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56章 御街可夸官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6章 御街可夸官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3 10:46: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周宫城,凤藻宫,女史廨房。

日头升高,初夏炎炎,院落里的梧桐树,投下大片班驳的树荫。

元春有些坐立不安,在树下阴凉处来回走动。

她头戴乌纱翟冠,穿红绫对襟大袖袍衫,内穿粉白单色抹胸,下身素色百褶宫裙,高挑婀娜,清贵典雅,俏美生姿。

目光时常越过起伏的女儿墙檐,看向凤藻宫的东边,那里正是皇极殿的方向。

元春身居深宫,消息有些闭塞,虽知今日皇极殿举行传胪大典,却不知今日早间,礼部东墙已贴殿试皇榜,更不知贾琮榜上何名。

早间前琮得中会试会元,消息早已传遍后宫,元春闻听消息,更是喜出望外。

以她的推测,贾琮能得中会元,或许能名入一甲,也或许在二甲前列,历来春闱列榜情况复杂,没有张榜之前,难有定论。

元春在宫中多年,自然清楚宫中传胪大典规程,贾琮身为今科进士,必定要入宫奉礼。

今日一早,她便靠宫中多年积攒的人脉,让心腹丫鬟抱琴出去打探消息。

只是皇极殿方向,持续响了半个时辰的鼓乐,一直到声音收敛,也不见抱琴回来报信,元春心中多少有些焦急。

正当她有些心神不定,院门突然被一下推开,抱琴俏脸娇红,娇喘嘘嘘,像是小跑着回来。

她见了元春,满脸笑容的嚷道:「姑娘,我打听到消息了,着实是大喜,皇极殿传胪大典,三爷被点中一甲榜眼,风光得不得了。

我找到姑娘托的熟人,带我过了两道宫禁,隔着皇极殿还有老远,就听到传胪官叫了好几声三爷的名字。

每叫一声,鼓乐就会震天般响起,别提多风光体面了。」

元春听了喜不自胜,笑道:「贾家当真祖荫尚在,竟出了琮弟这等凤雏之子,他实在太过出色,得中会元,点中榜眼,可是读书人几辈子难求的荣耀。」

抱琴笑道:「姑娘这还不算最得意的呢,我听了传胪官唱名,又在那里等消息,但凡进出过皇极殿的宫人,我都问了一遍。

最后才打听到,三爷不仅被点中榜眼,还被皇上封了正五品翰林侍讲学士。」

元春一听这话,一下也惊呆了,俏脸绯红激动,问道:「你这话当真,我是知道宫中规矩,状元寻常也只封从六品翰林修撰,琮弟竟能直封翰林学士?」

抱琴笑道:「我知道这是三爷的大事,可不敢马虎大意,所以在那附近等了许久,一共问了三个出入皇极殿的黄门和宫女,他们说的都是一个话。

姑娘,这可是皇上圣旨册封,哪个敢胡乱说话,绝对是一点不会错。」

元春听了这等喜讯,似乎有些魂不守舍,脸上都是激动向往之情,在那树荫下走了来回。

口中喃喃说道:「抱琴,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我们贾家不仅出了榜眼进士,还出了翰林学士,武勋之家出翰林学士,闻所未闻,天大喜事,祖宗显灵……」

