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远行(八)

大魏风华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远行(八)

簡繁轉換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1 01:44:05 来源:源1

第六百五十一章远行(八)(第1/2页)

风裹挟着刺骨的咸腥与一种陌生的喧嚣,它裹挟着远洋深处的腥咸与冰寒,蛮横地劈开自清池工业区带来的、那混杂着煤烟、铁锈与汗水蒸腾的滞重气息,蛮横地灌入马车厢内,顾怀抬手撩开厚重的棉帘,视线越过新铺的碎石路,投向那片已然改天换地的海岸。

无棣港。

曾经荒芜的海滩,如今已被连绵的码头、高耸的栈桥和鳞次栉比的仓廪彻底征服,视野骤然开阔,铅灰色的苍穹低垂,压着万顷波涛,眼前不再是清池那种被规划烙印、被秩序钳制的钢铁森林,而是一片沸腾的、原始的、充满掠夺与交换野性活力的大海,喧嚣的人声、号子声、车马声、海浪拍击堤岸的轰鸣,混杂着海腥、桐油、汗水和远处工业区飘来的淡淡煤烟味,形成一股浑浊、滚烫、沉甸甸的声浪与气息,扑面而来,宣告着--

一个迥异于农耕时代的贸易中枢已然崛起。

车轮碾过碎石路的辘辘声被这宏大的港口噪音彻底淹没,顾怀的目光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缓缓扫过这片由他亲手推动、却由她悉心浇灌的热土。

深挖的港池如同这块土地上被强行撕开的巨大伤口,桅杆如林,帆樯蔽日,来自江南的楼船最为醒目,船身高大巍峨,吃水线深陷,显见满载,赤膊的力夫们喊着低沉粗粝的号子,如同蚁群般穿梭于船舱与码头之间,他们肩扛手抬的,是一捆捆色彩斑斓、光洁如水的丝绸,那丝绸在冬日灰蒙的天光下,依旧流淌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光泽,是这粗粝港口中最亮眼、也最昂贵的色彩,它们被小心翼翼地装上等候的牛车,车轮碾过新铺的厚重石板,发出沉闷的吱呀声,汇入通往北境工业区的滚滚车流--那里,无数的工人和机器正饥渴地等待着这些原料。

与之形成不同的,是一些形制略显怪诞的海船,船身窄长锐利,船帆上绘着代表某个家族的家徽,亦或是一些狰狞的图案,甲板上的水手精悍黝黑,眼神警惕如鹰,腰间大多挎着长短兵刃,此刻,他们正从船舱里卸下货物--不是寻常的布帛粮米,而是成箱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倭银、气味刺鼻的硫磺块,甚至还有一串串用粗糙麻绳捆住手腕、神情麻木如同牲口的倭人男女。

**裸的掠夺与冰冷的交易在此上演,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铜臭混合的野蛮气息,经过数年大魏默许甚至暗中推动的私掠,如今的私掠船几乎能遮蔽大魏与倭国之间的海面,而无棣港与钱塘港,就是唯二能不受限制消化这种私掠成果的港口,旁边,按刀肃立的魏军士卒面无表情地维持着秩序,眼神里是对这种原始积累方式习以为常的漠然,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这掠夺行为最坚实的背书。

视线稍移,悬挂着高丽王室旗帜的朝贡船队则显得庄重许多,衣着华丽的高丽使臣正与幕府派来的官员在码头上寒暄,彼此脸上都挂着笑容,他们身后,仆从们正吃力地抬下标注着“贡品”字样的沉重箱笼,解开绳索,掀开箱盖,里面是码放整齐的雪白高丽参、光泽温润的瓷器、散发着药香的成捆药材,甚至还有几匹神骏非凡、打着响鼻的济州马,这些贡品,连同那些私掠来的金银硫磺,最终都将汇入北境这台永不满足的熔炉,或成为军资,或流入市场,滋养着这片在铁与火中重生的土地。

更远处,巨大的船坞是最显眼的建筑,震耳欲聋的敲打声、锯木声、号子声从里面传出,粗壮的龙骨正在铺设,巨大的肋骨框架已初具雏形,那是为探索更遥远的海域、承载更大野心而准备的下一代海船。

海风呼啸,卷起码头上散落的草屑与尘土,扑打在脸上,带着细微的刺痛感,顾怀深深吸了一口这混杂着海腥、货物尘埃和汗水的气息,感受着脚下大地因车马人流川流不息而传来的轻微震颤,这里没有江南的婉约精致,没有草原的苍茫辽阔,却有着一种混杂澎湃的生命力,它像一根强行植入大魏躯体的粗壮血管,将江南的丝织、蜀地的粮秣、倭国的金银、高丽的贡物乃至北境工业区出产的铁器、火器,源源不断地泵入,支撑着整个北境乃至这个帝国的存续。

