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两百四十六章 百官请罪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两百四十六章 百官请罪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李少府,这些百姓无法驱赶啊!”

“本就不能驱赶,再赶就要出大事了!”

呵斥了手下衙役,李峤看着乌泱泱的人群,脸色苍白下来。

山东士族起初是看笑话的,关内是关陇集团的根基,被这群人为了政斗弄得民不聊生,自己砸自己的地盘。

可如今长安动荡,所有人都慌了,上下也都行动起来。

身为长安县的县尉,李峤和其他五名县尉,带着一众衙役、皂衣武侯和不良人,上街维护治安。

长安坊市太多,不得不分为长安万年两套县衙班子,平日里勉强可以管得过来。

但如今别说不良人,就是数目最多的皂衣武侯,都像是融入大海中的一滩水,那鲜明的制服很快消失不见,只能听到他们声嘶力竭的声音。

李峤也坐在马上,小心翼翼的来去,不断喊话安抚:“此事圣人已然知晓,朝廷一定会赈灾济民,给诸位交代,请诸位放心回去!”

为了取信于民,他的声音一开始还很激昂,但很快也沙哑起来,喝了几口水后,又立刻喊道。

可惜百姓越围越多,根本不愿意离开。

这就是蒙蔽真相的结果。

关中这地方受灾不是第一次,以前长安人也有经验,从粮价的波动上就能看出。。

老百姓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看看米铺内粮价开始上涨,就可以着手准备了。

是储存粮食,囤粮备荒, 还是去关外投奔亲人,总有个应对法子。

不像这回, 大起大落, 猝不及防。

前一刻大家还欢声笑语看前宰相砍头呢, 下一刻就奔走相告,然后有钱都买不到米了!

若不是百姓对于官府天然的畏惧性, 恐怕早就酿成大规模冲突,事情闹到一发不可收拾。

“请圣人为我们主持公道!请百官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而朱雀门前,那个曾经超度荣国夫人的法会广场, 聚集了最多的人,此起彼伏的高呼着。

他们的声音并不整齐,一片闹哄哄,越喊越是沙哑难听。

但皇城内无人敢回应。

官员越聚越多, 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二馆六学……

还有内卫。

一位位官员聚集,窃窃私语。

丘神绩、郭元振、安神感站在一起,见到狄仁杰从大理寺那边挪了过来, 彼此互视,脸色难看。

狄仁杰一向慈和的笑容没有了, 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肃然:“你们家中还有多少余粮?”

郭元振苦笑:“我原与博通他们住在一个宅院内,他吃得多, 我倒是备下了不少粮食,可博通如今在吐谷浑,我就吃一些买一些了, 现在家中只够维持十天的。”

丘神绩道:“丘府倒是囤积了些粮米,但我府上人口众多,也只能撑月余。”

安神感简短的道:“我家中倒是能吃半年。”

狄仁杰道:“百姓家中大多与元振相似, 现在米铺被抢购一空, 各家各户或多或少还有些粮食, 等到十日之后,百姓家中的粮食吃光了, 那该如何是好啊!”

郭元振问:“粮食有可能速速运进来吗?”

狄仁杰怒声道:“难!若能运粮,不必维持这般谎言, 更不用稳定粮价!其实我之前就觉得粮价不对,但凡灾期, 粮价都有波动, 太原亦是如此,长安却一直维持三十文一斗, 背后定有蹊跷,只是我也没想到, 他们竟丧尽天良到了这般地步!”

郭元振还是首次见狄仁杰发怒,听得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狄公可有办法?”

丘神绩则关心:“这般下去,会不会酿成民变?”

狄仁杰先回答了丘神绩的问题:“有禁卫在,民变倒是难以发生,怕就怕放开城门,驱赶百姓,让人逃荒啊!”

众人悚然大惊。

长安百姓也往关外逃荒,那得死多少人?

安神感都不敢相信:“圣人不会这么做的,皇后……皇后也不会的!”

狄仁杰微微摇头:“我也只是做最坏的打算,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连灾情都敢瞒报,那些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郭元振又追问道:“狄公,现在可有法子赈灾?”

狄仁杰微微看了眼安神感,欲言又止,最后神色黯淡下来。

有法子。

长安高门士族聚集,多少关内高门都住在城北,靠近皇城和宫城的十几个坊市内。

试想安神感的老家在凉州,安氏根基并不在长安,府上的粮食都能维持半年之久,那群高门的府邸内,肯定备了大量的粮草,如果愿意拿出救济灾民,是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灾情,减少恐慌的。

不仅是高门士族,长安还有数十座寺院道观,也该让僧道出面,救济灾情。

可惜,行不通!

