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51章 金榜题名时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1章 金榜题名时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6 10:46: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51章金榜题名时

嘉昭十五年,五月二十四,伯爵府,贾琮院。

天边微曦,正房静谧黑暗,侧榻上晴雯红小衣红绸裤,身上胡乱裹着菱花薄被,娇躯玲珑,妙像毕现。

一双手臂露在被外,皓腕玉臂,如雪晶莹,衬着火红里衣,即便在昏暗之中,依旧显得动人心魄。

琉璃窗棂上透进一丝亮光,给黑沉房间蒙上一缕模糊光影,让酣睡中的晴雯睁开双眸。

她以往有些贪睡,但今日却有些不同,只是微微定了定神,便一骨碌坐起身子。

纤腰一扭便下了床,还没穿上睡鞋,赤着脚丫便走到贾琮床前,她见帐里一片安静,显然贾琮还在睡梦中。

她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看到琉璃窗上微明的光亮,便一下掀开床帐,半个身子都钻了进去。

凑到贾琮耳边说道:「三爷,起床啦,今日可是放榜的日子,你答应过的,带我一起去看稀罕。」

贾琮迷糊中闻到脂香沁人,下意识翻过身来,晴雯被他身体一碰,站立不稳,哎呀一声便扑倒在床上。

贾琮感到身上温软一片,下意识伸手扶住晴雯的细腰。

晴雯俏脸通红,连忙挣扎坐起,身子却有些发软,口中声音有些模糊:「三爷,起床了。」

贾琮笑道:「平日也没见你喊我,今日这麽早起来。

晴雯俏脸粉红,感觉贾琮的手还搂在腰上,一阵酥酥麻麻的,她心里一阵糊涂,要不要把三爷的手拿开,这样好像不太好……

可嘴里说的却是另外一番话:「三爷,今日是殿试开榜的大日子,自然要早些起身,你说过带我去看榜,可不许耍赖。」

贾琮笑道:「天还没大亮,哪有这麽早去看榜,晴雯你好像瘦了,是不是最近没好好吃饭。」

晴雯有些晕乎乎的,老想着那搂在腰上的手,嘴里不服气的说道:「三爷胡说,我吃饭好着呢,没瘦也没胖。」

两个人正在那里胡扯闲话,听到有人敲了两下门,然后便推门进来,晴雯慌忙从床帐里钻出身子。

却见房门打开,英莲已穿戴齐整,喜气洋洋,说道:「少爷今日开榜,说好要带我一起去,我都收拾好了。

咦,晴雯,你大清早脸红什麽……」

贾琮笑着掀开床帐,晴雯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细腰,对着他的背影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便麻利的服侍贾琮穿衣丶梳发。

