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无限辉煌图卷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国之剧贼也

无限辉煌图卷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国之剧贼也

簡繁轉換
作者:温茶米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15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无限辉煌图卷 !

天微微亮时,只听宋军大营前三声炮响,随后一百二十支大号角,三百面战鼓,一起被吹响敲动,隆隆之声,广传开来。

宋军士卒听到这等声音,体内的气血被鼓声勾动,沸腾起来,自然战意高涨,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之下,冲出大营,奔向辽国兵马驻扎的那座巍巍城关。

射程足够的火炮和投石机,已经先行轰在城墙之上,霹雳连环,浓烟滚滚,城墙颤抖不休。

等到面朝宋军这边的整段城墙,都已经被硝烟覆盖,炮石稍稍停歇,攻城的先锋大军刚好赶到。

高大的攻城器械,如同钢筋铁骨的怪兽,被士兵们簇拥着。

最为常见的是一种叫做“天梯云车”的事物,乃是使用铁皮木头,衔接起来,打造成五六十丈长的梯子,被长长排列的车轮运送而至。

云车前端,有彼此交叉,层层叠合的铜铁支架,一旦念动法咒,交叉的支架向上拱起,形成一个个中空的菱形,就可以将长梯的前端,抬高到几乎足以与城墙并列的高度。

攻城的士兵,沿着长梯奔行而去,速度极快,很是省力,甚至马术精熟的骑兵,也可以驾驭着魔道骏马,在这种长梯之上飞奔攻城,直接杀到城墙上去。

这些器械的运用,简直可以把辽国士兵守城的优势打消大半,把攻城守城之战,变得像是最质朴的对冲厮杀。

不过,经历过从界河一路到这里的连番大战之后,辽国大军对宋军的这种打法,也早已经有所提防。

每一架天梯云车前端,必有骁将固守,备下大量火油,设法在厮杀同时将火油泼洒,燃起大火,再施法鼓起风力,使火焰沿着天梯烧下去,阻拦宋军。

攻城大战,如火如荼时。

宋军大营之中,又飞起许多大鸟,外表看起来仿佛是黄铜铸造,鹿头鸟身,其名为龙雀。

这种龙雀,背上有凹槽,可以容纳十名士兵坐在凹槽之中,五人向左,五人向右,手拿特制的药箭,向守城的辽军上空飞去,徘徊不定。

弓弦响时,箭如流火,远远抛射出去,一旦落地,就能够炸开覆盖方圆三丈的火光,威力惊人,无论重甲兵还是城墙上的弓手,对上这些龙雀精兵,都只能被动挨打。

然而辽国大军里面,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这边龙雀刚刚飞起,那里城池雄关之中,就同样升起了千百朵莲花。

莲花或是如铁质银白,或是如赤铜色泽,表面铭刻着佛法经文,带来浮空飞行的力量,每朵莲花都有九尺多高,看不出里面藏了几个人。

但莲花飞上高空之后,花瓣轻轻旋转之间,就有两头尖尖、长约两尺的银白飞梭散射了出去。

单独一朵莲花只能射出八柄飞梭,飞梭也不会爆炸,射程又不如龙雀羽箭,远不如龙雀箭手的箭雨威力。

可是莲花和飞梭的材质独特,又经过佛咒祭炼,内含元磁的变化,射出之后还能自行回收,在莲花周围三里之内,来去自如。

离得远些,莲花只能被动挨打,炸开团团火光,不时就有花瓣颤抖着被击碎,倾斜坠落。

离得近了,龙雀背上的射手则难以周全,不免有人被飞梭斩杀,或者重伤之下,从龙雀背上跌出,惨叫着落向茫茫战常

两边厮杀的很是惨烈,不逊于地面上的战况。

战场侧面,远处的层叠群岭之间,戴宗蹲在山顶一棵松树下,手里捧着从山间采来的野桃,拿山泉水粗略的洗了洗,吃得汁水四溢。

这桃子虽然是野桃,而且还没有全熟,只有尖端一点红,吃起来却是格外的脆爽鲜甜,比起熟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只不过戴宗关注战场,吃桃子只为充饥解渴而已,心情紧张,也品不出几许甜味。

