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府衙卖宅院、店铺,还放贷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五百二十四章 府衙卖宅院、店铺,还放贷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大明:寒门辅臣第五百二十四章府衙卖宅院、店铺,还放贷顾正臣救不了刘基,两个人遇到的太晚了。

刘基清楚自己病情加重的原因,也清楚朱元璋不想自己活太久,终究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帝王。

招手,是生离,也是死别。

顾正臣没有权限送刘基回到武阳,也不能去刘基家里坐一坐,泉州府的事很多,身为知府,必须早点赶回去。

站在船上,看着刘基被两个儿子搀扶着,苍老地他连站着都已经困难。

英雄迟暮,令人痛心。

在船只行远,看不到码头时,张希婉走到顾正臣身边,轻柔地喊了声:“夫君。”

顾正臣伸出手,紧紧抓着张希婉的手,看着西面的山与河,道:“走吧,我们去泉州府。”

张希婉可以感觉到顾正臣的落寞与伤感,只是无法抚慰,只好陪在一旁。

因为逆水顶风,每一艘船都伸出了长橹,船舱里的军士或伙计吆喝着号子,富有节奏地拨动海水,船只在海面上摆动着“之”字形南下。

泉州府,晋江。

府衙二堂内站满了人,嘈杂一片。

“吕参政!”

晋江商人王戈看到吕宗艺走来,连忙行礼。

漳州商人王戈万渊、兴化商人乐白驹、建宁商人黄如玉,福州商人唐大邦等一干人纷纷转身行礼。

吕宗艺身后还跟着两人,对众人介绍道:“这位是聂原济,泉州府同知,这位是林唐臣,泉州府通判。诸位在泉州府若有公事,大可寻他们。”

聂原济抬了抬手,消瘦的脸上带了几分笑意,短小的胡须动了动。

林唐臣爽朗地拱手道:“愿诸位今日有所得。”

吕宗艺、聂原济、林唐臣坐了下来,看着一堂人,竟没了落座之地。

吕宗艺摇了摇头,表示歉意:“倒是府衙招待不周,原想着今日能来十几位已是不错,不成想商贾热情得很,竟涌来四十余人,听闻还有一些来自建宁、福州?”

唐大邦走了出来,笑道:“吕参政,在下是福州茶亭街的东家,去年夏日时幸得参政踏足,颇感荣光。”

吕宗艺眉头一抬,点了点头:“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倒是难为你,竟跑了几百里而来。”

唐大邦连忙说:“只要能在晋江城置办一些产业,这点辛劳还不算什么。”

吕宗艺笑了笑,将目光看向他人,正色道:“你们来这里,想来都是冲着府衙手中的店铺、宅院。但有一点需要说清楚,朝廷是否开海尚不清楚,且依据泉州知府顾正臣的安排,府衙手中的店铺、宅院一律走高价,若出价低了,这些店铺、宅院府衙不会放手,但可以租给你们,租期为两年。”

此言一出,唐大邦、王戈、黄如玉等商人脸色不禁有些难看起来。

租?

大家辛辛苦苦跑过来,可不是为了租店铺的,而是想要买下一份产业,将店铺写上自家的名。

吕宗艺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对聂原济使了个眼色,聂原济安排吏员拿出一叠纸张,分发给在场的商人。

唐大邦拿到了一份纸张,看了一眼,不由得瞪大双眼:“府前大街,中间位置三间铺子,要价五千贯?”

黄如玉低头,忍不住喊道:“府前大街南路口,两间铺子,五千贯?”

乐白驹凝眸,心头一颤:“濒临东门,五间仓库,四千贯!”

价格一个个高得离谱。

王戈原本想在府前大街买下两间店铺,可一看价格,最低的也要三千八百贯,这个价已经严重超出了众人的预期。

唐大邦喉结鼓动了几次,捏着纸张看向吕宗艺,不安地问:“吕参政,这价是不是忒高了些,福州的店铺也没这价。”

黄如玉、乐白驹等人连连赞同。

价太高。

这是泉州晋江城,一个落魄的小地方,根本不值这个价。福州城作为福建行省治所之地,人口众多,虽然谈不上什么商业繁荣,但还是有些买卖,但那里的店铺最多也就两千贯,轻易到不了四千贯。

虽说大家都是商人,可福建行省的商人比不得苏杭、金陵商人,一旦拿出几千贯钱,那是会影响其他生意的。

最让人难受的是,朝廷是什么态度还不明朗,皇帝是开海还是不开海,谁也拿不准。顾知府去了金陵,可他还没回来,以他在泉州府的做派,都有可能回不来了……

大家想赌一把运气,带了钱财跑过来买个店铺、宅院,原想着花个一两千贯钱,纵是朝廷不开海也无妨,转手最多亏几百贯,不算心疼。

可现在府衙开价太高,不说钱够不够,只问一句,若是买下来朝廷不开海,这店铺该怎么整?

