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开个脑壳儿 > 42、第 42 章

开个脑壳儿 42、第 4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舒月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和宗夏槐一起值班的上级是薛欣欣,今天是工作日,这个时间点其他的老大都下班了,整个手术室只剩下薛欣欣一个夜班老大。

薛欣欣既要顾着白天还没结束的平诊手术,还要管麻醉苏醒室里做完手术还没醒的病人,麻醉苏醒室里有麻护,但是薛欣欣要关注着里面的情况。所以一般宗夏槐能搞定的急诊都让她自己搞定。

薛欣欣对宗夏的能力很放心,收到电话的时候就知道必然是个重病人,不然不会叫她,因此急冲冲过来了。

一进DSA手术室,一股呕吐混合物的酸臭味扑面而来,那是病人吐在手术室地上的。

薛欣欣下意识去看监护仪,看到上面的数值尚可的时候,才稍稍安心。

“不是?人怎么吐成这样?别是颅内出血了,小夏呢?”

今晚值班的规培生莘??说:“师姐去和家属谈话签字了。”

“外科人呢?”

??指了指旁边:“在那。”

麻醉医生因为工作性质,工作久了脾气都算不上好。薛欣欣在麻醉科已经算得上脾气很温和的上级,平时见谁都是笑呵呵的,但真出了事,脸冷下来的时候也叫人心里发怵。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是哪个组的?上面的人是谁?病人这个样子,你们没有一个医生陪着的吗?”

那年轻的神内医生想要为自己辩驳两句,薛欣欣并不给他机会:“把你上面的人叫过来,立刻!马上!”

??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从未见过薛老师如此严肃的面孔,看来这病人的情况是很不妙了。

这会儿宗夏槐签完字回来,和上级汇报情况:“20年高血压病史,平时控制欠佳,5年前有过一次脑梗死,保守治疗,服用阿司匹林至今,无手术史。今天午饭后突发一侧肢体无力,在中心医院拍了片子确诊为脑梗,建议取栓,转到了我们医

Ist......“

薛欣欣疑问:“中心医院不能取栓吗?”

要知道脑梗是有黄金治疗期的,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恢复。而且在这过程中,万一栓子脱落,跑到肺里了,猝死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今晚这急诊怎么都透露着一股怪异。

就在这时,神内医生尴尬地说:“电话打不通。”

薛欣欣眼神犀利:“你是他的首诊医生吗?”

“是。”

薛欣欣问:“那他是什么时候到急诊的?当事人的状况怎么样?做了哪些检查?你们做了什么治疗?”

据神内医生所说,这个病人是下午1点多转到他们医院,当时的神志是清醒的,可以对答。查血就是急诊那一套,检查就是心电图ct核磁。

薛欣欣直接从神内手里拿过那一堆病历和检查报告,以最快的速度翻阅。

这一看就看出了不对劲。

薛欣欣指着病历本说:“你们在底下做过溶栓?”

脑梗患者,一般有多年高血压高血糖病史,长期高血压导致脑部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变得粗糙以后容易使脂类物质大量沉积,而高血糖使血液粘稠程度增加更易引发沉积,引起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以后堵塞就会形成脑血栓,导致脑梗

死。

当脑血栓处在急性发作期(3-6小时内)时,可以用溶栓药;但如果血栓过大或合并脑水肿等症状,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神内这才说出实情:“家属不想做介入手术,还是倾向于保守治疗。”

宗夏槐抓住了重点:“所以他是溶栓之后出现昏迷和呕吐的。”

神内:“他刚才在下面还是好好的。”

薛欣欣让宗夏槐和??一起看着病人:“我去给神外介入组打个电话,你们盯紧点,这个病人搞不好随时会死的。”

薛欣欣出去打电话后,宗夏槐观察那神内医生的脸色,只见他非常焦虑不安,嘴里说着早知道就不给他溶栓了。

宗夏槐便趁这个时候问:“你们这个病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那神内医生看着30岁左右,估计也就博士毕业刚规培完,上临床没几年,这会儿心理防线差不多崩溃了,倒豆子一般和宗夏槐说完了:

“这家人很难搞,一开始说要取栓,后面又不想做有创手术,下午反复好几回。”

神内拿出微信群消息给她看,证实自己说的都是真话。

“主任说有个溶栓的新药,安全副作用小,但是要自费,让我去和家属沟通,家属一听不用做手术就同意了。”

宗夏槐大概明白了,溶栓后出血本来就是溶栓的风险之一,现在用了新药之后病人出现状况,但是上级却“隐身”了。

神内还在复盘:“不应该呀,用药的时候也是在符合指征的窗口期,怎么就会这样了?”

病人的状况摆在这里,骗不了人,人一推进来的时候,宗夏槐就说可能是颅内出血。神内医生当然也能想得到。

神内说:“下次我再也不给病人溶栓了!”

