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四百零七章 四款轻机

我的科学时代 第四百零七章 四款轻机

簡繁轉換
作者:仲渊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7 10:03:1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四款手枪型号摆在面前,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众人,选谁?

对当前军工局而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同时研制四款手枪进行实际比拼,唯有尽可能站在客观角度,去选择最适合八路军的手枪型号。

德制武器风靡中华,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接触过拥有德国血统的毛瑟c96手枪,这款颜值一般的手枪,在无数次战斗之中证明了自己,稳定,可靠,火力猛,这是所有连排级指挥员梦寐以求的手枪。

如果不知道选谁,那么,选择毛瑟c96绝对没错。

对于同有德国血统的鲁格p08和苏制转轮手枪,众人似乎并不感冒。

至于局长李强个人推荐的m1911勃朗宁手枪,由于从未接触过该枪,众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鲁格p08手枪结构复杂,加工繁琐,仿制难度高且没有进口原装枪,逆向工程困难,我不推荐,转轮手枪不适合前线部队激烈的作战需要,打完装填子弹很慢,我不推荐。而剩下的m1911和毛瑟手枪我都接触过,单从手感和性能讲,m1911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好枪,但这并不能说毛瑟手枪就很差,其20发弹匣版本和全自动功能设计,可以短时间内倾泻大量子弹,增强火力,而且,站在军工局角度讲,毛瑟手枪的仿制工作最为简单。”

庄前鼎发言给出自己的看法:“我个人的话更喜欢m1911,但作为最高科学小组负责人,我推荐毛瑟手枪,这款手枪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仿制工作投入量产,综合性能均可满足连排级指挥员所有的作战需要。”

花里胡哨的款式不需要,结构复杂的更不需要,前线部队需要的就是一把任何环境都能稳定工作发射子弹的手枪,而军工局则需要结构简单加工轻松的手枪。

毛瑟c96用无数次战斗证明了自己,它是最适合和最值得选择的对象。

“我推荐毛瑟手枪。”余华举手给出态度,他同样喜欢m1911勃朗宁,但还是盒子炮最适合现在的八路军。

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没有的问题,再去追求先进。

毛瑟造价便宜,稳定可靠,性能够用,还要什么自行车?

“庄教授和余华一票当两票,盒子炮共计4票。”李强正声道。

见到两位最高科学小组正副组长的选择,很快,手枪型号选择的场面顿时呈现一边倒,五个部门负责人和最高科学小组剩余两人全都举手投票站在毛瑟c96这边。

11:1。

m1911落选,毛瑟c96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成为军工局轻武器生产体系正式仿制手枪型号。

“好,手枪型号确定为毛瑟C96。”对于众人的选择李强并不意外,采纳票数正式确定型号,而后目光投向庄前鼎,询问道:“庄教授,毛瑟手枪我们选择什么版本,是半自动还是全自动,7.63毫米口径还是9毫米口径,弹仓是10发子弹还是20发子弹?”

毛瑟C96版本较多,想要定型量产成为八路军标准制式手枪,必须确定一系列设计参数规格。

“我在清华园授课之时,曾用闲暇时间基于毛瑟C96原型做了一些改动设计,大家先听听。”

庄前鼎笑了笑,说道:“全自动设计,具备单发和连发功能,采用7.63毫米口径,弹仓下方开口采用弹匣供弹,30发弹匣,子弹打完立即更换弹匣,无须使用传统弹夹供弹压入弹仓的方式,减少火力空窗期。试想一下,你和敌人短兵遭遇,大家都没有子弹,他慌忙使用弹夹供弹,时间需要十秒,你直接用弹匣换弹,三秒换好,最终结果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

“30发弹匣……”李强顿时眼前一亮,如此改动甚妙。

从弹夹供弹转变为弹匣供弹,看似没什么,实际上节省了一倍以上的换弹耗时,减少火力空窗期,而且,三十发子弹数量可以大幅度提升火力持续性,两者一增一减之间,变相提高了前线部队战士的战斗力。

不愧是清华大教授,妙。――余华脑海已然呈现新款毛瑟手枪的改动,对于这些改动设计,他毫不犹豫送上自己的夸赞。

“庄教授这些改动设计很好,我支持。”朱睿打破会议至今的沉默,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余人互相对视,纷纷点头,在场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正儿八经的战斗,他们深知减少火力空窗期和提高火力持续性的重要性。

“我有个问题,虽然我们觉得这些改动设计非常好,但不知道前线战士们是否习惯这种新式盒子炮。”工务科负责人赵书说道。

“这个好解决,口径统一为7.63毫米,研制两个版本,一个20发弹仓半自动的经典型号,一个新式30发弹匣全自动的改进型号,两个版本型号小规模生产200支,后续根据部队使用反馈和实战表现调整产量。”李强闻言迅速给出解决办法:“庄教授,您觉得怎么样?”