抱琴见自己姑娘欢喜过头,竟有些语无伦次起来,笑道:「姑娘,三爷的风光事还不止这些呢。」

元春笑道:「你这丫头,说话大喘气,怎麽一段段的说,快说,琮弟还有什麽好事。」

抱琴笑道:「皇上还下旨,赐一甲进士三人,乘骑御马,御街夸官,三百进士一律同行。」

元春笑道:」御街夸官,小时候在家里听戏,倒是记得戏文里唱过,如今琮弟也有这等荣耀了,可惜我没福分见到了。」

抱琴听元春话中深有遗憾,心中突然有些低落黯然,说道:「是的,三爷这等的风光,我们却都看不到的,当真可惜。」

她小心的看了一下院门,轻声说道:「姑娘,我们在这不得见人的去处,已呆了快十年了,姑娘不是也想出去,我们什麽时候才能回家。」

元春微微一笑,伸手抚了一下抱琴鬓边秀发,说道:「快了,前儿内宫监新任管事太监,到凤藻宫办事,还提起过此事。

宫中一贯都是十年放归,只要无红白双事礼数耽搁,或人口流动缺口等变故,明年今日我们必定已回家了。」

抱琴听了喜动眉梢,说道:「那敢情好,明年就能在家过年了,只是三爷御街夸官这等稀罕事,就这麽一回,到底还是见不到了。」

元春笑道:「琮弟能为大,说不得以后比这风光的事,还会出几桩,那也是真说不准,你总会瞧到这等稀罕的……」

……

大周宫城,承天门。

但凡读书人能乡试中举,便已进入士大夫阶层,即便原先一贫如洗,通过土地投献等途径,多少都会积蓄一些家底。

所以许多进士入宫参加传胪大典,随身都带有家仆车马,都还在承天门外驻留,等到主家出宫接送。

承天门乃是皇城门户,周围戒备森严,这些车马仆人聚集等候,倒也不敢随意喧哗走动,最多不过是闲话聊天。

等候的人群之中,其中一队车马,显得比其他人家颇有不同。

马车使用两匹上等架马,驭车之人是个利落挺拔的少年,五官清秀,神情沉稳,显得颇为干练。

马车还跟着三个衣裳整洁家仆,行动举止都和常人不同,一看就是豪门贵人出行架势。

周围的车马都下意识,和这队车马保持距离,豪门人物如安分还罢了,要是嚣张跋扈的性子,旦有招惹,便会招来祸事,自然要离的远些。

此时,江流正坐在车辕上,安心等待贾琮出宫。

贾琮今天出门,本就带江流驾驭马车,这也是他日常出现习惯,不太喜欢前后呼应,觉得太过累赘。

只是迎春觉的今日不同往常,自己兄弟入宫参与大典,即便不讲排场,总要多跟人手伺候关照,所以让管家安排得力管事随行,还带两个灵活小厮跟班。

贾琮入宫已一个多时辰,江流等人正等得有些困乏,突然看到承天门冲出几匹禁军快马,分别向不同方向而去。

之后又出来五六个宫中内侍,城门内也跑出一队禁军,对拥挤停驻的车马,进行驱赶清场,现场一时有些混乱。

一个内侍大声说道:「圣上有旨,赐一甲进士御街夸官,三百进士同行共襄荣耀,承天门外,闲杂人等一概回避!」

江流听了这话,精神微微一振,连忙上前询问传话内侍,御街夸官详细途径。

那内侍听说是威远伯的下属,不仅丝毫不见怪,还颇为客气笑道:「原来是威远伯随从,你家伯爷今日在皇极殿上,可是好生风光。

今科状元也不过封从六品翰林修撰,你家伯爷却封正五品翰林侍讲学士,天大的荣耀。

告诉这位小哥知晓,此次御街夸官之行,从承天门处,过贡院,至显德门,最后返归礼部衙门,明日一早,礼部衙门正堂还要开恩荣宴。

你可将车马驶往礼部南院附近等候,到时就能接到你家伯爷。」

江流见那内侍态度客气,说的又十分详细,连忙向他道过谢。

他虽不明白翰林侍讲学士,是个做什麽职司的官职,却知道读书人入翰林,那是天大的荣耀,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他一边将马车驾驭到礼部等候,一边将方才的话和随行管事复述,让他立即回府报喜。