他的目光最终落向港口管理司那栋相对规整、却同样忙碌进出的青砖官衙,那里,是维系这庞杂巨兽运转的中枢神经。

“就在这儿停。”顾怀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车厢。

王五勒住缰绳,马车稳稳停在管理司侧门相对僻静的地方,顾怀推开车门,玄色道袍的下摆被海风卷起,他没有理会王五出示腰牌后门口守卫士卒眼中瞬间爆发的敬畏与即将出口的通传,只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便放轻脚步,熟门熟路地穿过前堂喧嚣的文书往来,径直走向后院那间专属于港口总管的签押房。

房门虚掩着,透出里面明亮的灯火。

顾怀停在门外,目光透过那道缝隙,无声地投了进去。

李明珠背对着门口,正伏身于一张宽大厚重的紫檀木书案前,案头堆满了摊开的海图、船舶调度文书、密密麻麻的货物清单,还有几封刚刚拆阅、墨迹犹新的李家信函,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色锦缎袄裙,外罩一件银狐裘滚边的同色比甲,乌黑如瀑的长发没有过多装饰,仅用一根素净的银簪在脑后松松绾了个圆髻,窗棂透进的冬日天光,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光晕,愈发衬得那专注的侧影纤细而沉静。

她一直都是这种温柔、婉约的模样,从顾怀当年第一次看见她时起,到今天,一直都是这样。

她的手指在乌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清脆的珠玉撞击声在安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韵律,偶尔停顿,执起紫毫小楷,在账册的某处落下娟秀却有力的批注,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遭港口的喧嚣巨浪都被隔绝在外,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方寸之地承载的庞杂数字与调度脉络。

顾怀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时光的碎片在脑海中飞旋:走入苏州入赘时的意外与相识,京城之战后相拥的决绝与温暖,江南丝织盛世蓝图下的并肩,北境分隔两地时鸿雁传书的牵挂...数载光阴,山河跋涉,无数个在硝烟、公文与账簿间隙悄然浮现的思念瞬间,都在此刻,凝固在这扇虚掩的门扉之后,凝聚在那个伏案疾书的清丽身影之上。

也许是那份注视太过专注,也许是灵魂深处早已刻下的羁绊,李明珠拨打算盘的手指,毫无征兆地,微微一顿。

她似乎感应到什么,缓缓地、有些迟疑地抬起头,目光下意识地投向门口,当那个逆光而立、风尘仆仆却身姿挺拔如松的玄色身影清晰地映入眼帘时,她整个人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定住了。

手中的紫毫笔,“啪嗒”一声,掉落在摊开的账册上,饱满的墨汁在宣纸上迅速洇开一团浓得化不开的污迹,她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望着门口,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里,先是难以置信的茫然,仿佛怀疑是连日的疲惫催生了幻影,随即,那茫然如同薄冰遇火般迅速消融,被巨大的、几乎要满溢而出的惊喜所彻底淹没--那惊喜如此汹涌,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矜持与克制,让她的眼眶骤然泛红,长长的睫毛控制不住地剧烈颤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百五十一章远行(八)(第2/2页)

她猛地站起身,动作之大带倒了身后的黄花梨圈椅,沉重的实木椅腿与青石板地面摩擦,发出刺耳悠长的响声,她踉跄着快走了几步,却在距离顾怀仅仅几步之遥的地方,骤然停住,双手下意识地紧紧交叠在身前,用力攥住了自己的衣袖前襟,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要用这个动作,才能勉强压制住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狂喜、酸楚与汹涌而来的委屈。

没有惊呼,没有言语,他这一走,又是快一年,所有的思念、等待、担忧、牵挂,都在这一眼凝望中无声地奔流、碰撞、激荡,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港口喧嚣,以及彼此间清晰可闻的心跳声。

顾怀看着她这副强自克制却已摇摇欲坠的模样,看着那瞬间泛红的眼眶和微微颤抖的肩头,心中最坚硬的外壳悄然剥落,露出底下最柔软的地方,他脸上那因长途跋涉、思虑天下而惯有的深沉与冷硬,如同初春河面的浮冰般无声消融,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那弧度里蕴着长途归来的风霜,更盛满了重逢的暖意。

他没有再等待,向前稳稳地踏出一步,朝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张开了双臂。

这个动作,如同雪崩前的最后一片雪花。

李明珠最后一丝强撑的矜持与克制终于彻底溃散,她像一只穿越了漫长寒冬、终于寻到归巢的倦鸟,带着一阵清淡而熟悉的馨香风,毫不犹豫地、带着决绝般的力度,扑进了那个等待了太久太久、也思念了太久太久的怀抱。

顾怀的双臂沉稳而有力地落下,稳稳地、紧紧地环住了她纤细的腰身,将她整个拥入怀中。

“我回来了。”他说。

......

