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267章 市政厅迁移小组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267章 市政厅迁移小组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圣赫塞的一系列的运作下,不少市政厅内部反对搬迁的人员被清洗出去,市政厅文官人员大幅度流动。

血液实现了更新,市政厅文官也得到了年轻化,可以更好的贯彻圣赫塞的发展思路。

他要铺的发展盘子很大,原先布兰卡市政厅内部有很多掣肘,这让整个文官体系运行的并不顺畅,扯皮和权责不明,而且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情况也比较多。

如果真的竞选省政厅第一长官成功,那么布兰卡市也必须发展大布兰卡市都会区和拉潘帕——里内格罗河城市群,以更大规模的实现南方省的初步工业化。

布兰卡市还是太小了,而且只是一个普通自治市,在行政级别上虽然已经是省府,地位上却比科尔多瓦,拉普拉塔,罗萨里奥,圣菲这些城市差很多。

还需要时间,圣赫塞觉得阿根廷最缺的就是时间,不管是人口增长,还是工业化需要时间,阿根廷的体量远远不够达成这个目标,那就只能笨鸟先飞了。

现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了,这个二战后的超级黄金期,在世界石油危机到来之前,完成一次发展蜕变,才有机会去面对英国,巴西,美国这些大人口体量的国家。

哪怕阿根廷要跟大英pk,人口没有个六七千万,也达不到那个经济水平,除非有大英3倍的人均生产力,而世界上可以超过英国佬生产力3倍的还没出生呢,连巅峰期的日本都达不到这个水平,除非英国解体成四个小国,也许就可以了。

人口不仅仅是市场,还是财富,巴西只需要达到阿根廷人均生产力的1/4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超过阿根廷,就别提新华夏,印度这样的人口超级大国了。

作为一个城市,也很难发挥太多的影响力,像参加阿根廷国会,也没有资格参加的,一些对外贸易的重要会议,也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不能制定有利的发展政策。

而作为一个省就不同了,再差也可以在阿根廷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更大的利益,包括修改省宪法,完善海关制度建设,发展对外贸易,级别上也更容易受到重视。

就如同新华夏当初“下海”一样,现在在市政厅做文官,兴许还真不如出去闯一闯。

在现在的布兰卡市,发展的机会真的很多,每天都有人从中获取巨大的收益,贸易,生产,出口,甚至做个商业掮客,帮人拉关系,都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收益。

每天都有很多的工厂开业,布兰卡市商业厅专门成立商业注册部,每个区都设有派出机构,就是为了帮这些公司和工厂快速注册成立。

在1955年年底的时候,布兰卡市公司工厂实体突破了6000家,位居阿根廷第2位,仅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其中东区和阿尔塔区位列第一和第二,分别有2700家和1900家,大多数都是中小工厂,雇工低于10人。

圣赫塞在11月底的时候,专门做了一次人口区域普查,调查显示布兰卡市总人口直接突破了127万,比圣赫塞想象的还要多,他原先以为有100万就不错了。

这样的数字已经位居阿根廷第二位,据估算整个拉潘帕省人口也超过了190万。

除了布兰卡市,主要增长在圣罗莎市,奥托市,布拉托维奇市,科罗拉多港市这四个主要城市,其中圣罗莎市的人口也突破了10万人,沿海三市则分别达到了5万,4万和6万。

大量人口涌入,整个布兰卡市社会处于上升期阶段,其中光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市就迁移过布兰卡市超过40万人,其他国内省也迁移了超过50万人。

很多因为阿根廷国家经济危机和失业的人,本来是打算移民外国的。

他们大多对阿根廷的经济和未来绝望了。

移民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甚至巴西,本来是他们的选择,现在被改变。

50-60年代,在历史上至少有150万人从阿根廷移民到其他国家,美国和曾经的母国是他们的好去处,让阿根廷本身稀缺的人口雪上加霜。

这样的情况在好转。

这150万人其实本身也代表后世五十年了800万-1000万的人口潜力。

原因就是阿根廷稀烂的经济和乱七八糟的政变。

这些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也是阿根廷发展的希望。

布兰卡市的发展,给了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尽管有人来,也有人去,但至少该有的选择。

如果不是真的生活困难,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阿根廷在54年和55年,因为布兰卡市,圣马丁市,奥兰市,拉普拉塔市这些新兴城市的巨大发展,让很多人的被迫出国选择被改变了。

