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32章 失机陷深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32章 失机陷深危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0 10:39: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神京,北城郊外,火器监工坊。

自从火器工坊兴建,在女真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已成神京军务重地。

去年末后膛火枪开始研发,嘉昭帝就加派三百精锐禁军,提升火器工坊的守卫防护。

工坊四周还搭建了望岗楼,工坊两里之内城郊民居,都被祈年府迁移安置。

靠近工坊数里范围,但凡有风吹草动,都会被了望岗楼发现。

工坊的内务管理,在贾琮的主持下,也变得日益严谨。

工坊所用各类工匠,都是火器监从各地遴选,不仅要技艺精湛,而且身家清白,从无劣行,直系家眷跟随迁居神京。

工坊各式火器营造,都被贾琮按照不同技艺要求,分解成不同营造科房,各房工间营造互不串连。

所有火器配件的组装,另有专人进行,分工十分明确细致。

可以说工坊的工匠,人人都是业有专精,但他们只擅长营造火器的部分技艺,除了火器司监正贾琮例外。

这样的人才统筹模式,最大限度防止工坊火器技艺泄露。

如果有人要盗取火器监的机密,就须把火器监各房工匠全部买通,这基本不可能实现。

此刻,火器工坊内部靶场,枪声连续不断。

两名工坊工匠手持后膛枪样枪,对着远处木靶连续射击,旁边有人报数:「二十五丶二十六丶二十七……」

火器司监正贾琮丶副监刘士振,管事郭槐丶火药师洪永泰丶铸铁师陈然等工坊大匠,都在一边观看射击效果。

等到报唱射击次数的声音,分别在三十四丶三十七停下,两个负责试射的工匠,脸上已被弥漫的火药烟气熏得半黑。

之所以停止射击,是因为两把枪的撞针,在持续高强度射击下,各自出现龟裂或变形等故障。

但是,枪声停止之后,在场众人个个神情欣喜,近半年以来的辛苦,总算有了比较圆满的成果。

副监刘士振对贾琮说道:「大人,这批最新锻造的撞针,连续发射三十弹,不出现使用故障,达到了大人提出的营造要求。」

贾琮微笑说道:「撞针可支撑三十次射击无故障,就具备相当的实战可用性。

而且实战之时,很少会连续射击三十发,其中有所停顿,枪管和撞针就能得到休憩冷却,实际可支撑弹数,还会在三十发以上。

火枪兵出战之时,每人多携带几根撞针作为更换,后膛枪持续火力就能保证。

到了这个阶段,后膛枪就算营造成功,我昨日就已拟定好奏章,会尽快上呈圣上,为各位请功!」

……

贾琮话音刚落,现场工匠一片欢腾,他都亲眼目睹后膛枪的威力,能做出这等犀利火器,朝廷肯定是要厚赏的。

贾琮又对刘士振说道:「如今大同边镇军情频发,残蒙袭扰日深,兵部多番加重九边军备。

现在后膛枪营造成功,消息上奏宫中,圣上多半会对此寄予厚望,我们火器工坊可是轻松不了。

定型撞针要加紧锻造以作储备,品质不能低于今日使用批次。

根据样枪组装磨合规制,后膛枪组件也要开始大批量营造。

刘副监测算所需各类原料数量,我会向工部和圣上交涉禀告,尽快能落成此事。」

刘士振微笑应道:「大人尽管放心,我明日就会整理出原料数量,部件营造也会即刻安排。

我听说十五日就要殿试张榜,大人摘得春闱头名会元,殿试多半要名入一甲,说不得还有夺魁天下之荣,下官先行恭贺。」

贾琮笑道:「刘兄太过誉了,我虽侥幸得了会元,状元之名不敢奢望,进士及第于愿足矣。」

两人又闲聊几句,贾琮的火器研发之能,别出心抒,发前人之未想,宛如天外神工,一向让刘士振钦佩之极。

因此贾琮初任火器监监正,只是个举人,刘士振不仅年长他许多,还是正经科甲进士,却对他心悦诚服,甘心为其下属。

如今见他下场春闱,糊名誊卷之下,还能夺得会元之名,靠得可是实打实的才华。

原先自己举业上还领先一步,如今他在科举上成就已远胜自己,当真是能人所不能。

好在刘士振早见惯贾琮种种奇异之处,只能感叹天生奇才,不能以常理度之。

贾琮虽有一身绝才,但毫无官僚习气,面对下属同僚,都是待之以诚,让刘士振觉得有这样的上官,官场也算难得福缘。

……

神京,推事院衙门。

杨宏斌带着两名随从,急匆匆赶到推事院衙门。

他自己精于刑讯之法,知道一个时辰时间,刑房之中可发生许多事,足够周君兴导引大局,大理寺因此失去主动。

举子吴梁不仅上了都察院弹劾奏章,惊动圣听,今早还被人举告,已经蹈入死地,只怕再难挽回。

