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无限辉煌图卷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许名将见白头

无限辉煌图卷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许名将见白头

簡繁轉換
作者:温茶米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15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无限辉煌图卷 !

戴宗得了关洛阳所借的神衣,只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神行之术施展开来,更上一层楼,身如飞星跳丸,影似风驰电掣。

在他脚下,只见群山如盒,起伏如蟒,流水如玉带环绕,散开诸多绸丝,反照着阳光,没过多久,就看见一条大河横陈。

滔滔水声,辽阔豪迈,许多船只残骸还在水上浮沉,望向下游,隐约可见到两国士卒的浮尸,对岸浅滩上,更有许多残破兵甲的痕迹。

戴宗不敢大意,略微放慢了速度,离地百丈左右,凌空而行,越过界河,循着战斗的痕迹,分辨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股行军蹄印,找了过去。

这一路上,他又见到好些被攻陷的城池,废弃的营寨,辽军的尸首如同蚁堆,丢弃在城关之下,市集凋敝,城中百姓不敢出门,但犹有无数炊烟,袅袅升起。

每一座城中,约莫都只留了几百名宋军精兵,刀不离手,枕戈待旦,虽然人不算多,但兵道精锐跟寻常百姓之间差距极大,只要没有辽军反攻,他们就足以震慑一城秩序,以期日后。

不久之后,戴宗到了宋辽两军对峙的地方。

只见对面辽国城关,雄壮如铁,倚山而建,地势险要,城中旌旗如云,除了山间大风以外,寂寂无声。

而这边的宋军营寨,前后数里,横向延绵二十里有余,濠沟、栅栏、帐篷,都已经安置妥当,兵甲巡回如流,凡是显得大些的营帐之外,都有排队的士兵,等着领一些金珠丝帛,钱粮犒赏,以持续鼓舞士气。

还有千百口大锅被支了起来,杀羊宰牛,禽畜不拘,香气飘到云层之间,熏蒸如雾,随大风四散吹去。

练魔道功法的将士们,除非到了宝骨神魔的境界,否则也不能辟谷,除了吞噬矿物之外,也要常人的粮食,况且肉食享受、围火聚谈,本来也不只是为了果腹,就连那些已经不用进食五谷的军中大将,也颇为期待。

军中有个玉面短须,极擅箭术的将军花荣,正在跟身边几名将领谈笑,遗憾道:“可惜只有肉香,没有酒香。”

旁边云里金刚宋万、小温侯吕方等人,也被他这句话勾起馋虫,笑道:“其实我等个个俱是千杯不醉,便是喝上几坛,也不怕战场上手软,不如去军需官处讨些酒来,自己摆上几席?”

花荣大为意动,道:“只是还要先禀报韩帅为妥。”

“不许。”

杨志怀里抱刀,出现在他们身后,眼睛冷冷的扫视过去,说道,“大军不日仍有连场激战,酗酒成何体统,为将者,更要以身作则。”

众人无言,等他走远后,吕方轻声说道:“还去不去讨酒?”

云里金刚宋万打了个冷战,道:“杨志这厮不近人情,又是军法官出身,还是莫要惹他,其实弄些热汤饼配大骨肉,也是不错嘛。”

花荣等人连连点头。

突然花荣身子一震,目光转向远处高天云烟之间,只见那边空无一物。

他眼皮不动,眼睛里却似有翎羽接连闪烁,每闪一次,瞳孔便切换一种颜色,空中一道红中带紫的轨迹,在他的神眼之下显露出来,蔓延向大帐之中。

不及多话,花荣取了弓箭,便即追去,快到大帐前时,却见韩世忠帐下亲兵迎来。

“花将军,大帅知道你要来,让我传信,帐中无事,你退去吧。”

花荣心存疑虑,退回去之后,时不时的往那边探看,不久之后,又见到门帘一动,一道看不清楚的身影,直去云中,消失不见。

中军大帐之中,此刻只剩下韩世忠夫妇。

梁红玉也是朝廷的女将,以将官身份随军出征,战场上不让须眉,出现在这里理所当然。

但刚才来过大帐里的戴宗,要是被其他将领知道了,只怕多少要有些骚动。

“你不愿回去与义军厮杀,但等皇帝到了这里,就容不得你选了。”

梁红玉低声道,“你选哪条路,我都会持剑在你身边。”

韩世忠沉默良久之后,道:“皇帝的修为高深,军中的将领未必都愿意叛他,凭你我,杀不了皇帝。”

梁红玉说道:“戴宗说了不会走远,还在等信,只要你给他一个信号,关洛阳他们会前来相助,到时候里应外合”

“关洛阳就不会担心是诱杀他的诡计吗?”