甚至因为像布兰卡市的骚操作,阿根廷重新成为人口迁入国,1955年阿根廷至少有20万人从南洋,拉美地区迁入阿根廷,大部分人迁移到了布兰卡市,成为布兰卡市的新兴力量。

乔伊·赫西,原先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英国公司的法律秘书,拥有英格兰和二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她的丈夫安德烈亚斯·奥苏纳是著名的阿根廷歌剧和探戈歌手,因为经济危机和动乱,夫妇双双失业了,他们生育了2名子女,分别是4岁奥丽维娅·赫西和2岁安德鲁·奥苏纳。

夫妇两人本来打算移民英国,投靠父亲的家族,结果普拉里国际的布兰卡市分部以高薪资招聘了乔伊·赫西,而新建立的布兰卡市大剧院也给安德烈亚斯发了聘书,工资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还高。

他们还有打算再生育2—3名子女,其实奥苏纳夫妇非常喜欢小孩,但沉重的经济压力还有对未来发展的绝望,甚至到了要闹离婚的地步。

在布兰卡市的经历让他们夫妇关系重修旧好,布兰卡市对于本地市民有大量发放生育津贴,提供住房补助,本身房价也非常便宜,奥苏纳夫妇已经断绝了移民的想法,并在巴伦银行按揭买了一套高档住房。

安德烈亚斯也成为布兰卡市最受欢迎的歌剧和歌手之一,有不少歌舞团邀请他参加演出,每个月收入翻了好几倍。

他还获得了很多次报社采访,在阿根廷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小赫西和小安德鲁也被送进了一家高档幼儿园。

虽然高档,价格却不贵,减轻了很多夫妇的养育压力。

圣赫塞修建的大量学校和幼儿园托儿所派上了大用场,光是这些学校就可以解决大量就业。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大城市为什么好,除了有大量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也能产生大量的岗位。

释放出来就是非常惊人的。

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吃喝拉撒睡育都有很大的需求。

奥苏纳夫妇的经历在布兰卡市并非特例。

布宜诺斯艾利斯不少优秀人才涌入布兰卡市,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就算现在布兰卡市有了127万人,工作岗位仍然非常充裕,特别是工厂产生的就业。

而工资水平已经达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平均水准,还拥有低物价指数。

因为比索贬值的原因,其实人工工资并不高,而其他生产成本却低很多,让很多工厂也愿意搬迁到布兰卡市发展,甚至不少工厂公司因此起死回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也让很多打算移民的人,来到布兰卡市发展,还产生了不少新的富豪。

大多数人重新点燃了对阿根廷未来的希望。

经过大规模建设的11家医院统计,1955年布兰卡市的新生儿出生数量超过了4.4万,位居大城市阿根廷第一,很多夫妇为了布兰卡市的福利,挺着大肚子来布兰卡市生产,惊人的千分之37.6出生率,而育龄妇女出生率也有维持在10%左右。

这样的出生率,在有200多万人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比不过,在布兰卡市周围地区,新生儿出生率也非常高,还有的就是阳光农业未来农场这样的地区,以及阿根廷边疆省萨尔塔省和胡胡伊省。

在阿根廷国内失业率飙升的时候,这里充斥着大量的工作岗位,交通也非常便利,阿根廷丰富的铁路交通系统,让布兰卡市这个交通枢纽成为吸引人口的利器。

“失业了?去布兰卡市吧,那里有大量的工作。”

“生活成本太高?去布兰卡市吧,那里物价全阿根廷最低!”

“买不起房,去布兰卡市吧,那里租房便宜,工作三年就可以买房了。”

“子女不听话,上大学太贵,布兰卡市6所大学供你选择,只需要通过考试,学费减免,还可以边打工边上学,减轻负担和压力。”

量产终于引发了质变,光是12月份1个月,就涌入了15万人。

布兰卡市也必须加快开发和发展的力度了,否则无法承接吃下这么大的人口增长,那么将会失去这个大幅度增加实力的机会。

很多工厂和公司的各种工资福利也都是不错。

加上一大批美国、英国公司入驻,给出了不少以美元计价的工资,收入确实比市政厅高上一两倍。

大多数文官离开市政厅,确实都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圣赫塞当初文官考试筛选出来的大多数是有些水平的。

而老资格的老油条,能从奥托时代能一直稳稳当当的坐在这里的,也肯定是有能力的。

真想混日子的,那是赶也赶不走的,而且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的,圣赫塞坚持实施布兰卡市政厅文官考核制度,也不在乎一些老油条真的不做事。