以周君兴的严酷跋扈,可不会有刑不上士大夫的顾忌。

手无缚鸡之力的举子,什麽时候吃过苦头,只要大刑临身,还有什麽口供拿不到的。

他刚进入推事院正堂,推事院主事郑英权闻讯赶来。

杨宏斌说道:「本官大理寺寺正杨宏斌,依照圣上口谕及大理寺所命,协同推事院侦稽会试舞弊之案。

今早本官受大理寺卿之命,拿问舞弊案嫌犯吴梁,听说已被你们推事院拿走,所以特来询问,吴梁如今人在何处!」

郑英权听杨宏斌话语清冷,颇有咄咄逼人之势,心中微微一凛。

大理寺正杨宏斌的名头,他多少也有耳闻,此人在大理寺颇有威名,不是个好糊弄的人物。

郑英说道:「嫌犯吴梁今早被今科举子举告,如今人在推事院刑房,周大人正亲自审讯。」

杨宏斌脸色微变,说道:「奉圣谕,大理寺与推事院共办此案,本官要入刑房听审,请带路!」

……

推事院衙门,刑房。

房间里阴暗潮湿,弥漫着发霉和焦臭混杂的怪味,还有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因为已落了供状画押,吴梁已被从刑架上放下来,神情萎顿的瘫坐在椅子上。

他衣裳破碎,浑身都是凌乱的鞭痕血迹,但是腰背处两处严重的烙伤,已经被随意敷上伤药。

周君兴虽然对他动了大刑,但吴梁是此次舞弊案的要犯,他必须活着。

吴梁在酷刑之下,被逼招供画押,但他并没有因此解脱,周君兴没给他喘息之机,要从他身上挖出更多东西。

会试之前,因市面上出现蓝皮册子,赴考举子相互串联,往来拜谒考官候选,蔚然成风,其中自然可做文章。

吴梁和徐亮雄已陷入科场舞弊,但与他们相关的考生官员不知凡几。

在周君兴看来,一场舞弊大案,只有两名主犯,不仅不合情理,也不合局势,更不合推事院震撼朝野的赫赫之功……

……

吴梁听周君兴突然提到林兆和,心中吓了一跳,他心中清楚,即便自己科举有取巧之弊,但和林兆和全无关联。

周君兴话意明显想要牵连林兆和,自己和林兆和入京不过数日,林兆就搬去了堂兄别苑。

林兆和因闭门苦读,之后吴梁和他走动极少,他又没在旁人面前宣扬两人的关系。

所以,两人同为杭州府举子,并且是同窗莫逆,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周君兴怎麽能一下说破?

吴梁心中清楚,自己落到这种田地,多半已难以善了,何必还连累自己的好友。

他连忙说道:「林兆和虽是我的同窗,但到神京之后,我们并没怎麽来往,他与此事毫无干系。」

周君兴冷笑道:「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人举报,当日你去拜谒徐亮雄之时,曾邀请林兆和同行。

之后林兆和虽搬出鸿翔客栈,会试下场之前,你二人曾在春华楼聚席饮宴,你便乘机向他透露徐亮雄的拟题。

林兆和与你同出一辙,通过事先揣摩徐亮雄拟题,提前熟悉会试策论制题题旨,所以你二人才都会榜高中!」

吴梁一听这话,觉得背心发凉,这推事院的酷吏,难道鬼魅附体,怎麽对自己底细,知道得如此详细……

自己和林兆和在春华楼饮宴,当时只有他们二人,旁人并不知晓,为何这人会如此清楚?

而且他刚才一番话,几乎说出当时一半事实。

那次他和林兆和在春华楼吃酒,他的确向林兆和展示收集的拟题,其中就有徐亮雄的拟题。

当时林兆和只是草草浏览一遍,似乎不太当回事,自己让他誊抄一份,好拿回去揣摩推敲,也被他婉言谢绝。

林兆和甚至还劝说他,不要过于沉迷这些拟题,临考前多在书经上刻苦,方为不败之道。

吴梁想起前事,心中无比懊悔,如今才觉得林兆和的话语,实在大有道理。

林兆和面对拟题之事,那种异样的冷静和谨慎,更让他自叹不如……

他想到自己也曾在浙省乡试高中,一身才华也非泛泛,即便不依靠拟题便利,未必就不能会试上榜。

就是因有了取巧之心,才有今日之祸,事到如今,何必还要牵连同窗至交。

说道:「这位大人,林兆和并没与我单独饮宴,他也从不知徐亮雄的拟题,你可不要冤枉了他。

举告之人定是随意栽赃,不可轻易相信。」

周君兴冷冷一笑,说道:「吴梁,事到如今,你还要妄言狡辩,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此时,推事院主事郑英权走进刑房,看了一眼满脸恐惧彷徨的吴梁。

说道:「大人,大理寺正杨宏斌奉大理寺卿之命,参与协查此案,他要入刑房听审查,如今在刑房外候着。

我们安排在鸿翔客栈的眼线回报,杨宏斌曾带人入客栈,意图拿问吴梁,只是人早已被我们带走。」

周君兴不屑一笑,说道:「我知道韦观繇必有所动,他的动作倒是挺快,只是快不过我们!

