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529章 太子师之争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529章 太子师之争

簡繁轉換
作者:张九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4 09:15:36 来源:源1

第529章太子师之争

在欢庆的木鹿城内,茹来杰走入一间圆顶且矮小土屋内,然后关上门将外面的嘈杂声减弱了一些。

茹来杰耐心地对钦陵道:“你是禄东赞的儿子,你是松赞干布最信任的辅臣,你应该比他们更明白,一个庞大的帝国会盛极而衰,或许有的帝国鼎盛时期只有二十余年,或者只是三五年,十余年,人的一生漫长,一个帝国的繁荣却很短暂。”

钦陵听着他的话语,还在咀嚼着牛肉。

茹来杰那老迈且沧桑的话语还在继续,他的话语声比往年更沧桑了,也更沙哑了。

“我们吐蕃的孩子多数都是牧民的孩子,在吐蕃都护府的唐人认为其实松赞干布与禄东赞也是牧民的孩子,但牧民的孩子要做什么,取决于这个孩子读什么书,见过什么样的天地。”

钦陵在长安时就没学到过什么,也没跟唐军学到什么,听着茹来杰的话也是一知半解。

波斯旧地的木鹿城内,波斯王子还在请梁建方大将军留下,可此番唐军此番来是为了扫平整个葱岭,对波斯人的土地却没有兴趣。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也不是梁建方能说的,因此波斯王子几乎是问遍了唐军的将领,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够给予波斯王子承诺。

打退了大食人之后,刘仁轨收集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有的是波斯人留下的,还有的是大食人的。

见刘仁轨装了很多书籍放在车上,裴行俭道:“你拿这么多书卷做什么?”

刘仁轨道:“这里最珍贵的,就是书籍与浮雕。”

裴行俭递给他一头胡蒜,一边自己口中也嚼着一颗蒜,道:“司农寺的人让我们多带一些作物回去。”

刘仁轨道:“这里有什么作物?”

裴行俭笑道:“都说此地富饶,真来了这里也不觉得有多么富有,他们说大食人来之前,也就是二十年前……这里很富饶。”

“是不是真的富饶都写在书中与这些浮雕上了。”

裴行俭又道:“倒是抓了一群大食战俘,他们说在西面,也就是大食人的海边,是一片十分富有的地方,那里有吃不完的椰枣,取之不尽的粮食,可是距此非常遥远,大概还要两万里路。”

刘仁轨颔首,吃着胡蒜思量着。

裴行俭帮着用绳子将这些书卷固定在车上。

大家都知道唐军到了这里就要停下脚步了,也不会再西进了,至此唐军得到了葱岭全境与天竺,也就足够了。

大唐的版图往西一直到了葱岭全境,直到阿姆河,只要唐军能够掌握葱岭,也就掌握了大雪山以西的屏障。

至此葱岭以西哪怕再有敌人,面对葱岭的高寒与地势,也不敢轻易进犯。

至于越过阿姆河打木鹿城,也是为了让葱岭的战果更扎实而已。

接下来几天,唐军又走了几队人,裴炎与狄仁杰,李孟尝先行离开了。

在波斯王子的苦苦哀求下,梁建方还是决然地带着唐军离开,留给了波斯王子一座空城。

甚至这座空城还不是他波斯王子的。

唐军只为大唐征战,不会为波斯王子的复国征战,除非有皇帝的旨意。

再者说皇帝也不会给这种旨意的。

直到九月,这里也就看不到唐军的踪迹了,也看不到大食人的踪迹,偶尔会有一些胡商来这里走动。

之后有消息传到了木鹿城,唐军在阿姆河立碑,往后阿姆河以东的整片葱岭都是唐军地界,唐军要向整个葱岭收取赋税。

再之后,又有消息送到了木鹿城,葱岭诸国不能再有战奴买卖,而当唐军剿灭了诸多势力之后,在葱岭地界出现了一位十分强大的塞人王,听说这位塞人王是给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做事的。