韩世忠深深的叹了一声,暗通消息,互有默契,但那也只是暗、是默。

边军毕竟还是朝廷的兵马,韩世忠的心腹,在其中只是少数而已。

不能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这次如果他赌错了,死的不是他一个,而是身边所有亲如手足的人。

“容我再想想吧。”

韩世忠没能思考多久,因为就在大约两刻钟之后,天边翻涌起瑞彩祥云,更有虚幻的金鳞游走在其中,所有兼修皇朝气运法门的将官,都感受到一种同源的威压。

那正是大宋天子的气运显化。

军营中几百名大大小小的将官,惊疑失色,都匆匆放下手里的碗筷炊具,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的,也连忙整肃衣甲,一起赶向中军的营寨,随同韩世忠出去迎接天子御驾。

来的只有皇帝,没有御驾,而且颇有些神容憔悴,风尘仆仆,似乎很急着赶来这里。

诸多将领脸上不敢有分毫异样,在大营之外,行大礼参拜,山呼万岁,恭迎皇帝入营。

天命皇帝进入中军大帐,坐上主位,诸将再拜,皇帝让众人平身之后,也不多做虚言,下令要让众将停止攻辽,退回界河,调大军回去平叛。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1

皇帝声如雷鸣,威严厚重,怒目环视周遭,“以梁山为首的各路反贼彼此勾结,祸胆包天,诡计多端,已成洪水泛滥之势,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剿不足以定民心。”

“只有先剿灭了他们,才能让士人安心调度、乡贤竭供钱粮,那时才是攻打大辽的时机。”

众将屯兵边境多年,终于等到了攻打宿敌,收复故土的机会,本来兴致正高,却没想到大宋境内已经是如此危急,更看出皇帝对他们伐辽一事,居然极为恼怒,没有半点赞许,一个个都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官家。”

韩世忠身为主帅,还是只能由他进谏,“此番大战是辽国先行进犯,我等不过奋力反击,假如我们要停战,只怕辽国贼心不死。”

天命皇帝说道:“递上和约便是,大不了给他们些许优待,等平定反贼,日后总有机会叫他们吐出来的。”

韩世忠疾声道:“朝廷大军如今势如破竹,最多再有月余的时间,就可以直抵到幽州城下,届时无论是战是和,都可以凭官家一言而决,辽国绝不敢有多少异议。”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就是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其中又以幽州更为紧要,辽国设立的五京之中,就以幽州幽都府,为五京之最南端。

大宋开国前夕,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陆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三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

就是在五月份,欲攻取幽州时病重,只得班师,六月十九日,卒于开封。

韩世忠的大军如果攻下幽州的话,天命皇帝再要停战,只需要释放出少量讯息,就足可以让辽国主动求和,主动权掌握在宋军这边,甚至以后要想再度攻伐燕云,收复故土,也会轻松的多。

这番话一出,营中诸将,个个都面露期冀、赞同之色,望向他们的皇帝。

然而,天命皇帝却偏让他们失望了。

“月余的时间,才能直抵到幽州,那是辽国五京之一,你们要彻底将其攻下,又需要多长时间?”

天命皇帝说道,“恐怕你们还没有到幽州城下,汴梁,就已经被那些草寇反贼占了,我大宋正统,天潢贵胄,满朝重臣,大半都要沦落在一群草芥暴民手中。”

“韩世忠,你何其忍心诸公遭遇,何其藐视皇恩臣职,何其轻蔑朝廷威严?1

“臣不敢1

众多将领纷纷下跪,韩世忠心中挣扎,还想再劝上几句,道,“官家,即使要退军,也要旗号严整,徐徐退去,不能给辽国兵马可乘之机。”

天命皇帝眼神一动:“你说。”

“辽国兵马连战连败,退缩至此,已然惶恐不安,只要明日再有一战大胜,打破他们阵脚,压垮士气,等我军撤退之时,他们必然不敢轻易来追。”

韩世忠心中暗叹,“到时我们可以从容退回界河,只留一部兵马据险而守,其余大军都可以随官家回转。”

“好1

皇帝答应的异常痛快,道,“那明日就由良臣你亲自出战,带上你麾下最得力的部众,速战速决。”

