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原型炮测试!

我的科学时代 第三百九十三章 原型炮测试!

簡繁轉換
作者:仲渊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7 10:03:1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历史,悄然定格。

从硫酸到硝化棉,从铁矿到高炉铁水,从土法炼铁到氧吹炉炼钢,从几台老虎钳到全套机械加工设备,前后总共达到数百万银元的资金投入,从零开始搭建的基础工业架子,数万人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与奋斗,一切的一切终于造就如今的“真理“。

属于中华的真理,诞生了。

此时此刻,凝望着散发战争兵器美感的重炮,余华内心满是骄傲,他真的做到了,和先辈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去请领导他们进来吧,就说大炮造好了。」余华矗立于原地,回过神,笑了笑,朝着最近一名战士说道。

这名战士强忍着激动的情绪,立即点头,转身快步跑向车间之外,通知领导等人。

听闻红牡丹榴弹炮完成总装的消息,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众人脸上纷纷浮现笑容,没有犹豫,快步迈向重炮总装车间。

「领导好。」余华来到车间门口迎接,向着来人一一问好,言语满是尊敬。

这是源于心中的尊敬。

心中想法之所以能实现,与眼前这些大佬的支持密不可分,若是没有整个组织的帮助,别说造重炮,就连造个硫酸都不可能。

「余华同学,辛苦你了。」位于首位的领导看着双眼布满血丝的余华,心中感慨万千,轻声说道。

其余人没说话,只是默默凝望着余华,根据地能有如今这幅变化,与眼前这位年轻人有着重要关系。

先有张三先生的暗中帮助,再有天才余华和清华教授庄前鼎的全力支持,余氏七塔技术,回转炼焦技术,氧气顶吹炼钢技术,电渣重熔技术……

正是因为这些尖端技术的缘故,陕北根据地这才从一穷二白的局面变成如今模样,黑火药手榴弹变成tnt手榴弹,复装子弹变成全新子弹,自制火铳变成流水线生产中正式,缴获迫击炮和大炮变成如今的自主生产,一切全都变了,曾经落后全靠缴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变化之大,令人感觉仿佛是一场梦,但却无比真实。

「这是我应该做的,请大家往这边来。」余华谦虚道,没有过多耽搁,示意众人往前。

领导点了点头,众人跟随余华,来到红牡丹原型炮正前方。

105毫米口径的巨大炮口,长达2415毫米的纤细身管,黝黑且满是金属质感的炮身,呈锥形覆盖炮管的金属套筒,并列排放的双室液压制退机,稳固可靠的机械高低机和方向机,厚重的炮闩,专为北方地区设计的大尺寸越野载重轮胎,标志性的回转支承和三角助锄,一切元素构成了这门独一无二的重炮。

三百六十度射界,别无分号,只此一家。

所有人安静注视原型炮,眼睛出神,仿佛见到什么绝世美女般入迷,久久无法忘怀。

美!

太美了!

对于原型炮,领导之前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此时有了些许抵抗力,但这位先生极其一众部队主官们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到红牡丹原型炮。

粗大的炮口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感,犹如壮汉般的扎实炮架更是远超以往见过的任何75毫米山野炮。

仅仅一眼,便让在场部队主官们忘记了七五小姐的风采。

牡丹本国花,以红牡丹之称命名的105毫米榴弹炮,亦有中华大炮之感。

「这就是我们的红牡丹榴弹炮原型,现在已总装完毕,主要性能参数为105毫米口径,身管长度23倍径,方向射界360°,高低射角正75°—负7°,最大射程14公里,公路牵引行进速度最高每小时40公里,野外牵引行

进速度最高每小时15公里,行进状态转变为战斗状态大约需要8分钟。」

余华如同导游细细讲解,介绍关于原型炮主要性能参数「常规人员配属五人,如果情况紧急,一人也可完成装填瞄准射击的工作,最大射速每分钟8发,战斗射速每分钟6发,持续射击时间约150发,炮管冷却20分钟,弹药方面,选用榴弹和穿甲燃烧弹作为常规弹药方案。」

话音入耳,领导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一众部队主官同样没什么反应,作为理论上的甲方,他们对于红牡丹榴弹炮极为满意,挑不出任何毛病。

唯一的缺点,可能是18吨的战斗全重。

但先前研制的红星拖拉机,弥补了重炮机动力不足的缺陷,红星拖拉机的越野能力远超中正老哥进口的各类牵引军车,毕竟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单缸机,无论是载重能力还是越野性能,都远超这个时代的军车。

一处领先,处处领先。

现在众人算是标准的“山猪吃细糠“状态,对于武器性能参数的理解和重要性并不如后世,他们只知道一点——红牡丹榴弹炮很猛。

通俗理解就是,打的远,打得准,打得快,综合起来就是——猛。

「余组长,弹药方案怎么会选用穿甲燃烧弹,它不是榴弹炮吗?」另一位先生出声好奇道。

「领导,因为23倍径身管的缘故,发射弹道极为平直,有效射程为1500米左右,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反坦克作战的需求,射击垂直目标、装甲目标和远距离固定目标,例如敌方坦克,碉堡,城楼等等。军工局所研制的105毫米穿甲燃烧弹采用传统被帽设计,穿甲部位采用钨合金,内部中空区域添加铝热基燃烧剂,500米穿深约110毫米,1000米穿深约90毫米,1500米穿深约75毫米,材料均为高碳均质钢。」

余华回答这个问题「击穿目标之后,铝热基固体燃烧剂会立即点燃,进一步伤害装甲目标内部结构,当然,这是理论设计指标,各类炮弹已经研发成功,暂未进行实际测试。」

穿燃1,这是国产105毫米弹药系统第三款弹药型号,基于爆燃1炮弹结构而来,整装弹类型,口径105毫米x380毫米,全重16千克,初速580米每秒,战斗部采用钨合金材料,燃烧剂为铝热基燃烧剂,千米理论有效穿透力达到90毫米。

整款弹药的穿透力放在世界范围并不算高,但放在如今的抗日战场……

不好意思,只能用无敌来形容。

「乖乖,大炮放平?」另一位先生闻言怔了一下,双眼顿时直了,望向105毫米直径的炮口,有些无法想象这门炮放平打日军坦克的画面。

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用来打坦克……

画面太美,无法想象。

周围部队主官们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反应过来,只觉血脉喷涌,热气上头,甚为激动。

妙啊,太秒了,一炮下去,还不得给日军坦克打成零件状态,烧成灰烬?

穿甲燃烧弹,这名字太得劲了。

领导问道「榴弹的杀伤力呢?」

「高爆1榴弹采用苏制弹药设计,弹体材料高磷钢,tnt装药量28千克,理论绝对杀伤半径8米,有效杀伤半径20米。」余华继续回答道。

「好啊,好啊。」领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无论是大炮,还是弹药,都让人满意到不能再满意。

周围众人听的如痴如醉,似梦似幻。

有效杀伤半径20米?

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想象的数字。

「领导,现在原型炮已总装完毕,我申请进行原型炮测试

对火炮系统和研发弹药进行系统性实际测试。」余华看着领导,正声道。

原型炮测试由于关系重大,必须经过领导的批准方可实施进行,这是之前定下的规矩。

领导没有丝毫犹豫,点了点头「我同意。」

免费阅读

inf。inf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