他昨天没有等到韩世忠的准信,就看到代表天子气运的五彩云,连忙躲远了去,小心隐藏,暗自窥探,准备看出边军切实的动向之后,回去禀报。

不料一大清早的,就看到这样的大战,戴宗心中感慨不已,愈发凛然。

魔道复兴以来,边军的实力越来越可怕了,与陈希真、云天彪的兵马相比,边军平均配备的器械资财,其实未必更优,但是打起来的气概,却是截然不同。

陈希真他们的兵马,在大宋腹心之地,已经承平数年,民如草芥,在梁山起事之前,从无有力的反抗。

似陈希真、云天彪、苟英、刘广这一干人等,都升居高位,虽说自己没有放下修炼的进度,日日苦修不辍,可对于底下那些士兵的操练,就远没有那么上心了。

反观边军这里的士卒,在韩世忠为首的众将管理之下,显然是从未有过懈怠,打起仗来的时候,堪称是个个都有百战之锐。

“边军是勇悍,但辽军连败至此,却也已经被逼出杀气,想要攻下这一城,不是那么容易埃”

戴宗正思索间,身上的道袍忽然分出鲜红细丝,从衣领延伸到他脸上。

“且慢!做什么?”

戴宗低呼一声,急忙拿手抹脸,想要扒开那些丝线。

他知道这件看起来寻常的道袍,实则就是关洛阳身边的神蛊源头,这一路上借道袍助力赶路,更深深体会到这件衣服深藏的凶性。

不过这衣服对关洛阳很是顺从,如同假寐的大猫,待在戴宗身边时,对戴宗爱搭不理,并不惹事,这下突然有所异动,叫人防备不及。

戴宗的眼眶被那些红丝渗入,眼睛突然一热,所看到的事物都清晰了许多,脖子也被那些红丝扭转,让他看向辽国城关侧面的方位。

辽国这座雄关依山而建,两侧都是起伏山岭,古木茂林,深藏着不知多少毒虫猛兽,吃人妖花,更有瘴气常年飘拂,四季不散,是天然的险关。

但这时戴宗的视线看透瘴气,穿透了枝叶的阻碍,竟隐隐约约瞧出,有模糊不清的人形轮廓,在蛮荒丛林之间,潜藏穿行。

“原来正面是佯攻1

戴宗心头一震,“一路所见,韩世忠的大军,大多是王道手段,摧城拔寨,这回居然用上了计谋。”

这一计,可以说是简朴至极,不过是最最常见的声东击西而已。

可是就连戴宗这种身在局外的旁观者,都无法看破,还要靠神衣的玄异本能指引,才能猜到一二。

那些当局者迷,正在激战的辽国大军,恐怕更是意想不到。

戴宗瞪大了眼睛,观察那边,还是看不清那些潜藏起来的大宋兵卒,到底有多少人,但是目光来回扫动之间,倒是让他瞧出了些别的脉络。

那些蛮荒丛林之中的毒虫毒瘴,怪花怪树,山谷间的生长走势,似乎并不完全是野蛮滋生,而是形成一种有序的迹象,好似一座庞大的阵法。

辽国建城在此后,就长年累月定期有人移栽树木,引导毒虫雾障,反正辽国的术士也要借那些毒虫瘴气修炼法术,辽国派兵马保护他们,顺手探索各地,移栽列阵,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对了,辽国上一代的南院大王耶律乙辛,野心勃勃,这一代南院大王兀颜光,也非同小可。”

“他们经营起来的辽国雄关,能放心驻守正面,两侧只派少量兵马防备,当然不会是只靠着天然地势,而是有着历代经营起来的山势毒迷大阵,才让他们有这样的信心。”

