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百零二章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法曹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百零二章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法曹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通化门。

狄仁杰遥遥望着这座长安东门,圆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通化门由于靠近大明宫,多为官方迎送,百官饯别的地方,政治地位是很高的。

以狄仁杰此时的官品,其实应该走更平民化的春明门。

不过他昨晚是在长乐驿休息的,今天赶了个早,正好顺着官道一路来此,也没必要特意绕道往南。

但还未到城门前,一直跟在身边的狄秋就低声道:“阿郎,前方似乎有些不太平。”

狄仁杰骑在马上,已经看到了前面发生了何事,抚须道:“我们来得不巧。”

一队长长的囚徒,从通化门内走了出来。

对于进京升职的官员来说,这真是不太吉利了。

狄仁杰倒也不恼,退到一侧,身姿灵活的翻身下马。

狄秋则看着这群心丧若死的犯人,被差吏一路押送,有些害怕:“阿郎,长安不比并州,我们要当心啊!”

狄仁杰摸了摸马脖的鬃毛:“你忘了,若无阎师搭救,我也在狱中难以起复,不必杞人忧天。”

话音刚落,囚徒里面的一人,转身对着大明宫的方向高呼:“圣人,我柴青任千牛备身,一直忠心耿耿,从未与贺兰逆贼同谋,冤枉!冤枉啊!”

众人为之侧目,就见身后的差吏用力一推:“快走!”

那人一个踉跄滚倒在地,哭号着起身,跌跌撞撞往前走。

目睹这一幕,狄仁杰才轻咦一声。

他的目光转动,在围观人群里扫视了一下,落在一位穿着打扮最得体的汉子身上,靠近了道:“请问这位郎君,这些人犯了什么案?”

汉子听着外地口音,本来不想回答,但侧目一看青色官袍,马上行礼道:“这位郎君,此事不好言明啊,不过这些人,是回不来长安喽!”

狄仁杰奇怪的正是这点,大唐官员起起落落的情况还是挺正常的。

谁也不知今日的阶下之囚,明日是不是又能重登天子堂,因此即便是流放,底层的差吏一般也不会过于为难。

可此时,差吏却将这些犯官如驱赶牛马一般,看来案件是真的非同小可。

狄仁杰谢过路人,入了通化门后,先不去皇城,而是往长安驿馆,递上驿牒。

驿馆的小吏起身,带到偏院屋前:“你们就住这里吧,屋内湿气较重,狄少府多担待些。”

嘴上说着多担待,小吏显然没有将区区一个外州县尉放在眼中,很快离去。

狄秋看着屋子,皱了皱眉,赶紧进去打扫,狄仁杰则挺着个肚子,漫步而出。

等到狄秋忙忙碌碌,将屋子打扫干净,到了可以住人的地步,就见狄仁杰手里端着一个杯子,走了回来。

狄仁杰道:“狄秋,辛苦你了,过来喝杯茶吧。”

狄秋吐了吐舌头:“阿郎,我又没病,喝什么茶啊!”

狄仁杰笑道:“这不是药茶,长安的寺院正流行这种茶品,味道确实不错,你尝尝。”

狄秋接过来,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顿时皱起眉头:“还是挺苦的。”

“呵呵!”

狄仁杰失笑,重新拿回杯子,也不嫌弃,慢慢品茶。

狄秋道:“阿郎,现在时日还早,我们为什么不去皇城述职?听说内卫权柄很大,得圣人所重,阿郎一旦领了内卫之职,那驿馆小吏,肯定就不会给我们安排这等住所了。”

在并州之时,狄仁杰是县尉,分押法曹,虽说不是什么大官,但由于断案准确,从无冤错,一向得上下尊重。

此时一来长安,就碰了个软钉子,让狄秋有点憋屈。

狄仁杰微微摇头,以极低的声音道:“内卫之职,荣险共存,不好当啊!”

狄秋没听清:“阿郎?”

狄仁杰恢复笑容:“没什么,狄秋,你早就想去西市了,去逛一逛吧,我今日准备先在驿馆看一看案牒,明早再去皇城。”

“哦!”

狄秋点了点头,倒是开心起来:“那我去西市啦!”

目送狄秋离去,狄仁杰将并州最后结案的案牒副录取出,仔细核实。

这份工作路上都在做,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为的是确定自己在工作交接时,最后的几起案子里,到底有没有纰漏之处。

直到此时,确定无误了,他才将案牒收好,舒了口气。

做完工作后,狄仁杰起身,活动了一下日渐发福的身子,开始踱步。

根据刚刚从驿馆其他官员口中探听到的消息,三个月前,长安可是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皇后外戚,周国公武敏之,大闹佛会,欲行不轨。

当场将之格杀的,正是内卫机宜使李元芳。

也正是提拔他的李元芳。

狄仁杰起初实在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得这位少年官员看重,一步调来当京官。

当年他得阎立本青睐,也只是从判佐升职为县尉。

没办法,明经科不比进士科,他的家世又不得关陇看重,确实难升。

而后做起县尉,一做就是十二年。

狄仁杰今年四十一了,本以为这辈子就是在家乡并州任命,没想到突然接到调令,升职入京。

无数地方官员,最大的梦想,或许就是当一当京官了。

且不说俸禄福利,种种待遇的提升,入京后的眼界开阔,又怎是局限于一地一洲可比?