晴雯帮贾琮晨起梳洗,英莲打开贾琮的黑檀镶贝雕花衣橱,在那里不停挑选比对,格外认真仔细,挑选觉得最养眼的衣袍腰带。

外头天光尚还昏暗,院落中已如风吹平湖,荡漾出层层涟漪。

院子两边厢房都亮起灯光,窈窕身影轻盈穿过门户,走过院落,在晨曦掩映之中,清丽悦耳的话音透着欢欣喜气。

正屋檐下的明瓦灯笼,都还亮着灯光,莹黄融和的光芒照在游廊上,将那些翩然往来的倩影,投射出旖旎的光影。

英莲还没挑好衣服,芷芍也笑着进来,两人轻声说笑,等到她们选好衣袍,五儿正端了热水进来。

外面响起龄官的声音,正带两个小丫头在准备早食,中间还夹杂着豆官童趣十足的话语。

等到贾琮带着芷芍等人用过早点,院门处传来莺声燕语,迎春丶黛玉丶探春丶宝钗等姊妹也早早过来。

迎春看着贾琮,笑意盈盈,眼神难掩骄傲,笑道:「今日是琮弟的大日子,当初十岁便入青山书院读书,这些年苦读不辍,如今总算功德圆满。」

黛玉等姊妹听了迎春的话,想起这几年许多往事,贾琮从贾家微寒庶子,一路峥嵘走到当下,各自心中思绪无穷,眼中皆有神采灿然。

黛玉笑道:「今日我们都在三哥哥院里闲坐,就等着三哥哥报回喜讯……」

……

这日天刚亮,东西两府角门便已打开,今日是贾琮进士及第之日,更是贾家东西两府的大喜事。

两府管家昨日就做了安排,各自挑选精干小厮,分派在角门和正门,或看守门户,或迎来送往。

角门左右的车棚马厩,都已被打扫一新,今日需要的车马,都早早停驻在宁荣街两侧。

门檐下角落,整齐摆放备好的爆竹烟火,都用红布盖住由专人看护。

几个身手灵活的小厮,架起梯子,将各处府门丶角门丶侧门的旧灯拆下,换上崭新的红喜灯笼。

贾家东西两府正门处,两块黑底金字的敕造御赐门匾,也被擦拭得光亮如新,似乎穿过那些凝重岁月,重新散发出深邃威严的气息。

随着天光渐亮,宁荣街上来往行人渐多,他们都注意到东西并列的贾家双府,仿佛一夜之间焕然一新,向世人昭示贾家显赫犹存。

今日除了东西两府生机焕发,即便东路院也里外打扫一新,两扇黑油大门一早打开,似和东西两府交相呼应,洋溢着一股喜气。

不过东路院却是另有喜事,因今日是贾家二房和桂花夏家定亲之日,等到上午吉时已到,两家就会互换庚帖,宝玉和夏姑娘就要正名定亲。

东路院,外院正堂,贾政在主位安坐,宝玉毕恭毕敬肃立一旁。

宝玉今日大喜,衣着自然华贵,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火红绒球颤颤巍巍,系二龙抢珠金抹额,穿金莲百蝶团花大红箭袖,腰系脂玉腰带。

这一身红彤彤的华丽装扮,原本配上他轮廓清秀的眉眼,应该颇有些看头。

但随着年岁长大,或许是衣食丰盛有馀,过得又无聊悠闲懒散,加上次被老父开瓢,王夫人心疼儿子,汤水滋补不断。

宝玉现在比以往有些发福,皮光肉白,两颊丰润,脸庞愈发如中秋之月。

腰上华美的脂玉腰带,明显要松几格才能捆上,多少削弱一身华服的美态。

少年的清瘦飞扬,在他身上有些痕迹难寻,但眼神中的伤春悲月,依旧如往昔一样煽情,似乎随时准备博得他人垂青。

今日是他的大喜之日,他本来春风得意才是,可是宝玉的内心,却十分哀伤,伤感,痛心……

因为他即将娶新妇入门,接受他鄙视的说媒许亲,他将成为一个有妇之夫,将会有一个女人,从珍珠变成死鱼眼睛。

原本赤条条无牵挂的志向,所鄙视的所有庸俗污浊之事,将会一样接一样拥抱他,怎麽不让他痛不欲生。

从抓周开始,一心延续的女儿事业,很快就要戛然而止。

他的世界将限定在一妻数妾之中,还怎麽对其他女子怜香惜玉,随着媒婆拿庚帖上门,宝玉心中为天下锺灵毓秀的女儿痛哭……

正当宝玉内心酝酿,有些如痴如醉之时,见到贾政心腹小厮进来,问道:「老爷传我有什麽吩咐?」

贾政说道:「今日你其他事都不用理会,去东府那边守着,琮哥儿上榜消息传来,立即回来报我,进士及第,光宗耀祖,这才是我贾门盛事!」

一旁王夫人听了此话,心中不由生出怒气,今日是宝玉大喜的日子,老爷居然还惦记琮哥儿劳什子上榜之事,当真是不知轻重,莫非真是老糊涂了。

老爷也不仔细想想,琮哥儿和宝玉,到底哪个才是他亲儿子!