……

1956年1月1日,新年伊始,

布兰卡市市长圣赫塞·科恩,在市政厅宣布,布兰卡市市政厅准备进行搬迁到波斯卡区布兰卡市民大街1号。

并在波斯卡区规划了一个大型市政厅,同时开通6条公交专线,短期解决通勤问题。

圣赫塞已经提前选址,早在10月份就已经动工建设了。

他在市政厅周围进行了新的建设,规模可以跟省政厅媲美。

其实原先布兰卡市市政厅的规模确实太小了,修修补补好几次,也不能满足需要。

很多市政厅部门不得不在市政厅之外办公。

布兰卡市人口从十万增加到百万规模。

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城市治理难度是几何倍数的提升的。

很多人也觉得是要修一个新的市政厅了,办公环境太恶化了,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原先只有2个部门,结果塞进去50多号人,而且建筑也很老了,相当危险。

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才想着反对一下,毕竟确实还是有点距离。

但既然伟大的市长先生已经规划好了一切,那么跟着后面做事就行了。

市政厅迁移小组公布了完整的规划,包括哪个部门,怎么搬迁,后续的事项,居住,配套,都有一一公布。

新的布兰卡市市政厅离省政厅只有5公里不到,距离很近,比原先20公里的距离要近的多,但又不会太近。

市政厅周围建设有大型小区和公园,学校,超市市场。

本身省政厅也就是阿赫里奇区有进行大规模建设了,现在也相当繁华。

只是圣赫塞当初建设是往西发展的,现在波斯卡区在东面,是一大片空地。

新的市政厅则位于波斯卡区的西边。

也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进行下一步的产业扩张了。

两个区本身就是邻区,也很近。

当时圣赫塞是有考虑过直接设置新市政厅在阿赫里奇区。

但那样的话,反对声估计再上一个量级。

何况要开发波斯卡区,那就不能再把资源移动到阿赫里奇区。

那样与圣赫塞的发展计划不符合。

这样布兰卡市市区面积就从原先的1274平方公里正式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大市区也就可以完成基本框架构建了,再塞进去几百万人也不会觉得太拥挤。

以东区、西区、波斯卡区、阿赫里奇区,玛克洛区、阿尔塔区六个区作为布兰卡市的主城区,其中东区和西区是老城区,这次也会再次相应扩大一些面积和规模,其他四区作为主城新区。

其他外围8个市镇辖区调整也已经完成,作为郊区卫星镇进行发展规划,完成基本未来30年的基本发展思路。

着力提升布兰卡市主城区的发展能级、综合竞争力和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部整合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布兰卡市周边市镇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后续只需要在大框架内进行调整就可以了,布兰卡市6924平方公里的总辖区面积,总计14个区和市镇,也基本能保证布兰卡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有足够充足的后备土地。

布兰卡市外围还有5个自治市,这些市县是当初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并入的,但不属于拉潘帕省沿海三小市的范围,面积足足有5000平方公里,目前是作为大布兰卡市都会区的一部分独立存在,人口不算多,但也有八万多。

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并入布兰卡市的。

圣赫塞也打算在任期内把区政厅这个派出机构进行完善,现在的区政厅和镇政厅,为了保证控制权和灵活变通,是作为派出机构,大部分部门都是作为市政厅的延伸派出,而非独立的,并不能进行独立核算,警察厅这些也都是派出机构。

但像阿尔塔区实际管理人口就已经有34万,东西城区也分别是41万和25万,已经是一个大市的规模,如果什么都要请示市政厅,那问题太多了。

特别是现在新市政厅搬迁到更远的地方去了,这样会导致混乱,设置出大问题。

这个事也要同步进行的。

圣赫塞也正式启动了区政厅法案条例,交给拉潘帕省议会批准,成立14个区镇政厅,镇政厅发展独立性会大一些,发展程度比较低,从属于市政厅,在必要的时候升级为区政厅。

区政厅城市化程度更高,主要由市政厅领导,财政税收由市政厅统一规划。

区政厅文官由市政厅统一负责,但独立性更多,而且作为正式的文官下属机构,拥有正式的编制和部门,区政厅第一负责人是区长和镇长,不由直接选举产生,而是市政厅任命。

还有副区长,部长等其他部门机构,除了重大事项决议,其他都不需要再请示市政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