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54章 及第各荣宠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4章 及第各荣宠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6 10:46: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嘉昭十五年,五月二十五,伯爵府,贾琮院。

天色混黑之中,渐渐透出晨曦,靠近东窗的博物架,将窗棂上射入蒙昧光亮,切割成零碎光影,在黑亮枣木地板上缓慢游移。

侧榻上的芷芍,从酣睡中苏醒,掀开玫红绫罗薄被,带动一缕微风,房内弥散醉人的女儿幽香。

她舒展了下腰身,身上雪纺薄绸小衣绷紧,显露出纤巧婀娜的美好曲线。

芷芍下了睡榻,悄声走到贾琮床前,能听到床帐里绵长的呼吸,让她听了心中凭生安定。

她微微一笑,将床帐略略拢紧,走到紫檀如意垂云衣架前,那里整齐挂着贾琮的衣袍,还有她的衣着裙裳。

取了粉白贡缎绣梅枝长裙穿上,又套上件雪蓝工绣交领薄绸袄子,系好肋下盘扣。

因怕惊醒贾琮,她没点亮烛火,映着东窗下射入的晨曦,对着菱花铜镜,将满头青丝细细梳过,挽成漆黑的纂儿。

又在俏丽利落的纂儿上,插支剔透的翡翠簪子,晨起的慵懒尽数掩盖,已是娇美俊雅的俏佳人。

她似乎想到了什麽,走到博物架前,小心翼翼取下一个乌檀木盒,拿出里面一卷黄缎圣旨。

轻轻展开,对着东窗下微弱光线,好奇的轻声念道:「国之伦才,以臻世无遗珠,文华高登,不负圣贤纶音……」

妙然清脆的嗓音,在昏暗的房间之中,缓缓飘荡,异常悦耳轻盈,有种岁月静雅的美好。

正当轻声念叨一半,感到纤腰被人轻轻搂住,背上靠着温暖坚实的胸膛。

芷芍嘴唇微微一咬,嘴角生出笑意,站在那里也不动弹。

只听见耳边响起贾琮的声音:「鳌头独占,鸿誉士林殷望,不特海内虔尊,抑亦社稷倚重……

芷芍,你大清早起来,怎麽就读起圣旨来了,这有什麽好玩的,莫非也想下场春闱,蟾宫折桂?」

芷芍噗呲一笑,说道:「要想蟾宫折桂,也得先托个男身才行,那可就做不成三爷的丫头了。

三爷这次得了一甲进士,可是天底下少有的荣耀。

我只是好奇,宫里颁给一甲进士的圣旨,到底是什麽样儿的,那日三爷接旨,我也没瞧见,自然要看看这等稀罕。」

贾琮笑道:「圣旨都差不多,也不是我接到圣旨,另外两位一甲进士,也都会接到。」

芷芍说道:「三爷常和我说,以前我们住东路院禀库房,那时三爷就很用功读书,我虽都想不起来,但三爷有了今日,以往的辛苦都值了。」

贾琮有些不由自主,将搂在芷芍腰间的双手,微微紧了紧,觉得怀中娇躯温温软软,甜香扑鼻,心中一阵陶醉。

微笑说道:「当初在东路院,日子过得磕碜,好在有你作伴,如今你还在,而且日子比以前好了太多,我还有什麽不满足的。」

芷芍心中一阵萌动,抱着腰间的双手,东窗下的晨曦渐渐明亮,两个人依偎在一起,似乎各自想起许多……

贾琮感觉到怀中温香脉脉,有些情不自禁,在芷芍线条分明的嘴角,亲了几下,芷芍也闭着眼睛由他。

她正觉纤腰越发圈紧,心中小鹿乱撞,甜蜜熏然,却被贾琮鬓角的头发,磨得俏脸一阵发痒,忍不住轻笑出声来。

……