“可这支宋军,怎么好像对毒瘴阵势,都有些了解,居然走的这么从容”

收复燕云十六州等汉唐故土,堪称中原子民百年大愿,韩世忠自从领兵驻扎在界河之后,虽然始终得不到开战的圣旨,却也没有颓废。

除了勤练兵马之外,几年下来,他不知道派过多少乔装改扮的小股士卒,混入辽国境内,去打探各地的雄关险隘。

眼前这座雄关,是宋之兵锋直抵幽州城前的最大一道关卡,韩世忠甚至曾亲自离营十日,秘密的到这里勘探地形,绘测阵图,又采集毒虫毒瘴,回去后令人研究出避毒之方。

戴宗自然不知道其中详情,却也可以猜到几分,更不禁为之心潮澎湃。

就算边军的强大,对梁山来说未必全是好消息,他现在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激动和期待。

三军上下,矢志一心,收复故土,就在眼前,身为汉唐后人,又岂能不为之振奋?!

潜行在丛林间的那支兵马,已开始行动了。

领头的那人一跃而上城墙,横扫守军,挥刀向下,刀气穿透层层墙砖大石,轰破城门,正是韩世忠身先士卒,亲赴险境。

戴宗情不自禁的捏紧了手里的桃核,不用神衣纤维的帮助,就已经把自己的眼眶瞪得滚圆,心脏砰砰乱跳,震得脑子都有些发热。

好!好!好啊!

他在心中大叫,大呼,当真是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忽然,另一个方面的异样,使他不自觉的把眼神往那边瞥了过去。

这一瞥,他便愣在当常

只见原本在正面强攻的那支大军,攻势已经缓了下来,不但没有能够与韩世忠互为呼应,一举破城,反而隐隐有了撤退的迹象。

‘怎么回事?是什么诱敌之计,我看不懂的妙策?总不会是算错了时间,以为那边韩世忠没能得手,所以才先行撤退吧?’

戴宗呼的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往前走了几步,伸着脖子看过去。

只见那宋军大营之中,五彩云气氤氲流转,一道道传讯的令旗,被传令兵带着,从中军大营奔出,连绵发去。

军营内外的大股士卒,顿时骚乱起来,有骑兵中领头的大将,一把摔了令旗,就要带部下的人继续冲锋。

然而就在令旗摔落时,他身上的气势,节节跌落,竟是在转眼之间就被夺权贬官,成了戴罪之身,立刻有人趁这个机会,将他扑拿下来。

有些勇将得令之后,惊怒大呼,身上气运被剥夺殆尽,兀自不管,仍要向前冲去,却见大营中飞出一道金光,将他连人带马,斩杀当常

手持呼灼家祖传定日弓的一员小将,快步向中军大帐闯去。

“鹏举,你要做什么?”

“韩帅身陷险境,得胜在即,此时撤军岂非误国?!某要向官家死谏1

“死谏个屁,你还没看出来?谏的都真死了。”

旁边众人七手八脚拖住那小将,有人急匆匆去捂他的嘴。

杨志一刀背敲在这人头上,把小将打昏,不过他自己此刻的脸色,也阴沉的像能滴出血水来,脸上的青色胎记因为脸皮抽搐,显得格外狰狞。

他咬牙切齿的瞥了大帐一眼,飞快收回目光,吩咐道:“不能让鹏举有机会见到皇帝,否则冒失一动,必死无疑,先把他捆住,找个机会送走。”

