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汴京小面馆 > 81、快餐试业

汴京小面馆 81、快餐试业

簡繁轉換
作者:小雀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3 21:40:46 来源:源1

二虎裹着老粗布厚棉被,撅了个大腚,趴伏在望楼上的窗洞边。那窗洞方方小小的,还正好能嵌下他一张满是胡子的大方脸。

外头雪仍在下,窗沿积了不少雪,被二虎不厌其烦地扫下去。他过了晌午便一直是这幅模样,见着个隐约像娘子的人走来,便急切地将脸拔出来,咋咋呼呼叫嚷:“来了来了。”

认错了好几回,屁股挨了胡麻子好几脚,这才老实了。

雪天虽冷,但相较之下更不易走水,今年其他教头管辖的厢坊只生了两场小火,但都很快扑灭了,并未酿成大祸,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胡麻子和张六保、曹兴所在的桥北望楼不算大,平日里一共留四人值守,其余弟兄,有巡街的,有守门的,还有调去御街上扫雪的。

平日里无大事,那只要熬过寒冷与饥饿,这差事倒也不算太过辛苦,起码比跳进沟洫里铲雪强上许多。此刻,他们正围在一处豆子,边玩边等沈娘子送餐食来。

曹兴背过手去,随意抓了点豆子,扣进破碗里,在桌上晃个不停。他斜眼瞥了瞥二虎,又趴下来与胡麻子、张六保取笑道:“快报数!输的人洗碗。,你们看二虎,有他趴在窗子边也好,他那脸能把窗堵得严丝合缝,一丝风都进不来,这屋子

里都显得暖和多了。”

胡麻子听着碗里豆子响动,琢磨道:“十五!”

张六保接着报:“九!”

二虎把脸拔出来,脸上勒出一圈窗框当印子,回头一边伸手挠屁股一边道:“十!”

曹兴眯着眼,嘿嘿一笑:“麻子多了,六保少了,再报!”

二虎正欲开口,眼角余光瞥见远处,瞬间跳起,凑到窗洞看去,大喊道:“不玩了不玩了,这回当真来了,我瞧见了!沈娘子赶了辆驴车呢!”

没人理他,胡麻子思忖片刻,继续报数:“十二。”旋即又对曹兴、张六保道,“这一个时辰,他喊娘子来了都六回了,指定又认错了。”

张六保也不挪窝,道:“十四。”

二虎急了眼:“真来了!”他一把扯过身旁的张六保,拽到窗口,“你瞅瞅!是不是,还不快下去,你不是那劳什子团长么!”

张六保揉了揉眼,伸出头去一瞧。

竟真是!

“他这回没诓人,真是沈娘子。”他赶忙甩下身上被褥,急匆匆下楼去接饭菜。

这望楼楼下一层,本是存放柴火、干粮、衣物、火叉、水桶等物的仓库。

张六保麻溜地在一堆破烂里将四人平日用的碗筷寻出来,垒在一起。

恰在此时,沈渺到了。

驴车上盖着厚厚的棉被,下头还有炉子,进来时,被褥一掀开,里头还冒着热气呢,夹着暖暖的香味就扑出来了,张六保没忍住,先咽了咽唾沫。

只见六大盆菜摆放得整整齐齐,另有两盆,一盆是馒头,一盆是杂粮饭。

依照昨日记下的单子,张六保递碗报菜,沈渺手持大勺子,突然觉着自己像个食堂阿姨。

她先把饭打满,压实,再盖上菜,每样菜都给满当当的一句,也不手抖。可装着装着,沈渺发现个问题,众人的碗大小不一,有人碗里饭菜冒尖,有人却才半碗。

饭菜混在一处,菜汤浸在饭里,也有些影响用餐口味。长久下去,难免让人觉得不公平。

沈渺将这小细节记在心里,暗自思量,要不下回统一提供餐具?虽说能用最便宜的竹碗,可如此一来,成本便也上去了。

等会儿若碰上蔺教头,得与他好好商议一番,琢磨个法子才是。

饭菜打完,沈渺取回小票,又留下明日的食单,便准备向下一个望楼而去。

她这般从头到尾,返程时再从尾走到头,刚好能把厢军们点菜的单子收齐,这样便能知晓他们都点了什么菜,有什么饮食偏好。也方便她按量准备,哪样菜该多做些,哪样少做些,一目了然,便不会造成浪费了。

