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59章 隽彩满城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9章 隽彩满城唱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3 10:46: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ins>

第659章隽彩满城唱

神京,汉正街。

贾琮在御街夸官途中,突然被那少女抛赠香帕,引起围观百姓一阵哄笑喝彩,为这夸官之行平添一份旖旎热闹。

一旁的张文旭死抓马鞍,不敢松开少许,他见贾琮用那香帕拭汗,然后又一把塞到怀中,心中有些无奈苦笑。

今日御街夸官是为彰显一甲进士荣耀,可一甲进士有三人,自己才是大魁天下之人,可所有的荣耀和韵事,似乎都跑到他贾琮身上。

难道相貌生得得意,真的这般占尽便宜,春闱大比论的不是文章才情吗?

他贾琮虽为会元,但我张文旭一身才华,并不差于他,否则如何大魁天下……

同行的探花陈启瑞,举着袖子擦去额头的虚汗,笑道:「威远伯好风采,好气度,竟有美人馈赠绣帕,当真让人羡慕,哈哈。」

贾琮微微一笑,说道:「陈兄取笑了,你我是同科同年,勿须官爵相称,直呼其名即可。」

陈启瑞笑道:「那在下就不客套了,等到此间事了,我一定做东,还望屈就小酌一二。

伯爷词名惊动天下,每一首在下都能倒背如流,今番又夺会元之荣,文华才情,实至名归,着实让人倾慕之至……」

不提探花陈启瑞长袖善舞,虽也是战战兢兢扶着马鞍,但依旧和贾琮聊的热络。

后头进士队伍之中,蔡孝宇看到那个少女和贾琮言语招呼,还对他抛掷手帕,一张圆脸都皱成一团,下意识举手遮住脸孔。

也不知是羞愧难当,还是担心被那少女看到。

心中却是不住怪叫:真是丢人啊,堂堂千金小姐,私自出门闲逛,就已不妥,她居然还和玉章套磁,还向他当街抛手绢,真是不知害臊,无法无天了。

都是我不好,去逛十六楼,被她看出端倪,还要挟和父亲告状,让我说说十六楼的见闻,她才肯罢休。

我也是昏了头,跟她说什麽十六楼的歌舞伎,个个才貌双全,击鼓传花,喝酒吟诗,自由自在,都是巾帼翘楚,她听了居然有些羡慕……

这会子跑出去看热闹,居然对玉章来这一出,简直是胆大妄为,莫非是我教坏了三姐?

玉章从来样样都比我强,唯独有一样我们俩持平,他有个贴心的姐姐,我也算有一个吧……

可不能折腾的连这一桩都输了,那哑巴亏可就吃大了,蔡孝宇想到某种可能,浑身打了个寒颤。

他心中瞬间笃定,绝对不能让贾琮知道,给他抛手绢的女孩,就是自己家中三姐,不然就要被这小子笑话一辈子!

蔡孝宇正在那里乱七八糟下琢磨,突然听到有人娇滴滴喊道:「夏日炎炎,长街乏乏,榜眼郎请拭汗。」

他不禁心中憋屈恼怒,好荒唐的三姐,她已折腾过一次,居然还拿来玩,没完没了!