时间在无声的拥抱中流逝,港口隐约的喧嚣、海鸟的鸣叫,都成了遥远的背景,唯有彼此的心跳,在紧贴的胸膛间轰鸣共振。

许久,李明珠才从他怀里微微抬起头,泪痕纵横,沾湿了鬓角的碎发,眼眶通红,但那双秋水般的眸子,此刻却亮得惊人,如同被风雨洗刷过的寒星,里面燃烧着纯粹的、几乎要将人灼伤的欢喜和无与伦比的安心,所有的担忧、牵挂、在漫长等待中滋生的细微恐惧,都在这个坚实温暖的怀抱里,被彻底抚平、蒸腾殆尽。

顾怀奔赴前线时,李明珠站在他的身边,没有用哪怕一丝一毫的儿女私情去羁绊他统率大军的脚步,她只是说,他要好好照顾自己,她会等他回来。

然然而,她没说出口的,是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被边关烽火燃起的噩梦惊醒;是每次收到北境的信时,指尖冰凉地展开信纸,生怕看到那个最不愿见到的名字;是看到港口运回的伤兵,听着他们谈论战场惨烈时,心口骤然缩紧的窒息感,她只能将这一切深埋心底,像鸵鸟般把自己深深埋入无棣港庞杂的事务里,在堆积如山的账册、永不停歇的船舶调度、与江南高丽倭国商贾的周旋中,试图用忙碌填满每一寸可能滋生恐惧的空隙。

思念在忙碌的间隙里疯狂滋长,如同藤蔓缠绕心扉,唯有港口每日升起的灯火,如同她心中永不熄灭的祈愿,固执地向着北方燃烧。

她好像珠永远是曾经那个江南的商贾人家女子,坚韧,独立,她曾经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在某个打着入赘幌子其实只想混口饭吃的人闯进她的生命里后,炽烈的爱几乎将她燃尽,她追逐了他很远,然而在终于得到那一个拥抱之后,她却从来没有缠着他,试图从他那里得到以前从未拥有过的,依靠和托庇。

她就像一朵开在江南水岸的花,她那么美丽那么娇柔,然而无论你兜兜转转去了多远,她都会在那里,等你回来。

她等到了。

此刻,在这阔别近一年的拥抱里,所有的等待与思念,都有了归处,他回来了,带着满身风尘,也带着一身平安。

“嗯,”她终于发出一个带着浓重鼻音的单音节,将脸埋进他温暖的颈窝,贪婪地汲取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声音闷闷的,带着劫后余生般的满足,“回来就好。”

顾怀的下颌轻轻蹭着她的发顶,感受着她身体的轻颤渐渐平复,只剩下依偎的温软,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好像想到了什么,抬起依旧泛红的眼眸,仔细端详他的脸,轻抚的指尖带着心疼的微颤。

“你瘦了很多,”她的语气有些心疼,目光扫过他清瘦很多却依旧挺拔的身形,“肯定是又没好好吃饭。”

顾怀失笑,捏了捏她的指尖:“毕竟是前线,而且几乎要打穿整个辽境,哪有那么多讲究,倒是你。”

他的目光落在她眼下淡淡的青影和清减了不少的脸颊上:“看来无棣港这担子,把你压得不轻,既要操心李家的生意,又要管着这么大的港口,很辛苦吧?”

李明珠摇摇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那笑容如同破开云层的阳光,瞬间点亮了整个房间:“不辛苦,看到它...看到这里一点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再辛苦也值得的。”

她微微侧身,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那片桅樯林立、人声鼎沸的港口:“你之前说过的那些,我还以为会用很多年才能成真...但没想到只是这么短的时间,这里就变成了这个模样,连通江南以后,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货船过来,也有新的货船出航,倭国、高丽的船只也多起来了,这里和钱塘,一北一南,成了大魏如今最大的两个港口...”

顾怀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港口的喧嚣似乎在此刻变得无比生动--力夫们的号子,货轮的汽笛,海风的呼啸,交织成一首粗犷而充满力量的交响乐,他看到了那奔流不息的车队,看到了船坞里初具雏形的巨舰龙骨,看到了士卒刀鞘上反射的寒光--这一切,都离不开眼前这个女子日复一日的殚精竭虑。

她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爱的人,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

顾怀摸了摸她的头发,看着她像只小猫一样舒服地闭上眼睛,感受着她的温度,再一次拥紧了她。

然后听见她小心地问到:“仗...打完了吗?”

“打完了,辽国,没了。”

“那,”李明珠的声音更小了一些,但又像是鼓起了所有的勇气:“你还走吗?”

顾怀用下巴蹭了蹭他的脸颊,思索了片刻,说:“应该还是要走的。”

“好吧...”

“毕竟还有一些地方要去看看,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而且回来之后,你就得和我一起走了,我们的亲事,已经拖了足够长的时间了。”

他笑着问道:“所以要提前问问你,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婚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