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47章 金玉成姻缘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47章 金玉成姻缘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0 10:39: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神京,庆逾坊,夏府。

夕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粉红色霞光,宛如少女颊上胭脂,娇艳欲滴,哀婉柔媚,透着一丝刺目的凄美。

宝蟾坐在夏姑娘闺房外石阶上,本想拿出瓜子来嗑,又觉得不太合适,手支着下巴有些百无聊赖。

夏太太让她守着夏姑娘,再闹出事情就拿她发落,宝蟾可不敢半点懈怠。

家里的奴才那个不知,太太平时看起来和蔼,也不会随意苛待下人,但哪个要是坏她的事,能保住小命也要蜕成皮。

夏姑娘虽然泼辣,嘴巴利害,不给人留脸面,但宝蟾心里却清楚,姑娘比起太太可好糊弄得多。

自从贾家提亲之后,姑娘就变得越发古怪,经常前一刻还兴高采烈,下一刻就翻脸生气。

而且发作一次比一次厉害,让宝蟾每日都提心吊胆。

就像今天她说起贾家东路院每日接待官员,似乎想给宝玉另议亲事,姑娘那火头烧起来,就像是想杀人,着实有些吓人。

其实即便夏太太不吩咐,宝蟾也会守在门外,因为她实在心里没底,姑娘疯起来会做出什麽事。

不说她从小服侍夏姑娘,心里多少有些主仆义气,而且眼下的情形,她的命数是和夏姑娘绑一起的。

其实宝蟾跟了夏姑娘多年,最清楚她的性子,所以心里隐约能想到,姑娘见识过荣国贾家的场面,再嫁以往那些商贾世交,姑娘必定是不甘心的。

可她见过那害人的贾琮,便再也瞧不起宝玉,明明可以嫁入国公门第,却百般不情愿,折腾别人,更折腾自己,再这样下去迟早把自己逼疯……

宝蟾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一会想姑娘什麽时候,能答应这门亲事,一会想宝玉如今不知怎样了。

她站起起身来,走到紧闭的房门前,透过门缝向里张望。

这种动作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一次,就担心姑娘发疯做出事来。

此时,夕阳西沉,虽然还有光亮,但天色已渐渐昏暗,闺房里面没点烛火,只能看清那些精美家具的轮廓。

宝蟾在那门缝前左右移动,才找到自己姑娘的影子。

她见到闺房里一片昏黑,夏姑娘呆坐在梳妆台前,像僵住的石像一动不动,看不清脸上神情,那曲线美好的轮廓,如同镌刻在黑暗中……

宝蟾见夏姑娘举止古怪,心里有些毛骨悚然,心里泛起嘀咕,房里也不点灯,黑灯瞎火乌漆嘛黑,姑娘坐在那里照镜子,她看得清吗?

她记得自己前几次往房间里张望,姑娘就是这个样子,已在梳妆台前坐了许久,自己姑娘不会是气成傻子了吧?

……

宝蟾贴着门缝瞧个不停,心中不停的瞎琢磨,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问道:「你这是干什麽?」

她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太太,连忙说道:「姑娘把自己关在房里,她也不理人,也不让人进去,时辰过去好久了。」

