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153章 满载而归和西欧经济危机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153章 满载而归和西欧经济危机

簡繁轉換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22:00: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本章还缺2000字,但现在太困了,只能先留着,先发后改,明天早上8点前更完,实在抱歉,最近卡文卡的厉害。

跟安娜在莫顿庄园腻歪两天后,两人打算就此别过,

1月底的纽约还是冬季,庄园里的气温不算很冷,所以并没有穿厚外套,圣赫塞穿了一身时髦的夹克,安娜穿了一身牛仔裤搭配长毛衣,看起来十分性感。

美国人所制造的衣服比较宽松,不像英国服装那样紧身合适,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英伦风和牛仔风的对比。

圣赫塞个子高大,肌肉结实,穿着宽松的夹克让他感觉更舒服,所以除非必要,他很少穿那几套塞恩帮他定制的西装,只是偶尔一些场合穿一下。

好在身体素质不错,加上经常会锻炼身体,又有一个大豪斯,让他没有冻死在美国的冬天,纽约每天冻死的流浪汉,甚至都上不了纽约日报。

去年席卷西欧的经济危机,连带蓝云鞋服和蓝云纺织的出口业务不是很理想,危机中欧洲的纺织业受到危机的冲击最大。

就着温暖的壁炉,圣赫塞又往里面添加了燃料。

“汤姆先生,你真的要离开美利坚了吗?”

安娜坐在椅子上,有些心不在焉地望了一眼圣赫塞,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

“是的,我打算前往西班牙,家里人让我回去了,我已经离开家里太久,而且我前两个月就该回马德里了,纽约冬天的雾霾,几乎让人喘不过气了。”

圣赫塞半真半假的说道,他伸手搂住了安娜的肩膀,把她揽到身边,邀请她和一起共进晚餐。

“是啊,纽约的空气甚至比波士顿还差些,我呆了五年都没有习惯,不过伦敦那边空气更差,毒死了不少人呢。”

此刻他心里想着的不是伊莲娜也不是娜塔莉,而是这个有点傻傻的女孩,可惜这短暂的关系也只能结束了。

“盎格鲁撒克逊人一向不注重保护环境,而且他们丝毫不在意底层人的生活,美国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

“傲慢的英国人确实无耻,当初我们祖辈就是因为大饥荒才来到美国,最起码这里不缺土豆……”

爱尔兰大饥荒,好久远的年代。

圣赫塞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还特地做了一份炸鱼薯条。

“汤姆先生,你不能继续留在纽约吗?”

安娜轻咬了一口烤羊排,淑女的再次询问道。

“大概不行吧,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作为克鲁斯家族的人,我必须挑起重担。”

谎言越编越多,圣赫塞干脆把美好的回忆留给安娜。

两人在一阵离别的气氛中吃完晚餐,安娜在庄园呆到了第二天早上,圣赫塞才开车把她送到红杉投资银行上班。

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雪,雪花飘落,圣赫塞停下车,给安娜系上了一条红色的围脖。

纽约曼哈顿,圣赫塞抬头看到了远处的102层的帝国大厦,加高的天线让它看起来更加壮阔,光这座帝国大厦就价值超过5100万美金,这还不包括前年地皮拍卖出的1700万美金,这就是美国,繁荣富裕的美国的象征性建筑。

不过圣赫塞并没有去过帝国大厦,对他来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

圣赫塞又看了看近处的红杉新总部大楼,高达28层的雪松大厦,占据了其中7层办公楼,他才慢慢把眼光收了回来。

这里毕竟不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五月大街,也不是学院区,这里只是异国他乡。

他开始怀念阿根廷的生活了,那里才会让他感到放松和安宁,纸醉金迷的纽约,终究不是他该呆的地方。

他想念着阿根廷的一切。

……

圣赫塞最终还是决定把莫顿庄园出售掉,因为纽约皇后区房价上涨,居然还因此小赚了2万美金。

这不禁让他想起前世那些美国佬花上几万美金,在新华夏买套房子,结果潇洒了几年,房子涨价了,完美抵过花销。

纽约的房价涨幅并不算太大,扣税后还赚了1.8万美金,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工作10年的存款,也许是15年或者20年,美国人恐怖的超前消费水平,圣赫塞已经开始见识到了。

