祖賢與丕緒卻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和滿足。陶鵲碎得十分完美,可那是吉兆嗎?射禮上,丕緒發現周圍資深的官吏們,都開始懶懶散散地打著哈欠。在失信的王面前,跌落的陶鵲冷冰冰的。即使碎開的花再好看,即使音樂與芳香同流淌,一切只不過是掩飾和謊言。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正因為是這種情況,祖賢依然構思著新的主意,希望事情會往好的方面發展。

“下次做點什麼讓主上的心情開朗起來吧,”

好嗎?祖賢向院子裏、跨坐在椅子上的丕緒問到,臉上是孩子般期盼的神情。

“不錯是不錯,可怎麼做才能使心境開朗呢?”

丕緒問。這麼著吧,祖賢仰望著天空說,

“單有熱鬧和華麗是不成的。必須有更加令人快樂的東西。不是指興奮的東西喲。而是使心情感到溫暖,自然地露出笑容,要有這種效果的‘快樂’。當主上面帶微笑,環視百官的時候,百官的臉上也會露出笑容。君臣相視而笑,備感親切,溫情彌漫——這種射禮如何?”

丕緒苦笑著,

“怎麼又是這種仿佛明白、又仿佛不明白的提議呢。”

“不明白嗎?你瞧,欣賞愉悅人心的美景時,有過這樣的情景吧?大家望著彼此的笑臉,可以說心有靈犀、不言而喻——”

“感覺的話,我完全明白。問題是,怎樣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呢?”

形體嗎,祖賢說著把臉側向一邊。接著又念叨著側向另一邊,形體呵。

“首先雅樂是不行的吧。”

雅樂也叫雅聲,是“雅正之樂”的簡稱。是在彰顯國威的祭祀或典禮上使用的古典音樂,所採用的樂器也限於古樂器,如果加入歌聲的話,那歌聲與其說是歌謠,不如說更接近於祝詞。樂曲本身也不是根據旋律想出來的,而是根據理論做出來的。與其說是音樂,不如說是帶有咒力的音的排列。厚重、莊嚴,但是缺乏音樂該有的魅力。

“那麼,要使用俗樂嗎?”

就是它,祖賢跳了起來。

“俗樂好。但不是酒會上豔麗的曲目。要更加輕快的——”

“就像兒歌那樣的?”

“兒歌?這主意不錯。勞動時所唱的歌也可以。對了,河邊洗衣的婦女們,不是經常一塊唱歌嗎?這邊唱上一段浣衣曲,那邊再來上一段別的歌曲。做成組歌怎麼樣?”

丕緒苦笑著看了看雙眼發亮的祖賢,又把目光轉向蕭蘭。蕭蘭正坐在院子一端的石頭上,一邊投擲著梨果,一邊聽兩人你來我往。此時,她的臉上浮現出一種照看頑皮小孩一般的笑容。

“試試倒也可以。”

她說著,投下最後一枚果實。由於日復一日投下的梨果,穀底已有小規模的樹林不斷延伸。

“但是,俗曲要比雅樂費勁。因為雅樂的聲音和曲調都可以按照理論,機械地做出來。俗曲則不可以。”

“蕭蘭的話一定能勝任吧。”

老人撒嬌似的握住蕭蘭的手。蕭蘭無奈地笑著,向丕緒投去求救的眼神。丕緒忍著笑,故意歎氣道,

“聲音方面只好將陶鵲實際打碎,嘗試著一一調整。曲調的磨合也只好靠耳朵了。將符合曲調的陶鵲擲飛。仍然需要陶鵲機吧?”

“陶鵲機要這邊演奏一小段、那邊演奏一小段。”

祖賢得意洋洋地下了論斷。丕緒點頭答應。

“也就是說需要好幾台陶鵲機呢。給每段曲子都造一台。射手們所站的位置也要分好幾個地方,要分別做上標記確定下來。”

“哎呀,真不得了。又得來個冬官府總動員了。”

蕭蘭也歎了口氣,眼睛裏卻透出笑意。準備材料、陶鵲機、還有陶鵲自身——結果每次都要請其他的冬匠幫忙,最後演變成出動整個冬官府的大騷動。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冬匠們一點也沒有不情願的樣子。當丕緒他們提出高難度的要求時,不僅是蕭蘭,其他的冬匠們也都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祖賢和丕緒所提的設想總是史無前例地困難,冬匠們雖然嘴上發著牢騷,實際上卻格外高興地施以援手。

就連丕緒自己也懷著同樣的心情。“不許輸給上一次”,這種被別人強行設定了目標的製作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把它製造出來吧”,這種積極向上、解決難題的過程是快樂的。以上一次為目標,正因為有痛苦才有快樂。

