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57章 纳房分亲疏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7章 纳房分亲疏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3 10:46: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荣国府,荣庆堂。

琥珀从小服侍贾母,自然清楚宝玉的为人,甚至连宝玉想招惹鸳鸯,她也心知肚明。

如今见他这等神色,这种问话,哪里不知他的心思,定是瞧着人家姑娘好看,又生出牵三挂四的念头。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要扔。

如两府没有贾琮这样的人物,宝玉在贾家也算个周正公子,对丫鬟们嘴甜口乖,颇有些人缘。

但众人见识过贾琮的光彩夺目,再照见宝玉就都是一身毛病,言语虚妄,行动乖张,举止看似自矜,实在暗藏猥琐。

加之前面出了金钏的事,差点丢了一条小命,闹得沸沸扬扬。

如今除宝玉房里袭人等丫鬟,因都上了烙印,没有其他出路,一味对他奉迎热络,西府其他丫鬟对宝玉已敬而远之。

像琥珀这等贾母身边的大丫鬟,日常所见比旁人更多些,她亲眼见过贾琮如何厚待长姐,将原先无人问津的二姑娘,宠成了东府的管家小姐。

这才是真正疼惜爱护女儿家,比宝玉嘴巴甜言蜜语,事后撒丫子跑路,两者实在不能相比。

琥珀碍着贾母的脸面,日常对宝玉都是以礼相待,但说心里会向着谁,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