……

随着宫中禁军快马向城中传达旨意,关于今科一甲进士御街夸官的消息,飞快在神京街头巷尾扩散。

镇安府和五城兵马司,各自紧急调配人手,派出大批衙役和兵丁,维持清理进士游街经过街道秩序。

新任镇安府尹刘彬芳,甚至带领府衙三班衙役,亲自上街主持疏通街道,安抚民众,颇为亲力亲为。

沿途街道上的笨重车马,游走流动的摊贩,凡是妨碍路面游走通畅之事,都在最快的速度得到清理。

甚至是流窜街头的无赖地痞,也都被刘彬芳亲自带领衙役驱赶一空。

要知道一甲进士游街夸官,乃是皇帝圣旨,更不用说还有三百今科进士伴行,实在是兹事体大。

可不止三名一甲进士,还有同行的三百名今科进士,他们其中很大部分人会留在京城为官。

要是让这些正意气风发的读书人,看到经过街道存在民政不靖之处,因此引动流言,生出是非。

新任镇安府尹刘彬芳,屁股还没坐热的官位,说不得就要挪窝,所以他才不得不郑重其事,亲自上街理事。

而且,榜眼贾琮是此次御街夸官主角之一,五年前荣府府巫蛊案,当时还是镇安府属官的刘彬芳,就已和贾琮打过交道。

他十分清楚贾琮是个怎麽样的人物,镇安府前任府尹张守安就栽在他手里,刘彬芳对此可记忆犹新……

……

庆逾坊,夏府。

夏姑娘独自在后院花园闲逛,神情难掩倦怠,显得有些落寞。

她虽内心对宝玉极其抵触,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应承夏贾两家亲事,内心的厌恶丶恐惧丶疲倦难以言喻。

她就像个溺水待毙之人,竭尽全力寻找得以喘息之机,就像囚禁牢笼的困守,渴望能看到外头仅有的光亮。

越是在这样重压之下,贾家东府那位俊美无双,清贵无比的少年伯爵,越发成为她内心唯一慰藉。

就像可以饮鸩止渴的毒酒,即便喝入腹中会肠穿肚烂,但死亡前麻痹神经的快感,依据让人迷醉陶然,不愿放弃……

这两日时间,夏姑娘尽量不去想和宝玉的亲事,她将心思都转移到贾琮身上,让自己逃避那令人窒息的绝望。

前几日她给了宝蟾一包银子,让她去打听贾琮上榜的消息,昨日她便得知今日礼部放榜之事。

这日上午,她就让宝蟾安排人去打听消息,还让宝蟾去外院等候,一等了消息就回报,可是时间过去许久都没动静。

正当她在后花园闲逛,有些百无聊赖之际,听到围墙之外突然十分嘈杂,吵吵闹闹,一片驱赶吆喝之声。

夏姑娘听了墙外喧哗,心中有些烦躁,叫来内院一个丫鬟,让她去外院打听,到底发生了什麽事。

那丫鬟刚匆匆忙忙出去,夏姑娘便进见到宝蟾急匆匆过来,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她见到夏姑娘,说道:「姑娘,我找的打听消息之人,方才回来报信,他说今日礼部张榜,贾琮中了一甲榜眼进士。」

夏姑娘一听这话,顿时眉花眼笑,原先心中烦闷苦痛,似乎一扫而空。

一张俏脸笑嫣如花,甚为养眼动人,笑道:「他可真有能为,事事都拔头筹,即便中进士也得是一甲的,当真是天下少有的人。」

突然夏姑娘想到什麽,问道:「榜眼是第二名,怎麽还能有人比他厉害,居然抢了他的状元!」

宝蟾一听这话,一阵膈应别扭,心中暗自吐槽,姑娘真是够疯的,难道贾琮就要是天下第一,旁人还不能胜过他了。

但是这话她只敢心里想想,却不敢说出口,不然姑娘必定一个耳刮子就过来了。

自从姑娘终于就范,答应了和宝玉的亲事,脾气就变得愈发古怪暴躁,让宝蟾每日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有时候她心中甚至会想,姑娘要是和她一样,尝过宝玉的好处,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夏姑娘见宝蟾糯糯的不敢回话,冷哼说道:「琮哥儿可是头名会元,天经地义就该是状元,怎麽会变成榜眼,必定是哪些主考官都瞎了!