剛好**作為工手來到羅人府也是那個時候吧。作為工手,他的技術還很青澀,但即使生澀如他,也能夠高高興興地埋首於手工勞動中。

——可是,有一天,祖賢突然被沖進府裏的士兵帶走了。

丕緒至今也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罪名定的是謀反,但是祖賢對主上絕對沒有反意。恐怕其中有所誤會——又或者是因讒言而被謀反之罪牽連到了吧。事情的經過太過複雜,丕緒也不明白。“祖賢是不可能謀反的”,他的申訴無人理會。事實上,他也無處可申訴。射鳥氏的上司“司士”害怕受到牽連,對他避而不見。司士再往上,太尉、大司馬都住在雲海之上,丕緒想要進言,卻連見面的方法也沒有。遞了訴狀也不見回音,甚至,連訴狀有沒有送抵高層也無從知曉。

畢竟,世上的事都要遵照天上的意願啊——是誰這麼安慰過他呢。周圍的人都說,至少丕緒和蕭蘭沒被牽連到,已是萬幸了。恐怕那是祖賢一力承擔,保護了他們吧。總算,兩人沒有被懷疑為同謀,沒有被抓去審查。但這種境況更令人揪心,他們寧可與祖賢共患難。好不容易司士答應了會面,卻原來是為了告知最糟糕的事態。他說,祖賢沒有親人,你去給他收屍吧。

憤慨的氣力已然用盡,淚水也已枯竭。茫然從刑場帶走祖賢的首級,抱著它回去的途中,丕緒確信了一點。

——鵲鳥鳴叫報喜,將其射落則絕非吉兆。

將陶鵲射碎擊落,以此來愉悅旁觀者,是錯誤的。張弓、中的、破裂,全不應該。射禮是將鵲射落的儀式。本來不應該的事情,卻通過王權和所謂的“禮儀”強求而來。不是吉兆,而是凶兆。國君錯誤地使用王權,只會帶來凶事。射禮就是確認這一點的儀式,丕緒心裏這麼想著。

“將香氣去除罷。”

祖賢下葬後的某日,丕緒來到工舍對蕭蘭說。呃…,蕭蘭瞪大眼睛、困惑地望著手裏的活兒。

“去掉也不是不行——不過,好不容易都做到這一步了。”

她手中的碟子裏滾動著幾顆銀色的玉丸,丸中封有祖賢一直想要的香油。祖賢對香氣也十分挑剔。不僅要好的香料,而且要使人心情愉快的。他主張,採用愉快——同時令人有滿足感的香料。為此冬官諮詢了木人,並頻頻出入工舍,調配香油。為了使香氣能夠淋漓盡致地散發出來,玉丸的大小也幾經改良。如今終於完成,可祖賢已經不在了。

“不要用香氣。陶鵲碎裂的聲音也要改掉。改成陰鬱沉悶的。演奏的樂曲也不用熱鬧的,索性用大喪時奏的雅樂。”

蕭蘭苦笑著歎息,

“就是說要全部更改了?”

她再次將目光投向碟子,眸中浮現出惋惜——亦或是悲哀的神色。

“可是,再怎麼也不能演奏喪禮用的雅樂吧?那樣的話就不是吉禮了。”

“那就用俗曲罷。只是,不用明朗的曲目。聲音也要壓低。對,用更加寂寥一些的音樂。”

這樣啊,蕭蘭的輕聲絮語看不出任何表情。她並沒有提出異議。他們去除了香氣,甚至有意準備了寂寥的音樂,但最終沒有等到展現在悧王面前的機會。因為悧王的治世僅持續到六十八年。

其後的空位期間,丕緒繼續擔任製作陶鵲的工作。不知從何時起,他開始把陶鵲看作百姓的象徵,這還是起源于青江的一句話。

“為什麼要選擇喜鵲呢?”

青江的技藝出眾,頭腦聰明。蕭蘭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熱心指導,仿佛要借此平復失去祖賢的傷痛。

“是因為喜鵲的叫聲被人們當作吉兆吧。”

聽了丕緒的回答,青江側頭思索。

“預示著吉兆的鳥兒不止喜鵲一種。為何不選更美、更珍貴的鳥兒呢?真不可思議。”

是個問題呢,蕭蘭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眼神燦燦意味深長地說。

“說起來的確如此,比如鳳凰、鸞鳥之類就不錯啊。”

難不成還要把鳳凰、鸞鳥射下來嗎?——丕緒搖頭苦笑。但是仔細想想,確實不可思議。

鵲鳥並不是什麼珍奇的鳥類。說得不好聽一點,是坊間村頭尋常可見的平庸之鳥。黑色的頭和翅膀,與一般鳥類沒什麼區別,只有翅膀根部和肚皮前方為白色。它的尾部較長,與身體等長的尾部也只是平凡的顏色。纖細的翅膀與修長的尾翼很是優雅,但顏色並非鮮豔,不易引人注目。鳴叫的聲音也不是特別地好聽。與燕雀一樣都是司空見慣的鳥兒,早春啄食地面,秋來採集果實,比起翱翔的身影,反而是在地面上輕快彈跳的身影更為常見。