唐人没有继续征战,也没有再去征讨大食,而是收兵退回了葱岭以东。

以葱岭为屏障,以碎叶城为西域连接葱岭的隘口,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就建成了。

这个安西大都护府以西州为起点,连通天山南北与安西四镇,从长安开始数,一路往西横贯两万里。

自新帝登基以来,唐人建设西域,建设安西大都护,一共用了十一年。

乾庆十一年,九月,吐蕃就开始下雪了。

茹来杰拄着拐杖走过一片牛群,他低声道:“吐蕃的秋季就开始下雪了。”

王玄策走在雪中,道:“现在的长安应该是秋季,我带你去长安。”

这种话茹来杰早就听腻了,他一直都在听人说长安如何如何地好,长安如何的美丽,听多了也就听烦了。

王玄策又道:“与大食人打了仗之后,还留下很多粮食,打仗的时候没吃完,西域与吐蕃的两个都护府都不让我们将余下的粮食运回去。”

茹来杰道:“为何?”

王玄策感慨道:“今年丰收,朝中已不堪重负了,急着往外送都来不及。”

正说着,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骑着马儿而来,他到了近前给茹来杰递上一件厚实的衣,又离开了。

王玄策自认识茹来杰以来,这个吐蕃老人家就一直穿他吐蕃的衣衫,吃他吐蕃人的食物,直到现在他终于披上了只有唐人才会穿着的衣袍。

茹来杰穿上之后,仰头笑道:“嗯,很暖和。”

王玄策低声道:“你去长安看看吧。”

茹来杰还是摇头,一步步踩着台阶要走上已修缮好的布达拉宫。

“你与钦陵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向西远征,他不回来了吗?”

“你们唐人不是也有几支兵马去远征了吗?那么他也是一样的。”

远征的兵马并不多,只有百余人,三五支队伍。

茹来杰稍稍停下脚步,似乎是觉得手中的拐杖不顺手,他又换了个手。

茹来杰继续往布达拉宫走着,又说道:“你们唐人的皇帝说,要让唐人走出去,要让更多的唐人在世间各地留下种子,我就是这么与钦陵说的。”

雪中的布达拉宫很美丽,听说是当年松赞干布让人建设的,直到如今才建设完成,已有三十余年。

王玄策跟在这位老人家的身后,他显得越发地佝偻,越发地年迈,好在他戴着帽子,不然能在寒风中看到他稀疏且苍白的白发,他是吐蕃赞普座下七贤臣之一,他说过他排第三,比之桑布扎更早成为了七贤臣之一。

前两位在很早以前就去世了,那时候茹来杰就去了雪山中,再也没有过问世事,直到松赞干布离开吐蕃,他才走出来。王玄策听说过这个老人家的身世,茹来杰其实本是吐蕃王的血脉,那时候吐蕃还没有松赞干布,那时候吐蕃人很混乱,周边部落都在觊觎吐蕃的牧场。

传说中,茹来杰千辛万苦找到了他的父亲的尸体,下葬之后也就有了第一座藏王墓。

在吐蕃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茹来杰也有着传奇的一生,甚至王玄策觉得茹来杰的传奇故事有点太过离奇了,不知真假。

这一次的战争,也能为这个传奇老人的故事更添色彩。

翌日,王玄策在布达拉宫醒来,就见茹来杰盘腿坐在布达拉宫前,他已醒不来了,这位老人家就这么过世了。

几个吐蕃侍卫上前吩咐了两句,王玄策接过一件外袍,这是吐蕃功臣最华丽的外袍。

“按照约定,他的后事请王将军主持。”

王玄策稍稍一礼。

风雪依旧下着,王玄策在茹来杰的身侧坐了片刻,看着远方的牛群,道:“你要是还能多活一些时日,也该随我去长安的,嗯……你怎么知道你快死了?”

