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60章 奇变荣庆堂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60章 奇变荣庆堂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3 10:46: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60章奇变荣庆堂

荣国府,荣庆堂。

宝玉跪在荣庆堂门口,看到上门拜访的各家女眷,都用惊诧的目光打量他。

其中几位跟随长辈的妙龄姑娘,容颜气度都很出色水灵,看他的眼神充满惧怕嫌弃,就像他是怪物一般。

其实人家有这种神态,一点都不算奇怪,明明是有客上门,他却直愣愣跪在人前,被人轻贱鄙视,也在常理之中。

在这些佳人面前出丑,更让宝玉备受煎熬,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从此不再见世人,省得自己多受玷污摧残。

但慑于父亲的威势,又不敢肆意装疯卖癫,藉此逃脱责罚。

如果他真的这麽干,父亲贾政可没风光霁月的情怀,从来不懂自己的清白卓绝,更不会像老太太和太太,满脸疼惜的对自己疼爱迁就。

多半是自己一闹开,他便会让小厮摁倒自己,脱了裤子便施家法,到时自己一身卓绝不俗,顷刻要被践踏殆尽,岂不悲哉。

所以,宝玉只能满腔悲愤,忍辱负重,乖巧的跪在荣庆堂门口。

为逃避心中羞愧,于是他低垂头颅,对来往客人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心中升起一股自恋陶醉,跪得异常卓绝不俗,异常超然世外……

贾母和王夫人看到宝玉跪在堂口,一颗心悬的难受,揪得心痛。

但即便她们再宠爱宝玉,这会子都不敢开口让他起身,因为贾政那句举头三尺有神明,实在有些太吓人。

上回宝玉只在内宅说了几句闲话,第二天就把宗人府惹上门,被贾政打得两个月下不得床。

如果这样的事再闹一次,贾母和王夫人实在不敢设想,宝玉的名声会愈发狼藉,一顿皮肉之苦,更是在所难免。

她们都很担心,方才宝玉方才说的话,是不是像上次那样,已经被府上那个挨千刀的捅到外头……

与其事情闹得难以收拾,还不如现就让他这样跪着吧……

众目睽睽之下,即便传出话头,也可说宝玉有错,但家门已惩戒管教,宗人府也没太大藉口上门,事情或许就能糊弄过去。

这也是贾母和王夫人,即便脸面有损,依旧照着贾政意思,让宝玉跪在堂口的原因。

等到客人纷纷上门道贺,贾母和王夫人心中还臊得慌,担心外客问起宝玉下跪之事,都不知该怎麽开口。

可那些贵勋老亲女眷进了荣庆堂,就好像事先商量好一样,没一个人问起宝玉堂口下跪的缘故。

就像这些女人眼睛都出了毛病,入堂之时根本没看到宝玉这活宝贝,这让贾母和王夫人心中十分古怪。

不过人家不问这让人害臊之事,贾母和王夫人也没主动去说的道理……

……

其实这些道贺的贵勋老亲女眷,自然不会都成了睁眼瞎,只不过她们都不提宝玉之事,出于某种不约而同的算计。

这些能跟随男客上门道贺的女眷,都是各家勋贵大户的要紧妇人,不是当家主妇,便是长房太太,这些女人没一个不是精明人。

她们日常都和贾家相互走动,自然对荣国府的事知根知底。

要是贾琮承爵之前的贾家,宝玉就是荣国府的凤凰,荣国夫人最疼爱的孙子,还有衔玉而生的吉兆,当真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那时这些贵妇上门,也都喜欢在贾母面前,百般夸奖吹捧宝玉,逗得贾母高兴开怀,世家老亲也更和睦,花花骄子大家抬,人情世故罢了。

可如今贾家已变了天,大房贾琮一身荣耀,才华卓绝,一体双爵,承袭荣国家业,宝玉已沦为偏房子,早没了原先的份量。

再加上回宝玉在内院说太上皇是傻子,被宗人府下文贬斥,名声早就臭了大街。

听说这宝玉生来就有许多古怪,不说他娘生他时,还顺带生了一块玉,就说他自己连四书都读不通,偏常自述情怀高明,看不起天下读书人。

总之,外人如今都清楚,贾家到了玉字辈一代,真是竟出奇异之子,不过宝玉是奇到完全跑偏那种……

一个名声狼藉的贾家偏门子,读书还是个窝囊废,注定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翻不了身的老鳖。