不开海,以晋江的这点人气与商业,想要赚回来四千贯还不得二三十年?

谁愿意在一个破落的小地方耗二三十年啊!

林唐臣站起身,在众人安静下来之后说:“诸位认为这个价高,但你们可知,一旦开海,晋江城将会在短时间内汇入大量商人,莫要说四五千贯钱,就是七八千,上万贯,也有人买!眼下仅此一次机会,错过之后,府衙不会售卖这些店铺,只租赁。”

唐大邦、黄如玉等人面面相觑。

林通判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开海之后晋江城将会成为香饽饽,短时间内地价会飞涨起来。金陵、苏杭等地的商人一旦进入,那些大户豪掷千金,确实可以出现六千贯以上的交易。

只是,前提是开海!

不开海,不进行远洋贸易,那晋江城的店铺实在是没什么价值。

吕宗艺平和地说道:“买下来,或是亏损惨重,或是盆满钵满。诸位如何定夺,大可明日再给我们结果。若是钱粮周转有问题,也不打紧,府衙允许你们找人担保或质押,府衙可以先为你们垫付钱粮,到时连本带息偿还便可。”

“这——”

王戈、唐大邦等人郁闷不已。

府衙竟还放贷?

官府放贷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比如苏州府遭灾了,朝廷给他们贷米,这就是典型的放贷行为。还有唐宋时期的青苗法,本质也是放贷。

吕宗艺起身:“店铺虽贵,可租金便宜,两年租金四百贯。当然,两年之后可不是这个价了。我等公务繁忙,就不留诸位了。”

唐大邦、黄如玉等人只好行礼离开。

原本显得拥挤与嘈杂的二堂,陡然之间变得宽敞、安静。

吕宗艺看向林唐臣:“吩咐你的事办好了吧?”

林唐臣肃然道:“吕参政放心,府衙已召集了晋江城内所有商户,告知了他们莫要轻易出手卖出店铺与宅院,城中百姓也安排人告知到位。”

吕宗艺点了点头:“至于他们能不能抵得住这些商人的诱惑,那就看他们自己了,府衙已尽到了职责。通传下去,但凡房契,无论是宅院还是店铺,卖家必须写一份自愿买卖文书。”

林唐臣点头。

已经告诉他们可能会开海的消息,至于他们如何选择,那是他们个人的事。

唐大邦、黄如玉等人离开府衙之后,各自回了客栈,回头一想,自己来泉州府是为了置办店铺和宅院的,并不一定非要从府衙手里买,那些开着门的、住着人的任何店铺、宅院都可以买卖,虽说这些他们手中的店铺地段有些比不上府衙手里的,但胜在价低。

何况经过这些年的折腾,许多商人早已到了极限,他们资金已所剩不多,真是虚弱时,只要给他们一些银钱,这笔买卖还是做得成。

果然,唐大邦与府前大街的粮铺东家商议再三,最终以一千八百贯买下了其店铺。黄如玉只花费了两千贯买了一家布行铺子……

陈言璇站在府前大街,看着笑容满面离去的商人,眉头微皱。

管家陈归跑了过来,道:“少爷,打探清楚了,府衙准备售卖一批店铺,只是无奈价高,外地商人便打起了这里商铺东家的主意。”

陈言璇看向陈归:“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之人,他们涌入晋江城,想来开海之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陈归摇头:“听说府衙也没准信,自从顾知府离开之后,所有人都盼着他回来能带个准信。谁知顾知府没回,朝廷尚未表态,府衙却先出售起店铺来,还允许欠贷。”

陈言璇抬手摸了摸下巴,抓了抓稀疏的胡子,目光投向府衙方向,沉声道:“走吧,我们去府衙。”

陈归愣了下,连忙拦住:“少爷,就咱们家那点银钱,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这街道旁的店铺最低也要一千贯以上,我们可拿不出来。”

陈言璇推开陈归:“谁我少爷我想要店铺的,我想要的是府衙手中的——塔子楼!”

陈归差点晕倒。

塔子楼?

那可是卜家在晋江城内最大的酒楼,卜寿办寿宴的时候都选择在那里。那就不是寻常店铺的价,想要拿下那座楼,没一万贯也要八千贯。

可陈家——连八百贯都拿不出来。

陈言璇不管这些,径直走向府衙,对衙役说了几句话之后,便被引入二堂之外。

吕宗艺正在二堂处理公文,听闻有人想要买塔子楼,便命人将陈言璇请来,看着走进来的年轻人,吕宗艺微微凝眸,问道:“你是何处商人,竟有买下塔子楼的底气?”

陈言璇恭恭敬敬行礼,肃然道:“在下同安商人,汀溪窑场少东家陈言璇,愿与吕参政商议购买塔子楼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