她跟张六保福了福身道了别,又摸摸驴子,便拿起伞,赶着驴车走了。

张六保送沈渺出去,这才惊奇地发现她的驴车格外不同,不仅带着刻有“沈记”招牌的油布棚子,就连拉车的驴,头上都戴了个精心编制的小斗笠,身披防雪的蓑衣。

那驴脖子上,还挂着个铃铛,铃铛下悬了块特制的小木牌子,上头刻着“爱驴沈十一郎”,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他没细看,但写的应当是沈记的地址。

张六保看傻了都,谁家好驴叫沈十一郎啊?

随着驴脖子上的铃铛声渐渐远去,张六保赶忙转身回去,发现竟没人下来取餐,气得对着楼梯扯嗓子喊道:“饭都来了,你们几个难不成还想让我给你们端上去?都自个儿滚下来拿,我又不是伺候月子的老妈子!”

“来喽来喽。”二虎第一个连滚带爬下了楼,端起自己的大盆和馒头,顺手还把胡麻子的那份也带上楼。曹兴见状,骂道:“你怎的不帮我也拿了?”好在他刚走到一半,张六保便将他的饭菜递了过去。

四人终于能围着火盆,大快朵颐起来。

“这扣肉好生美味!”

二虎第一口就吃香喷喷的梅菜扣肉。

他把一大块油光红亮的五花肉,直接一口塞进嘴里,那肥肉部分连着肉皮,蒸得软糯无比,入口丝毫不觉油腻。瘦肉部分更是吸饱了梅菜的咸香与浓郁酱汁,每一丝纹理都越嚼越香。

单吃这梅菜也格外顺口。这菜干与酸菜不同,不仅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与五花肉一同烹煮后,还变得油润柔软,咸中带着回甘。将梅菜的酱汁浇在米饭上,就着这油滋滋的饭,二虎觉着自己哪怕就着这一道菜都能连干三碗。

“这梅菜做得真是好,我嘴笨,想不出其他的话来了,就是好,好极了。”二虎一边大口吃着梅菜,一边扒拉着饭。

肉吃多了,他又顺手夹起一筷子醋溜白菘,吃了两口,也激动地唔唔直叫,手里拿筷子指着那菜,来不及咽下去便与胡麻子道,“白菘也极好!”

“我试试。”胡麻子不客气地伸出筷子往他饭碗里来了一口醋溜白菘,入口也直点头。

果然不错,脆爽可口,酸甜开胃。

白菘本是冬日里常见的菜,胡麻子原以为自己早已吃腻,可这独特的酸味一入口,滋味全然不同。菜帮子咬起来嘎嘣脆,白菘叶子则吸饱了酸味,吃起来滑滑软软的。醋味、酱味、咸香味都在菜叶之上,吃起来格外解?。

还有清炒冬瓜,看似朴实无华不起眼,其实炒制得恰到好处,顶部吃起来还带着清脆,越靠近瓜囊的部位,又越是软糯绵密,很甜。

吃过梅干菜扣肉这般味道浓郁的菜肴,再尝尝这冬瓜,更能尝到有种清新的余味。

全都合胃口!二虎吃得兴起,最后连汤汁都没剩下,全扒拉干净了。

胡麻子也是,最后吃完,懒洋洋地瘫在那儿,手里捧着空碗,还在回味方才的菜。

那宫保鸡丁居然这样好吃!不愧是岳将军也喜欢吃的鸡丁啊!那鸡肉又嫩又弹,入口先是一丝微辣,之后又吃出甜来,辣又不算太辣,甜也不算太甜,反而将鸡肉的嫩和鲜美都衬了出来。