——就像黎民百姓一樣,丕緒突然領悟到。

那些隨處可見的普通的人們。身著樸素衣裳,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田間勞動。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亮點。即便通過勤勤懇懇地磨練技術,孜孜不倦地學習知識,最多也只能當上丕緒這樣的下級官員,不能奢望成為“雲上之人”。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怨恨,而是安心地過著平凡的日子。僅此而已。

毫無疑問喜鵲就是臣民。如果他們能懷著滿足的微笑死去,能夠喜悅地歌唱,對王來說就是吉兆。百姓幸福與否,是王治世之道是否正確的證明。百姓若能像鵲鳥一樣宛轉歌唱,王的治世就能夠相應地持續下去。

將陶鵲射落是不對的,自己先前的直覺判斷應該沒有錯。王用權力射殺臣民,被射中的臣民紛紛跌落。以此為樂實不應該。然而竟然要用這種錯誤的事情,來確認人們對王權的恐懼——不這樣做就不行。

王企圖製造陶鵲,以使射手們甘心被罪惡所驅使,以使看見的人們內心痛楚。但是——。

“——不管怎樣,我把能找到的記錄儘量翻出來了。”

唐突的聲音將丕緒從回憶中喚醒。回頭一看,青江正抱著大部頭資料回到屋裏。

“幸好丕緒先生的作品都留有記錄呢。”

是嗎?丕緒歎了口氣。

“那麼,從中選個趕得及的來做吧。”

青江垂頭喪氣地說,

“……您對我的手藝這麼不信賴嗎?”

“我說過不是這個意思。”

見青江沉默著搖頭,丕緒複又道,真的不是這個意思。忽然感到手上沉甸甸的,拿眼一瞧,原來仍握著先前那個青色陶鵲。

早料到從樣圖中挑選陶鵲製作出來,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卻原來比想像的還要困難。即使樣圖還在,當年實際製作的也是蕭蘭,大部分工程要依賴以蕭蘭為首的冬匠們手頭上微妙的感覺。材質也好,加工也好,細節的部分都是負責的冬匠反復試驗的結果。如果不是本人的話,很難把握分寸。雖然實際動手打造的是工手們,但身為師傅的羅人也在現場,口頭上指導他們、或者手把手地控制分寸。也就是說,相關的冬匠不在了的話,只能重新試驗。而且——更糟糕的是,慶自悧王末年以來,戰亂連連。像蕭蘭一樣消逝了的冬匠很多,能夠把握分寸的人屈指可數。短時間內不可能把過去的陶鵲再現出來。大部分工程要從最初的步驟開始試驗——這樣一來,所花的勞力與製造新的陶鵲相比,也沒什麼兩樣。甚至可以說,還不如不被過去束縛來得快些。

雖然有這個念頭,卻不能付諸行動。猶猶豫豫地挑選著過去的圖樣,新王已正式登基。遵照過去的禮儀,新王進入王宮時,持有品級的官員全部在雲海之上恭迎大架。丕緒所站的位置看不清她的樣子。相貌也無從知曉,為人稟性也無從知曉。根據雲上的傳言,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王是從異世界來的少女。是個做事不嫺熟、常識不瞭解,誠惶誠恐的小姑娘。

又是女王啊,這麼想著愈發提不起造鵲的興致了。

薄王對權力毫不關心,只是一味沉浸於奢華之中。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從而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奢侈。躲在雲海上一次也沒有到凡間來。比王則相反,她只喜歡權力,自己只要動一動指頭,就能支使著百官和臣民左右忙碌,真是有趣。後來的予王對兩方面都不感興趣,她幽居王宮深處,不理朝政。不要說權力了,就連國家和人民也不願提起。等到她終於出現在朝議上時,已經是偏離正道的暴君了。

新王登基後不久,丕緒又被射鳥氏叫了去。和以前一樣,為了討好他,遂良表現得親切有禮。

“如何?可想出好的方案了嗎?”

沒有。丕緒簡短的回答讓遂良皺了皺眉,但他很快重新堆起了笑容。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射禮的舉行比預想的遲。據說即位典禮上要暫時擱置大射。”

“暫時擱置嗎——?”

丕緒頗感驚訝,反問到。遂良蹙起了臉。

“你就別問理由了,我也不知道啊。大概是新王的意願——要不然就是高官們的意願。他們是不會對我們一一說明的。”

確實如此。丕緒點頭道。

“不管怎麼樣,初次大射將在郊祀上舉行。真可惜,好不容易準備的大射無法在即位典禮上有所表現。但這樣一來,時間就比較充足了。”

郊祀是向上天祈求對一國的庇護,其儀式一定要在冬至舉行。特別是即位後的第一次郊祀,對王、對國家來說都是重大儀式。在第一次郊祀上安排大射是理所當然的——不論發生什麼事這一安排也不會改變了吧。離冬至還有兩個多月,從頭開始推敲策劃的話,勉勉強強趕得上。

“夏官府的前途就靠這一次了。此事全全託付於你,請務必做出讓我們面上有光的陶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