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那所學校能夠繼續存在,他的名字也就會繼續存在。
如果那所學校能夠培養出更多的精英人才,一代代的延續下去,掌握學術界的話語權,他千秋萬歲之名會越來越響。
可是,看了一下那兩家創立學校投入的資本以及身後的人,覺得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就打消了那樣的念頭。
他在大漢帝國做了十年首相不假,可是他的那些部下,忠於的是方浩,而不是他這個首相。
他沒有培植出屬於自己的體系,方浩也不會允許任何首相做出那樣的事情。
如果他自己創立學校,身後沒有那麽多人的支持,也就弄不出那麽大的聲勢來,對自己沒有什麽好處,反而會成為一個笑話。
所以他乾脆的繼續混在官場,做元老院的院長。
聽到王鍾因為自己創立的聖德書院學生沒有一個通過高考而氣得臥病在床的消息之後,心中頗有感慨。
他也算是王鍾門下出來的人,可是在他當上首相之後,也和王鍾沒有往來了,大家施政理念不合。
池旭當年的遭遇也是一樣,在池旭當上大學士之後,王鍾和他基本上就形同陌路了。
如果這是利益上面的衝突,還可以調和過來,但是這種大是大非上面的衝突,沒有辦法調和。
雖然裘伯賢自詡為舊式讀書人,但是他也明白一個道理,按照以前的那種教育方法,那種施政理念,讀書人尊貴是尊貴了,但是這個世界沒有辦法發展起來。
讀書人的尊貴在於他們壟斷了知識,在與他們有權利打壓跟他們所壟斷的知識不同的知識出現,不允許別的階層起來。
這就遏製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現在這個社會發展的怎麽樣,有眼睛的都能夠看到,比以前那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裘伯賢一開始也只是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次王權的更替,但是在做了十年首相之後,目睹著這個社會越來越發達,老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商品也越來越豐富,出行也越來越方便,終於明白到,這不止是一次王權的更替,而是一個新社會和舊社會的更替。
對於自己參與到這一場新舊社會的更替之中,他沒有一開始成為貳臣的羞恥感,而是有了一種自豪感。
他確實認為這是一場很偉大的事業。
王鍾病重之後,他並沒有過去看望,只是派人送了禮物過去問候。
已經分屬於不同的陣營,禮數上盡到就可以,沒必要親自過去,要不然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王鍾被氣得病重之後,聖德書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聖德書院也出了自己的月刊,提倡聖人之言,也抨擊現在社會的各種亂象。
但是他們以古代聖人的標準來抨擊現在的社會現象,很多時候,都成為了大眾的笑柄。
現在私人辦雜志的情況比較多,零零碎碎的一共有兩三百種期刊發行,工業的、農業的、學術的都有。
各種各樣的思潮都有,方浩也沒有製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有不同的意見,沒有什麽不正常的,都是一樣的意見才不正常。
現在那些不同的意見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至少所有的期刊都得承認現在朝廷的合法性,都得承認現在的方浩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在這樣的前提下,什麽都可以討論。
聖德書院出的聖德月刊,明顯是逆時代潮流而行的,但是,也不能夠否認那些東西。
另外很多期刊對聖德書院的言論,有一種圍剿的勢頭,把他們的文章駁斥的體無完膚,這也正好作為反面的典型讓老百姓看一看。
在聖德書院讀書的都是一些大地主階層的子弟,但並不是那些人家全部的子弟。
高考受挫之後,願意繼續送子弟過來讀書的家族倒也是有,不過家族裡面最優秀的子弟還是讓他們去讀正規的學校,有的甚至隻將家族裡面最頑劣的子弟送過來接受聖人之學的教育。
雖然支持王鍾是應該的,可是不能將家族的命運都賭上去支持。
當然也有比較固執的,將家族所有的子弟都送過來接受聖人之學的教育。
不過那樣的人家畢竟只是少數。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民間兩大私立學校之爭,育才學校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這幾年育才學校的實驗大樓,甚至已經申請了五十多項專利產品,雖然有一些只是小發明,但是也有幾項發明,還獲得了專利局的大獎。
這也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育才學校雖然還沒有大學,但是他們的實驗室規格並不在那幾所大學之下,他們接受的是最好的中學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大學的知識都可以接觸到。
講到科研能力,至少在中學方面,育才學校是最先進的。
很明顯,選擇了擁抱新社會的育才學校,在這一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現在還有一些期刊,不斷的發表揭露舊社會利用禮教來害人的事情,讓更多的人對於聖人之學厭惡,也讓更多的人對於方浩推行的新的制度感恩戴德。
方浩的死忠屬從還在上升中,已經達到了兩億多人。
續命的話,也能夠續好幾年了。
根據永初十年年底的人口統計, 大漢帝國包括新生嬰兒,現在已經有了六億多的人口。
十年的時間,人口增加了四億多。
當然,這人口增加不純粹是新生嬰兒的增加,再怎麽會生也生不了那麽多。
有那麽一部分是在擴張領土的過程中吸收了異族人,使得總的人數增加了很多。
當然這十年時間裡面,新生嬰兒的數量也很多,特別是在擴張領土的過程中,很多異族的女人都給漢人生了大量的嬰兒。
而方浩的死忠屬從裡面,有超過半數的來自於十八歲以下年齡的人。
年齡越小,越容易向他們灌輸自己想要灌輸的內容,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這一點方浩非常的明白。
教育這種東西,就要從小孩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