不得不说,资本钱生钱的魅力真是让人迷醉,其实很多资本家族三代以后,只要不作死创业之类的,做一个新时代的地主包租公,基本上就能让很多家族很好的一直传承下去。

1953年2月1日,在美国呆了差不多4个多月的圣赫塞,也在普金斯教授的催促下,踏上了返回阿根廷的旅程,只不过与来美国相比,这次是满载而归。

塞恩、小尼克斯、格雷罗、凯尔都留在了美国,帮他掌管这些公司,还有刺探情报。

猎鹰局的人基本被他留了下来,而三角洲安保人员大多撤出美国。

这次待在美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圣赫塞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

1951年6月-1952年2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了。

反倒是美国佬因为马歇尔计划,并没有陷入危机,

美国爆发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高丽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推迟到1953~1954年才爆发。

联邦德国、法国、英国都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危机,美国繁荣的表面下也危机重重。

战后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年的经济调整和恢复,开始了新的周期性循环。

英国的纺织业、汽车、拖拉机和化肥工业受到打击较大,其他国家主要是对纺织工业的打击最突出。

对于圣赫塞来说是重大利好,几乎都是他需要的产业,去抄个底?反正圣赫塞来者不拒,况且英国的这些工业并不逊色于美国和德国,还要超过日本,只不过圣赫塞那时候时间不凑巧,拖拉机技术来自于日本,汽车产业暂时还没有进入。

现在西欧国家陷入危机的同时,其他如比利时、芬兰、瑞典等的工业生产也程度不同地下降,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被危机波及并受到打击。

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股票价格大幅度跌落和企业破产家数激增的现象,各国全失业人数高达1000多万人。

这次危机标志着战后第一个资本主义周期的开始。

时隔多月,阿根廷国内也开始再次动荡起来,在美国的一些发展计划也只能留给自己的手下继续实施了。

二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去年一年日本的经济速度快的惊人,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

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能说是一个小型经济危机,甚至已经开始结束了,随着经济复兴,法国和西德、日本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战前水平,高丽战争失败后,美国对外贸易优势就开始削弱。

特别是法国联合西德的成立了煤钢共同体,更是很好的抵挡了这次经济危机,而英国人受到了重创,日本人则没有太大影响,甚至加快了发展。

圣赫塞在半路上直接恢复了自己的身份,这次美国之行可谓是大开眼界。

直面历史的冲击感和震撼,美国不愧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真正给他们玩出花来了。

这次美国之行也是收获满满,不仅把红杉投资变身成了一家全能投行,而且从中套现就套出了大概2000万美金,可以直接投到阿根廷或者西欧国家去,购买阿根廷需要的工业设备。

也能作为备用资金,阿根廷现在的投资大部分已经能满足建设需要,不过这一部分的钱也可以储备起来,作为应对风险的需要,一直极限操作的话,总有翻车的那一天。

红杉也跟多个中等财团家族结盟,波士顿富达资本,收购了专业公司正规化,

又有黑水安保公司提供的武力保护,现在提前布局美国53-54年的经济危机,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基本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是不成问题的。

恩科电气也实现平稳落地,再过一两个月,恩科电气的第一代录音机,物美价廉的的恩科收音机就能投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

核工业技术专家,圣赫塞还真捞到了几个,未来几个月分批打算先进入加拿大,再通过各种途径前往阿根廷。

小尼克斯除了搞蓝色起源这家公司,又搞起了老本行,收购了一家货物轮船运输公司,又花钱买了一大批二手货船,搞起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贸易。

小国家崛起之前往往必要一直赢下去,输一次就没有翻盘的机会,而大国赢一次就够了。

不管是美国还是墨西哥,都值得现在的阿根廷学习,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不错的民族凝聚力,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学习但绝不只是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同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工业化建设。

二战后,各国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日本准备通过跨国公司战略实现了经济崛起;美国将在信息革命和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使得国家持续发展。

