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63章 魁名恩荣宴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63章 魁名恩荣宴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3 10:46: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伯爵府,贾琮院。

东方晨曦透亮,在正房游廊上,投下金红色光影,并随着时间游移,琉璃窗棂上也渐涂满火红,四下充斥朝气生机。

贾琮起身掀开床帐,看到英莲已穿好裙裳,正坐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梳头。

英莲听到床帐撩动,回头看到贾琮下床,微笑说道:「少爷,你先坐一坐,我马上就好了。」

贾琮见她已将一头过腰秀发,梳得乌黑顺溜,两只小手来回穿梭,片刻就将满头青丝挽成纂儿,显得颇为神奇。

英莲见贾琮看的出神,笑道:「少爷,梳头有这麽好看吗,也值得瞧的这麽仔细。」

贾琮笑道:「我只是觉得奇怪,姑娘家的发髻这等繁复,梳头看着比做文章都难,你们怎麽就这麽轻而易举。」

英莲笑道:「这有什麽希奇的,以前日子过得不好,邻家女孩十岁才留头,我六岁就留头干活,每天梳头自然就容易了。」

贾琮想到英莲自小被拐卖,很小就要开始干家务杂活,过得颇不容易,想到这些心中微微一软。

英莲嘻嘻一笑,说道:「少爷喜欢看梳头,我以后每天梳给你看。」

贾琮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耳垂,笑道:「一言为定。」

英莲帮贾琮梳头,两人正说说笑笑,晴雯推门进屋,手上拿着刚熨过的进士礼服。

今日礼部召开恩荣宴,是庆贺进士及第的官办盛宴,更是读书人举业鼎盛之象徵。

黛玉出身探花门第,对这类事情更加捻熟,这两日多次提起,迎春也嘱咐过几次,贾琮身边的姑娘丫鬟都不敢大意。

等到晴雯帮贾琮穿戴好进士袍,芷芍端着铜盆热水进来,拧乾热毛巾递给贾琮净面。

贾琮见芷芍面润如玉,眸蕴秋水,说不出的俏美清雅,发髻上插了一支点翠红宝金钗,珠光内敛,华丽清贵。

笑道:「芷芍,你这支钗真好看。」

一旁的晴雯嘴快,笑道:「这钗我好几年前见过,是老太太压箱底的物件,自然是好看的。」

贾琮知道晴雯做过贾母的丫鬟,她这样说自然是没错的,他也一下想到这钗的来由……

芷芍俏脸一红,对晴雯微道:「就你嘴快,我见这钗喜性热闹,这几天都是三爷好日子,才拿来戴的。」

贾琮上去帮芷芍正了正发髻上金钗,说道:「戴着真好看,以后都戴着才好。」

晴雯见两人举止亲昵,嘴角微翘,似乎有些嫉妒,英莲性子软和,只是一边嬉笑,并不为意。

……

等到贾琮熟悉穿戴完毕,五儿在堂屋已张罗好早食,一般人团团坐了吃早点。

贾琮突然问道:「五儿,昨天你都在西府忙碌,后来宝玉的事有怎麽说吗?」

五儿说道:「那会子三爷在松轩厅待客,所以不知道事情。

小红后来告诉我,她得了三爷的吩咐,去给老太太回话。

没想到她刚说完话,宝二爷突发了癔症晕了过去,老太太和二太太都慌了手脚。

好在堂上史家二太太知事,她说宝二爷只是跪久了才晕,并没有大碍。

但是丫鬟们抬不动宝二爷,林之孝家的只好从外院找了力壮的小厮,才把宝二爷抬回他自己院子。

听说宝二爷进屋不久,丫鬟用冷巾敷面,不过随意捯饬几下就醒了,应该没什麽大碍。

二奶奶打发了婆子去看,那婆子进院子的时候,还刚巧听到彩云说话。

她抱怨三爷也不早过来,只要三爷开口说话,宝二爷就可免了罚跪,也不用折腾掉半条命。」

晴雯听了这话,柳眉一竖,呛声说道:「这个彩云原先也是聪明的,跟了二太太这些年,竟也变得糊涂了,瞧她说的混帐话。

荣庆堂的事可瞒不住人,昨天是三爷的喜日子,宝二爷却在堂上瞎咧咧,说三爷考科举中进士,都是俗不可耐的事。

这不是拆我们三爷台,削我们三爷的脸面,凭这样还让我们三爷去救他,这不是让三爷打自己嘴巴,外人还以为三爷和他一样糊涂。

三爷还要真去帮他,外人肯定说三爷是个……」

晴雯说到这里,俏脸挣得有些发红,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贾琮微笑说道:「外人肯定说三爷是个笨蛋,你是这个意思吗?」