王玄策又觉得与一个终老的人说这话有些别扭,这才将那件漂亮的外袍给他披上,背着他迈步走向了远处的雪山。

~~

茹来杰像是个无情无故的老人,他将吐蕃的所有孩子都当作他的孩子,这样一来他应该是个有很多孩子的人。

来到当初与茹来杰一起远眺的雪山上,王玄策将他的遗体放在山头,摆出盘腿而坐的样子,面朝东方,长安城的方向。

风雪越来越大,直到雪淹没了他的身躯。

王玄策在吐蕃也就没了牵挂,带着妻儿离开了这里,以后吐蕃还会发生什么,就与他无关了。

乾庆十一年,正是深秋走向冬天的季节,人们意识到立冬时节就快到了。

长安城的皇宫内,李承乾翻看着洛阳送来的奏章,一旁的父皇也在看着安西大都府送来的奏章。

新殿内很安静,倒有热水的茶碗还在冒着热气,李承乾翻过一页,看着奏章上的记录,这份奏章所写的都是老君山上的事,老君山上的天文台总算是落成了。

李世民忽然道:“听说李淳风在天文台看月亮,见到了仙宫的样子?”

李承乾道:“李道长根本没有看清月亮上的模样,他老人家在奏章上说了,让朕不要听信谣言。”

新殿外,来来往往的内侍很忙碌,过了今年父皇就年满六十岁了。

现在父皇最牵挂的就是孙子,恐怕孩子不来,摆了大宴也会过得不开心。

李承乾道:“娄师德让人送来急报时,於菟他们该从西州城出发,现在推算应该到姑臧城了。”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奏章,道:“还未恭贺你,葱岭一战大胜。”

李承乾笑道:“将士们都不容易,来年有不少人要封赏。”

李世民又道:“听闻泾阳印书作坊,又钱扩建了?”

“嗯,儿臣让泾阳作坊将造纸的秘方公之于众了,如今纸张早就不值钱了,中原各地的造纸作坊也多了,纸张的秘方不同产量也不同,各家各自掌握着秘方,造出来的纸也不一样。”

李世民拿着茶碗笑道:“承乾,你需要更多的书籍,你将纸张的秘方公之于众,也是为了让纸张更多,让泾阳可以得到更多的廉价纸张,从而印更多的书。”

李承乾颔首,没有反驳。

李世民又道:“他们想要将纸张卖出一个好价格,都会争先将纸张卖给朝堂,只有朝堂的钱货两清最公道,也最有保障,甚至能够长久往来,能够给朝堂长久供纸,是天下造纸作坊都梦寐以求的。”

李承乾神色平静道:“是的。”

“难怪李玄弼会说用天下人的纸张,给李唐的江山印书。”

“父皇,泾阳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了不少,印书的效率也更好了。”李承乾又道:“不过丽质说,总归是人力印书,而且人力的使用效率也快到极限了。”

“儿臣也不想与那些老儒生讲道理,谈公道,就像李玄弼这样的名仕,他终究是有些迂腐了,当初他没有在朝中为官,儿臣以为父皇当初的决定很圣明。”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又饮下一口茶。

“陛下,苏主事来了。”

李承乾道:“请进来。”

苏亶白发比以前更多了,他脚步匆匆走入殿内,一如既往的匆忙模样。

李世民上前拉着苏亶的手坐下来,道:“你与朕都是老家伙了。”

苏亶又忙起身行礼,他看向如今的皇帝,现在皇帝看起来更有威严了,现在的皇帝,其政治手段更厉害,更集权。

相较于贞观时期,现在的皇帝严苛又有手段,而且朝堂上还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臣子。

有内侍来报,“陛下!褚尚书与许尚书又打起来了。”

闻言,李世民板着脸道:“他们怎么动手了?”

“这……”

见这个内侍不肯说,李承乾清了清嗓子道:“父皇,褚遂良先前递交奏章,说是太子回来该学政了,学政就需要有了老师,他褚遂良虽说没有自荐吧,可胜似自荐了。”

“许敬宗的为人父皇也清楚,他知道了这种事岂会放过褚遂良,两人会打起来也在意料之中。”

言罢,李承乾又叮嘱道:“他们年纪也一把年纪了,别打出事,让人照顾着点。”

“喏。”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苏亶正想说自己的事,却见太上皇又开口了。

“是该给太子找个老师了,褚遂良挺好……只是可惜了,他与许敬宗交恶,这样的人当太子的老师不好,马周与于志宁也挺好,你可有人选?是许敬宗还是褚遂良?”

李承乾道:“太子的老师也不能只有一个。”

李世民又是神色凝重地拿起茶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