夏太太眉头微皱眉,说道:「去掌灯。」

宝蟾连忙跑开,很快就端着烛台过来,夏太太轻轻推开门,宝蟾拿着烛台跟在身后。

莹黄的烛光,带着异样的温度,将闺房里犹如冻结的黑暗,缓缓驱散开来……

烛光照见夏姑娘俏丽的脸庞,看到妆容上留下的泪痕,她不知在想什麽,似乎异常入神,连有人进门都没察觉到。

直到蜡烛的光亮晃得刺眼,她才一些惊醒过来,脱口而出骂道:「滚出去!」

等到她看清是夏太太,才低声叫了一句娘,然后微皱眉头,举手抵挡宝蟾手中烛台的光亮。

夏太太对宝蟾说道:「你出去,把门带上。」

宝蟾连忙放下烛台,如蒙大赦似的出了房间,自下午她说了那番话,夏姑娘就像一点就炸的炮仗,眼下她能躲就先躲着。

等到宝蟾带上了房门,夏太太说道:「我都问过宝蟾了,她不过说了打听来的消息,你也没必要发这麽大的火。

刚才贾太太派了心腹送时鲜礼品,不过是个由头,那送礼的婆子客套两句,就代贾太太问到两家的亲事。

毕竟上回贾家提亲,时间过去一个月,总要给人一个回复,我也估摸出贾家快没耐心,已在找后路,宝蟾打听到的消息,多半就是真的……」

……

夏姑娘依旧对着梳妆镜子,也不知看什麽,只是脸色越发有些苍白。

自从宝蟾说了那些话,夏姑娘伤心之下,砸遍了房里的东西,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

从阳光明媚的午后,一直到日落西山,光明渐渐消逝,一切陷入黑暗。

但是内心的纠结和鏖战,无休无止,似乎永远都无尽头。

对夏姑娘来说,这数个时辰时间,似乎比她度过的一生,更加漫长,更加煎熬……

自从那日荣国府后花园,偶然邂逅,如点亮魂魄般的惊鸿一瞥,阴差阳错的豪门良缘,激荡起的喜悦丶痛苦丶失落丶恐惧丶疯狂。

都在这数个时辰的煎熬思索中,渐渐冷却并冻结,让她的思绪变得冷静,堪堪压住那焚心之火,满腔执拗狂乱激情……

夏太太说道:「娘也看出来了,你不喜欢贾家二房的亲事,强扭的瓜不甜,娘就你一个女儿,什麽事都要你情愿才好。

如今箭在弦上,贾家太太已经问到门前,我们要给人家一个准信,两家做不出姻亲,总还要留些体面,以后都还在神京地界上。

明日一早,我就给贾太太去拜帖,正经推了这门亲事,你也不用再烦恼,放下心思,好好保养好身子,年纪轻轻,思虑过重落下病根,可不是玩的。」

夏姑娘依旧望着梳妆镜发愣,似乎没怎麽听夏太太的话语。

她脑海中不停闪现同样的景象,在东路院的后花园中,她遇到了贾琮和探春,他将一对手镯套在女孩皓白玉如的手腕上……

他的眼睛很是好看,眸光深如秋潭,似乎能夺人心魄,他对她说:夏姑娘客气了,我们这就要回席,夏姑娘先请。

她记得那个时候,贾琮就陪在自己身边,两个人似乎有说有笑,倒像是贾家的三姑娘,孤零零走在他们面前……

她被自己脑海中的景象,熏得有些迷惘,似真似幻,已经无法分清,她甚至将手摸向自己的手腕。

她的手上也戴着一对手镯,青翠水润,通透晶莹,竟和探春那副手镯,有七八分相像。

……

夏太太继续说道:「等过段时间,娘再帮你留意,咱们家的世交众多,当中总有出众的子弟,娘一定帮你找门满意的亲事……」

夏姑娘心中苦笑,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有什麽满意的亲事。

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命数,嫁给那些世交商户,做一个蝇营狗苟的商妇。

那座华美雍容的府邸,风华正茂的清贵家主,隽美英睿无双无对,这一切都将和自己决裂,从此形同陌路,如同天地相隔。

如果这就是自己的命数,她不认命!

「娘,我想过了,女儿总是要嫁人的,这世上哪有什麽十全十美,贾家好歹也是国公门第,也不算辱没女儿,这门亲事我应承了!」

夏太太听到女儿突然回心转意,一下也愣住了,转而脸上生出笑意,自己一番苦心,女儿终究还是想通了。

夏家的后嗣血脉,再也不用只做商户之子,夏家从此真正有了根底倚仗!