如今这些老亲贵妇,再也没有那个雅兴,拿着肉麻当有趣,还在贾母面前吹捧宝玉。

再说上次宗人府上门的事儿,官场上的人哪个是不清楚的,其实宗人府之举,就是得了宫中授意,谁爹被人骂了,都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些各家贵妇都是精明人,如今谁也不会为讨好贾母,说起宝玉什麽好话,不然就是和当今圣上叫板,下回宗人府还不得去你家逛逛。

所以,今日这些贵妇上门道贺,看到宝玉跪在荣庆堂门口,便知宝玉必定又闯了祸事,不然又不是过年过节,也不该行这麽大礼数。

而且哪里不好跪的,单单跪在荣庆堂门口,分明就是跪给外人看的。

至于他闯了什麽祸事,让贾家人吓成这样,不惜这样惩罚寒碜昔日凤凰少爷。

杀人放火宝玉没这个本事,必定又是嘴贱犯了忌讳。

只是上回他骂太上皇和老太妃是傻子,这会难道又骂了那位贵人?皇子还是公主?不会是宫里的当今……

这些心思活络灵巧的贵妇,只要稍微往深里思量,就觉得实在有些晦气。

她们今日跟着家中男人,到贾家是给贾琮恭贺进士及第丶翰林之喜,是要给这位少年伯爷捧场示好。

再说,原先荣国府是二房的家当,如今被圣上一道圣旨,变成了大房的家业,贾家大房二房之间能对付吗?

如果她们多嘴多舌,问东问西,万一勾出宝玉又做出什麽祸事,坏了今日贾家的喜庆,这可就不是上门给威远伯道贺,而是让人难堪,给人拆台了。

所以,这些贵妇刚看到此景,只是撇了宝玉两眼,便不约而同装起睁眼瞎,视而不见,仪态万千的进入荣庆堂。

至于会不会对宝玉太过冷淡,她们是毫不在乎的,世家大族正溯传承,旁门偏房就是狗不拾,话粗理不粗,如今这世道就是如此。

对这些贵妇来说,一个是无能荒唐的偏门子弟,一个是嫡脉勋贵翰林学士,如何取舍实在太理直气壮了……

……

贾母本也心疼宝玉受罪,但她毕竟上了年纪,又是性情高乐之人。

那些贵妇入堂之后,为了粉饰太平,更是句句不离贾琮,将他夸的天上有人间无,又说这都是贾母持家有道,教养有方,贾家才能得今日之荣盛。

虽然教养有方这些话,连贾母自己心里都觉得是鬼话,但听了总归脸上光彩,听得多了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心中开怀之下,宝玉的事竟也稍稍淡忘。

但王夫人毕竟母子连心,再说那些贵妇好话再多,也都是在夸赞贾琮,自己宝玉牵不上半点关系,听了实在太过刺耳。

她一边担心儿子宝玉,心疼他因为随口一言,竟然要受这般屈辱,一边又听着那些贵妇大嘴巴,兴致勃勃夸奖贾琮如何了得。

内心交割拉扯之下,简直让王夫人郁闷到窒息,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得下不得,整个人如油煎火撩般,恨不得头撞南墙予以宣泄。

此时,城阳侯徐氏笑着进了荣庆堂,身后还跟着她家未出阁的三小姐。

这位刘三小姐曾来过贾府几次,还得过贾琮的书法,并因此回赠过贾琮礼物。

她本就生得人物不俗,容貌秀丽,身姿窈窕,今日随着母亲上门贺喜,更是妆容精致,衣着华丽清雅,显得容光焕发。

宝玉原本跪在那里,低着头不好见人,但毕竟是抓周时就已显露才华,对女儿家的事天生敏锐。

远远似乎便能感知香踪袅袅,猛然抬头正好看到秀美标致的刘三小姐,双眼微微一亮,竟有些忘了还跪在地上。

那三小姐本见他跪在地上,心中便觉得怪异,又见宝玉目光灼灼,感到几分害怕,下意识退了两步。

她被宝玉瞧得委屈,想这里是威远伯的内院,怎麽二房的贾宝玉会杵在这里,还古里古怪的跪着。

她原以为贾太夫人居住荣庆堂,贾琮日常必定经常出入,自己如果遇上的是他,这位翰林郎怎麽瞧自己,她都是愿意的……

可惜想遇上的人遇不上,偏遇上不着调不相干的人,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城阳侯徐氏不愧是后宅翘楚,也在片刻之间,就做出其他贵妇相同的决定,伸手一拉有些发愣的女儿,便闪身进了荣庆堂,动作轻盈之极……