营中骚乱,渐渐平息,鸣金收兵。

而在这时,带兵攻入城中的韩世忠,却在外城与内城之间的场地,遭到恐怖的伏杀。

不知道多少伏火罐,事先被埋藏在这里,第一遍踏过去的时候毫无异样,等到他们想要撤的时候,法咒一动,全部炸裂,宋军置身其中,只觉得周围几乎没有一寸空地不被火光覆盖。

辽国仿佛未卜先知,早已重兵埋伏,见机掩杀出来。

韩世忠身边近两万兵将,死伤惨重,他心中也如同山崩海啸,面上犹能镇定大吼,指挥撤军,手中一把如夜色深沉的纯黑五尺大刀劈斩出去,势要为麾下杀出一条生路。

兀颜光亲自阻拦,手里一双银灿灿的宝锏,手柄上雕刻着八部众之首,帝释天的神像图案,挥动之间,有雷涛翻涌之势。

瞬息之间,他接下韩世忠一百八十刀,双锏之上多了横七竖八不知几许刀痕,双臂酸麻,连忙后退,险些被一刀割断了鼻梁。

周围辽国诸多兵将涌上,被韩世忠旋身一招之间,全部掀飞,轰退出去。

功力差一些的,在半空之中就被刀气轰成了血雾,强一些的也遏制不住倒飞之势,一个个嵌在城墙上。

这时,内城城墙上,有个脸色铁灰,颧骨极高的汉子,手提长槊,凌空一跃刺下。

那一杆长槊,被浩瀚难言的魔道功力灌注其中,浓烟喷涌之时,前端体积猛然放大。

握在那人手中的部分,还是正常粗细,越往前越粗,犹如一根天柱压下,在宋军的残余士兵之间。犁出一条血色的道路,扫向韩世忠。

韩世忠横刀一挡,兀颜光又自杀来,同时,韩世忠身上澎湃的金光,层层剥离。

城外的宋军营寨之中,天命皇帝亲自拟下了将韩世忠撤职贬官的圣旨,感受着皇朝气运,从韩世忠身上艰难的剥离,不由讶然。

“边军的气运在他身上居然已经如此稳固?”

看着那张圣旨,皇帝沉默少顷,“赵匡胤说的不错,这种人只要有了一丝阳奉阴违之心,就不该留了。”

皇帝卷起了圣旨,走出大帐,升上百丈的高空,眺望城中的景色,目睹韩世忠在围攻之中血战。

他手中那把漆黑的刀已经出现不少缺口,连连吐血。

眼看那杆长槊又要刺中他的时候,斜刺里一队女兵杀来,将他团团护住,杀向城外。

城中的宋军已经死伤殆尽,余下的区区几百人,也都浑身浴血,衣甲残破,有人断臂,血流不止,还在踉跄冲杀。

他们嘶吼着,都只向前看,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少掉几个人,跌倒几个人,再没有爬起来的机会。

也可能,少掉的是自己。

韩世忠浑身燃起魔火,精血飞快变得枯竭,灌注到刀身之中,闪出一道斜切的黑色刀锋。

横亘在那里的城墙,如同一块豆腐,被巨大的刀刃切开,大面积的垮塌下来,变成一片乱石林。

这一刀,刀势不止,贴地滚动,化作沸腾的黑色刀气大潮,逼退周围的辽国兵将。

唯独那个铁灰色的汉子屹立不动,一招穿透黑色刀气,直逼韩世忠。

倏然,白袍一闪。

铁灰汉子眼神一凛。

远处皇帝脸上变色,疾喝道:“关洛阳!1

皇帝几乎就要出手,但那白袍只是一旋之间,铺卷开来,卷走了幸存者,就飞速逃去,根本没有与他们交手的意思。

反而是皇帝和那铁灰汉子,因为严阵以待,出招之前有一个蓄力的空档,被那披白袍的人成功逃走。

戴宗只救到了三十几个人,带着他们逃出百里之外就有点支撑不住,找了个隐蔽的山坳藏了进去。

韩世忠落地之后,如同泥雕木塑,拄着那把刀,站立不动,任凭周边的人怎么焦急询问,也不见反应。

梁红玉听不到他的心跳,也探不到他的呼吸,凄然一笑,落下泪来。

韩世忠突然身子一抖,吐血大呼。

“赵桓!!!1

他刀刃折断,跪倒在地,血流满身如疯魔,对着山间悲吼,“尔岂是国君”

“国之剧贼也!!!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