满桌的人都被贾琮逗得大笑,晴雯俏脸通红,泫然欲泣,说道:「三爷我可没骂你,这话是你自己说的……」

贾琮笑道:「真是个好丫头,不仅嘴巴利索,还挺明白事理,你说的很对,三爷可不能做笨蛋。」

晴雯听贾琮夸赞,马上转忧为喜,说道:「三爷,我可好不容易等到你夸一次呢。」

贾琮笑道:「那是我不好,我以后一定经常夸夸你。」

一座的人又被逗得大笑,晴雯颇不服气,说道:「三爷又哄人,听着都不像是诚心的……」

……

荣国府,宝玉院。

宝玉躺在床上,虽然神情萎靡,但是脸色还算正常。

贾母和王夫人都坐在一旁,看张友士给宝玉诊治红肿的膝盖。

张友士如今在荣国府可有神医之名,早两年贾母因贾琮生母册封诰命,被气病在床,奄奄一息,多亏张友士妙手回春,才能恢复如初。

前些日子,宝玉大发癔症,闹得天翻地覆,也是靠着张友士神针绝技,一针下去便治好了宝玉的毛病。

所以一事不烦二主,宝玉这次又出了状况,贾母自然也请张友士来诊治。

昨日宝玉听了小红之言,激愤交加,昏厥而去,因他心宽体重,丫鬟们挪不动他,只能从外院调来小厮,才把他抬回房内。

因他在荣庆堂口跪了近二个时辰,双腿膝盖都红肿一片,被人抬走时双腿都是蜷曲的,把王夫人吓得不轻。

宝玉被人弄回屋后,袭人等丫鬟用水热敷冷敷,折腾了老半天,宝玉的双腿这才伸直。

他从小娇生惯养,以往出事都是屁股遭殃,没想到昨日贾政忙于待客,整治儿子花样翻了新。

像这等膝盖受到重创,对宝玉是从未有过之痛楚,因此一直哼哼唧唧个没停,听得贾母和王夫人心痛的不行。

只是宝玉看到张友士过来看病,心中不自觉有些害怕,竟连哼哼声都没了,似乎立刻变得坚强起来。

按着他的意思,世上但凡会看病的,都舔着脸妄称神医,多半都是沽名钓誉之辈,其中颇有可恶之处。

所以宝玉是不屑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乖乖让他看过病走人就好。

省的这庸医又像上次那样胡作非为,一根粗铁针就往手上捅,有辱斯文……

张友士给宝玉膝盖敷上药膏,便起身写出药方,让人按方抓药,一天一剂即可。

贾母问道:「张神医,宝玉的膝盖不妨事吧。」

张友士笑道:「小世兄因为久跪,加上他身子沉重,膝盖便愈发承力过重,所以伤到胫骨,才会肿胀难消。

不过也不算大碍,只要按着老夫的方子外敷内服,在床上静养半月,就能完好如初。

不过有一事要府上慎重,小世兄一月之内,万不可再这等罚跪,否则旧伤未复,再添新伤,只怕就会留下遗症,要紧要紧,之后便无妨了……」

宝玉一听这话,脸色顿时难堪,心中愤愤不平,我说世上多为妄称神医,这番见识果然是没错的。

这张神医说的都是什麽混帐话,一月之内不可再罚跪,之后便无妨,难道一月之后就能罚跪了,实在狗屁不通……

张友士开过方子便告辞,似乎不愿多留片刻。

宝玉对他膈应,张友士同样如此,他看过多少病人,像荣国府这位宝二爷,也是极少见的。

一会装疯卖傻,一会儿又跪瘸了膝盖,整日都挺闲,花样是真多。

他见到贾母和王夫人围到床前,这位宝二爷突然就嘴角抽搐,似乎满腹委屈,看到让人发毛。

张友士担心他癔症突然复发,今日他可没带针灸的银针,万一弄不醒他,那可是砸了自己招牌,岂有久留之理……

……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张友士的嘱咐,知道宝玉的伤病并无大碍,也都放下心思,又嘱咐袭人等丫鬟好好服侍,便各自离开。