这菜其实还有酸味,指定是加了醋了,但吃起来一点都不古怪,那醋味裹在香脆的花生米外面,嚼起来清脆又香,还有里头胡萝卜、黄瓜炒得也爽脆,让他一口接一口吃得停不下来。

蒜末芜菁也好吃,切成块的芜菁每一块都沾上了蒜末,炒得还有些脆,比炖得口感更好吃,尤其蒜末强烈的味道还恰好中和了芜菁原本的寡淡。

反正怎么吃都觉得好吃。明明只是些简单的菜肴,却也令人吃得格外满足。

这便是娘子的本事了。

她总能将普普通通的菜,做得比别家食肆铺子强出许多。既未添加什么珍稀食材,也没用什么奇特调料,纯粹就是家常便饭的做法,可吃进嘴里,那滋味,就是不同,怎么都不同。

张六保抹了抹嘴,打了个响亮的饱嗝,喃喃自语道:“速食汤饼虽说也可口,可连着吃也腻。今日能吃上一顿热乎的菜饭真好。吃完这一顿饭,我连手脚都暖和透了。”

曹兴则埋头苦吃,吃得专心致志压根不想说话,吃完以后,还把掉落在身上的米粒也一颗颗捡起,塞入口中,这时才呼出一口气,满足地喟叹:“我本不喜欢把菜汤浇在饭上吃,可娘子手艺太好,我吃着竟丝毫不觉腻。现在肚子虽说饱了,可

嘴里总还觉着馋,好似还想再吃些什么。”

张六保一听,猛地想起明日的菜,赶忙伸手掏出食单:“娘子给了明日的食单了,我给你们念念啊......哎,怪了,好像和今日又不一样了?第一种是琉球三杯鸡饭,里面含水蒸蛋、豆豉包菜一份。嘿,沈娘子连琉球国的饭食都会做,想来是跟

往来琉球国的海商学的吧?上回我还瞧见有人售卖琉球的果子和珍珠呢。沈娘子这也太厉害了。’

“下一个是红烧肉饭,配菜也是蛋和包菜。最后一个是蒜薹炒腊肉饭,配菜一样。不过比今日还多了汤,是榨菜清汤。你们打算点哪一样?我要吃琉球国的鸡,我活那么大还没尝过呢。”

“我也要鸡。”

“红烧肉,我最爱吃红烧肉了!“

“那我点蒜薹,咱几个又能换着吃。”

四人围着那食单,肚子暖暖的,分明吃得很饱了,却还是讨论得热火朝天。如今在这值守,竟好似因为能吃上好吃的饭菜而有了盼头,一点儿都不觉得日子苦闷了。

沈渺送完餐,回去路上正好见到巡街回来的蔺教头,她当时脑里已然想出调整餐盒的法子,与教头商议后得了首肯,便径直前往陶窑,定制了几十个方形盘子。

那盘子四边微微翘起,中间稍稍凹陷,外表和后世不锈钢餐盘差不多,沈渺还让陶窑师傅也做出三格分隔,正好用来放置菜和饭,如此便不易串味了。

届时她送餐时带着这些盘子去,订餐的厢军只要交上盘子的押金即可。

若是不想订餐了,还能退回押金。这样便不会因为又增加了打包费而令人感到不满了。

沈渺已经盘算着要把这快餐事业逐步做起来。往后单独盘下一家小铺面做快餐,与自己卖汤饼的小店分开。这快餐店,最好找一家离大部分望楼和开封府衙中线距离差不多的地方,里头空间不必太大,毕竟主要做团餐,租一小间便足够,想来