但是他马上觉察不对,那声音娇滴滴刚响,紧接着便响起第二声,第三声……

就像是自己三姐抛砖引玉,点了炮仗,一下就炸了锅,街道两旁高低各处,四下此起彼伏,银铃娇声,满耳都是『榜眼郎请拭汗』莺声呼喊。

那些酒楼丶茶馆丶瓦子戏院等高楼挑台,还有街道两边的人群,似乎都受到某种感染,不时有女子抛掷手帕。

蔡孝宇一下就傻了眼,早忘了自己三姐的破事,只见空中绣帕乱飞,五颜六色,蔚为壮观,不禁惊得张大了嘴巴。

……

那些色彩绚烂的绣帕,都是抛向一个方向,便是一甲三人正中的贾琮。

虽然绣帕轻盈,但许多也像方才那女郎那般,被打了花结抛出,纷纷撞到贾琮的身上。

贾琮下意识伸手一捞,便接住几条,这一动作更引来许多惊喜娇呼:「榜眼郎接了我的手帕,他接了呀!」

于是人群中更多的手绢绣帕,抛掷得漫天飞舞,娇呼连连,笑声如铃,御街夸官的气氛似乎被攀升。

贾琮脸色有些尴尬,虽带着温和笑容,只是不敢再接手绢,担心会助长其势,下回不知要抛出什麽东西……

那些漫天飞舞的手绢,一些撞在贾琮身上,有些在空中抛到一半,便吃不住劲头,悠悠缓缓飘荡而下。

其中不少落在一甲三人马前,贾琮感到胯下马有些躁动,像是被飞舞的手绢惊到,他忙微勒紧缰绳,手掌轻抚马颈,那马才安静下来。

突然听到身边哎呦一声惨叫,只见状元张文旭狼狈掉落马下,双手却依旧死死抓住鞍桥不放,被那马拖在地上。

原来方才正有一条手绢,刚好落在张文旭坐骑头上,那马瞬间受惊跳起,顿时将张文旭颠落马下。

好在那牵马禁军反应迅速,急忙勒住马匹,将倾倒在地的状元郎扶起,因事况处理及时,张文旭并没有受伤,只是状元进士帽被蹭落地上。

张文旭有些无地自容,堂堂状元郎游街,居然不慎落马,实在有些丢脸,但他又能怪谁。

只是他无奈发现,自己这状元掉落马下,似乎并没引起什麽骚动,就像所有人都将他下意识忽视,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其他事吸引。

街道两旁不断发出喝彩呼喊,御街夸官的气氛持续高涨,仿佛他只是个局外人……

此时,空中依旧彩绢飞舞,榜眼郎拭汗的娇俏呼喊,依旧此起彼伏,队伍中的蔡孝宇从惊悚中恢复,转而用羡慕嫉妒的目光看着贾琮。

不远处的马车之中,那位抛手绢的姑娘,看到因自己一时兴起,而引起的巨大骚动,乐得掩嘴偷笑不止。

……

这时,路边那家瓦子戏院,有人出来应景,二楼挑台之上,突有乐师拨弦,歌伎展开清亮的唱腔,情致脉脉的唱道:

「六代豪华,春去也丶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丶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到如今丶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那曲调时而清丽高亢,时而婉约低回,引得路旁行人百姓,阵阵喝彩,拉弦的乐师愈发来劲,歌伎唱得也愈发投入。

他们唱的曲调,正是贾琮当年在金陵所作,那首让他名动江南的满江红金陵怀古,曲调却是金陵清音阁主杜清娘调弦谱写。

这首满江红当年在金陵传唱不息,这些年早已传到神京,已成了瓦子楚馆中常见的曲目。

随着动人的曲调回旋不停,整条汉正街的气氛,似乎被瞬间点爆。

路边各家秦楼楚馆,那些观看游街的歌女伎子,但有熟悉这首曲调之人,不约而同跟着瓦肆歌伎随声附唱,雅韵歌声顿时浑然高涨!

