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六一章 坟场

大明新命记 第九六一章 坟场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五岛氏本姓宇久氏,其最早的地盘,或者说老巢,就是这个宇久岛。

宇久氏原本并非什么藩主大名,只是一个经常来往此地兼职做海盗的海商船主,积累了一些财富,并有了一定人马实力以后,就占据了这个岛屿。

到了丰臣秀吉出兵高丽半岛的时候,因为这个宇久岛位居海上,距离高丽半岛南端比较近,因此丰臣秀吉下令征召宇久氏效力。

而宇久氏奉命唯谨,纠集了不少船只,尽力承担了粮草转运的任务,因此得到丰臣秀吉的赏赐,被赋予了统治五岛列岛的权力。

那之后,宇久氏为了巩固对五岛列岛的统治,不仅改姓为五岛氏,而且将藩厅从宇久岛迁到了五岛列岛面积最大的岛屿福江岛上。

等到丰臣秀吉挂掉,德川家康起兵,发起连番大战,消灭丰臣氏势力的时候,五岛氏本来是想支持丰臣家的,而且也响应了丰臣家的号召,出了兵,前往助战的。

可是五岛氏距离大坂距离较远,没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德川家康一方势力已经赢了。

五岛氏当时的家主一看形势不对,马上就倒戈了,向德川家康表示臣服,并声称就是来支援德川家的。

德川家康虽然将信将疑,但是也没有杀他,而是命他纳质于江户城,然后准他返回五岛列岛,继续作五岛列岛的大名。

再后来,为了约束类似松浦氏、五岛氏这样的外样大名,同时也为了垄断海贸之利,德川家康及其继承者下达了锁国令。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松浦氏、五岛氏这种依靠海贸获利的外样大名继续对外私自贸易,并将来自大明和荷兰的海商集中在德川幕府直领的长崎港交易。

这样一来,原本依靠海贸起家的松浦氏、五岛氏迅速衰落了下去。

松浦氏地盘大,失去了海贸之利以后,转向农渔,依然不失为一个大藩。

可是五岛氏本就地狭民贫,在失去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海贸之利以后,立刻就败落了,最后混得还不如大明朝的一个土财主。

至于平户藩的情况,杨振也没能从那个留守宇久岛的右水营指挥嘴里问出什么来。

就在抵达宇久岛的十七日凌晨时分,杨振问了问情况后,很快就命那个右水营指挥将林重蕃送往平户岛南端去了。

杨振要林重蕃从平户岛南端登陆,走陆路往北打探一下平户港内林庆业坚守的山城周围形势如何。

同时,如果能够趁夜抹黑渗透进去的话,杨振要他转告林庆业等人,务必坚守待援,援军天亮之后必到。

林重蕃上岸没多久,就又重新登船夜航,继续往东出发了。

而杨振等人同样并没有在宇久岛停留多久,事实上在林重蕃离开之后,他们只是上岸歇歇脚,然后饱餐了一顿热食之后,很快就又登了船。

七月的大东洋上,天亮的非常早,刚过丑时,东方的天际就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有鉴于此,在严省三、仇广义等人的建议之下,杨振放弃了令所有人上岸好好休整一番,寅时过后再奔赴战场的打算。

杨振可不想把好端端的一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突袭围歼行动,变成一场光天化日之下敌明我明的攻坚行动。

就这样,十七日丑时三刻,杨振召集随行诸将做了最后的动员部署,然后下令全军出港,扬帆东进。

宇久岛距离平户岛已经不远了,不过六七十里而已,顺风扬帆,一个时辰就到了。

崇祯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清晨,寅卯之交,一路观星东行的杨振船队,先往东北,再转西南,一番绕航之下,终于悄然抵达了平户岛最北端西侧的一个巨大海湾的出入口海域。

此时天色已然黎明,微风中的海面上,飘荡着一层晨雾,整个平户西海湾内,除了海风海浪,没有别的声响。

如果不是杨振从千里镜里清楚地看见,远方岛上山城高高飘扬的那面旗帜,正是金海镇下属各路水师船队最常见的北斗七星黑令旗,他都要怀疑,仇广义部下领航的路线到底对不对了。

杨振虽然下令金海镇各路水师统一更换使用新的底色为红色的北斗七星旗,但是对于忠义归明军各部,却没有做出这样的要求。

与此同时,林庆业及其所领水师队伍,已然完全脱离了剃发易服的李朝和宁国,自然不可能再打李朝南三道水军的旗帜。

就这样,不敢乱用军旗的林庆业只好继续悬挂金海镇辖下水师营惯用的北斗七星黑令旗了。

这次他们登陆平户岛之初,虽然按照杨振的要求,打出了一面“大清和宁国南三道水军统御使”的假旗子,但是这面欺骗敌人的假旗子实在是太伤自军的士气,没打上两天,林庆业就又把北斗七星黑令旗给换了上去。

而这天早上,杨振在瀛洲号的舰艉楼上,透过薄雾与晨曦,用千里镜看到的,正是更换后的北斗七星黑令旗。

一看见这面旗帜,杨振就知道林庆业及其所部兵马,依然坚守在已成废墟的平户山城旧址之上。

等到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之后,将千里镜的视线下移,看向薄雾中的海湾深处的时候,很快就看清了其中的形势。

海湾深处的海岸上,是一片接一片灰白色的的帐篷连营,而接近岸边的海面上则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没有升帆的船舶。

看清了海湾内的情形之后,杨振难以掩饰心中的狂喜,马上大叫着发布了命令,命令第一梯队的二十五艘四百料战座船抢风使舵,率先冲入海湾!