“经典型和改进型内部结构相同,改变不大,同时生产没问题。”庄前鼎肯定道,他对于风靡中华的盒子炮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李强看向众人:“大家觉得呢?”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好,手枪型号初步定下,接下来选择班用轻机枪型号,国内轻机枪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子弹口径各不通用,我们要从中选择最适合我军部队的班用轻机。”

李强翻开笔记本写下毛瑟c96和两个版本的文字,接着迅速进入下一阶段,给出轻机枪型号选择的基本要求:“先说要求,综合性能要超越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有效射程800米,设计上要做到零件通用,重量轻,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满足单兵机动性和火力持续能力,最后,弹药口径方面必须和中正式步枪统一,即采用7.92×57毫米S尖头弹。”

子弹口径和规格统一,这个要求至关重要,一边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后勤压力,保障前线部队的弹药补给和供应,一边非常适合后方兵工厂大规模生产弹药。

听到关于班用轻机枪型号的选择要求,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还是老样子,我先大致列举四款轻机,大家举手表决,如有更好选择也可推荐。”李强看向众人,认真说道。

“麦德森轻机,原厂口径6.5毫米,使用6.5×55毫米尖头步枪弹,德制口径7.92毫米,发射7.92×57毫米S尖头弹,30发弹匣,火力凶猛且持续性强,尽管诞生于1902年,综合性能依旧超越日军大正十一式轻机,1908年,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开始仿制,巩县兵工厂后续也有仿制型号,数量不多,缺点为内部结构相对复杂,零件公差要求严格,仿制难度高,我们暂无该枪,可通过外界购买国内仿制品进行测绘仿制。”

“刘易斯轻机,英制,口径7.7毫米,使用7.7毫米×56毫米尖头步枪弹,47发弹鼓供弹,优点在于火力持续性强,有效射程800米以上,缺点在于因弹鼓供弹导致枪机结构复杂,且加工相对困难,冬季低温易产生冻结失灵的故障,我军在长征期间缴获部分该枪,基本为进口枪械,可测绘仿制改动为7.92毫米口径。”

“捷克式ZB-26轻机,捷克制造,口径7.92毫米,发射7.92×57毫米S尖头弹,20发弹匣供弹,优点在于杀伤性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综合性能优秀,不易出现卡弹等故障,缺点在于火力持续性不足,且加工相对费时,其枪机需要一整块优质钢铁铣削而成,无法采用主流的冲压工艺,我们没有进口原厂货,部队拥有大量国内仿制型号。”

“DP-28‘捷格加廖夫’轻机,苏制,口径7.62毫米,发射莫辛纳甘7.62×54毫米步枪弹,47发圆形弹盘供弹,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火力持续性强,缺点为火力空窗期较长,弹盘更换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供弹故障,该枪我在苏联接触过,内部结构简单,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加工要求最高的零件为枪机,适合大量生产,如果改进弹盘结构的话,是一把好枪,可以测绘仿制改动为7.92毫米口径,我们没有该枪,只能通过组织途径获取,如果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得到该枪的完整图纸。”

李强不快不慢给出四款较为适合当前环境的班用轻机,针对每款轻机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大致介绍。

众人议论纷纷,针对四款轻机小声讨论,不断思考。

“局长,你接触过德国最新研发的MG-34通用机枪吗?”这时,朱睿忽然出声道:“我听说这款通用机枪性能非常优秀,射速极快,达到每分钟1200发―1500发。”

“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实物,但大致了解,这款机枪是德国最新研制的新式机枪,兼顾轻重机枪的需求,自身较轻,可以单兵携带随班组移动,架起三角后构成稳定射击的基础,成为重机枪。”李强文言点头回应道:“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算得上世界前二,但是这款机枪不适合我们,结构复杂且射速过快,弹药消耗量是传统轻机枪的两三倍,我们既无法获得原型枪测绘仿制,也根本用不起。”

MG-34通机,这玩意儿好不好?

当然好,没得说。

李强虽然没接触过实物,但通过道听途说也能敏锐感知到这款机枪的性能有多么优秀。

然而,根据地用不起,真的用不起。

“我个人推荐捷克式轻机,麦德森我接触过实物,机械架构复杂,如果不小心进水进沙,很容易出现供弹故障。”庄前鼎缓缓说道,给出自己的态度:“捷克式轻机最大的缺点是火力持续性不足,我们可以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

听到庄前鼎的话音,众人顿时打起精神,抬头望向前方,目光凝聚于庄教授身上。

“教授,如何改进?”李强面露喜色,立即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