还有在中央任职,容易得贵人看重,开口几句话,十几年动也不动的官品就能跃升。

再调任地方,往往也是一方明府,一地父母官!

狄仁杰自然也希望来京,但这莫名的调令,却令他实在不解,一路上也略有忐忑。

结果真正来了长安,他才发现,李元芳的大名已是传遍。

李公嫡孙,将门英才!

年仅十五,五品大员!

皇亲国戚之外,前所未有!

刀斩贺兰逆贼,之前看到那些再无起复可能的囚徒,也与此人有关。

靠着他,早已无人问津的卫国公府,如今也有络绎不绝的拜访者。

不过这位少年得志的五品权贵,似乎不喜宴请会客。

拜访者倒是能见到面,但也只是见一面,就被客气的请出。

坊间流传,有人说他性情孤僻,整日就知工作。

还有人传他高傲自大,看不起无功的勋贵子弟。

反正就是很不合群,引发了不少诟病。

评价这位李机宜,显然不能根据年龄,而是要看他所作所为。

根据这种种信息,狄仁杰在踱步之间,脑海中已经初步构思出了一个上官的形象。

正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外面传来几个人的脚步声,很快狄秋高兴的声音传来:“阿郎!阿郎!”

狄仁杰走了出去,就见狄秋带回来一位身材魁梧,眼神机警的年轻人。

那人迈步进来,自我介绍:“在下康猛,字勇志,凉州姑臧人,见过狄少府。”

狄仁杰还礼:“狄仁杰,字怀英,并州晋阳人,康郎君此来是?”

康猛道:“我家大人是凉州姑臧县康县尉,也分押法曹一职,昨日刚要驿馆,大人入皇城述职,我无聊闲逛,正好听到旁人谈论狄少府,故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狄仁杰笑道:“原是如此,请!”

三人入内,席地坐下,康猛看着狄仁杰的面相,暗暗惊奇。

虽说任法曹一职的官员,不都是如自己的父亲那般,相貌干瘦,目光审视,但他至今所见,也都是偏于肃然。

如狄仁杰这般面容和煦,身宽体阔的,实在少见。

这般和和气气,做了缉凶捕盗,惩戒不良的法曹,那些恶徒岂能望而生畏,供认不法?

不过两人聊着聊着,康猛的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人不可貌相,这位狄仁杰言必有中,见识非凡,值得结交。

他心中暗喜,外地来的官员,在长安不免遭到排斥,康猛也是会交际的,才主动上门。

先摸一摸虚实,等父亲回来后再行拜访,这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可以抱团。

狄仁杰看出了对方所想,也乐得多认识各地同僚。

两人越聊越投机,说着说着,康猛不经意间就提到了凉州使节团的案子,尤其是作案手法的洞察。

狄仁杰起初有些疑惑:“狼毫笔杀人,此等机关真的能蒙骗过那位念正使么……”

后来听到内外配合的真相,才恍然点头,旋即脸色微沉:“吐蕃此计甚是毒辣,恐边境不宁啊!”

康猛诧异:“李机宜当时也是这么说的,等使节团回国,肯定会在念正使身死凉州驿馆之事上大做文章,再犯我边疆!”

狄仁杰眉头微扬:“如此说来,康郎君与李机宜是旧识了?”

康猛点点头,由衷的道:“我曾浑噩度日,是以李机宜为榜样,才幡然醒悟,立志要成为一位侦探,侦查线索,探明真相……正是因为他,才有了今日之我!”

狄仁杰见他语出真诚,不是奉承,不禁称奇。

能作为别人榜样,指引人生道路,这位上官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康猛感叹完毕,也觉得不对:“听狄少府之意……”

狄仁杰知道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我来京是得李机宜看重,入内卫任职。”

康猛拍手笑道:“缘分!真是缘分!我家大人也是得李机宜看重,入内卫任职,等他回来,必须去酒楼设宴,一品长安美食,请狄少府千万不要推辞!”

狄仁杰摸了摸路上饿瘦的肚子,笑容真诚:“固所愿也,不推辞,不推辞!”

等到康县尉回到驿馆,康猛又拉上得文解入京,在驿馆内都用功苦读的弟弟康达。

一群人说说笑笑,往最近的酒楼而去。

汇入朱雀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时,狄仁杰下意识的看向皇城。

李元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