此时,外头游廊传来脚步声,东窗琉璃窗格上映出人影,芷芍微笑挣出贾琮怀抱,取了火摺子,将房里的烛台点亮。

门口传来敲门声,只是响了几下,门便被推开,晴雯手中拿着一身熨烫平整的进士礼袍,五儿跟着进来,手中端着梳洗的铜盆热水。

晴雯手中的礼袍,是昨日教授贾琮传胪礼仪的礼部官员,从库存之物中携带数套,让贾琮试穿挑选合适一套。

昨日晴雯和五儿小心清洗礼袍,然后重新熨烫平整,就为了贾琮穿上合体妥帖,能在传胪大典上更出风采。

方才两人刚走到门口,屋里还是漆黑一片,偏偏推开门时,那红烛火光看着亮起,本以为贾琮和芷芍才刚起身。

没想到明亮烛火之中,芷芍早已穿戴整齐,贾琮却身着小衣站在那里,显然是刚下床铺。

晴雯见芷芍在烛光映照之下,明眸秋波盈盈,双颊隐晕脂红,璀璨夺目,俏美无比。

她心中有些迷惑,这大清早起来,芷芍姐姐怎麽突然好看起来,瞧着古古怪怪的……

五儿比晴雯年长,也比她细心许多,却品味出房里若隐若现的旖旎暧昧。

她想到日常陪床值夜,起卧之间,难免耳鬓厮磨,脸上不由微微一红。

她放下铜盆,自然而然,去衣架上拿了贾琮的长袍,服侍他穿上。

芷芍嘴角微抿,上去把贾琮按在凳子上,细心帮着他梳理头发,晴雯虽有些迷惑,也懒得多想,拿起熨烫过的礼袍,整齐挂在衣架上。

房间里刚刚异样的气氛,一下重新恢复了寻常节奏,原先的甜蜜旖旎慢慢淡去,重新充斥着温和恬静的家居气息。

等到贾琮梳洗完毕,又和身边人用过早点。

刚过了卯时,迎春便带着丫鬟绣橘,身边还跟着贾母的丫鬟鸳鸯,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几人早早进了贾琮的院子。

因今日宫中传胪大典,辰时一刻在皇极殿举行,所有今科进士需辰时之前,在宫城午门聚集等候,会有礼部官员引导入宫。

传胪大典对于及第进士,可谓极其重要的入仕礼仪,对于百年首出一甲进士的荣国贾家,更是意义非凡。

迎春作为长姐,自然要早早过来,给自己弟弟操持掌眼。

即便贾母这等对科举一向漠视之人,也知道贾琮今日参加传胪之礼,是件非同小可之事,如有怠慢,可是要给人落下笑柄。

所以也是天不亮就起床坐堂,又让鸳鸯代她送贾琮出府入宫,也算是郑重其事了。

迎春等人刚进了院子,黛玉带着紫鹃也早早过来。

贾琮又回房内换上进士礼袍,被迎春转圈看了多次,扯袖正领,细心给兄弟端正仪容,直到满意才罢手。

黛玉虽然和贾琮亲密,但毕竟和迎春不同,不好帮他动手操持,只是在一边饶有兴致的瞧着。

等到贾琮穿戴整齐,探春丶湘云丶岫烟等姊妹都等在院子,连宝钗也从西府赶来送行,可算郑重其事。

众姊妹将贾琮送到二门口,看着他一身崭新礼袍,玉树秀挺,风姿卓立,走出几步,回头对她们招了一下手,便远远离去。

……

就在贾琮马车离开伯爵府,东西两府角门依次大开。

昨日王熙凤就让平儿过来东府,和迎春商议两府待客之事,紧锣密鼓做了许多准备,以免接下几日手忙脚乱。

宁荣街两侧路边,天色未亮,早已停靠许多车马,各自转载新鲜的菜蔬丶米粮丶鱼羊丶美酒等物。

在两府管家和小厮的引导下,这些车马各自驶入两府角门。

而今日因宫中传胪大典,本日早朝休朝一日,对京中各衙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可是难得的休憩之机。