早在出发之前,杨振对于船队在作战时的编队和号令,已经有了预先的约定。

在宇久岛做最后动员的时候,杨振再次重申了编队之法与号令之法。

因此,此时杨振的命令一经下达,瀛洲号上的掌旗官便勐吹着哨子,迅速将一面号令进攻的拖着长尾巴的红色等腰三角形旗帜,升到了最高的桅杆之上。

随后,跟随在瀛洲号附近的所有二十四艘四百料战船,突然桨帆并用,跟着瀛洲号驶入海湾。

其他的二百料战船以及为数不少的沙船、快哨船,在这个时候,很自然地就落在了主力战船的后面,努力地跟着。

然而就在船队汹涌冲入海湾的同时,海湾北部的半岛上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然后就是一阵浓烟升腾而起。

紧接着,距离更远一点的海湾入口南面的半岛上也升起了浓烟滚滚。

“都督,倭奴有望海哨,咱们被发现了!”

“发现就发现吧,它们现在才发现,已经晚了!不必理会倭奴的望哨,一切按咱们预定好的计划进行!”

面对瀛洲号管带郭小武略带讶然的报告,杨振毫不在意,而是相当澹定地继续命令向海湾深处挺进。

因为眼前所面临的状况,杨振在跟部下将领推演围歼倭奴国九州岛西诸藩船队的时候,曾经设想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情景。

而且,对于此类情景的应对处置策略,也是杨振早已经统一部署过的。

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利用自己船大炮多或者说船坚炮利的优势,直接碾压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停泊在海湾里的船只毁掉。

杨振之所以不怕冲进海湾之后中了埋伏,是因为他从林重蕃那里确认过,这群由九州岛西诸藩外样大名组成的船队没有重炮。

而林庆业他们被围在岛上的人马,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凭借一个构筑在平户城废墟上的山寨就能支撑到现在,也再次说明,反攻平户岛的倭奴国船队没有重炮。

而且有鉴于此,杨振有理由相信,这批倭奴国外样大名的船队里,甚至连所谓的“国崩”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振根本不担心中埋伏,相反,杨振唯一担心的是倭奴国的船队一哄而散。

毕竟云集在平户西海湾内的九州岛西诸藩的船只,黑压压一片,没有一千条,也有八百条,而且多是船体窄长行动迅捷的中小型桨帆船。

一旦让他们一哄而散,自己麾下数量偏少而且行动有些迟缓的大船,恐怕就追之不及了。

然而现如今,既然自己已经将它们堵在了海湾里,那么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按照之前定下的预桉执行就好了。

平户西海湾内形势的演变,几乎一如杨振的预料。

这个钳形的海湾,从地理上看,本来是一个避风的良港。

其南北两侧各有一个突入海中的半岛,将它揽在怀中,形成了一个口小、肚子大、面朝西方的半封闭形港湾。

如果它南北两侧的半岛上筑有大批炮台的话,那么这个海湾毫无疑问会如同旅顺口那样易守难攻。

但是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以及一国一城令,特别是所谓“元和偃武”行动,使得这一切都成为了不可能。

何况这里并不是平户港所在的位置,真正的平户港在这个葫芦形半岛的另一面。

只是因为现在的平户港内,仍然驻泊着十几艘没被损毁的龟船,而其中有五艘龟船上面,还装备了威力强大的重型红夷大炮。

所以,反攻平户岛的倭奴国船队,才不敢在夜里将船队停泊在平户港外,而是驻泊在平户西海湾,好方便它们从背面登陆进攻平户山城。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有一支来自大明朝的他们闻所未闻的海上力量盯上了它们,会将这个天然的良港,变成它们船队的坟场。

却说平户西海湾入口处南北两侧的半岛上相继发出了巨响,并升起了浓烟之后,驻泊海湾深处的倭奴国船队很快便骚动了起来。

因为此时,天色依然亮了,虽然彼此之间相隔仍有数里,可是杨振所率领的大批四百料战船的冲入,在海面上已经依稀可见了。

尤其是那艘巨大无比的瀛洲号,其高大的桅杆、巨大的船帆,已经进入在海岸上扎营的倭奴视野了。

很快,就有各种号角声,锣鼓声,甚至呼喊声,杂乱无章地响了起来。

杨振在瀛洲号的舰艉楼上,举着千里镜观察着,很快就看见在岸上扎营的倭奴们,衣衫不整,手忙脚乱,在停靠在岸边的船上涌。

而原本在船上的,则是手忙脚乱升帆,然后桨帆并用往外大片船团的外围冲撞。

但是倭奴停泊在海湾里的船团太大了,大小船只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密密麻麻,挤在一起。

杨振这边还没有下令开炮,它们就已经乱成了一团。

如果现在西风大作,同时如果杨振事先准备了足够多的火船,那么杨振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放出火船,将它们烧成一片火海。

可惜的是,杨振的船队并没有携带太多引火燃火之物。

而且此时,也没有西风大作。

因此,杨振只能下令用自己比较擅长的炮击来解决问题了。

当日卯时三刻左右,杨振所率领的船队已经进入海湾深处了,倭奴国黑压压乱纷纷的船队已经进入了舰载红夷重炮的射程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杨振下令瀛洲号右转以左舷对敌,然后打响了轰击倭奴船团的第一炮。

几乎同一时间,以雁形阵列队跟随瀛洲号进入海湾深处的其他二十四艘四百料战船,也以瀛洲号为中心左右一字排开,以船舷面对倭奴船团,纷纷打响了船上装备的红夷重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