他们先机已失,既然想要听审,就让他进来听。」

郑英权出去片刻,杨宏斌带着两个随从快步进了刑室,他看到浑身伤痕血迹的吴梁,脸色微微一变,心情瞬间变得沉重。

说道:「周大人好手段,奉天殿散朝不过一个时辰,科举舞弊疑犯就已落网,连大刑都动了,在下着实佩服!」

周君兴对杨宏斌语带讽刺,好似茫然不觉。

阴森一笑:「杨大人客气了,科举舞弊人神共愤,本官还未下朝,就有人向推事院举报吴梁舞弊之事。

推事院既然得知此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依举告诉状将吴梁拿问,本官下朝之后,立即亲自审问。」

周君兴将手中几张案牍,递给杨宏斌,神情透着运筹帷幄的冷厉。

说道:「此乃举告文牍,吴梁画押供状,杨大人过目,回衙之后也好向韦寺卿禀告。」

杨宏斌看过吴梁的供状,心中叹息,供状之上诸事明白,逻辑缜密,找不到什麽破绽。

其中叙述吴梁考前拜谒徐亮雄,得其拟题点拨,得知徐亮雄继任主考官,研读刘吉川《退思记》,通过拟题鬻题应考。

供状诸般内容,竟和御史孙守正弹劾奏本极其吻合,其中细节比弹劾奏本更详尽。

杨宏斌心中震撼,那位御史孙守正颇不简单,靠着旁证推断,就将事情揣摩得分毫不差。

推事院的手段就更加凌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寺卿大人对他早有防范,反应不可谓不迅捷,还是慢了对方一大步。