这也预示因贾琮及第之喜,贾家那些世勋老亲故交,多半会辰时过半,就会早早上门道贺。

贾琮离府入宫之后,五儿早早去了西府,帮王熙凤和平儿操持待客之事,宝钗也跟着一起过去帮衬。

东府这里除了迎春坐镇掌事,探春和黛玉也从旁料理。

东西两府一应奴仆分派,物料领用,器皿摆设,迎客待礼等事,都被安排井井有条。

甚至于食料洗拨丶灯油火蜡丶分路流走等细微之事,也都被一一思虑到位。

等到天色大亮,宁荣街道两头,陆续驶入许多车马小轿,各自的东西两府停靠。

随着旭日东升,贾家东西两府,再次成为神京城瞩目的焦点……

……

大周宫城,承天门。

贾琮的马车到达时,已有不少今科进士已聚集等候。

贾琮作为春闱会试会元,殿试一甲榜眼,是同年进士中备受瞩目之人。

他刚走下马车,便有许多同科进士,上前寒暄致意,气氛热络和畅。

此次他具大魁天下之资,虽没点为头名状元,但避开众目睽睽之境,也为将来仕途生发,留下更多馀地留白……

他作为三百同年进士中,唯一当朝勋贵,五品正官,原本就太过耀眼夺目。

毕竟贾琮身上的诸多光环,实在难以令人忽视。

文宗弟子,二元登科,词名冠绝,书法宗匠,少年名将,削番封爵丶屡破大案……

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常人终生难以企及。

如果贾琮这样的人物大魁天下,或许他的才华文章,难以指谪。

但依着文人相轻的劣根,天下学子不知要造多少非议,诸如官官相护丶贵庶有别丶公器私用丶隐晦不明等风议谣言,必定会尘嚣日上。

如今退为一甲榜眼,谢名去望之下,反而让他在今科进士中,收获了更多的拥戴和善意。

因为他不再那麽耀眼夺目,难以接近,更易被大多数进士视为「同类」,更何况还是如此出色的人物,与其相交,何乐不为。

这就是人性……

……

今科状元张文旭丶探花陈启瑞,也都上前和贾琮招呼寒暄。

张文旭做为头名状元,本该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但欣喜万分的同时,内心也有说不出的压抑……

本年春闱实在有些非比寻常,不仅出了舞弊大案,也出现了许多才华绝伦的人物。

会元贾琮自不待言,本就是名动天下的传奇人物,除此之外,徐州邹辉,杭州府林兆和,都是名声不小的状元热门之选。

邹辉高举会榜第二,林兆和为会榜第三,张文旭虽在青州之地,才名不小,但是这些人相比,就变得有些寻常。

贾琮身份显赫尊贵,林兆和身陷舞弊案,邹辉盛传为书经八股奇才,但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朝政时事不够敏锐,在殿试策论中失利……

如果不是这种种原因,张文旭难登状元之位,这对他本该是侥天之幸,志得意满,欣喜若狂。

只是但凡能考中进士之人,那个都不是糊涂之人,人人目睹耳闻舞弊大案风波,多少能推断出其中根底。

更何况张文旭之下,偏偏挨着贾琮这等光彩耀眼人物,才华名望与他相比,明显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是看榜之时,还是当下承天门前一幕,贾琮在同年之中的声望和拥戴,似乎都在他张文旭之上。

这状元和榜眼,到底谁是谁的陪衬,张文旭心中颇为无奈……

……

相比于状元张文旭,探花陈启瑞的心情却轻松写意太多。

一甲只有三人,探花虽居末,相比之下,却是最无关大局之人,但也是正儿八经一甲进士,当真说不尽的好处实惠。

因此,陈启瑞上前和贾琮寒暄攀谈,甚为疏朗大方,他对贾琮的钦佩推崇,发自内心,不吝赞美。

这本也是应有之义,屈居三名的陈启瑞,对居前的状元和榜眼,表示崇慕,显得十分顺理成章,完全不像张文旭那样扭捏。

贾琮和陈启瑞聊的有几分投契,他见这位新晋探花郎,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只是皮肤微黑,腰身略显圆胖。

虽探花郎的风仪俊美,差相仿佛,没有多少,不过看着讨喜,一脸福相,看着让人顺眼。

历来世人对探花郎,多少有些市井遐想,将一甲三名探花,演绎得比状元都风光。

杜撰点中探花者,不仅要才华卓绝,更要容貌俊美。

自唐朝科举制初立,确有这等点选探花的典故,但是在科举选才之中,往往难以完全兑现。

天下学子之中,既要才华横溢,又要相貌俊秀,这等两全其美的人物,本就不太多见。

这样的人物是否就能得中举人,进入春闱大比,又在五五之数。

即便最后进入春闱,会试又是誊名阅卷,排定名次,又不是以貌取人,这等相貌出众的学子,就能名入会试前十八名?