要是一开始就送进手术室取栓,也不至于会闹成这样!现在上级摆明了不想管,要是这个病人救得回来还好,救不回来,他就摊上大事了。

宗夏槐瞬间就想通了这其中的门道,不免投去同情的目光。

取栓和溶栓各有利弊。

溶栓不用做手术,可以迅速恢复血流,减少组织损伤,预后好。但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最常见就是出血,因此,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和剂量。

但是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医生会把风险告知家属,让他们来决定。可就算是这样,当不好的结果出现时,仍然会有家属闹事,他们会埋怨医生为什么不选择另一种方案?

临床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现象,凡是恶性肿瘤的病人,如果生存期很长,那么这个病人的依从性一定很好。而那些看了很多专家,听了很多建议的病人,往往死得比较快。

首先是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体系,尤其内科以用药为主,每个教授的用药理念都是不一样的,最终效果还不如跟着一个教授治到底,教授要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行也会帮忙联系业内其他专家的,总好过病人自己东问问西问问;

其次就是依从性好的病人,医生愿意为之搏一搏,虽说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但是大部分从医者还是医者仁心,想要尽力地挽救病人。医生会和这些依从性好的病人讲清楚利弊:你这个病发展得很严重了,我们现在有一个方案,可以为你搏一

搏,有可能为你延长更多的生存期,也有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你有生命危险,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

对于依从性不好的病人,那就没话说了,医生只会采取最保守的治疗方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是实在闹得很了,实在不配合,医生就会想尽办法把这个病人劝到其他医院去。

这个神内医生十分年轻,工作没几年,要是现在摊上人命官司,可谓是前途尽毁。

也许他现在正后悔,当时应该直接送来取栓,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至少不至于出大事。

薛欣欣把介入组的教授叫了过来,大家一起看了病人在楼下急诊做的片子,那会儿的脑CT片上并没有出血。

薛欣欣问:“那现在怎么说?麻麻?”

要是这个病人有颅内出血,那根本做不了介入。

宗夏槐问了关键问题:“你们溶栓之后有再拍片子吗?”

年轻的神内医生摇头。

教授也摇头:“你们怎么做事的?“

可现在病人状况不好,意识狂躁,大有把身上的监护仪器全部扯下来的架势。再这样下去,只怕颅内压一直高更危险。

教授说:“先麻吧,先进去看看。”

于是宗夏槐准备上工。

??在前面扣面罩,宗夏掐住病人的脖子,以防胃内容物反吸,薛欣欣在病人脚端推药。

推药之前薛欣欣问:“麻醉风险都和家属谈好了吧?”

宗夏槐点头。

薛欣欣:“风险都是往重了谈的吧?补充协议写了没?这个病人要往死了谈的。

宗夏槐表示全部明白。

薛欣欣赞许点头:“小夏做事一直是很靠谱的。”

DSA手术室里装有C臂机,它的全称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合手术室,既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直接进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同时也能与内科医生合作共同完成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术。

DSA手术室的墙壁是用防辐射铅板做成的,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会穿铅衣进去,而其他人例如麻醉医生会待在控制室里。控制室里也有监护仪,可以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麻倒之后,薛欣欣,宗夏槐和??就离开了手术室。

timeout(手术开始核查)的时候,宗夏槐问:“要么你们先做个CT看一下?”

刚才大家在这讨论了半天,并不肯定病人颅内出血,最后决定先导管进去看一下,看看能不能尝试取栓。

但宗夏槐看着病人的情况,觉得十有**是出血了。

CT不扫不知道,一扫吓一跳。CT影像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整个脑室里都充满了血,甚至大脑中线都偏移了。

介入组教授直接说:“做不成了,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开刀吧。”

这种情况下开刀尚有一成的活路,不开刀当晚必死。

教授问神内说:“你们溶栓之后就没再做过CT吗?“

这算是重大失误了,用溶栓药物之后本来就有一段观察期,情况不对,是要做CT确认有无脑出血的。

这是无可辩驳的事情,只能说当时情形紧张,确实有疏漏的地方。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是大事。

“再去和家属谈谈吧,看他们愿不愿意开刀。然后发神外会诊,但是我没有组愿意开。”

这种开了效果不大,收益不高,风险又极高的手术,傻子才会愿意做。

现在就不是麻醉科能左右的事情了,宗夏槐负责盯着监护仪,保证病人现在的生命体征。

神内医生发了会诊单,又打电话给神外的call机。

神外住院总接了电话,他在那头的电脑上看了片子,直接说开不了。

神内请他在会诊单上写一笔,神外住院总快人快语:“你们不要甩锅给我们这个锅我们不背的。”

宗夏槐看那位清秀的神内医生急得快哭了。

最后还是介入组的教授说,让来个开颅组的神外医生来看一眼,看在教授面子上,那边才派了个人过来。

这人和宗夏槐很熟,正是她的现任男友,大家打照面后先交换了一个眼神。

谢宜年问:“这个病人什么情况?”