郭元振极为聪慧,大致明白了狄仁杰的想法,双手握拳,同样沉默下去。

是啊,行不通!

丘神绩则看向广场,记得那座被鲜血浸润的大佛。

上次大佛倒下,是六郎惊天一刀,拯救无辜。

现在苍生灾劫,天地烘炉,谁又能来问一问百姓之愿?

正当众人满是压抑悲伤时,前方突然传来骚动。

“有人来了!”

“那不是长安县衙的李少府么?”

众人踮起脚,昂起脖子远远看到,李峤带着一队人过来。

李峤骑在马上,双手不断朝两边挥舞,围堵的百姓让开一条路,后面的一人却看不清楚。

倒是听到不少人发出呼喊声,似乎认得来者。

渐渐的,之前怎么也不肯相让的人,朝着两侧分开,一位紫袍老者露面。

百官低呼:“戴仆射?”“道国公?”

戴至德是道国公戴胄的嗣子,戴胄是贞观时期的宰相,左丞戴胄,右丞魏征,都是处心公正之人,病逝时李世民颇为悲痛。

戴至德传承了戴胄的香火,不仅袭封道国公,还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再到太子宾客、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的时间比李敬玄都要长。

只是戴至德为人谦逊,温吞水的性子,曾经有老妇来尚书省诉讼,戴至德已经收下牒状,老妇人却觉得他并不威严,怕他做不了主,戴至德问清楚来龙去脉,也不恼怒,将牒状还给老妇,暗中为其上奏,解决了事情,后来老妇人前来感谢,百官才知缘由,都佩服他有长者气度。

当然,这样的脾气做长者挺好,做宰相难免不温不火,存在感要远逊于锋芒极盛的李敬玄。

而戴至德的身体,显然也不如李义琰那般老当益壮,年纪大了,步伐间有些晃悠,却是拒绝坐在车具上,一步一步走了过来的。

百官齐齐郑重起来:“戴公这是要做什么?”

难道要逼宫?

以这位的脾气不至于啊!

但陛下让他闭门思过,这离开府邸就是大罪!

戴至德连宰相之位都不要了?

是的,这位老臣颤颤巍巍来到朱雀门前,并不入皇城,而是朝向大明宫的方向,俯首拜下:“臣为尚书右仆射,身居宰相之位,不查关内灾情,致奸贼作祟,民情汹涌,失责大罪,无所回避,臣有罪!!”

百官动容。

百姓沉默。

通过口口相传,他们不少人都知道戴至德由于提议去洛阳就食,早就被责罚,这样的好官,又有什么罪过?

而看着戴至德苍老的身形跪下,向着大明宫的方向叩首,之前差役怎么呵斥也无法停下的声音,终于在这片广场安静下来。

皇城之中,来恒露出不解,裴思简为之沉默。

狄仁杰眼里浮现出敬意,举步上前,众目睽睽之下来到戴至德身后,一同向着大明宫拜下:“臣为内卫武德卫,大理寺丞,不查民情,致奸人作祟,灾情汹汹,民间疾苦,臣有罪!”

郭元振毫不迟疑的跟了上去:“臣为内卫武德卫,当攮外安内,防备奸人作祟,臣有罪!”

安神感迟疑了一下,走上前去:“臣有罪!”

就在三人上前之际,各部也有数人走出,全部跪倒在戴至德身后,齐齐高呼:“臣有罪!”

丘神绩摸了摸自己的官袍,双腿哆嗦了一下。

但看着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解褐入仕时的激动狂喜,被这一幕所覆盖,猛的一咬牙,胖胖的身子冲了上去:“我也有罪!”

皇城内外安静下来,有人急急往宫内报信,有的人则看向这些拜下的人,看着沉默的百姓。

片刻后,李峤走了过去。

渐渐的,一个个官员走了过去。

无论是戴氏的门生故吏,还是敬佩他的敢作敢为,亦或是想要平复民怨,安定人心,越来越多的官员走出。

很快,兵部尚书裴思简走了过去,与戴至德跪在一排:“臣有罪!”

来恒面色数变,最终还是来到戴至德另一边:“臣有罪!”

眼见官员越来越多,尤其是三位宰相区区出面,紫袍和绯袍的官员,也跪了几排。

有人眼珠转了转,抱着法不责众,反倒能捞取资本的想法,汇入洪流中。

无论是真心为了灾情请命也好,还是随大流占便宜也罢,最终的情况都是,皇城之前,百官请罪,声浪震天。

“灾情汹汹,民间疾苦,臣等有罪,望陛下责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