街道两边围观的百姓,不时发出阵阵喝彩,贾琮笑容温煦阳光,抱拳向那些引唱的乐师歌伎致意,那歌声似乎隐隐相和,越发变得肆意欢畅。

同行的三百举子,见了这等场面,各自震惊,皆备受感染,有人神情陶醉,有人与有荣焉,有人看向贾琮更多的是羡慕嫉妒……

</ins>

蔡孝宇面对此情,两眼放光,看着头前骑在马上的贾琮,眼中都是艳羡之情,恨不得上去把他拽下马,自己骑上去风光。

此时他心中一阵古怪,没想到自己三姐有这等本事,莫非她是专门给玉章捧场的,一条手绢,就搞出这麽大阵仗。

我是她亲弟弟,也没见她这麽待见我……

……

雅仕居二楼窗口,夏姑娘见贾琮这等风光无限,俏脸绯红,满心喜悦,整个人都有些战栗。

心中想着能搏得这等冠盖荣光,才算是正经男儿,只是世上这等人物,却只有他一人,余者多半都是宝玉这等货色……

她虽欢喜陶醉,难以自己,但心中也有些不快。

琮哥儿虽然风光,但那些女人也好生风骚,不是抛手绢,就是唱小曲,个个都想在琮哥儿面前招摇……

……

不远处的马车里,那位掷手绢的女郎,依靠在车窗后,一只玉臂支着俏脸,饶有兴致的看着外头的热闹,还不时会心而笑。

旁边的丫鬟说道:「姑娘,进士游街夸官,最光彩的不该是天下第一的状元吗,怎麽最风光来事的却是榜眼郎?」

那女郎说道:「你是不懂,这里头道道多着呢,榜眼郎本来就是会试会元,也是正经头名,可惜他官爵隆重,身上有不少忌讳。

会榜第二那位,不知什麽缘故,连一甲都得不中。

会榜第三也是个大才子,却犯了官司,坏了名声,不然这状元郎是谁,还真不好说。

读书人的才情名望,不是一张金榜就能鼎定,都是日积月累而成,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即便大魁金榜,可不等于真正大魁天下。」