一个是正经家主伯爷,一身本事,待人以诚,一个是偏门纨絝少爷,一事无成,好色轻浮,这都用不着去掂量的事。

现在宝玉问话暧昧,琥珀心灵嘴巧之人,自然踩火头泼凉水,随手而为之事……

她微微一笑,说道:「可不是要紧事吗,而且还是喜事,三爷今年满舞象之年,按府里规矩,要行纳房之礼。

老太太选定吉日,正好就是今天,所以一大早就请芷芍和五儿姑娘。

方才在荣庆堂里面,两位姑娘向老太太奉茶行礼,老太太赏了贵重头面首饰,以后她们俩就算三爷正经屋里人了。

老太太还说,三爷如今大孝在身,这几年都不能娶亲,眼下有了屋里人,说不得三爷能早些开枝散叶,多美的事。」

宝玉一听这话,脸色顿时煞白,屋里人丶奉茶行礼丶开枝散叶等话语,听得他心中如遭暴击,一时忘记入堂,仰头看天,一脸悲忿欲绝之态。

至于他心里悲愤何来,心思龌龊轻浮,自然难对人言。

不过是自己有之,都是赤条条清白白之事,他人有之,都是亵渎女儿蹈入污浊之举。

此时,堂内传来贾政的声音:「宝玉呢?」

正一腔悲情酝酿正浓的宝玉,刚刚进入状态,被贾政轻描淡写一句,顿时吓得哆嗦,一下便收了神通,慌忙进入堂中。

……

此时,鸳鸯从不远处风雨游廊走来,见到琥珀放了门帘,正站荣庆堂门口,脸色神情还有些古怪。

她走过去问道:「你怎麽一个人站这里,刚才和宝玉嘀咕什麽呢?」

琥珀见是鸳鸯,将她拉到一边,在耳边咬了几句,将方才的事说了,又说道:「这宝二爷愈发古怪起来,像天底下生得好的姑娘,都关他事情一样。

三爷收屋里人,又不关他的事情,也没有个高低算计,摆出那副脸子,也不知给谁看的……」

鸳鸯听了微哼一声,说道:「宝二爷不是一辈子都这样,这也不稀奇了,他也就自己心里闹一阵,谁又会当回事。

如今他定亲了,等到娶亲之后,搬回东路院去住,大家也就清静了,你想看他脸色,也瞧不着了。」

琥珀轻笑道:「就是这个道理,那位宝二奶奶可是厉害的,以后有她坐镇,宝二爷也不会作怪。」

鸳鸯神情奇怪,问道:「你这话奇怪,你才见过人家几面,怎麽就知道夏家姑娘厉害了,我瞧着她相貌出众,举止大方,可是正经千金小姐。」

琥珀笑道:「鸳鸯姐姐说的是没错,可你也不想想,桂花夏家好大名头,夏太太寡妇失业的人,能把家业操持那麽大,该是多厉害的人物。

她养出来的女儿,你说会不厉害吗?」

鸳鸯笑道:「这话倒是在理,按这样说宝二爷也算有福了,他自己倒也罢了,娶了这样的媳妇,说不定就撑起门户了。」

琥珀又问道:「这一大早的,你从哪里回来?」

鸳鸯笑道:「今日一早,史家大太太过府道贺,她知道官场上规矩,说三爷是一甲进士,今日进宫受礼,按惯例是要封官的。

说这是进士及第的规矩,到时候又是一喜,老太太听了就让我去东府走动,看有没有宫里的消息。

我去东府呆了许久,都没等到消息,那边忙着待客筹备,二姑娘她们都操持事情,我又插不上手,不好在那里闲等着,便先回来了。

晴雯说要是得到三爷喜讯,就让人报到荣庆堂。」

琥珀说道:「如今老太太也和以往不同,愈发在意三爷的事情。」

鸳鸯笑道:「这也是常理,你听说过谁家爷们,能像我们三爷这样,一年到头都这般风光体面,老太太是个有福气的。」

两人闲话了几句,也不好耽搁太久,便都回了荣庆堂。

……

荣庆堂中气氛融和,济济一堂,不仅贾政和王夫人在座,薛姨妈今日已大早过来,陪着贾母说话待客。

因如今宫中传胪大典还在进行,因此许多贾家许多世袭老亲,都还没来得及上门道贺。

贾母等人还算有些空闲,自家几个人在堂中唠嗑。

在座的还有忠靖侯李氏,陪坐的还有史湘云。

宝玉原本以为,东府姊妹也会来走动,却没想到来史湘云一人,心中有些失望。

今日忠靖侯李氏大早就过府,给自己姑母道喜,因史鼎今日也要入宫观礼,所以并没一同前来。

好在宝玉入堂之时,李氏刚和贾母絮叨过贾琮封官的事,不然宝玉听了又要膈应。

此刻他坐在那里,想到方才琥珀的话,心中还有些不自在,连湘云和她说话,他都有些心不在焉。

只是他坐下没多久,便听李氏说道:「姑太太,原本我想接湘云回去住段时间,可这丫头就是不肯,一味在姑太太这里闹,让你老费心麻烦。」

贾母笑道:「这有什麽麻烦的,她从小就有一半时候在我这里养,只要她还没出阁,我都帮你们养着,不用你们操一点心,你说可好。」

李氏笑道:「那自然是好事,有姑太太教养湘云,那可是她的大福气,以后出阁也多层体面。」

一旁湘云听了心中稀罕,怎麽老太太和婶婶,突然说起出阁的事,我这才多大年纪,用得着唠这种事吗?

出阁有什麽好的,如今这样才真痛快自在呢……

……

宝玉方才在门口,刚被琥珀踩火浇水,心中正不自在,听到湘云出阁之类的话,心中更生郁闷,觉得世事苦涩,这些锺灵毓秀最终都会离他而去……

薛姨妈心中叹息,这琮哥儿还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加袭荣国爵还不算,这回子又成了一甲进士公,愈发高不可攀。

史家太太这是打起哑谜了,老太太连养到出阁的话头,都已经说了出口,多半要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自己孙子便宜给自家侄孙女。

薛姨妈想到自己女儿死心眼,如今还在凤姐院里,帮琮哥儿操持西府事情,可女儿要想遂了心愿,只怕是跋山涉水都难赶上趟……

薛姨妈听出堂中话外之音,王夫人自然也不会听不出来。

她心中不禁有些冷笑,当初琮哥儿要不是被宫中赐婚,后来又接着亡了大老爷,事情不得便利,只怕老太太早把湘云许给他定亲。

如今史家人见这小子成了进士,愈发看上的他的前程,话里话外的暗示,这是想旧事重提,老太太看来也乐意的很。

她们倒是算计的清楚,琮哥儿三年大孝过去,湘云也正好过了及笄之年,可不是正养到出阁吗……

他们都以为这小子是个好的,光看重他外表体面,却不知他内里淫邪,早就暗地里和宝钗搞到一起,恬不知耻的货色!