租金也不会太贵。

不过店里最好也能摆上几张桌子,这样偶尔有些到店吃快餐的食客仍可以接待,但主要还是以外卖和团餐为主。

她准备过几日去找讼师谈谈,她掏点银钱,也借他在衙门里吃得开的人脉关系,让他帮着引荐引荐,好去和衙门里各司曹的小吏谈谈这团餐的事情,看看可行不可行。

如果顺利,元宵过后,衙门启印,说不准便能将盒饭团餐从厢军那儿,拓展到开封府衙门里去。

这么一来,她还得雇人。不过么,反正开春后鸭场里也要雇人,正好一并解决。

这快餐店,菜品都是家常炒菜,在炒菜已普及的大宋,不算什么特别的,更没什么秘密,所以不必买奴仆,正常雇工就行。

沈渺准备还是找矮子牙保来牵线,给自己寻鸭场的工人和擅长炒菜的熟练厨子,再雇两个送餐的伙计,一个账房便成了。她的快餐店规模不准备搞得太大,有这三个人,便足以支撑日常营生。

至于快餐店的菜,沈渺也不打算亲自掌勺,而是交给雇来的厨子,她还是主要在汤饼铺子里忙。快餐店里的生意,她主要把控每日菜谱和上新菜之前的品控??到时先让厨子做出来,自己尝过觉得没问题,定下标准和口味便妥当了。

毕竟这快餐店的定位,并非追求极致的美味,而是要做到方便、快捷、实惠。因此吃起来在她的标准里能达到中上水平,便够了。

沈渺细细数了数自己这段时间营业的利润、操持宴会挣来的外快等等积蓄,估量着差不多能覆盖这些投资花费。

钱藏在地窖里,那是不会生钱的。

前世她踌躇不定,顾虑重重而不敢迈步向前的时候,爷爷便常对她说,要学会做生意,就得先学会花钱,生意不断拓展,才能钱滚钱,财富越来越多。

当然,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否则扯了蛋就不好了。

沈渺觉着自己一路走来,行事还算谨慎,所选择的营生风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需求才有供应,她以后世人的眼光留心注意到了这些需求,便要趁风口而上,抢先培养食客的用餐惯性。

人是有惯性的,习惯了某一家店的口味、菜色、运营模式或是开店时间,下意识便会常去吃的。

而她这种团餐模式,正适合那些忙得抽不开身出去买饭的古代牛马人、工坊匠人、手艺人和被关在书院、私塾只能吃食堂的学子等等。

前者时间紧凑,没空外出觅食;后者别无选择,为了丰富口味也会订上几次的。

从一开始,沈渺便将自己的市场定位拿捏得精准而“狭小”。她这快餐店,并非为普通的食客而设,而是专为那些忙碌的人打造。

厢军便是其一,他们虽说不算太忙,可离不开岗位,又没有食堂,大多还是没成家的单身汉,对这团餐的需求可大了去了。

而开封衙门。沈渺是因打听陈?被拐的案子去过好几回,她观察过,官吏当真是忙得脚不沾地。

尤其是衙门里的那些胥吏,他们是最基层也是最辛苦的。他们没有品级,俸禄亦薄,全靠像邓讼师之流的人“孝敬”而产生灰色收入才能体面生活。

但往往,这铁饭碗也不好端,上头需要他们孝敬应酬的上峰也不少,一级压一级。

这都是邓讼师闲聊时透露给她的。

据她几次观察下来,衙门里大部分小吏,表面上都挺光鲜的,但自带膳食,或有仆役送饭者,仅占少数。他们大多也没那么富裕,有一人需供养全家十几口的,也有家里“双职工”的,妻子还会另寻些零碎活补贴家用;还有背着房贷的。