……

此时,状元张文旭即便再不喜骑马,也早在禁军的扶持下,战战兢兢爬上马鞍,省得多引人注意。

探花郎陈启瑞倒是心情不错,在马上摇头晃脑,吟咏贾琮这首满江红,似乎颇为陶醉。

他哈哈一笑,赞道:「好词,沉郁俊雅,雅音晓畅,都说伯爷词名轰传天下,只是以前未曾见识。

今日之景,彩绢飞舞,满街传唱,大开眼界,方知盛名无虚,在下钦佩之至……」

张文旭听了陈启瑞之言,心中愈发憋闷,只觉一阵晕眩,胸中无限苦涩,只想这劳什子御街夸官,快些早早结束,实在太磕碜人了……

只是事情并不如张文旭所想,因跟从主持这次御街夸官之人,是礼部衙门两位五品经历。

他们负责御街夸官的礼仪规程及路途导引,两人见夸官途中,声势如此热烈,官民同乐,祥和喜庆。

百姓倾慕科举盛世,甚至还花样百出,彩绢飞舞,词章传唱,众人相和,堪称科举夸官之佳话。

当今圣上降下龙恩,让今科一甲进士御街夸官,就是为彰显贵庶同列,清正公允,科举抡才之真意。

百姓如此热烈迎合,不正说明国朝科举,百姓敬仰,舞弊阴霾,春风化雨,陛下圣德,威服四方。

这等政德昭昭之事,自然不好草草结束,作为礼部官员,这般远见格局,绝对不会缺少。

所以在当遭遇彩绢飞舞丶满街传唱等轶事,导引路途的礼部官员,便有意放缓脚程。

整个夸官队伍的行进,自然也慢了下来,街上百姓围观同乐,也越发炙热**,久久不衰……

至于整个御街夸官,光彩耀眼的榜眼郎,而不是状元郎,对两位礼部官员来说,也毫不是问题。

御街夸官之荣,本来就没规矩,一定要状元最荣耀,一甲三人各凭人缘本事罢了。

况且贾琮最出彩风光,两位礼部官员更加乐见其成。

因为贾琮和礼部一向关系良好,而且还与礼部颇有渊源。

当年他下场雍州院试,身为主考官的礼部尚书郭佑昌,慧眼识珠,将他点为当年院试案首。

郭佑昌可是贾琮的举业座师,贾琮是他正经门下弟子,这等关系在官场算十分密切亲厚。

在两位礼部经历眼中,贾琮相当于礼部自己人。

不要说他少年得意,官爵贵重,本就是官场上该拉拢亲近之人。

单单顾及本衙上官情面,他们对贾琮多得风光体面,都是乐而为之的,这也是官场人情世故……

……

于是,原本盏茶功夫就能走完汉正街,愣被两位礼部官员走出两顿饭功夫。

参与游街的进士们都是盲目跟从,谁也不会去催礼部官员快些走路……

等御街夸官队伍走出汉正街,整条街道的气氛几乎燃烧到鼎盛,比起逢年过节还要热闹。

更吸引愈来愈多的神京百姓,从四面八方闻风而来,瞻仰今科进士的风采。

这些百姓更多注意力,都冲着那位光彩夺目,引动香帕飞舞丶众人唱和的榜眼郎。

这一路上神京百姓被点燃的热情,并没因离开汉正街而消退,而是一路攀升,文华雅事,轰动全城。

原本御街夸官之行,半个多时辰就能完结,最终花了一个多时辰,进士队伍才走到礼部衙门。

探花陈启瑞兴高采烈,一路和贾琮聊得热络。

状元张文旭脸色苍白,魂不守舍,整个人似乎都要虚脱……

……

三百进士入礼部衙门,被告知明日午时,礼部大堂召办恩荣宴,以祝今科进士及第之喜。

大学士王士伦丶吏部尚书陈默丶礼部尚书郭佑昌,以及其他春闱属官都会出席。

众进士听了此事,皆心头雀跃,精神振奋。

进士及第,皇家赐宴,自古有之,最富盛名的进士赐宴,莫过于前宋琼林宴,因在皇家花园琼林苑设宴而得名。

到了大周立国,琼林宴便改名恩荣宴,设宴地点改为礼部大堂。

恩荣宴虽是皇家设宴,但皇帝多半不会出席,多派皇胄亲王或朝中高管主持。

此次恩荣宴主宴之人,乃是当今皇弟康顺王爷,也算规格隆重。

但是贾琮想起王妃猝然过世的赵王,心中却有了其他想法。

主持进士恩荣宴是荣耀之事,担任主事之人,必定要因此积蓄名望。

前几次恩荣宴都是赵王主持,但这次却改成一贯闲散,游离朝政之外的康顺王爷。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皇帝经过金陵卫军大案,心中疑窦猜忌生根,对皇子问题越发谨慎,不想再向朝臣传递错误信号……

……

等到官事完毕,众进士纷纷离开礼部官衙,各自返回住处。

今日他们天未亮起身入宫,参与整场传胪大典,人人都枯站一个时辰。

之后又出宫御街夸官,除一甲三人骏马得坐,其他进士都是脚底板走路,人人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唯独探花陈启瑞,依然神采奕奕,言语热络和众进士寒暄道别,还与贾琮言道恩荣宴之后,再约小酌之日。

等到三百进士从礼部衙门鱼贯而出,散于神京各处,关于今日御街夸官的轶事,也飞快在城中流传……

……

荣国府,荣庆堂。

当宫中传胪大典结束,没过去多少时间,东西两府便开始宾客盈门。

这些客人不是贾家世交勋贵,就是故旧老亲,另有贾政丶贾琮的官衙同僚,总之都和官场脱不了干系。

他们会在传胪大典结束,才纷纷上门道贺,就是知道贾琮为一甲进士,宫中必定要加封官职。

只有知道最终结果,他们上门道贺,才好把控言语尺度,斟酌利益远近,这是官宦之门交往迎合常理。

今日朝中四品以上高管,皆参与传胪观礼,皇极殿散班之后,贾琮得封翰林学士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此时上门到府之人,都是心知肚明,庆贺之语也愈发热络亲切。

不要说武勋之家出了翰林学士,即便世宦文官之家出了翰林学士,那也是来不得的大事。

更不用说这位翰林学士才十五岁,本就官爵隆重,光彩耀眼,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来的前程注定难以限量。

贾政在荣禧堂替贾琮待客,更听了一肚子好话,人人都称他慧眼识珠,贾琮少时便看出其卓异之处,恩遇宽待,方有贾家今日之荣。

这些捧场奉承之言,将贾政听得晕乎乎,乐淘淘,如踩云端,实不知身在何处……

而那些同来堂客女眷,入内院荣庆堂向贾母道贺,言语更加热烈,开口一甲进士,闭口翰林人家,将贾母哄得十分开怀。

这些女眷上门,不少还带闺中女儿,一道向贾母贺喜,形状也比旁人更亲切些。

只是这些女客入荣庆堂时,都看到极其怪异的一幕。

贾家昔日凤凰公子,盛传衔玉而生的宝玉,竟当着客人之面,直愣愣跪在荣庆堂门口,现状颇为狼狈。

要说向自己这些客人敬礼,这世上也没怎麽大的礼数,却不知贾家在这大喜之日,闹的什麽玄虚……

(本章完)

</in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