此时,正躲门口偷听的宝蟾,忍不住笑颜逐开,欢喜无比,倒像是她在应承亲事,马上嫁人一般……

夏太太笑道:「乖女儿,你自己想通了就好,娘也是过来人,知道你的心思,人这一辈子会遇到不少事,有些事只是过眼云烟,不用太过在意。

你如今年龄还小,等过了几年长了阅历,便会知道这些都不算什麽,娘可以和你保证,你应了这门亲事,绝对不会后悔,以后定能过上体面日子。」

此时,夏姑娘苍白僵硬的脸色,渐渐缓和,生出一抹古怪的红晕,似乎一下被点亮了颜色。

她微微一笑,愈发俏如桃李,艳冶妖异不可方物,轻轻说道:「我不会后悔的。」

她的话音轻柔,夏太太听了心中更加满意。

只是她虽一贯精明,却没品味出女儿低沉话语之中,难以察觉的执拗和决绝。

……

伯爵府,贾琮院。

天色微曦,琉璃窗棂蒙蒙发亮,静谧的房间,渐渐变得光明。

床帐帷幔之间,一缕宜人的女儿芬芳,弥散不去。

侧榻上龄官掀开贡缎薄被,揉了揉眼睛,纤腰微折,灵巧起身下床。

她走到贾琮床边,发现床帐紧闭,似乎还没起身。

脸色莫名一红,也不知该不该叫醒他,昨日芷芍姐姐也没交代仔细。

龄官自从入府以来,就和贾琮身边姑娘丫鬟,多少有些不同。

仔细区分起来,她大概和芷芍英莲一样,都不能算贾府的丫鬟。

当初龄官是邹敏儿为教坊司买的江南戏女,

因和周正阳之事牵连,贾琮便将她带回金陵,一路相处,龄官对贾琮颇为依赖。

贾琮将她带回神京,龄官也从没进过教坊司,而是直接进了东府。

以贾琮今时今日的地位,想要从教坊司要一个还未入籍的小戏女,自然没什麽难度。

而且神京教坊司琵琶色教头清娘子,便是主管江南戏女采买之事,她和贾琮近乎同门之谊。

贾琮开口请她襄助,其中还夹杂邹敏儿的渊源,更是一句话的事情。

龄官自入东府以来,就像当初在金陵贾家老宅,常给贾琮洗衣做饭,烹调江南菜肴,调理饮食胃口。

闲暇之时,在院子里种花养草,洒扫庭院,吊声练曲,也帮着英莲管理书房,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贾琮对她颇为宠爱,担心她会气闷,日常颇为眷顾,还买了不少戏服花冠送她。

