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39章 风波难靖平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39章 风波难靖平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0 10:39: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五月过半,天气渐渐炎热,每日辰时过后,天宇阳光披散,少了春日的柔和,多了初夏之耀眼。

贾琮坐在书案前,翻阅几份文牍,又在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

自入宫向嘉昭帝禀述后膛枪事务,出宫后贾琮便编订营造方略。

方略经嘉昭帝御览后,皇帝召集工部丶户部尚书,就贾琮拟定方略,限定最后时限,命各衙分责筹备,加募工匠和采买营造材料。

这日是休沐之日,贾琮虽闲居在家,大早起来便进了书房,筹算工坊需招募工匠人数,各营造工间人员分配等事,并一一做了笔录。

又将刘士振测算后膛枪营造帐目,其中所需精铁丶木材丶火药等耗材清单,仔细推敲数遍,并标注遗漏和不足之处。

辰时过去之后,日头渐爬高,靠着书案的雕花窗棂,漏进大片班驳的日影。

随着时间流逝,那斑驳摇曳的光影,在檀木桌面上缓缓游移,让贾琮眼前耀眼生光。

正在书房里擦拭书架的英莲,放下手中棉布,急忙走到书桌之前,将靠窗的倒卷竹帘,轻轻放下一半,便遮去那片光影。

时入初夏,阳火渐生,贾琮和身边的姑娘丫鬟,都换下绵软挡风的春装,换上单薄轻软的夏装。

英莲今日穿件月白圆领纱衣,外穿蓝色绿萼梅枝刺绣背心,下身系条单色无绣白绫裙,窈窕灵巧,秀美娇嫩,养人眼目。

夏风炎炎,裳薄肤润透香,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竹帘尚未遮尽的最后一缕日光,正照在英莲俏美的脸颊,眉心胭脂痣嫣红璀璨,动人心魄。

贾琮感觉书桌上光线变得柔和,抬头看去,正和英莲目光相遇,两人不自禁相视一笑。

……

堂屋里向阳的圈椅上,晴雯正在穿针引线,修长秀眉似蹙非蹙,一双剪水明眸,专注盯着手中针线。

她正缝制一件松烟绿软烟罗小衣,里面还加了月白纱里子,这是给贾琮夏天穿的里衣。

随着辰时将尽,日头渐渐升高,炎火初盛,院子里苗圃中的花木,有些无精打采。

贾琮透过窗户望去,看到龄官推开房门,发髻鸦黑,纤腰袅袅,脚步轻盈,头上那支春兰镶珠累丝金簪,在艳阳下光华闪烁。

她拎着墙角的水壶,在太平缸中灌满清水,提着裙角,给花圃里的绿植细心浇水。

龄官出身贫寒,比其他姑娘多知田亩之事,知道盛夏之时,花木都需午时前浇水,不然让阳光炙烤,很容易蔫坏枯萎。

等到龄官还没浇遍苗圃,芷芍领着两个小丫鬟,在院子里挂上皮绳,将各人洗涤过的春裳,都挂出去晾晒,然后就要装箱,以待来年。

贾琮看着院子里各人忙碌,心中感到和暖安定,又将手中的稿纸文牍翻阅一遍,等到理清头绪细节,便收拾起来放回书架。

英莲一边擦拭书架,问道:「少爷今日休沐,怎麽也这麽忙碌,还要忙衙门里的事情?」

贾琮笑道:「最近衙门事情多,其中多费心思,倒不是因为是公务,只是觉得有必要做好它。」

……

此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贾琮听到芷芍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史大姑娘丶邢姑娘来了,三爷正在书房呢。」