要不是顾忌妹妹的脸面,不想以后姊妹反目成仇,断了一条后路,自己早就嚷出这件事情,看那小子以后还有什麽脸得意……

……

忠靖侯李氏笑道:「姑太太府上可算是喜事连连,宝玉刚定下亲事,琮哥儿又进士及第,这是仕途青云直上,还带着子孙红喜盈门。

宝玉如今算是妥当了,桂花夏家也是神京有名的门户。

眼看着宝玉就成家立业,只是琮哥儿却不巧,如今孝礼未尽,三年后怕是要十八了,也真是一年大似一年。

好在姑太太想的妥当,挑好日子给他安排了屋里人,也让琮哥儿赶上双喜临门。

依着我看,今年琮哥儿是进士及第,说不得来年今日,就要给姑太太添丁进口,也未可知。」

李氏会说这种奉承话,也在常理之中。

像贾史这种世家大户,子弟成年行纳房之礼,是让子弟早些懂男女之事,省得出门浪荡鬼混,另外一桩就是为多繁衍子嗣。

因此李氏说这等热闹话,堂中众人都不以为意,习以为常。

唯独宝玉脸色灰败,双目呆傻,腹部抽搐,似要呕吐。

方才他已被琥珀恶心一回,没想这史家婶婶更势不可挡,连添丁进口的鬼话都说出口,当真是亵渎女儿……

……

王夫人因是后来进来,并没看到芷芍和五儿行礼之事,听了这话神情有些疑惑。

贾母笑着说道:「原本就挑了今日,给琮哥儿和宝玉行纳房之礼,可巧赶上琮哥儿及第之喜。

大太太如今寡居,轻易不出来见人,琮哥儿又是个没娶妻的,少不得我这祖母操办,方才已让芷芍和五儿尽了礼数。」

我已另备了两份礼数,到时你带给袭人和彩云,让她们以后好好服侍宝玉。」

王夫人听了贾母这话,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贾母虽拿着邢夫人寡居不便出面,贾琮未立正室等理由,说道只能她这祖母亲自操办。

至于自己的宝玉,因为双亲在堂,老太太这边的礼数也就免了。

贾母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实际缘故却不是如此,王夫人心里也是明镜似的。

如果换了寻常日子,贾母多半也让袭人和彩云过来敬茶。

不外乎今日正赶上贾琮的及第之喜,不仅有忠靖侯李氏这等外客在场,接下去不知有多少贺客光临。

这等沸反盈天的场合下,贾琮才是正主,这时在西府给宝玉操办纳房礼数,贾母担心留下话柄,被外人挑刺说笑,所以能省就省了……

王夫人看到鸳鸯端出两个精致的妆盒,连忙让随身丫鬟收了,只是脸上的神情很不自在。

一旁薛姨妈见了王夫人神情,心中叹息,都到现在这地步,自己姐姐还看不透家门形势,还在那里认死理。

琮哥儿承袭荣国爵,二房迁居东路院,贾家主次已分,已经不可反转。

外头碍着宗法礼数,里面牵扯亲友脸面,老太太即便再宠爱宝玉,如今行事也开始处处顾忌,省的晚节不保,成为都中贵勋笑柄。

再说,如今老太太年老高乐,里外体面,还要指望琮哥儿奉养,难道还能指望宝玉?

老太太年纪虽大,却还没完全老糊涂,多少还端着一些分寸。

偏生自己姐姐还一味钻牛角尖,左右都是不服气,这又能顶什麽用。

……

宝玉看到鸳鸯拿出的妆盒,却没有王夫人这等复杂心绪,他是真没长这样的脑子。

此刻他想到袭人和彩云,心中充斥莫名的厌烦不耐。

袭人跟了他多年,两人什麽事都做过了,宝玉想起她的温顺可亲,就像是右手拉扯左手,已有些索然无味。

彩云虽生得算标致,但一辈子跟着自己太太,学了一身古板无趣,平时自己找她逗个趣,她都扭扭捏捏,不愿就范,让他生不出亲近。

宝玉想到自己一辈子,身边只能是这样的人,当真是天意弄人,枉费自己见识卓然,不与凡俗同流,竟还不如贾琮这等追逐功名的禄蠹。

宝玉满怀悲壮,心中不由默念,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他来回念叨,突然又觉得自己卓然不俗,刚开始生出一丝自怜自爱。