沈渺定位的快餐正好物美价廉,味道又还不错。正好现在就是个机会,先从厢军开始试点,再看能否谋求与开封府衙达成合作的机会。

如果不错,或许往后国子监、其他衙门,也能试着去谈谈生意,开展合作。

济哥儿所在的辟雍书院,那小饭桌也能推行这团餐模式。要是有了专门做快餐的小店,便不怕忙不过来了。即便路途远些,用车送过去便是。

如此一来,沈渺寻思着可能还得买两头驴、两辆餐车。那餐车得设计成内部能放置饭菜大桶的样式,四面封闭,还得能保温,这样饭菜就不怕凉了。

这种专门给写字楼供应团餐的活儿,沈渺上辈子也弄过。那时候容易,大号泡沫外卖箱,外面再套带轮子的户外帆布推车,货车运到地库,装上就能拉着走。后世保温手段太多了,根本不用担心。

在宋朝嘛......沈渺自己决定找杨老汉,画个图,让他先做个能用驴拉的箱盒式餐车试试。

沈渺牵着自家沈十一郎回家的路上,也慢慢全想好了。其实这都是她上辈子走过的发家路。如今就像在千年前踏着自己的脚印重走一遍。

一二三四......细数下来,她要做的事儿可不少,沈渺又充满干劲了。她喜欢这样的感觉:所有曾经付出的努力都在向未来的自己汇聚,她一步一步地向前,日拱一卒、日有进益。

每一日都是新的自己,真好。

她是为自己而工作,所以并不觉得辛苦,更没有抱怨,她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为了自己挣的,有什么好可抱怨的呢?

她哼着“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的歌,刚走到杨柳东巷的巷子口,就瞧见岳郗两位将军又来了。

这回他们都牵着大马,身上换上了骑马御寒的装束,身披皮毛大氅,头戴毛帽子,一看便知是要出门远行。

岳腾听见铃铛声,回头一看,见是沈渺,微微一拱手,笑道:“临行前再来尝一次娘子的手艺。”

郗飞景把他浑身全黑一根白毛都没有的大黑马栓在了汤饼铺门口,也扭头,很是亲和地道:“沈娘子别见怪,正月里又来打扰你了。”

沈渺瞥了眼郗飞景的马,心想,这应该算法拉马。她一边在心里给人家的马贴牌,一边将驴车停好,又问他们想吃些什么。

岳腾不假思索:“还是想吃豆腐。”

郗飞景则接口道:“我吃羊肉。”

沈渺便笑眯眯地说道:“那便做一道东坡豆腐,这东坡豆腐是煎得金黄再翻炒后,加些香榧子用小砂锅炖煮的,很香,岳将军应当会喜欢。郗将军,那您要不尝尝羊肉的拨供?这样的雪天吃起来最舒服了,清汤里只放点葱和萝卜,拿炉子煨

着,涮着薄薄的鲜羊腿肉蘸麻酱吃,很好吃的。”

听着都有些馋了,二人便都称好。

沈渺领着两位将军进了铺子里,请他们稍坐。她便进灶房里备菜,蹲下来在装肉的筐里挑肉,她想找一根嫩嫩的羊腿来片羊肉。

铺子里,岳腾已安然坐下等候,郗飞景却瞥见自己栓马时不知蹭到了什么,弄脏了手,黑乎乎一块。还是有些讲究的他,用帕子没能擦干净,便上前到柜台处问道:“娘子,借水洗洗手。”

沈渺已经在烧热水、切羊肉,忙抬起头来回话:“将军,您只管进后院来便是。”

旋即又伸头吩咐在院子里整理丝线的阿桃:“阿桃,帮我兑一盆温水来,给客人洗手用。”

阿桃忙把簸箩放下:“来了!”