最终能进入一甲的机遇,更是微乎其微,几乎等同于没有。

所以,大周历届探花遴选,还是以才遴选,只是尽量顾及相貌仪态,但毕竟不是选美,这种顾及不过是相貌端正,不要过于磕碜。

因此,像陈启瑞这样的探花,不过在中允之列,合理之中。

那些吹捧探花皆为貌比潘安,不过是市井浅薄之人,一厢情愿扯淡幻想,发骚买浪而已……

……

随着时间流逝,天色大亮,承天门外聚集的新科进士越来越多。

因入宫时辰未到,正是这些新晋进士,相互联络同年,交谈熟络好时机。

三百进士已是规模不小的人群,各自围成小圈,相互寒暄说话。

其中最多是以同乡相叙,也有以同师相论,或以同书院聚集。

另有一种便多些心机,以来经营人脉关系为上,为未来仕途打好伏笔。

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以三位一甲进士为核心,周围举了不少新科进士,相互寒暄攀谈。

而且三位一甲进士之中,又隐隐以贾琮为核心……

其中原因不外乎状元张文旭丶探花陈启瑞虽点榜之荣,名声大噪,却无官身名望。

相比之下,贾琮官爵贵重,名动天下,听说还是天子宠臣,自然也更炙手可热。

贾琮的同窗蔡孝宇丶刘霄平也到承天门外,远看到一群进士围着贾琮攀谈。

他们和贾琮都是至交,有的是把酒闲扯的时间,所以只站在圈外看热闹。

此次蔡孝宇丶刘霄平都名入二甲中前之列,只要有些运气,说不得都有入翰林之资,所以心情都十分轻松写意。

刘霄平望着贾琮身边的人群,说道:「玉章差一点就可以三元及第,名流青史,当真有些可惜。」

蔡孝宇微胖的脸庞上,带着一丝玩世不恭。

笑道:「我父亲说过,名望要有,过重不及,可成标靶,也为累赘,有时候仕途行事,反而难生风雷之气,难行务实之事。

玉章和普通人不同,他什麽时候缺过名望,你瞧他不过做了榜眼,就已这般招蜂引蝶。

真要是做了状元,再见了我们,还不是鼻子上天,不妥不妥,榜眼足够了,大家还能好好吃酒说话,没那些劳什子顾忌。」

刘霄平听了微微一笑,想到蔡孝宇的父亲蔡襄,身为内阁大学士,虽位极人臣,却一贯有枭士之名。

蔡襄在朝臣之中,多少有些异类,不推孔孟恕德之道,只讲行事务实致用,虽是极有才干之人,但对政敌也一向毫不手软……

他会对儿子说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奇怪,自己如果不是蔡孝宇的至交,只怕蔡胖子还会顾忌,自己还听不到这话呢。

微笑说道:「探花陈启瑞倒是仪表堂堂,风度大方,人缘颇好,着实不负探花之名。

状元张文旭也是才名卓着之人,只是看起来像是不太受同年待见啊……」

蔡孝宇有些幸灾乐祸一笑,轻声说道:「要说张文旭确有些名堂,我家祖籍青州,家中亲眷来京中走动,说起过张文旭在青州颇有才名。

他也算洪福齐天,祖坟冒烟,居然能点中状元,只是运气还稍许不够些,居然遇上玉章这种怪胎。

你我兄弟还不清楚,这麽些年了,玉章最擅长之事,抢尽自家风头,败光他人兴致,哈哈,你看这些同年,还一个劲往上凑。

嘢,仲文你什麽时候瞎的,就陈启瑞这样子,还仪表堂堂,不负探花之名,他都还没我生得俊。」

刘霄平有些嫌弃的看了蔡孝宇一眼。

摇头说道:「男子之容,鼻直口阔,魁伟丰美,阳刚昂藏,雄壮堂堂,方为上选。

陈启瑞便是这等卓绝风仪,其人又才华横溢,虽肤色黑了点,也不伤大雅,自然不负探花之名。」

他又对蔡孝宇劝道:「孝宇,不是我说你,自从会试上榜之后,你就懈怠贪吃,敲诈了玉章多少春华楼席面。

你瞧你如今形容,心宽体胖,腰背浑圆,都快赶上探花郎了,再不知节制,就要有碍进士观瞻了。」

两人正在那里调侃互损,承天门内响起隆隆鼓声,礼部官员过来教导礼仪,所有今科进士开始整队理衣。

耀眼明朗的晨光之中,两扇巨大宫门缓缓大开,三百进士在礼部官员导引下,列队进入承天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