前些日子不是闹科举舞弊,多半是那狗屁状元殿试作弊,抢了琮哥儿的状元,真是不要脸!」

宝蟾也是大字不识几个,但多少还知道些轻重,见自己姑娘一说的贾琮,就变得胡言乱语起来。

她心中又忍不住吐槽,姑娘好疯的话,还好是在家里,不然谩骂状元,说不得要吃官司……

……

夏姑娘又问道:「为何墙外如此吵闹吗,是出了什麽事情吗?」

宝蟾因刚从外院回来,倒知道其中原因,说道:「我听外院门房说起,宫里皇上传下圣旨,让一甲进士骑马游街,叫什麽御街夸官。

墙外面是汉正街,一甲进士骑马游街,正好要经过这里的。」

夏姑娘一听两眼发亮,喜道:「琮哥儿是一甲榜眼,必定也要骑马游街,当真是光彩体面之事……

宝蟾,你让人去汉正街口那家女客茶楼,在二楼包个位置最好的靠街雅室,再把马车准备好,我要出门。」

宝蟾有些踌躇,说道:「姑娘,今日太太不在家,你一个人出门,是不是不太好,太太回来要说话的。」

夏姑娘想到自己母亲不在家,不过是忙着给自己置办嫁妆,让自己将来体体面面,嫁给那娘气兮兮的玩意。

她想到这些眼睛就红了,泼辣说道:「那又怎麽样,我偏就要出去,娘回来就让她唠叨去。」

宝蟾又劝道:「姑娘,如今消息都传开了,这些靠街雅室,估计紧俏的很呢,必定很多人想包了看热闹稀罕……」

夏姑娘气呼呼说道:「难道我缺银子吗,他们花十两,我就花一百两,难道包不了一间雅室!」

她从发髻上拔下一只镶嵌东珠的金钗,说道:「这根钗三百两买的,用它能包下神京城任何一处雅室。

你要是办不成事情,今晚就不用吃饭,在石阶上跪到天亮!」

宝蟾见夏姑娘突然发飙,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连忙说道:「姑娘不要生气,我定叫人包到临街雅室,让姑娘满意还不成吗。」

……

荣国府,荣庆堂。

这里大早,贾琮入宫之后,东西两府便里外忙碌,到处洋溢喜庆气氛。

因贾琮进士及第,来西府拜谒的贺客,多为贾家世交勋贵和姻亲故旧。

辰时将尽,贾政便带着王夫人丶宝玉入西府,在贾琮不在之时,帮着贾母接待老亲贺客。

王夫人虽不愿见贾琮得意,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何况到西府帮着待客,是自己老爷的意思,夫为妻纲,她也没不来的道理。

再说她也愿意多来西府走动,也好在世家老亲面前多露脸。

否则旁人倒以为,二房搬出荣国府,就和贾家正溯没了牵扯,真觉得二房成了偏支,岂不是丢脸。

至于宝玉却和王夫人不同,他虽平时爱在西府腻味,也好藉此亲近家中姊妹。

但这几日是贾琮及第之喜,这种让宝玉恶心的禄蠹之事,他是绝不愿沾惹的,否则岂不白白玷污了自己。

但宝玉再自诩情怀清白,心志何等不迈俗流,行动何等卓然独立。

只要父亲贾政对他不屑冷哼一声,宝玉立马就原形毕露,变成怂包软蛋,历来都是如此……

所以,今天也同往常一样,即便心中不愿,最终还是低眉顺眼的跟来。

宝玉刚走近荣庆堂,就看到堂口挡帘掀开,两个身形绰约动人的女子,正从荣庆堂中出来。

他眼睛不禁一亮,这两个女子都十五六岁年纪,体态苗条婀娜,姿容俏美无双,皆为一等一人物。

宝玉认出其中一人,便是让他心心念念的五儿,另一女子举止如兰,气度出尘,比起五儿还要出众几分。

宝玉一向都在这些上下功夫,这人虽少来西府,宝玉并不常见,却一眼认出,正是贾琮的大丫鬟芷芍。

他听说过芷芍曾出家修行的故事,私下认为与自己好佛禅的情趣,竟有几分契合之处……

只是这位芷芍姑娘,兰心蕙质,深居东府,从不爱走动,宝玉虽久有仰慕,却未有亲近说话的机遇,深以为憾。

如今又再见到,心中顿生伤春悲秋之感,赞叹芷芍俏美动人,自己身边丫鬟,竟无人能及一二。

又见她和五儿都手捧精致饰盒,俏脸红晕,神情娇羞,看着虽动人,却又有些古怪。

他本满怀不愿的来西府,却偶遇两个出众女儿家,原先不愿不快,顿时一扫而空。

心中又自怨自艾起来,早知如此,就应早些过来,方才荣庆堂也好偶遇说话……

此时他的目光像是被黏住一般,一直追随芷芍和五儿走远。

直到贾政在前面哼了一句,宝玉才屁颠着跟上。

只是走到荣庆堂门口,他实在忍不住心中好奇,故意慢下脚步,等到贾政和王夫人进入堂中。

他赶紧问掀开门帘的琥珀:「琥珀姐姐,东府芷芍和五儿两位姐姐,怎一大早就来荣庆堂,可有什麽要紧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