郗飞景低声说了句:“叨扰了。”便撩起门帘走入沈家后院里了。

他颇为好奇地看了眼沈家的小院。

这小小的院子收拾得很整洁,雪没有扫干净,似乎特意把雪留出来玩的,菜畦边排了一溜用雪堆的大大小小的雪人。

目光所及,墙上还挂了不少斗笠、扫帚、畚斗的东西,沈娘子收拾东西的习惯似乎与旁人大不一样,但这样一排排挂着,连钉子都钉得整整齐齐的,又莫名令人看着舒心。

他的目光又扫过角落里临时搭起的驴棚子,那只刚刚拉着车的驴,脖子上挂着个名牌,正悠哉地嚼着麦秸杆。

回过头,他所站着的地方,身后不远处还有个冰封的小水池,池边堆积着未化的雪,也插了一块写了字的木牌:“蛙蛙已冬眠,春天再见”。

他忍不住会心一笑。

院子里还有两条狗,一条缩在廊子里的被炉里,两只前爪抱着只胖猫,正认真地给猫舔毛,另一只则不停追着鸡跑。

有点怪。他纳闷地看着那小点的狗,闹不清为何它一直想咬鸡屁股?

这鸡屁股有什么好舔的?

正觉着狗奇怪,忽又听得身后传来孩童的声音。他扭头一瞧,只见一个身着红棉衣的小女娃,正与另一个年岁相仿的小男娃,躲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廊柱后头嘀嘀咕咕。

这俩孩子一脸的严肃模样,不知在说些什么。

郗飞景素来不正经,见此情景,立马靠在廊柱上,伸长了耳朵,连小孩子家的话也要偷听一听。

那白胖白胖的小女娃,压低了声音说:“小训,刘豆花、狗儿他们人多势众,咱阿兄又没出息,已经“阵亡‘了,我们要赢,你得听我的。等会,我出去将他们引出来,你就躲在这里,等他们走进来,差不多个几步,你便拉起绳子,把他们绊

倒,我再冲上去将他们一举拿下。你懂了么?”

那小男娃点了点头:“好。”

郗飞景一听,明白了,敢情这俩孩子是在玩“领兵打仗”的游戏呢,当下不禁来了兴致。

说罢,那小女娃便蹑手蹑脚换了个较为显眼的地方躲藏起来??她躲到了鸡窝后头,背对着院门,还故意露出了自己半个脑袋。

没过一会儿,后院门口果然又晃来俩鬼鬼祟祟的小身影,料想便是她口中所说的狗儿和刘豆花了。这俩孩子小心翼翼地从门外探出头来,一眼便瞧见了那小女娃藏身之处,顿时一脸喜色,以为有机可乘,相互对视一眼,便迫不及待地要冲上去

抓她。

却不想,雪里早被那小女娃和小男娃埋了根绳子。那小男娃瞅准时机,猛地一拉绳子,狗儿和刘豆花二人猝不及防,“噗通”一声,一下便被绊倒在地。

那小女娃见状,“嗖”地一下冲了出来,不等他们爬起来,用她那胖嘟嘟的身子,一下子便将二人死死压在雪里,紧接着大声招呼陈训:“小训,快出来帮忙!”

刘豆花和狗儿被压在她身下,急得手脚扑腾,却怎么也挣脱不开她这五指山。

随后,只见那小女娃伸手在狗儿身上假装割了一刀,嘴里喊着:“狗儿‘阵亡‘!”,却并未处置刘豆花,而是一把“劫持”了她,低声吩咐她几句。

随后刘豆花只能屈辱地佯装无事,站到门边大声喊道:“曾鼻涕,我们把湘姐儿拿住了,你快过来帮忙。”门外那最后一个脸上拖着鼻涕的小子听了,果然上当,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他亲眼看着,这小女娃果真以少胜多,将她的对手们一网打尽。

原来这便是九哥儿口中常提起的湘姐儿,想必就是沈娘子的妹妹了。

郗飞景心里一下猜到了,同时又不禁生出几分惜才之意。心里暗暗道:这般小小年纪,也没人教导,与玩伴玩闹竟能无师自通地用上兵法……………

那几个输了的孩子垂头丧气,只好乖乖给湘姐儿一人一兜糖。湘姐儿兴高采烈,抓了两只手满满的,蹦蹦跳跳跑了回来,又很大方要跟陈?分糖。

郗飞景方才就着阿桃递过来的水洗好了手,如今也不走,反而蹲下身子,看着湘姐儿,温和问道:“小娃儿,你可是沈娘子的妹妹?”

