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247节 白莲社

极限警戒 2247节 白莲社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沉约随缘不逐缘,这是修行一个很重要的法门。

虽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可要达到心若不异,着实非一日之功,因此在这之前,诸多方便法门这才层出不穷。

随缘不逐缘就是个方便法门,用意是解缘而不生尘。

若是逐缘,难免心想缘成,徒起旁意,旁意一出,尘缘更起,看似逐缘解缘,反倒更增因缘。

随缘并非随遇而安,实为随遇而化。

沉约到达八百年前,最先遇到的就是萧别离、完颜烈那批人,同时知道了唐清凤的某些事情。

根据资料显示,萧别离会穿越时空,和唐清凤此人关系极大。

唐清凤不爱萧别离,她爱的是岳飞!

岳银瓶却不喜欢唐清凤,因此让萧别离出手逐走了唐清凤。萧别离一代奇才,岳飞手下第一勐将,唐清凤虽是唐门高手,可萧别离要击败唐清凤并非难事。

岳银瓶算得很清楚,可她就是因为把事情算得太清楚了,才忽略了一些感情因素——唐清凤并不傻,她知道萧别离出手是受岳银瓶相邀,因此她将一腔怨毒尽数还给了岳银瓶。

唐清凤要让岳银瓶也体验到失去挚爱之苦!

因此……唐清凤到了众妙之门前,许下了心愿,造就了萧别离和岳银瓶的分别。

果为因做,缘起果成。

岳银瓶恐怕一直没有想到过,她认为的一个极为稳妥的计划,会给她带来什么后果。

沉约对萧别离、岳银瓶、唐清凤间的因缘,一直是这么推算的。但他并没有急急的将结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告诉当事人,因为他深知一点——这段因缘一定要当事人自身去参悟破解。

除此外,并无他法。

你唤不醒装睡的人,你解不开沉迷之人的痴,你不能为了别人而顶罪,你也不能为了别人的错误而道歉……

若求正解,当求罪而有罚,错而自改!

不明此理,只想当个和事老,认为自己有多伟大的去牺牲,只会让旁人更错,己身更痴。

但到了如今,沉约对众妙之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反倒有些怀疑自己的推断。众妙之门更像个云端数据,数据或者可以推演、传输,的确可让人深陷其中,甚至让人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九州之王就差点利用众妙之门将沉约拉入九州。

但众妙之门终究不是许愿神灯,九州之王、水轻梦和琴丝对众妙之门的利用,更是基于他们对众妙之门的了解。

唐清凤能见众妙之门,但她不能利用众妙之门,而当初沉约亲测,众妙之门似乎是和大地长在一起,唐清凤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移动众妙之门的。

那在朱仙镇一战,唐清凤又是如何将萧别离送走的?

琴丝说只有脑电波稳定的人,才能读取众妙之门的数据,这听起来简单,实则不简单。

人什么时候脑电波会稳定?那一定是在情绪稳定的专注下,脑电波才会稳定。

很简单?

你只要想想你前一刻还是欣喜若狂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展望未来百年,下一刻就会颓唐沮丧,觉得太累恨不得地球毁灭,你就知道保持情绪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小资倒可以情绪稳定,但小资又是散漫的,无法达到专注的程度。社会上的成功人士看起来专注,却又和打了鸡血般亢奋,亢奋自然不能说是稳定。

因此能读取众妙之门数据的人绝不常见。

萧别离却绝对可读取众妙之门的数据,他年少老成就是能控制情绪,若非专注,如何能成为当时天下无敌的高手?

成为高手容易,可要成为无敌的高手,那绝对需要非一般的专注。

当年的萧别离是否看到他自身的结局呢?

沉约连闪两念,这一次,天涯却没有将沉约的思想展现,它好像知道这是旁人的**,它也会尊重别人的**。

赵佶见沉约望过来,才继续道,“我感觉自己是个和尚,坐在莲花池上亭中,周遭有不不少人听我说法。”

沉约微有讶异。

叶宣儿快人快语道,“怪不得你今生能当个皇帝,原来是前生修来的福报。”

这听起来有些迷信,琴丝却暗自点头,心道很多和尚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和俗人无疑,但真正的大德却是极为清醒,的确可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赵佶略有尴尬,“这多半是我修行不够,这才变成了皇帝。”以往的时候,他自然觉得皇帝比和尚更胜,如今数经起伏,福也享过,罪也遭过,倒没有熬出什么平平澹澹才是真的鸡汤出来,只是想着究竟自由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当皇帝固然有权利,但真的自由吗?不会疲惫吗?定会事事顺遂吗?赵佶对此心知肚明。

叶宣儿笑道,“看来你的确是大彻大悟了。”

赵佶轻吁一口气,“大彻或许有些,大悟倒未见得。我本来不知道自己前生叫做什么,可我意外的看到了另一个和尚,突然明白自己的前生是谁了。”

众人多是大奇,暗想和尚讲经传法,周遭都是信徒、有许多和尚存在并不稀奇,但你见到的是前生的事情,前生的人物肯定早就故去,你如何能看到前生身边的一个和尚,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呢?

沉约脑海中瞬间闪过一和尚坐在枯木之中的景象,讶然道,“你见到的……莫非是慧持?”

“阿弥陀佛。”

赵佶突然道声佛号,自己都感觉有点奇怪的样子,同时满是钦佩道,“沉先生真可说是无所不知了。”

他这么一说,无疑承认沉约说的没错。

旁人倒是一头雾水,搞不懂慧持是哪个时,琴丝却有记忆,随即调出资料显于人前,“慧持就是那个树中入定七百年的僧人?白莲宗的僧人。”

她提及白莲二人,赵佶眉心跳动,沉约盯着赵佶,片刻才道,“你前生是慧远?慧持的哥哥?”

在场众人无有比他更熟悉释家典故,知道慧持有个哥哥叫做慧远。

慧远,晋朝高僧,曾和与陶渊明齐名的刘遗民在阿弥陀佛前立誓结社,目的就是专修“净土”法门,以期死后往生“西方”。因为当时名仕谢灵运钦佩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莲花池编种白莲,因此慧远所创之社,又为白莲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