没过一会儿,迎春丶黛玉丶探春丶湘云等姊妹过来看望。

原本黛玉是不想来的,可不能每次都托词有病,旁人都看她如今气色愈发见好,即便装病都太过不像。

要是话头传到外祖母那里,脸面上多少也不好看,毕竟都在两府住着,表亲姊妹的礼数多少要顾及。

宝玉正在床上愁眉苦脸,满腹怨怼不平,突然看到倩影摇动,裙带临风,家中姊妹都过来看望,心中一下转忧为喜。

当看到黛玉在姊妹之中,更是大喜过望,正想酝酿些风花雪月的好话,却发现似乎无处发力。

探春和湘云坐了床边的凳子,算是礼数亲近些,湘云更是小嘴不停,叽叽喳喳生出许多话题。

迎春只是站在湘云身后,拿了一盒辽东野参做礼数,让袭人得空给宝玉补身。

东府库房之中,这种辽东野参还有不少,姊妹们都是青春血气,难用得的上这种大补之物,也就黛玉配药会用上一些。

至于黛玉比迎春站的还远些,那位置离房门不远,倒像是随时要逃走一样,看的宝玉颇为心酸。

宝玉见她拿着团扇轻轻的摇,一句话都不说,只麝月上来奉茶,她才笑着说几句闲话,并不像个探病的,倒像来凑数的。

宝玉满腔肺腑之言,没处倾述,心中自怨自艾的想着,妹妹终究还是生我的气……

湘云还在天南地北的说话,突然想到什麽,话题一转,说道:「以往听说过恩荣宴,却从没见人去过,今日三哥哥去成了,叫人好生羡慕。

这可是皇上开的宴席,吃的必定都是龙肝凤髓,也不知是个什麽滋味,等三哥哥回来,让他好好说说,我也好长长见识……」

迎春在一旁笑道:「云妹妹何必等琮弟回来再问,林姑父也是赴过恩荣宴,林妹妹必定也是知道究竟的。」

湘云笑道:「我怎麽就忘了这茬,林姐姐多半是听林姑父说过的,说来给我们听听稀罕。」

黛玉跟姊妹们过来探望宝玉,原本只是应个景儿,表面上尽到礼数,实在不想多说话,深怕招惹到宝玉。

不然她也不会进了屋子,不仅站的远远的,还不跟着姊妹们说话。

这时见湘云笑谈说话,这才笑道:「我倒没问过父亲,恩荣宴到底有哪些见闻。

不过我娘是善画之人,她曾听父亲讲述参加恩荣宴情形,还依此画了幅嘉昭元年恩荣赴宴图,一直放在我的樟木箱子里。

那上面画的可仔细了,云妹妹有兴致的话,呆会儿去我屋里瞧瞧。」

一旁探春听湘云和黛玉的话语,心中暗叫糟糕,两位姊妹怎麽单单说道这个话题。

探春一向心思细腻,最清楚宝玉有这等心病。

自己这哥哥从小悠游富贵,老太太和太太又是宠溺,他一向没有毅力专注举业,又被老爷逼着读书,这才生出诽谤读书人的怪脾气。

这些年闹出多少事,都和他这桩缘故相关,即便今日被罚跪到晕倒,也是出在这毛病上。

湘云妹妹性子疏朗开阔,想到什麽就说什麽,哪里会忌讳的,什麽话不好说,偏偏说起三哥哥恩荣宴的事……

探春侧头看宝玉神情,见他脸色开始有些苍白,眼眶有些发红,心中不由愈发担心起来。

……

宝玉见到姊妹们来探望,连许久未见的黛玉也一起来,心中原本十分高兴。

觉得自己一番遭难,竟能引得姊妹们关顾垂青,连林妹妹都过来了,这场苦头当真没白承受。

只要以后都能如此,即便为这些人死了,他都是愿意的……

可是他不过陶醉片刻,就被黛玉疏远冷了心思,此刻正照常自己寻愁觅恨,一肚子不自在。

史湘云突然说起恩荣宴的事,那恩荣宴只有进士才能赴宴,怎麽不叫宝玉满腔鄙视,痛心疾首。

更让宝玉伤心之事,不管是云妹妹,还是林妹妹,说起这些仕途之事,都是这般兴致勃勃,当着叫人悲哀绝望。

只听湘云继续笑道:「我在家就听说过,姑太太可是个了不起的,没出阁之前就是有名的才女,不仅精通诗文,还是个丹青妙手。

林姐姐说的这幅恩荣赴宴图,我是一定要瞧瞧的。」

探春见宝玉脸色愈发难看,心中有些害怕,担心他又闹起来,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

连忙说道:「湘云妹妹既然这般好奇,不如跟林姐姐回去瞧瞧,我陪二哥哥说回话,呆会也去瞧瞧那画的稀罕。」