站在贾政身边的宝玉,此刻心中刚酝酿一腔风花雪月的悲楚情怀。

突听到贾政说进士及第丶光宗耀祖之类话语,心中强忍恶心,心绪败坏如斯,恰如风花变为狗屎,雪月只照沟渠……

此刻吉时将至,因为家门礼数,赵姨娘带着贾环,李纨的丫鬟带着贾兰,也到正堂观礼。

贾政叹道:「今日也算巧合,宝玉定亲之日,正遇上琮哥儿金榜题名之时,如不是这般形状,我必当带宝玉丶环儿丶兰儿一同去观榜。

让你们见识一下,读书人毕生所望,该是何等景象,也好让你们因此奋发,将来也好各落前程。」

宝玉在一旁听了此话,犹如雪上加霜,双腿已有些发软,强忍着不去痛哭失声。

他想着自己今日娶媳妇,虽然那夏姑娘也算佳人,但却因此舍弃许多,已经是很不情愿。

偏偏自己的红喜之日,还正好撞上贾琮那狗屁金榜题名,天意弄人,晦气直接,如之奈何,当仰天痛哭……

……

伯爵府,贾琮院。

贾琮和姊妹们闲聊说笑,刚过辰时探春便去往东路院,因为今日是她兄长宝玉定亲,探春作为二房姑娘,自然要过去观礼。

她走时又留下丫鬟侍书,让她得了贾琮上榜喜讯,便让人到东路院告知,这才带着丫鬟翠墨离去。

等到辰时过半,贾琮带着晴雯和英莲,正要出府看榜,外头婆子进来传话。

说洛苍山崔夫人派了次孙柳琼上门拜访,贾琮听了也觉得奇怪,急忙去了外院相见。

柳静庵的长孙柳璧,和贾琮是至交好友,如今在金陵陪都户部任主事。

次孙柳琼和贾琮同龄,如今还在祖父身边读书,虽然也只是十五,却已是进学秀才,常人之中也算少年早发。

贾琮去外院正堂见到柳琼,他虽和贾琮同岁,见了贾琮却恭恭敬敬口称师叔。

贾琮问过才知,今日殿试皇榜解晓,师娘崔氏对他视如己出,自然对他榜上列名十分关注。

因洛苍山地处神京偏郊,消息不甚灵便,师娘崔氏特地让次孙到府,等候贾琮上榜喜讯,得了消息就马上回报家里。

大概对于崔氏来说,早就把贾琮当成自己的孙辈,不愿在山上枯等消息。

贾琮感念师娘牵挂,将柳琼留在外院,让管家好好招待,自己带人出府前往礼部南院。

……

洛苍山,柳宅。

柳静庵在书房中静静踱步,不时看向窗外满目翠意的山林。

时光流逝,比起前两年,他已越发苍老,须发皆白,腰背也微有佝偻,但双目愈发神光内敛,淡泊沉静,深不可测。

崔氏走入书房,看到丈夫这等神态,两人做了数十年夫妻,哪里不知他此刻心情。

笑道:「老爷事先还说,玉章左右都是进士及第,至于榜上何名,并不挂怀,你这幅神情,哪里是毫不挂怀的样子。」

柳静庵自嘲笑道:「如今上了年纪,已经老朽之身,反而有些着相了。」

崔氏笑道:「老爷教授的子弟之中,以玉章天赋才情最出色,柳家子弟出了八个进士,却从未出过会元。

唯独玉章夺得如此荣耀,这是老爷晚年得意之事,你挂念他榜上何名,也是人之常情。

我听说前段时间会试舞弊案闹得厉害,牵连了不少举子贡士,连有夺魁呼深的会试第三,都折了进去。

风云激变,形势动荡,反而对玉章颇为有利,老爷这位弟子,不仅能为出众,一身时运,也颇为奇异。

依着我看,他本是会元,必入一甲,多半还能大魁天下,这可是柳门荣耀,你们师徒双状元,只怕要名垂千古。」

柳静庵微微一笑,说道:「师徒双状元,夫人也知这要名垂千古,我看这可不容易。

玉章落地之始,注定是武勋子弟,圣上器重不是他的文华才情,而是火器之能,缉事之才。

偏偏他还能无师自通,精于战阵,无异天生名将,他身上的武略烙印,甚至在文华锦绣之上。

他如大魁天下,士林名望何等隆重。

圣上虽器重于他,但不希望他这样的人,成为文官魁首,以至于文武双利,这不符为君之道。」

崔夫人一代琴艺大家,也是颇有见识之人,自然能懂丈夫话里意思,不禁有些惋惜。

柳静庵自嘲说道:「更何况玉章是我的弟子,当初璧儿名列二甲前列,却连翰林朝考都过不得,岂不可笑。

不外乎是柳家一门八进士,如果还能人人皆翰林,我已有文宗学圣之名,难道我柳门也要入圣!