湘姐儿嘴里塞了糖,听到问话,扭过头,脆生生答道:“是啊。”

郗飞景又问:“你刚刚扮的是何人呀?”

湘姐儿得意地把小脸一仰:“是花木兰啊,我是女将军。”说着,还伸手指了指身边的陈训,“小?是我的亲兵。

陈?吃糖吃得脸颊鼓鼓,还配合地点点头??反正他不在乎当什么,只要跟湘姐儿一队就行。因为刘豆花她那队,是常输将军,玩不过湘姐儿。

他才不要老是输呢。

郗飞景不禁笑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啊?”

湘姐儿机灵得很,一听这话,立马警惕地盯着他:“我阿妈说了,不能跟陌生人说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你怎么在我家中,你是来做什么的?”

郗飞景被当成坏人,不禁哈哈大笑,又指了指她的手,问道:“那我能不能看看你的手掌呀?我瞧着你的手掌好像挺宽大,脚也不短嘛。”

这孩子穿得这般厚实,又生得奶胖奶胖的,跑起来却一点儿也不慢,应当是个好苗子。

谁知,湘姐儿愈发警惕,大声道:“不可以!阿姊说了,小娘子的手不能随便给人看,尤其是男孩儿,你在人家家中,怎的还这般不礼貌!”

郗飞景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连声道:“好好好。”笑罢,又接着问道:“等九哥儿回来,你愿不愿意跟九哥儿学我们郗家的棍法呀?等过完年,就让九哥儿教你,可好?”

湘姐儿这下懵了,也顾不上生气了,好奇地眨了眨眼:“你认得九哥儿啊?你怎么认得九哥儿呢?”

郗飞景点头道:“当然认得了,九哥儿的棍法有一半也是跟我学的。”

湘姐儿还是不解:“那你为什么要让我学呢?”

郗飞景反问道:“你不是想当女将军吗?”

湘姐儿歪着头,疑惑道:“学了就能当将军了?”

郗飞景笑道:“学了倒也不能立马就当将军,但学了棍法能防身健体,不被人欺负。待你长大了,若是还想做女将军,可让九哥儿送信来幽州,我便派人来接你。‘

既然认得九哥儿,那想必不算坏人了。

湘姐儿认真想了想,应道:“好吧,但我也不知能不能学会呢。我阿兄说我连树都爬不上去,只怕没什么天分。”

“你阿兄看人不准,我瞧着你很有天分。胆大心还细。”郗飞景望着她机灵聪慧的样子,也想念起自己两个女儿小时候的模样了。

他低声笑了几声:“先学着,反正你我两家迟早是一家人,学了总归没坏处。”

正说着,沈渺已端着锅从灶房出来伸头来唤他了:“郗将军,您怎么和孩子聊起来了,拨霞供好了。”

郗飞景闻言,拍拍膝盖上的雪,站起身来,眉目温软地对湘姐儿说道:“那我便走了,小将军,日后......有缘再会吧。

湘姐儿抱着糖点点头,忽然又仰起头问:“幽州在哪儿啊,万一我想当女将军,你却不记得我了,我日后怎么找你呢?问九哥儿么?”

郗飞景思索片刻,竟干脆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碧玉雕成的小匕首,递给湘姐儿:“这是个不值钱的物件儿,你拿着。只是你还小,回头交给你阿姊保管便是,别弄丢了。平日里也不必常拿出来。等你以后还想当将军,再拿出来不迟。这便算是我给

你的信物了。”

只见那玉匕首只有半个巴掌长,刀柄处刻着“郗飞景”三个字。湘姐儿捧在手里端详半天,三个字里只认得一个“?”,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那就约好了,你好好习武,也要好好长大。”

郗飞景弯起眼笑了笑,甩了甩袖子,轻轻松松回到前头吃他的羊肉“拨霞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