此时,迎春也察觉宝玉脸色不对,一下明白探春这话的意思,想到宝玉前番因黛玉一句话,就闹得天翻地覆,可不能再出这种事。

她连忙出来打圆场,说道:「今日琮弟不在家,东府还会来不少贺客,还有许多事操持。

宝兄弟,你好好养着,我过几日再来看你,云妹妹既要看画,就跟我一起回去吧。」

湘云此刻也觉得气氛不对,她被迎春扯了扯袖子,有些迷迷瞪瞪的起身。

只是一会儿时间,迎春和黛玉带着糊涂湘云,步履异常轻盈的出了宝玉房间。

宝玉原本酝酿一腔悲愤豪言,想和姊妹们说道,表明自己心迹,让姊妹们悬崖勒马,不要陷于彀中,沉迷贾琮那些举业仕的吹捧。

他刚要开始说话,姊妹们都各自有事,一阵风似的离开。

林妹妹挨着门最近,走的更是最快的一个,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有。

宝玉觉得自己蓄了满腔情怀,却如同一拳砸在棉花上,天地悠悠,万物空泛。

连他的林妹妹都走了,他这些话又说给谁听啊……

……

礼部衙门。

今晨,时至辰时,通往礼部衙门各必经要道,布满衣甲鲜明的禁军精卒,封闭街口,沿途拱卫把守。

辰时一刻,皇帝仪仗自午门出发,经神京南北中轴街道,一路前往礼部衙门。

恩荣宴是皇帝为新科进士及第赐宴,宋时因在皇家园林琼林苑举行,又被称为琼林宴。

恩荣宴是朝廷春闱大典尾声,也是学子进士及第荣耀的象徵,千百年为殷殷学子毕生企盼之荣耀。

大周恩荣宴虽是皇帝赐宴,但按例皇帝并不亲自赴宴,由皇室贵胄或钦命大臣代为主持参与。

但每次恩荣宴召开,皇帝仪仗都会出宫巡游,至礼部衙门停驻,以示皇帝亲临。

皇帝仪仗从午门出发,领头为皇帝六马车驾,上竖九龙耀珠黄罗伞盖,车驾后数十大汉将军,各手持龙纛丶龙旗丶金钺丶金瓜丶金斧等旌旗礼器。

皇帝仪仗之后,紧随康顺王爷四马车驾,他是此次皇帝钦定的主宴之人。

康顺王爷车驾之后,便是内阁大学士王世伦丶蔡襄,再之后是四位六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各部四品以上司衙主官。

历来官场之人,尊卑等级森严,所有官员赴宴的排列先后,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有一丝僭越。

康顺王车驾之后,其他所有官员皆无车驾尊荣,即便贵为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跟随皇帝和亲王车驾缓缓步行。

官员队列之后,便是今科三百进士,所有进士队列排序,严格按照上榜名次而定。

走在进士队伍最前列之人,正是状元张文旭丶探花陈启瑞,却不见榜眼贾琮的身影。

在三百新晋进士中,唯独贾琮是卓尔不群的例外,即便状元张文旭也要逊色一筹。

因为在传胪大典之上,贾琮被封正五品翰林侍讲学士,官衔贵重,为三百今科进士第一人。

所以他并不在三百进士队列,因大周官制礼仪,五品翰林学士,位列四品京卿之上!

参赴恩荣宴的车驾官员队列,从午门出发,经过南北中轴官道,过汉正街,直至礼部衙门。

一路上有无数路人聚集一览盛况,不管围观的百姓,还是参宴官员,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被那一幕吸引,生出无数惊叹震撼。

在气势不俗的官员队列,三名六部尚书之后,贾琮一身进士礼袍,风姿绝世,与翰林学士葛宏正同列,走在所有四品高官之前。

整个大周官场,也就这一天,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崭新支点……(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