徐氏刚进了堂内,便对贾母笑道:「太夫人海涵,今日威远伯及第之喜,翰林之荣,本该早早过来道喜。

没想到出门之后,却被事情耽搁了,要说这耽搁的事情,还和威远伯有些关系。」

贾母奇道:「今日琮哥儿入宫传胪,怎麽还会耽搁到侯夫人行程?」

城阳侯徐氏笑道:「太夫人还不知道呢,今日宫中进士传胪大典完结之后,皇上赐一甲进士御街夸官,以彰荣耀。

刚巧我们的马车刚出府,本想早早来给太夫人道喜,没想到马车路过汉正街附近,几条街面都挤满了人,根本就走不动道。

后来我让人打听,才知道威远伯御街夸官,路过汉正街,可是出了大场面,整个神京城的人,都赶来看他的光彩。

秀儿,你让小厮打听的事,都是怎麽说的?」

那三小姐微笑道:「他们说威远伯御街夸官,路过汉正街,英姿卓绝,一时无二,盖于同伦。

百姓为之投掷彩帕,还为他传唱贾词,场面喧嚣,轰动全城,许多人一路尾随,跟到礼部衙门都不愿离去。

可惜街上人太多,我们的马车走不动道,我却没亲眼目睹盛况,倒是没有眼福。」

……

城阳侯母女一番话,贾母等人听了都一脸惊讶。

王夫人心中愈发郁闷,东府那小子神神叨叨,竟搞些虚头巴脑的事,旁人还都觉得稀罕,一味吹捧奉承,当真可笑。

忠靖侯李氏因一早就来贾府,所以并不知御街夸官这些事。

笑道:「我倒是出门早了,竟没看到这风光场景,投掷彩帕,传唱贾词,全城瞩目,这等奇事,我在戏文里也没听过。

琮哥儿当真是了得,不管做什麽事,不管在哪里,都能给姑太太争来荣耀光彩。」

贾母被李氏捧得有些飘飘然,附和着笑道:「琮哥儿从小就是这个根性,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能冒出头来。

如今他虽不敢说功成名就,到底比常人略强了些,我倒希望从今往后,他自家里多呆些时间。

等到过了孝期,早些娶亲成家,开枝散叶,我就心满意足了。」

贾母一番场面话,说得颇为冠冕堂皇,众贵妇接二连三出言附和烘托,堂中气氛愈发喜庆融和。

王夫人一旁听了诸般话语,只觉一阵耳鸣晕眩,想到堂口罚跪的儿子宝玉,众人眼中风光无比的贾琮,心如刀戳,羞恨欲死。

宝玉自俏丽的刘三小姐从身前走过,香风撩人,倩影婀娜,只觉神魂游荡。

心中感叹女儿如水,不自禁有些沉迷陶然,一时间竟忘记自己在罚跪……

正当他有些自得其乐,突然听到刘三小姐娇俏动人的声音。

正说着贾琮御街夸官之事,赞他英姿卓绝,一时无二,盖于同伦。

又说满城百姓为之投掷彩帕,还为他传唱贾词,轰动全城,妇孺皆知云云。

宝玉素来在女儿身上下功夫,清晰听出刘三小姐话语欣喜,语音微颤,似乎对贾琮颇为倾慕……

宝玉脸色惨白,心中泛起羞恼,又觉痛心疾首,悲呼世道污浊,好端端的女儿,怎麽个个都仰慕仕途禄蠹之事。

那贾琮有什麽好的,值得这秀雅出众的姑娘,这般含情脉脉的说他,简直不知所谓!