阿根廷完全可以走日本人战后崛起的道路,开办更多的跨国公司。

……

不是很宽阔的海面上,一艘从地上看去足有七层楼高,长最低超过一百五十米的巨大船只停靠在港口,圣赫塞觉得这应该是个货轮。

圣赫塞看了下船票,登上了前往巴西的邮轮,他提着不大的行李箱,进入邮轮船舱,根据船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后边跟着十多个三角洲安保的人员,打扮各异。

纽约港毕竟是美利坚最大最繁忙的港口,船只很多。

这次圣赫塞照旧没有带什么东西,重要物资将通过船队运往巴西的方式,直接开到拉普拉塔市。

圣赫塞和普金斯来到了甲板上,讨论着这段期间的趣事,然后跟教授一起看着蔚蓝色的大海。

邮轮迅速往南大西洋驶去,看着离美国海岸越来越远,海水的颜色也缓慢变化。

普金斯教授开口说道:

“科恩,你这次回布大就准备提前毕业吧,你的水平已经足够申请毕业了,甚至有了硕士的水准。”

阿根廷的硕士基本都是两年制,像古巴的卡斯特罗甚至是博士毕业,也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

普金斯教授直接说道,对他来说,圣赫塞已经达到了硕士毕业的标准了,哈佛法学院的水平。

圣赫塞身在2月份的北大西洋海上,竟然穿的是夹克,很强壮嘛,普金斯教授不由得有些羡慕,当初自己也是这样的,只可惜现在年纪大了。

这里已经距离海岸线超过两百公里,以邮轮的速度,依然从清晨行驶到下午时分才远远地看到了天际的一条代表南海岸线的黑线。

“好的,教授,还是要感谢你的栽培,这次我会努力的。”

普金斯大笑着拍了拍圣赫塞的肩膀:“晚上找你喝酒,船上的生活总是太无聊了。”

对于圣赫塞这家伙,他是越来越满意,打算让他提前毕业了,这次出国考察,也是规模很高的。

还好此时的北半球风平浪静,出船是最怕那些风暴海浪之类的。

夜晚来临前,两人真的喝了点啤酒之类的,普金斯教授酒量一般很快醉了,把他送回自己的船舱客房,圣赫塞也有些迷迷糊糊的,沉沉睡去。

事实上自从前往波士顿哈佛大学,两人虽然交流不多,但关系上确实融洽了很多,普金斯教授对他的帮助很大,圣赫塞因此认识不少大佬。

不得不说,大海上的航行确实很无聊,圣赫塞只能沉下心来学习总结,好在手提箱内放了几本书,他才不至于那么无聊。

在美国其实只能说花了一半多时间学习,其他的一系列事情也经常打乱他的进修。

很多事情和计划还是需要他拍版的。

圣赫塞这次饶有兴致的在里约热内卢下船看了看桑巴风情,与上次的心情沉重不同,这次他的心境有了新的变化。

阿根廷很缺适合的经济政治制度,而且现在民族精神上还不如巴西上进。

巴西是阿根廷门口的对手,拉美的国家都该好好看看才行。

里约作为巴西首都,相当繁荣,对于圣赫塞来说,这是比布城更有潜力的城市,毕竟她的背后是一个比阿根廷大四倍的市场,而且是南美洲最大的单体市场。

1942年,可口可乐进军巴西,在这里,它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百事可乐,而是一场强劲持久的本土阻击。

巴西本土汽水的霸主,南极洲牌瓜拉纳饮料率先发难,攻击对手的美帝国主义背景。

可口可乐善于了解新市场,而且向来能屈能伸,

这一次,它打出的广告词是,“可口可乐,强壮巴西人民,助力巴西工业化”。

这句话已然深谙20世纪中叶巴西的主旋律:对工业化的狂热崇拜和执着追求,以及涌动的民族主义热情。

圣赫塞的美年达汽水,也在蚕食巴西市场,只不过市场占有率只有5%不到,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是30%左右,百事可乐是10%,南极洲牌是惊人的45%,其他还有一些本土饮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