以往贾琮房里值夜出入之事,芷芍丶五儿丶晴雯丶英莲等轮换照顾,并不用龄官操心。

昨夜原本芷芍值夜,因为身子不适,不好操劳,便临时让龄官代替。

只是龄官不过初次,有些事情不太清楚,以往她虽和贾琮亲密,这等通房而处,也是第一次,难免有些异样。

她想着三爷如今不用读书,上衙也没到时候,大概是不用叫起床的。

便去衣架上取了裙裳,自己先梳洗穿戴,没察觉到贾琮床帐动一下,又马上恢复了平静。

等到龄官穿戴梳洗完,贾琮的床帐正好掀开,还惬意的伸了一下懒腰。

龄官松了一口气,要是自己再穿衣服,被三爷看到多难为情。

她不像五儿晴雯那样,从小就服侍贾琮,彼此亲密,不忌避讳,多少还有点害羞。

贾琮笑道:「龄官,你起的好早,如今我不用早起读书,她们值夜都会多睡一会儿。」

龄官从衣架上取了贾琮的衣服,笑道:「我昨晚睡得早,睡得足够了,还担心起的早,吵到三爷呢。」

贾琮看到她一双明眸,尚有一些血丝,笑着也不说话。

龄官大概是第一次给男子穿衣裳,双手有些踌躇,一时不知怎麽下手。

贾琮笑着自己去扣衣纽,龄官便有样学样。

一时之间,一件衣服,一上一下,两只手都在扣扣子,着实有些古怪,两人不由自主相视而笑。

龄官那一丝尴尬害羞,一下都无影无踪。

清晨的睡房里,甜香脉脉,笑声清朗,和煦温馨。

……

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五儿端了铜盆热水进来,身后还跟着晴雯。

五儿见龄官正帮贾琮穿衣,动作有些生疏,不由微微一笑。

等到贾琮穿好衣服,晴雯老练的拿起篦子,帮着贾琮梳理。

平时数芷芍和晴雯手最巧,平时贾琮梳洗之事,她们做得最多。

晴雯一边梳头,还对身龄官说道:「三爷梳头喜欢用篦子,头发能梳得整齐,晨起醒神,还能很舒服,但你不能太用力……」

龄官睁着大眼睛,看得颇为仔细,晴雯手上颇为麻利,一张小嘴噼里啪啦不停。

贾琮见两个小丫头,对着脑袋指手画脚,随意研讨,不禁有些好笑。

等到晴雯麻利忙过,五儿将滚热的脸巾递给贾琮,说道:「三爷,二奶奶昨天还问,殿试何日开榜。

二奶奶说这次三爷进士及第,必定有不少亲友上门到府,家里要早些准备,不然要像上次那样,多少有些手忙脚乱。」

而且,最近家里只怕事多,二奶奶说三爷的事要紧,得了消息可以先操持起来。」

贾琮说道:「昨日礼部刚传出消息,本月二十四殿试皇榜张贴,还有两日时间,也够时间准备,简便些就行,倒不用太铺张。

家里最近还有什麽事情,我怎麽没听说?」

五儿回道:「昨日荣庆堂传出风声,二太太让心腹婆子去了夏家。

说是操持宝二爷和夏姑娘的亲事,只要夏家那里来了准信,两家就要办定亲喜仪。

二奶奶说老太太最宠宝玉,到时西府也要多些事情,就想着宝二爷的事迟些,省得撞到一起,到底三爷的事做要紧。」

贾琮听了心中古怪,宝玉和夏金桂最终栓在了一起,还真是金玉良缘……

……

荣国府,荣庆堂。

时至巳时,贾琮已去工坊主事,五儿去凤姐院商量庆贺之事,迎春等姊妹去荣庆堂走动,东西两府一如往常,和睦平静。

荣国府西角门处,王夫人下了马车,一脸喜气进了角门,先去了宝玉房里,竟没看到人,便又去了荣庆堂。

荣庆堂里窗棂敞开,帘幕迎风,座椅案几之上,皆摆切拨时令瓜果,红瓤黄芯,意态清凉。

因天气闷热,迎春等姊妹已团扇轻摇,轻风徐徐,脂香浮动,或彼此私语,或陪贾母随意闲谈。

宝玉每日这个时候,总会到荣庆堂走动,倒不是特别孝顺老太太,因为这时候才能见到东府姊妹。

只是即便难得相聚,他最在意的林妹妹和宝姐姐,都极少与他说话,即便他找话题去说,彼此是说了几句,便冷了下来。

迎春如今掌家理事,愈发大气温婉,让宝玉有些陌生,实在也说不到一起。

惜春倒愈发生得可爱,只是年岁尚小,每次跟着姐姐们入堂,顾着贪吃瓜果零食,或带了东西玩耍,自得其乐。

只有湘云性子舒朗,行事大大咧咧,言笑无忌,还会和宝玉说几句,不过说的都是东府的乐子事,听得宝玉郁闷。

如今宝玉愈发感叹,世事难如人意,人间污浊不清,实在难承自己一腔清白。

正当姊妹们笑语欢声,自得其乐,宝玉自叹自怜,伤春悲秋,只见门口帘幕掀开,王夫人笑容满面进来。

贾母见了笑道:「今日莫非遇到好事,瞧你这满面春风的样子。」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眼力老道,什麽都瞒不过你,果然是有桩喜事。」

贾母笑道:「今日倒是喜事盈门,方才二丫头还正在说,二十四殿试放榜,家里就要多个进士公,你那里居然也有了喜事,说了我听了乐乐。」

王夫人听到进士公的话,心中不禁晦气膈应,倒是一腔喜气,瞬间被败掉了一半。

但她看到儿子宝玉,心中又受用回来。

笑道:「今日一早,夏家来人到东路院传信,说夏家太太已应承了亲事,选定本月二十四吉日,夏太太会送夏姑娘的庚帖上门。

老太太,宝玉的亲事算落定,眼下就要筹谋置办起来。」

王夫人这话一说,宝玉脸色瞬间发白,看了眼黛玉和宝钗,恨不得找地缝来钻,心中大叫岂有此理……

堂中响起史湘云翠丽悦耳的欢呼,却让宝玉觉得异常崩溃:「恭喜二哥哥娶媳妇啦,这会子我有喜酒吃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