众将纷纷跪下谢恩。

皇帝居高临下,俯瞰着众将之中转忧为喜,表现的最为明显的那一群人,暗暗记下。

既然皇帝来了,用于军中将领、士卒的军规,自然管不到他身上,沐浴熏香,洗涤完了,军需官便送上美酒佳肴。

平日用来给军中士卒甚至一些小将充当赏赐的丝帛,被选出最好的一部分,铺到地上。

油灯全部撤走,换上道官们施法所用的明珠,把皇帝所在的营帐调节得气候清凉,再送上最上等的毛皮,让皇帝披在身上御寒。

今日给所有士卒的犒劳赏赐,都变作了皇帝的旨意,外面叩恩之声不绝。

韩世忠调动兵将,时不时向皇帝回报,务求要打好明日那一仗。

到了深夜时分,营帐之中依旧灯火通明,皇帝摒退左右,掩了明珠,说要入眠。

少顷,天命皇帝与赵匡胤在营外荒野相见。

汴梁城中,已经再没有其他的不坏金丹、魔道宝骨,虽然还有众多兵马,却绝对挡不住梁山兵锋。

天命皇帝和赵匡胤立刻就决定往边军去,在路上又有长谈,已经让赵匡胤得知了当今局势,不过来到边军营寨时,赵匡胤隐去了踪迹,没有现身。

“还真是让你说中了。”

天命皇帝把营中诸将的反应,简略讲了讲。

赵匡胤微微颔首,目露精光:“来的路上看过那些战场遗迹之后,便知道这个韩良臣着实是一员罕世名将,又身先士卒,胆略极高,难免会有打崩辽国士气再撤的想法。”

“可惜。”

他话锋一转,“这种人越是出色,就越是不能留。朕当年要兵无常主,将无常师,就是防备此等人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你居然敢让他常任三十万边军主帅。”

天命皇帝淡然道:“此人原是绝不会公然叛宋的,只是不曾料到境内出了些变数。”

赵匡胤道:“你该不会还要留他去平叛吧。”

天命皇帝道:“辽国终究还要防备,朕给他少留些兵,让他继续驻扎界河好了,他纵然死,也不会让辽军轻易过河。”

赵匡胤摇头道:“他纵有千般好,有之前那番举动,便合该立死。如今的辽国,既不是耶律阿保机也不是耶律德光做主,辽军现今的大帅,也不过是个有些武力的庸才,又何须为了抗辽留下这样的隐患。”

天命皇帝抬眼:“先祖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朕”

赵匡胤语气微顿,再开口时,语含笑意,说起不相干的事来,“我升天之后,大宋一路暗弱至斯,可见历代子孙,并无英主。唯独到了你手上,士人效命,武将如云,可谓众正盈朝,就连向来不知礼数的地方豪族,也懂得为朝廷效死力,着实是一代雄主矣。”

天命皇帝略一拱手:“先祖过誉了,如今大盗蜂起,反贼为患,先祖归来,正可以为大宋重领兵马,扫清江海。”

“哈哈哈哈。”

赵匡胤笑的和善可亲,连泛着金色的额头都因为这和蔼的笑容,而出现了几道皱纹。

他并不是生来就额头泛金的,而是当年,他的好弟弟赵光义,千方百计,不辞辛劳寻得了据说是汉初张良所留的一枚神丹,导致他变作这般容貌。

张良由兵道入仙道,博通天人之变,所留的丹药,自然非同小可。

赵匡胤当时年已半百,不论是皇朝气运还是魔道功力,都已经陷入瓶颈,举步维艰,被那神丹诱惑,不久就吞服下去。

可是,那竟是一枚废丹,是张良炼丹失败的产物,虽然也饱含药力,却更有丹毒的变化。

赵匡胤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来得及交代,就不得不飞天而去,以魔道的飞天追日之变陷入沉眠,以此保命,炼化丹毒。

天命皇帝和赵匡胤见面到现在,没有提过半点当初赵光义的事情,赵匡胤却很明白,只要他继续留在这里,两人只会相互掣肘。

“大宋的兵马,还是该由你来统领。”

笑过之后,赵匡胤说道,“我大宋的天子是九五至尊,万万黎民的生杀主宰,不该有任何事物能凌驾在你之上,你也不要再提什么先祖了。”

天命皇帝诚惶诚恐,拱手说道:“先祖这是说的哪里话?”

赵匡胤一摆手:“我不做你的祖宗,却还要请你帮一帮我,就拿不该留的那些人,助我去做别家的祖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