到底是周君兴太过高明,还是此事另有蹊跷,杨宏斌心中虽有怀疑,但根本找不出其中痛脚。

……

周君兴说道:「本官虽对吴梁用刑,但却不是屈打成招,供状上诸事极易找到旁证,杨大人是稽案高手,一见便知。」

杨宏斌听了周君兴之言,默默不语。

他是精通侦缉刑讯之人,知道这份供状极具份量,毫无错漏,难以反驳。

他看了眼神情惊恐不定的吴梁,心中有些惋惜,这位新科贡士已经完了。

杨宏斌又仔细阅读举告文牍,神情有些阴沉。

周君兴神情揶揄,说道:「举告之人为今科落榜举子,吴梁的好友周严!」

杨宏斌心中凛然,举告者自己落榜,心生嫉恨难消,戕害上榜好友,虽然人品卑鄙,因果动机却算确凿……

一旁吴梁听到周严的名字,脸色一片死灰,目光中涌起无尽的恐惧和愤怒。

「葆坤兄为何举告我,我以至交待他,他为何要害我,为何要害我!」

周君兴冷冷笑道:「如今你该知道人心叵测,何必还要苦苦支撑,把你该说的都说出去,不仅少受皮肉之苦,还能保住性命!」

一旁的杨宏斌目光发冷,他也是刑讯高手,知道周君兴故意透露举报人姓名,乃玩弄人心之术。

他是想完全击跨吴梁的心防,藉此从他口中挖出更多隐秘,牵连更多的人……

周严对狱卒说道:「将他押回牢房,严加看守!」

吴梁被狱卒架着拖走,口中还癫狂般叫嚷不停,一时无法接受,竟被好友举告陷入绝境……

……

等到吴梁被押走,周君兴说道:「杨大人,你也看过供状,此次舞弊大案牵连不小。

拜谒徐亮雄的举子,除了吴梁和周严之外,还有另外五人,他们都有舞弊之嫌。

另外,杭州府举子林兆和与吴梁关系密切,下场之前,两人曾有过私会,此人今科高中会榜第三,难逃舞弊之嫌。

科举抡才,国之大礼,不容玷污,这些人都需拿问审讯。

因嫌犯人数不少,大理寺要与推事院协查此案,还请分担其责。

林兆和就由杨大人负责拿问,其馀人由推事院缉拿,杨大人意下如何?」

杨宏斌知道周君兴已占尽先机,虽缉拿疑犯的举动,已有明显牵连意图,但却还在缉案常理之内。

眼下他也只能静观其变,伺机再动……

……

神京城东,汉承街。

贾琮的马车从城外工坊返回,经过城东返回伯爵府。

因后膛枪新制撞针通过可靠测试,延续近半年的后膛枪营造,就此功德圆满。

贾琮心中了结一桩大事,又将后续事宜做了安排,便提前返城回府。

因五月十五是殿试放榜之期,他准备回府养足精神,明日一早便去礼部南院看榜。

虽刘士振提前贺喜,还言他有一甲之资,但贾琮对此倒并不执着。

因他心中十分清楚,今科贡士之中,他的身份十分特殊,不仅已是官身,还是当朝世袭罔替勋贵,很多事不能以常理度之。

不过他是今科会元,即便不入一甲,朝廷也会顾及脸面,至少也能排在二甲前列,入翰林之资怎麽都少不了。

对贾琮来说,眼下数件大事都十分顺遂,因此今日离开火器工坊时,他心情十分舒畅。

只是等到入城之后,发现城中气氛有些异样,马车一路驶来,看到推事院缉事校尉四处活动,行动举止气势汹汹。

等马车经过城东汉承街,贾琮又看到许多衙差在街口出没,心中愈发奇怪,便让江流停靠马车,让他去街面上打听消息。

没过一会儿,江流便回来说道:「三爷,那些衙差是大理寺的人,我向附近店家街坊打听,说他们来抓一个举子。

这进士姓林,是一位绸缎铺老板的兄弟,还考了会榜第三,衙差说此人涉及科举舞弊,所以要拿问审讯。」

贾琮听了心中一惊,姓林的进士,还考了会榜第三,那岂不是林兆和,此人是杭州府解元,怎麽会涉及舞弊?

他想到一路上都有推事院校尉活动,心中似乎有些明白……

此时,他看到街口一个熟悉的人影,连忙跳下马车迎上去。

「杨兄,好久不见!」

杨宏斌回头见是贾琮,神情有些意外:「原来是玉章,今日怎麽会路过这里?」

贾琮笑道:「我每次从城外工坊回城,从这里经过回府最近。

方才我路过听路人闲话,大理寺拿问今科贡士林兆和,因此人涉嫌科场舞弊?」

杨宏斌知道推事院大张旗鼓拿人人,就是要宣扬事态,借势行事。

此事不用多久,就会全城皆知,贾琮身为朝廷命官,迟早会深知事情根由,所以没必要隐瞒。

说道:「玉章有所不知,今日早朝御史孙守正上本弹劾,会试主考官徐亮雄,勾结今科举子吴梁,行鬻题舞弊之事。

圣上龙颜大怒,责令推事院和大理寺侦缉此案,举子吴梁已被推事院拿问,并且已经招供画押。

因有人举告,林兆和与吴梁乃是同窗莫逆,会试之前来往密切,难逃舞弊嫌疑,所以要拿他回去问询。

但方才上门锁人,他的堂兄说昨日林兆和去邻县访友,明日才会返回看榜,算是扑了空。」

……

听了杨宏斌这番话,贾琮心中震惊莫名,自从会试开考之后,在他眼里都是风平浪静。

如今殿试揭榜在即,竟爆出科举舞弊之事。

贾琮日常得柳静庵教诲,曾听他说过科举风险,但凡爆出舞弊大案,多半要掀起血雨腥风,牵连甚广。

柳静庵是历经风波之人,为让最器重少年弟子,风平浪静度过春闱,防患于未然,才让贾琮下场前闭门读书,少做招惹。

贾琮没想到本次春闱,在殿试放榜之前,真就爆出舞弊大案,如今想来柳静庵当真有先见之明……

「杨兄,科举舞弊,自然要严查到底,但周君兴此人名声不善,他主持稽查案件,只怕多有不虞。

大理寺乃三法司正溯,杨兄也是清正严明之人,遇到这等大案,多有匡正,才可免牵连无辜。」

杨宏斌殿头说道:「我明白玉章的意思,你我心意相同,我必定会谨慎从事。

玉章此次春闱乃头名会元,林兆和紧跟其后,名列第三,玉章可认识此人?」

贾琮说道:「我和林兆和在殿试出场之时,曾有过一面之缘,彼此聊过几句。

虽然相识不深,但此人气度淡定从容,不是泛泛之辈。

杭州府是江南科举隆兴之地,林兆和能为杭州府解元,其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只怕放眼天下,都是可数的举业骄子。

这样的人物取进士之资,并不是难事,他实在没必要行舞弊之事,拿自己的前程名望冒险,这不合常理。」

杨宏斌点头说道:「玉章此言甚为有理,眼下有人举报吴梁,才将他牵连其中,我会跟进此案,尽量从中斡旋,免伤无辜。」

贾琮看着杨宏斌离去的背影,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原本还以为最近诸事顺遂,转眼就发生这等大事。

朝廷原定明日殿试开榜,如今发生科场舞弊大案,一名主考官涉案其中,明日放榜必定要被中止。

接下去一段时间,只怕是风雨欲来,不知有多少官员和举子,会因此受到牵连戕害……(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