贾琮看到书房门口人影晃动,史湘云笑容灿然的进来,身后跟着脸带微笑的邢岫烟。

她们的丫鬟葵官和篆儿,手中捧着几色礼物,也跟着进了书房。

史湘云穿一件大红底金色竹叶纹交领长袄,配条白色暗花百褶裙,红艳俏丽,光彩照人。

她见贾琮盯着她身上衣裙瞧,倒是半点不害羞,还在贾琮面前转了一圈,裙角微微绽放,大方的向他展示。

笑道:「三哥哥,我的新衫子是不是很好看,你是不是看得有些眼熟?」

贾琮笑道:「看着的确有些眼熟,一时想不起来罢了。」

湘云笑道:「去年三哥哥得了宫中赏的上等贡缎,知道我爱穿红,就送了我一匹金竹纹红缎,可不就用这个做的,你自己竟忘了。」

贾琮有些恍然,笑道:「你一说我就想到了,果然有这事,那匹布料送给云妹妹,还真是送对人了,这衣裳妹妹穿了真是好看。」

湘云听了贾琮夸赞,心中高兴,笑容愈发灿烂俏丽,说道:「我知道三哥哥今日休沐,我可是特地来送礼的。」

说着便指了指葵官和篆儿手中的礼物,说道:「婶娘从金陵寄来好多箱礼物,皆为江南特产。

都是些姑苏绸缎丶茶叶丶瓷器丶扇子香袋丶竹编凉席丶香膏线香等物件。

我一大早就跑不停,老太太丶太太丶凤姐姐丶各处姊妹都送过了,这份是给三哥哥的。」

英莲上来接过东西,贾琮饶有兴致摆弄把玩。

史湘云笑道:「我知道三哥哥经常往来江南,这些物件都是见惯的,想来也不太稀罕,左右就是个礼数。

这份可是婶娘事先挑好的,特地说给三哥哥留的,连对我都没这麽待见,也是奇怪了……」

贾琮想到保龄侯史鼐被调往金陵,接替张康年继任陪都兵部右侍郎,多半是诸事顺畅。

不然保龄侯李氏也不会有这等闲心,准备各式礼物寄回神京送人。

笑道:「我虽去过几次江南,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哪里见过多少东西,这些物件自然是稀罕的。

云妹妹,世叔去了金陵履职,一切可好?」

湘云突然有些苦笑,说道:「婶娘信中都说了,二叔在那里做官可得意了,人人都敬他是神京贵勋,做起公务也便利许多。

婶娘还说金陵水润温和,不像神京干硬寒冷,处处都好,我听着他们都乐不思蜀了,多半以后丢我在神京不管不顾了……」

贾琮笑道:「世叔仕途顺畅,那也是好事,他们以后长居金陵,就算不管妹妹也无妨,我养着妹妹就是,保管不让妹妹委屈了。」

湘云爽朗一笑,说道:「三哥哥这话我记住了,以后可不许抵赖不管,我知道三哥哥有银子,以后安心吃你的大户就成。」

一旁的邢岫烟突然问道:「表哥,原先不是说十五日殿试放榜,怎麽过去这麽多天,也没个动静呢?」

湘云也眼睛一亮,嚷道:「我也一直惦记这事,都说三哥哥是会元,殿试必定也要高中的,我就等着看稀罕呢,怎麽过去好多天,也没个动静?」

……

贾琮听了两人的话,脸色也微微一凝,自那日他出宫之后,关于春闱舞弊大案,又发生了不少风波,如今依旧没有平息。

当日日落时分,大理寺大批人马直入推事院,带走了所有会试舞弊疑犯,消息就此传开,舞弊大案转由大理寺主审。

之后官场出现传言,推事院周君兴因吴梁之死,入宫请罪,在乾阳殿门口跪两个时辰,当今圣上都没接见。

最后让郭霖传话,让他小心任事,如再出差错,数罪归一,严惩不贷,然后就被轰出宫门。

消息在市井传开之后,不管是在朝官员,还是滞留京中的贡士举子,几乎人人称快。

持续数日的落榜举子离京潮,也就此平息下来。

……

但是,一波已平,一波又起。

就在贾琮出宫两日后,有数十个落榜举子,聚集礼部衙门,敲响衙门口堂鼓,联名上书申述。

举告本届春闱属官行为不轨,会试下场前,接受考生拜谒奉迎,诗文吹捧,拟题点拨,辱没科举清名,致使舞弊之事孳生。

今科落榜举子七十三人联名举告,对本届会试判卷存疑,上书朝廷予以清查,昭告士林,以正科举清誉。

举子述状还附录罗列诸般私隐,即数十名春闱属官不轨之举,他们在会试之前,与那些举子拜谒交往,甚至有金银贿赂记录。

礼部接到举子举告之后,大为震惊,礼部尚书郭佑昌当日入宫,向嘉昭帝禀告此事,皇帝因此大为震怒。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显扬,弹劾春闱属官举止失矩,导致会试孽生舞弊之事。

嘉昭帝让大理寺丶推事院严查此事,但这属于朝廷自查自纠之举,涉事尺度和深度,皆由皇帝和官员相机掌控。

但如今七十多名举子联名举告,将春闱官员不轨之事,摆到青天白日之下,众目睽睽,世人瞩目。

事态如此演变,皇帝和官员骤然失去主动,还如何掌控此事尺度,也难怪嘉昭帝为之震怒。

……

前番舞弊案要犯吴梁自尽,已经让科举大案陷入尴尬之境。

如今七十三名举子联名举告,来势汹汹,即便周君兴这等狠辣酷吏,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事情还不止于此,首批七十三联名举告之后,在神京城内鼓荡出偌大涟漪。