世人皆被贾琮这等禄蠹虚伪之人,诓骗迷惑,竟无人认得我落拓清白情怀,当真天意弄人。

宝玉似被刘小姐的话音,搅合得有些心绪混乱,嘴里不由自主,喃喃自语。

「当真俗不可耐,俗不可耐,总有一日寻个清净去处,方能离了这世间污浊……」

此时堂中众贵妇正聊着进士和翰林的话题,说得十分热络欢畅,哪个也没留意宝玉的胡话。

唯独刘小姐是晚辈,不好多说话插嘴,正有些无趣,刚好听到宝玉话语,只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忙离堂口再远上一些。

……

伯爵府,贾琮院。

自从上次贾琮承袭荣国爵,东西两府的贺客,便呈现泾渭分明之状。

到西府拜谒的客人,多为荣国府世代交好勋贵老亲。

到东府拜谒的客人,多为贾琮的同窗教谕丶官场同僚丶举业座师丶市井交好等。

今日贾琮入宫奉礼,人并不在府上,但到西府拜谒世勋老亲,依旧还是来了不少

他们会上门给贾琮贺喜,追根溯源是因与荣国世交情谊,西府如今贾母健在,出于辈分礼数,即便贾琮不在,他们也会早些过来拜谒。

但东府祝客多为贾琮入世后,自己结交诸多人脉,他们上门道贺,理由单纯许多,完全出于贾琮个人情谊。

因此今日贾琮入宫,东府贺客并不算多,许多人会等到贾琮回府,才会陆续上门道贺谈论。

早上东府外院忙过一阵待客,又备过几轮酒宴,也就暂时停歇下来。

迎春将外院诸般事务,仔细交代执事婆子,让她们去和外院管家操持,自己带着黛玉丶探春等姊妹返回贾琮院子。

早上江流便派人回府传信,贾琮一个多时辰前出宫,御街夸官之后,便会返回府邸。

迎春等人忙完事情,便到他的院子闲坐说话,一边等着贾琮回府。

堂屋里史湘云正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在荣庆堂听来的见闻,脆爽悦耳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着。

「我是真没想到,三哥哥御街夸官,居然能这般光彩夺目,这等难得的稀罕事,早知我就出门看了。」

「你们是没瞧见,城阳侯家的三小姐,说起三哥哥被人投掷彩帕,百姓传唱贾词,神情颇为古怪,小脸红红,双眼发亮,嘻嘻。」

黛玉取笑道:「瞧你这话说的,还是留着说自己好些,好像你提起三哥哥,两眼不发亮一样。」

湘云被她说得不好意思,两人围着桌子打转笑闹。

迎春对城阳侯小姐,并没留下太多印象,问道:「城阳侯家三小姐,我倒是不太记得,好像来过家里几次?」

探春笑道:「反正和三哥哥不太相关的人,二姐姐都是转头就忘,不愿花心思去记。

这位三小姐得过三哥哥一副字,给三哥哥送了一份回礼,连我们都沾光得了呢。」

迎春笑道:「你这麽一说,我就想起来了,这姑娘好像有些稀罕琮弟。」

此时,院门处响起脚步声,传来贾琮的笑声:「二姐姐,到底哪位姑娘稀罕我,我怎麽都不知道。」

黛玉听到贾琮的声音,停下了和湘云玩闹,将手上的绸帕打了花结,调皮的向贾琮掷去。

笑道:「榜眼郎今日好生风流倜傥,汉正街骑马夸官,到底接了多少娇娘的绣帕,赶紧说来,也让妹妹听听稀罕。」

贾琮笑道:「当时天上帕子太多,哪里能接的过来。」

他晃了晃手中黛玉的绸帕,笑道:「倒是妹妹的帕子,被我接了正着。」

黛玉抿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也没上前拿回帕子。

迎春笑道:「本年春闱大比,外头多少传言,听来十分凶险,我一直都担着心。

好在琮弟事事顺畅,毫无挂碍,点了榜眼,封了翰林,多年苦读,可算修成了正果。」

贾琮微微一笑,自己在科举之事,的确已功德圆满,但又有多少人卷入诡异风波……

十一名今科贡士,十人被废除功名,永不入仕,一人在狱中死于非命。

几十名春闱官员受到牵连,不是受到贬职,就是入狱定罪。

一名正三品侍郎高官,因为泄题渎职,被降为八品官职致仕。

最让贾琮感到唏嘘,便是会试名列第三的林兆和,出身江南举业兴旺之地,堂堂一州解元,原本甚至有一甲之资。

却因牵连舞弊案,就此泯然众人,屈居二甲末流。

今晨宫中传胪大典,贾琮并没有看到林兆和,不知是他伤患未愈,无法成行,还是出于其他原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