夫人不要忘了,玉章一旦登第,我柳家就是一门九进士,荣盛不可谓不重。

所以,璧儿远赴江南为官,我才会一言不发,玉章能否大魁天下,也是同理。」

崔氏虽觉得丈夫说的没错,但她对贾琮视如己出,望他荣耀风光的私念,似乎总有些放不下。

说道:「数日之前,陈天官上门拜访,我上茶之时,倒是听到一句,他举荐玉章为状元。

他可是春闱主考官,说话颇有份量,老爷虽想的不错,但世事难料。」

柳璧听夫人说到陈默,目光微微一凝。

说道:「陈默这人,看似圆滑,实则谋深,不然他也活不到现在,他的话只能信一半……」

柳静庵继续说道:「当初我收玉章入门,虽看中他人物才情,也是不想他在贾家过于寒微,有个立足之地。

他虽文华卓绝,才智非凡,但我并不想他在仕途打滚,反倒希望他能做个学问经世的大儒。

夫人可曾听说,玉章办的那个鑫春号,日进斗金,十分红火。

以他的本事,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一生安稳,福寿绵长,岂不更好。」

崔氏笑道:「老爷担心仕途深险,玉章会因此吃亏,依我看大可不必担心。

玉章虽年轻,可比你几个儿子,都要精明三分,天生做官的料子,你让他做学问大儒,未必和他的性子。」

柳静庵微微一笑,突然说道:「精明并不能褪却万难,有时命数曲折,人力难为……」

崔氏见自己老爷说了句模糊之言,心中也不在意。

在她想来,丈夫虽思虑周密,但点榜列名的可是皇帝和主考官,想到这里脸色微微一笑,便转身出了书房。

只是崔氏离开书房之后,却没听到柳静庵口中喃喃自语:「希望数年揣测都是错的……」

……

神京,礼部南院。

贾琮的马车到达时,张贴殿试榜单的东墙,已聚集许多等候看榜之人,但人数远不能和会试放榜相比。

会试放榜之时,三千应试举子,人人都有上榜机会,自然一个不落都来看榜,加上同来的亲眷至交,少说也有四五千人之数。

但是殿试张榜却大不一样,上榜贡士不过区区三百人。

那些落榜举子即便好奇,也不会过来欣赏他人上榜风光,以免遇到相熟的同乡故交,脸面上过于尴尬。

所以东墙下聚集人群虽不少,但和会试看榜人山人海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耳语。

看榜人群大都是今科贡士,除少数自视过高者志在一甲,或深怀野望欲搏翰林之资,大部分贡士神态轻松写意,谈笑无忌,气氛热络融和。

对于大部分学人来说,能够进入春闱,最终登上殿试榜单,已是读书人一生至高荣耀,早已别无所求。

贾琮因为带了英莲和晴雯一起出门,便将马车停在东墙对面的路边,随行管家和小厮,早早挤到东墙下人群中,等到礼部张贴榜单。

马车之中,英莲和晴雯一边小声说话,一边掀开车帘看拥挤的观榜人群,各自神情兴奋雀跃。

贾琮为了出行方便,事先让她们换了小厮衣装,愈发显得俏美伶俐,可爱诱人。

只是英莲虽戴了小厮的**帽,眉心胭脂痣露在外面,女儿气息婉媚,这麽都不像小厮,贾琮笑着将她的帽檐拉低。

此时,外头响起隆隆鼓声,礼部登科鼓敲响,终于到了张榜之时。

晴雯和英莲都挤在车窗初,神情兴奋的盯着人头攒动的南院东墙,贾琮也出来车厢,站在车辕上眺望。

一队衣甲鲜亮的禁军快速进入东墙下,将观榜的人群向后驱离,让东墙下空出一段位置。

三名礼部官员带领六名礼部衙差,架上梯子,开始在东墙高处,张贴殿试榜文。

三百名殿试贡士榜单,只分为两张,首先贴出人数最多的三甲榜单,最后贴出列名一甲二甲之首榜。

五月,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当三甲次榜贴于东墙之上,明黄色的榜单,在阳光下灿灿发光,耀人眼目。

看榜的人群如同平湖起波,瞬间掀起一阵喧哗和涟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