宗夏槐便把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这会儿工作场合情况危急,谁也没怀疑他们之间那股莫名的默契。

谢宜年看了一眼片子:“这个病人开不了,而且你们刚用过溶栓药,不符合手术指征。”

用过溶栓药的病人做外科手术,有大出血的风险。

神内说:“我理解的,但是能不能你们在会诊单上写一笔说这个病人没有手术指征……………”

谢宜年看一眼神内医生,又看一眼女朋友,宗夏槐的眼睛里有担心。

他朝她笑了一下,像是安抚。

“好吧。”谢宜年说,“我去和家属谈,看能不能把他们劝退。”

术前谈话是门艺术,有时候全看外科医生想不想做。外科想做就会大谈好处,而把坏处一带而过;外科不想做,就会拼命谈风险。

薛欣欣已经在这待了快一个小时,十分生气:“你们这是搞什么?在下面的时候做个CT不就好了,那会儿发现脑出血还用得着拉过来吗?现在把一堆人耗在这里,我这边事情一大堆.....”

薛欣欣让宗夏槐看着这里,有事给自己发消息,便急匆匆赶去其他房间了。好在没过一会儿谢宜年就回来了,他拿着两张签字单说:“我和病人家属谈过了,家属放弃手术。”

??看向宗夏槐:“师姐,那现在怎么办?”

宗夏槐说:“送回ICU打呼吸机,你把麻醉记录单好好写一写,病人的事情我来弄就好了。”

“好的,没问题!”遇到这种危险情况,作为菜鸟规培医生的??心里很没底,她想,好在有欣欣老师和夏槐师姐在。

于是??留在外面的控制室写麻醉记录单,宗夏槐进去等师傅来过床。

谢宜年非常自觉地进去帮忙抬人。

病人快200斤的体重,师傅一看这体型,喊:“再来个人帮帮忙。”

今天的神内医生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一副受到重击的模样。

“先过床吧,我们三个人应该够了,我抱头。”

宗夏槐对师傅说:“他抬得动的。”这个他当然指的就是谢宜年。

谢宜年点头:“是的是的,我搬得动。”

师父瞧瞧这俩人,总觉得关系不一般。

宗夏槐把病人送去ICU,和那边的医护交代清楚了来龙去脉。

ICU的护士一听这人可能挺不过今晚,叹了口气:“行吧。”ICU注定没有风平浪静的夜晚。

宗夏槐出ICU的时候,看见病人家属被护工挡在外面,那病人70多岁,他妻子与他感情很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外面快哭晕过去。

一时间,宗夏槐心中百感交集。

手术中心的门口,谢宜年在等她,宗夏槐问:“你今天的择期结束了?”

谢宜年是喊她下楼吃夜宵的,宗夏槐没有拒绝。她平时很少吃夜宵,但这个晚上需要一点食物带来的慰藉。

正如上级薛欣欣所说,今天晚上这场急诊手术,是她的职业生涯中形势最混乱的一场手术。

谢宜年点了一大份酸菜鱼火锅,两个人正好一边吃火锅,一边闲聊。

宗夏槐说:“今天晚上这个病人本来是能活的,只是这个病人住在郊区,在中心医院看了,又赶到我们医院来,加上家属犹豫,耽误了一些时间,要是当时在中心医院直接介入取栓,这个人不至于这样,神内说家属态度反复,我想大概是这个原

因,中心医院把他们拒了......”

宗夏槐顿了下说:“神内也不该用溶栓药的。”

她看出了那位年轻神内医生的后悔,也许当时他的心里也是偏向于取栓,奈何上级要用药,他听了上级的话。所以当年轻医生和上级的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又涉及病人生命安全,实在是令人为难。

上级经验丰富,而且毕竟比自己资历高,若固执己见不听上级的话出事了后果更严重,如果听上级的话出事了也要自己背锅。总之进退两难。

今晚的病人一共有三次可以活的机会。第一次是在中心医院的时候,应该当机立断取栓;第二次是转入海城医学院附属医院时不要犹豫直接取栓;第3次是外科愿意开颅,但这会儿活命的机会已经不到5%。

“对了,你今天晚上怎么会来?“

谢宜年说:“现在的住院总是我一个师兄,他接电话的时候我刚好在旁边,就叫我来看一下。我想今天是你值班,就来了。”

宗夏槐忽然说:“你不该过来的,也不该去劝退家属。”何必惹事上身,她不关心神内如何,也不关心神外如何,神内和神外之间如何互相推锅那是他们的事情,但她不想谢宜年被牵扯进来的。

谢宜年被老婆关心,心里暖暖的:“我知道的,而且唐教授在,不能不给个面子。”

宗夏槐转而叹息:“那个神内医生还这样年轻,可惜了。”

谢宜年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病人的处理上,他不够成熟。如果是上级要他用药,那责任就是大家一起背的;要么他就应该坚持自己的判断。以及这种病人,就算是听了上级的意见用了药,也应该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把该查的东西都查全

了,把这些东西都做到位了,最后再出什么事,家属也是没话说的。

家属找不到“漏洞”还要闹事,何况是家属能找到“漏洞”呢。

宗夏槐像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一面一般,十分新奇地打量他,只觉得谢宜年和以往自己认识到的很不同。

然而下一秒谢宜年说:“夏夏可惜他做什么?”

好吧,还是那个幼稚鬼。

宗夏槐伸出双手捏了捏他的脸:“不可惜了,专心和你吃火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