虽经过前几日举子离京风潮,落榜举子大多数都已离京,但还有不少举子因各种原因,滞留神京未去。

况且雍州本地举子也不在少数,两者相加,神京城内尚有近千落榜举子,人数威势着实可观。

许多举子知晓同年举动,心生乱中取利之念,有样学样,鼓动风潮,之后又有两批举子联名举告……

原本七十三人联名举告,声势已颇为惊人,皇帝和官员都不敢等闲视之,再加上难于预料的后来者。

此事已成法不责众之势,礼部丶大理寺等衙门,深知事态严峻,愈发慎重处置,不敢有丝毫过激之举。

原本以周君兴的险恶意图,出现这等举告风潮,多半正中他的下怀,定会藉机张大局势,网罗罪责,以彰推事院之功。

但吴梁意外自尽,他身背罪愆,皇帝严厉训斥,周君兴收敛自保尚且不及,哪里还敢招惹。

面临此局,他更是紧跟大理寺步调处事,不敢稍有逾越。

……

那份七十三名举止联名述状附录,经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上面所列春闱官员不轨之举,竟然无一不是实事。

这份述状附录,比大理寺和推事院翻查所得,还要详尽许多,并且更具份量……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仔细想来都在情理之中。

会试开考之前,因那本蓝皮册子引导,应试举子掀起拜谒春闱待选官员风潮,这种事情本就瞒不住旁人。

举子之间又是相互走动交往,或是饮宴之中,或是话语交谈,总会相互说起拜访过某某官员,以及拜谒之中发生何事。

所以,那些春闱官员有过逾矩之举,最清楚就是今科举子,这份供状附录会这等详尽,一点都不让人奇怪。

……

但是,附录上除寻常的拜谒记录,还记载数起官员贪鄙之事,皆为春闱待选官员,厚颜收受举子财物馈赠。

经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最终都是确有其事,涉事官员已不仅是行为失矩,而是贪污失廉之罪。

但大理寺问询相关举告举子,供状上涉及官员贪污之事,到底是哪位举子提供事由。

却没人能说清楚,因这份供状是七十馀名举子联合撰写。

其中经过多次转述丶补录丶传抄,最终定稿之后,谁也说不清楚,里面哪条内容,是哪位举子所写……

这份看似一笔糊涂帐的供状,难以查究根底,偏偏就是条理清晰,句句属实,难以反驳。

等到大理寺卿韦观繇,将举子供状附录核查结果,上呈嘉昭帝御前,皇帝脸色阴沉,思虑颇多,却已失先机。

这份联名供状,上面官员不轨之举,贪腐之行,形同众目睽睽,根本难免遮蔽,只能直面其事……

韦观繇出宫之后,大理寺当日出具多份缉拿文书,由锦衣卫按律缉捕涉事官员,三法司各处衙门,几乎同时高速运转。

……

几乎所有春闱属官,他们在春闱之前的做派行径,一一被暴露在世人之前。

春闱十八名同考官,十四人接受过举止拜谒,有过诗词唱和,拟题点拨等事。

这十四人之中,有五人接受过举止财物馈赠,已构成贪弊受贿之罪。

同考官之下数十位阅卷官,除了极个别洁身自好,大部分官员都涉及举子拜谒,交往点拨,拟题流传等事。

而且但凡担任阅卷官,他们的官职和名望,比之主考官和同考官,都要低微许多。

越是这样的官员,他们对名望的渴望就愈炙热,能够有望入选春闱属官,是他们积蓄名望丶抬升仕途的千载良机。

所以,大部分阅卷官,对于举子拜谒,点拨指点之事,都是趋之若鹜……

……

大理寺缉拿文书出具之后,数十名官员被锦衣卫押解大理寺,接受三法司询问。

部分涉及行为不轨的官员,在问询笔录之后,虽人被暂时放归,但之后吏部考绩问责,他们的仕途多半要招致挫折。

而那些涉嫌舞弊贪腐的春闱官员,进入大理寺之后,便再没出来,等待他们将是更叵测的结局。

短短几日时间,涉案关押的春闱同考官丶阅卷官丶执事官等已达十几人。

随着风潮汹涌,涉案人员招供牵连,身陷囹圄的官员人数,必定还会持续上升……

……

邢岫烟见自己提到开榜话题,贾琮神情有些凝重,眼帘微微低垂,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心中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干嘛去说这个话题,白白让表哥费神……

史湘云见了贾琮神色,脆声问道:「三哥哥,我听府上婆子说过,她们这些日子出府办事,听说外头在闹春闱舞弊大案。

上次林姐姐也提过一嘴,说十五日未能放榜,就是舞弊大案的缘故,如今这事还没太平下来?」

贾琮见两双盈盈明眸,目不转睛盯着自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微笑说道:「这些日子外头乱得很,不过都不关我们的事,也都是急不来的,等到事情平息下来,朝廷自然会重新张榜。」

邢岫烟听了贾琮之言,恬恬一笑,俏美生姿,颇为动人。

说道:「不管什麽时候张榜,都不打紧的事,表哥可是头名会元,不管如何都会高中,准是没错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