突见林之孝家的快步进入堂中,满脸都是欢喜之情。

对着贾母说道:「老太太大喜,东府那边传来消息,三爷的小厮回来报信,说三爷在宫中得了天大荣耀,被皇上封为正五品翰林侍讲学士。

皇上还赐三爷御街夸官,如今只怕已出宫了!」

宝玉心中念着禅意妙词,正陶醉得意,想着贾琮这等仕途禄蠹,哪里能明白这等玄妙情境,自己终究不俗的。

林之孝家的一番话,不仅满堂惧惊,也把念叨唱词的宝玉,吓得脸色发白,舌头被牙嗑的剧痛。

一腔情怀被戳破,情不自禁之下,宝玉忘了所处何地,悲愤发声:「这又是闹什麽,当真俗不可耐!」

……

堂中众人都被这消息镇住,对于武勋之家来说,翰林学士是很遥远的东西,历来高不可攀。

忠靖侯李氏因家门缘故,多知些官场典故,她方才还和贾母说过,榜眼能得个翰林编修,是个七品官。

贾母听了还有些膈应,自己孙子都已是正五品,这会再封个七品官,这不是恶心人吗?

他们怎麽都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一时之间都有些恍惚。

贾政只是微微一愣,继而心中狂喜,正要问林之孝家的,消息是否确实。

突听到宝玉一声怪叫,犹如老鸹嘶吼,将他吓了一大跳。

堂中贾母等人见宝玉突然发癫,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贾政听清宝玉的话,不由冒起一股寒气,下意识看了堂中之人,心头如同打鼓一般。

他对宝玉厉声骂道:「你这个逆子,亏你是个读书人,今日琮哥儿及第之喜,你竟敢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

给我去堂口跪着去,没我说话,不许起身!」

宝玉被父亲训斥,一下醒悟过来,看到史湘云正皱着秀眉,用古怪的眼神看他,顿觉得无地自容。

他想到史湘云这快嘴丫头,回到东府一定说道此事,自己在姊妹面前岂不是丢脸……

……

贾政见宝玉竟还在磨蹭,越发怒气勃发,喝道:「你这孽障,还有脸留在这里,给我滚出去!」

宝玉满脸涨红,跌跌撞撞出荣庆堂,在堂口不情不愿的跪下。

贾母见了心疼,对贾政埋怨道:「你又何必如此,宝玉说话不中听,你骂两句就好,何必让他去外头跪着,青天白日像什麽样子。」

贾政脸色苦闷,说道:「老太太,不是儿子苛待宝玉,实在是他言语太过放肆!

今日是琮哥儿及第之喜,他得中一甲榜眼,入宫奉迎传胪大典,这不是家门小事,这是国之抡才大事。

宝玉竟然出言亵渎,实在不可理喻,老太太可还记得,上次他口出狂言,辱及贵人,惹出多大的风波。

如今竟然还不知醒悟,举头三尺有神明,他这等狂悖荒唐,我做父亲如置若罔闻,以后还怎麽出去见人。」

贾母也不是完全糊涂,他听到贾政说什麽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也一阵发寒。

他知道儿子是话中有话,所谓举头神明,不过是担心隔墙有耳,甚至家中有不清不楚的耳目……

上次宝玉在内院几句闲话,第二天就传入宫中和宗人府,贾母和贾政都生于世勋豪门,不是毫无见闻之人。

他们事后回想,心中那里不会生出警惕……

贾母知道儿子让宝玉下跪,其实是设法遮掩,做给外人看罢了,虽然有些心疼,也不敢再说。

王夫人虽心中焦急,见老太太都闭了嘴,那里还敢多话,只能暗中心疼。

薛姨妈和李氏作为外亲,原本出于礼数,该在一旁劝说几句。

但她们也都不是糊涂人,自然听出贾政话中的厉害,自然不会多嘴一句,省得把自己牵扯进去。

……

贾政定了定神,对林之孝家的问道:「你这消息可确实?」

林之孝家的回道:「二老爷放心,是宫中内侍亲口所说,三爷亲随江流亲耳所闻,绝对不会有错。」

贾政脸上泛出狂喜,对着贾母说道:「老太太,武勋之家出了翰林学士,大周立国以来,从来没有的事情。

家主为翰林学士,从此以后,贾家便是正经书香门第,世宦清流,这可是黄金万两,都换不来的荣耀!」(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