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246节 赵佶的前生

极限警戒 2246节 赵佶的前生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沉约提及入定倒是驾轻就熟。

修行在于改正行为,改正行为就需静思行为的意义,要静思行为的意义,就要有足够的精力。

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可修行其实更是要趁早,修行本是清醒、向往清醒的举动,既然如此,就需要十足的精力。若等精力衰退,再想着证悟常人无法企及的顶峰,又如何能够做到?

足够的精力如何获得?自然是养精蓄锐。

年轻人精力充沛,远比年长者适合修行。鸠摩罗什七岁从母出家,这才证得无上妙法,传承经文妙意,沉约更是自幼修行,这才念念皆清。年长倒不用颓废,当下改正,总比死不悔改要强上许多,若有恒心,慢慢静养,合乎“自然之道静,而天地万物生”的道理,一样能有所成。

常说禅定分四禅八定,是说入定有八个层次,第八层自然比第一层禅定要高明,但能入禅定一层都算不易,有人终生坐禅,却连禅定层次都不清楚,如何入定更是一头雾水,入到哪层更是稀里湖涂,如此修行反增痴昧,又有何益?

沉约却清楚知道禅定层次境况,提出入定关键两点——心无外萦内缠,就算入定。

赵佶听沉约提醒,思索片刻后才道,“那一刻,我的确忘记所在,同时没有什么念头,进一种心安境界,住于光明之中,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望到沉约微有讶异的神色,赵佶不由道,“沉先生,我没做错什么吧?”

沉约摇摇头,只是道:“说下去吧。”他吃惊是因为根据赵佶的描述,赵佶在那片刻竟入四禅之定。

在修行中,并没有固定时间进入某种禅定的说法,也没有修行到某个层次,必定需要多长时间的约束。

事实上,进入禅定,就是意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的状态。欲界无禅定,有**存在,就不可能进入禅定中,因为暂时脱离**,这才**之幻不生,**之幻不生,六尘五蕴自然减弱,就会让入定之人观到囚困于欲界无法发现的事情。

然后因为六入之触受在那时候丧失作用,入定之人没了生理本能的驱动,就会重新认知这个世界、正确认知这个世界,进而成就四智,因此才有止观双运、定慧相生的形容。

有人天资不够,常修常坐,可连进入一禅都是困难,有些人却是天性清醒,可一气至禅定最高层,比如说释迦弟子优波离,从未习定,但凭借对释迦的强烈相信和尊敬,在释迦的简单指引下,站立时竟一鼓作气体会到四禅八定的各个层面。

赵佶非修行者,却能径直入四禅之定,一方面是因为天子基助力,另一方面,倒也显出他的天资绝对不差。

沉约并没有赞许鼓励,倒不是打击赵佶,而是知道初入定者会因为入定之喜反倒执着法喜,舍本逐末后追逐那种喜悦,反倒因为意尘增生导致不进反退,反倒耽误了修行。

执果却忘记因缘,自然无法再度得果,就和守株待兔,徒劳无功般。

赵佶不知沉约的苦心,却坚信沉约所为都是为他考虑,放下心事道:“我见到大光明后有些惶恐,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念头起,随即想到既然有六道轮回,那不知道我前生是谁?”

沉约沉吟不语。

赵佶略有惶惶道,“我知道不该动念……”

沉约摇摇头,“入定并非不动念,因为若想修慧,明念必不可少。不过动念明观却不染念方是正途。”

赵佶明白过来,“沉先生是怕我坠入一念无明中,再起尘垢吗?”

一言落,众人均有惊奇之意,暗想赵佶如此警醒明白,所言极合道理。

一说修行,俗人若不是认定烧香、拜佛,就是说清规戒律,脱离**四大皆空什么的,本身就被世俗塑造的刻板印象束裹,终究难明证悟真意。

烧香持戒是为静心,清规戒律本是为养精蓄锐。

修行的目的绝非是克制**,而是直面**、看清**,进而从**中跳脱出来。

这就和痴汉面对美女,只沉迷一张画皮,哪怕被坑的倾家荡产都不知悔改。可若是能看清楚画皮之后的森森白骨,蛇蝎心肠,那或是退避三舍,或是力斩迷惑。

修行者对**是同样的处理,看清楚**本质,不被**所惑,如如不动,然后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发现心性中。

何为如如不动?是说如“如来”般不动。

何为如来?并非说什么如来佛祖,此中的“如来”说的就是人生如来时的心性永恒。

赵佶进入天子基本想明心见性,但因一念前缘再度动心生缘攀缘,若不能及时警惕,非但不能证悟,反倒会再陷痴迷中。

沉约提醒赵佶留意此点,赵佶居然一听就明,见沉约点头,又见沉约思想显现,暗想“迷时师度,觉时自度”一点不假,自己只要从心而行,就会当少错处,随即恢复了平静解释道,“多谢沉先生提醒,我已不迷。”随即回忆道,“我想知前生,随即看到前生景象,发现自己前生……竟然是个和尚。”

这件事说出去,倒有太多人难以置信,好在在场众人均是见过太多奇异,琴丝更是道:“你那时应该是启动了众妙之门。我将众妙之门和天子基联合。众妙之门极为神奇,对于某种脑电波的人会产生反应。”

暖玉立即道,“某种是哪种?”

琴丝并不隐瞒,“脑电波输出极为稳定的人。”

暖玉立即道,“你的意思就是……真修行者就可以读取众妙之门的推演数据?”

琴丝点点头,补充道:“未见得一定是真修行者,或者更应该说,只要能将情绪稳定到某种程度,或多或少的都能读取众妙之门的一些数据。”

沉约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疑问——萧别离、完颜烈都曾面对过的众妙之门,尤其是萧别离,更是面对众妙之门长达十数年之久,那萧别离有没有从众妙之门中读到过他前生后世的景象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