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五十二章 谁才是河北的无冕之王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五十二章 谁才是河北的无冕之王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唔……”

韩嘉彦缓缓醒了过来,就见床边围着一群韩氏子弟,而李彦正将银针收回。

这一幕,很熟悉。

他有些恍忽。

记得不久之前,这位年轻的神医,用神乎其神的医术,将都要开席的李清臣硬生生拽了回来,自己当时就在边上旁观,叹为观止。

现在怎么就变成自己躺床上了呢?

他茫然了半晌,突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哀嚎一声:“家门不幸,出此逆子,出此逆子啊……咳咳!咳咳!

韩锦孙入草为寇了。

现在河北最大贼窝白沙坞中,有三位头领。

“托塔天王”晁盖,坐第一把交椅;

“公子王孙”韩锦孙,坐第二把交椅;

“智多星”吴用,坐第三把交椅。

河北民众笑嘻了。

若不是辽国要打过来,吸引了最大的关注,这件事保证成为河北的最热话题,甚至反超官家弑母,占据榜首。

相州韩氏乃是最大的书香门第,藏书数万卷的万籍堂可在那里摆着呢,且不说“相三朝,定二帝”的韩琦,现在的韩忠彦都还是宰相,韩锦孙又是嫡系子弟,结果去当强盗,这种丑闻可真是前所未有!

所以眼见外人在场,韩嘉彦此时的哭号不仅是真的伤心,还有几分撇清的成分在,围在床边的家人自然安慰起来,说着说着,抱在一起痛哭。

李彦礼貌性地告辞,从内宅来到正堂,高求、蔡京和柴进正在品茶,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高求笑容满面:“林公子,我们又能并肩而战了!”

李彦道:“高提举此来可是帮了大忙,蔡待制为知府,有两位迎难而上,署理河北防务,局势比起原本预期的恶劣,要好上许多!”

高求哈哈大笑,他以前都是被这位相助,此次也能帮上忙,顿时大感得意,而蔡京更是拱手微笑。

两人目光平和,其实都在打量对方,也都觉得百闻不如一见。

李彦看着这位年过五十,依旧面容儒雅俊朗,不失风度的文士,再与电视剧里面的董卓型蔡京一比,反差感未免太大。

奸臣留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只会熘须拍马的无能庸碌之辈,但实际上任何领域达到巅峰都不容易,当坏人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其中不乏不少能力出众,却又心术不正的人,称为有才无德。

蔡京或许是有才无德最极端的例子了,其参与变法时,王安石极为欣赏他,后来转投司马光,司马光要恢复差役法,但不切实际地只给了五天时间,满朝上下只有蔡京办到,“悉改畿县雇役,无一违者”,后来又转投章惇,为其出了不少主意。

单就办事能力而言,蔡京绝对不逊于这些名臣,但从他的行为来看,又是看人下菜,揣摩上意,毫无底线,这点和隋唐时期的裴矩极为相似。

裴矩在杨广麾下做了许多坏事,到了李世民那里就变成了刚正不阿的忠臣,是为“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而蔡京遇不到李世民,碰上了宋徽宗,一朝得志,“为天下患”。

哦,这对君臣还努力了大概一两年,然后发现很难改变现状,迅速摆烂。

所幸现在还不是那个时候,原历史蔡京是通过巴结童贯登上相位的,这个世界童贯早就死在无忧洞里了,蔡京又找上了高求,然后把握住辽国开战的机会,施展浑身解数上位。

聊了几句,李彦就知道这个人不在乎河北怎样,百姓死多少,却又明白敌我局势,并且渴望胜利,所以将乡兵团的事情道出。

蔡京听了精神一振,立刻询问细节,然后马上意识到后勤有问题,不过他还没问出,高求就皱眉道:“乡兵岂能敌得过辽人的铁骑?林公子何不统领正规禁军,不是还有林伯父在么?”

李彦知道高求的打算,是让林元景带兵,自己暗中指挥,但他完全不看好北军士兵,摇头道:“北军自有统帅,我们不好干涉,地方乡兵虽然单就战斗力而言,比不上正规军,但他们有两大优势。”

“第一是保护家乡的心意坚定,战斗意志高涨,第二则是百年的和平中,辽军同样糜烂,更无军纪可言,只要乡兵团上下听从调令,每次都能形成以多敌寡的围歼局势,就完全有一战之力。”

“辽帝狂妄,辽人贪婪,此次南下,必定是一路掠地,四处收刮粮食,正面战场交给北军负责,地方上的保卫家园,截断粮草,则是我们争取的目标!”

高求这才恍然,蔡京见他知己知彼,思路清晰,也就直接问道:“那乡兵团的粮草后勤如何保证呢?”

李彦微笑:“所以我来了相州,希望得到安阳行会的帮助……韩公出来了!”

韩嘉彦在两个小儿子的搀扶下,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还要拱手行礼:“多谢林公子救命大恩!”

李彦赶忙扶住:“韩公身体康健,只是略有心疾,救命大恩实不敢当……”

韩嘉彦叹息道:“此前是我韩氏对不住,林公子却这般雅量,实在令老夫惭愧!”

双方都是聪明人,之前韩氏为了独揽河北的教育权,想将岁安书院从大名府中排挤出去,着实使了一些手段,后来书院开放了助学贷,让贫苦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学上,才有了生源。

而现在韩氏出了这般丑闻,不少士人好友都避之不及,前来救治病倒韩嘉彦的,居然是这位岁安书院的林院长,哪怕双方明面上没有黑过脸,韩嘉彦也很难堪。

当然真正让他感到动容的,还是蔡京和高求与其联袂而来,哦,还要算上一个柴进。

一位是新任的大名府知府,一位是官家的潜邸旧臣,算上不太重要的沧州地头蛇,再思及对方开办的樊楼和书院日渐增加的影响力,这个年轻人来到大名府才多久,居然有了这般成就?

韩嘉彦在意识到这点后,立刻收起了针对之心,口中惭愧了起来。

李彦让他惭愧,客套之后,开门见山:“我此来也是希望得到安阳行会之助,为乡兵团解决粮草问题……”

韩嘉彦细细听了,立刻拍板:“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职责,辽人南侵,我们相州韩氏更是首当其冲,前方将士搏命冲杀,我等稍尽绵薄之力,又算得了什么!去将子健唤来!”

子健是韩密孙的表字,这位安阳行会的会首,之前柴进评价他锱铢必较,想让他开口捐助乡兵团,怕是比登天还难。

而此人正在庄中,匆匆赶来,虽然在韩嘉彦面前俯首帖耳,但李彦和蔡京旁观,从其神态举止,就看出是精明计较,不好交往之辈。

这等人能够经商成功,真的是依仗韩氏的权威太多了,所以当韩密孙听到韩嘉彦所言后,虽然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却还是立刻道:“请伯父放心,侄儿一定去办!”

口上应得虽然毫不迟疑,但真正操作起来,韩密孙还是有自己阳奉阴违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如今两军交战之时,那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行会还要籍此大大赚上一笔,将粮草给那些乡兵,完全是花冤枉钱,自己这位伯父终究是病了。

韩嘉彦却是很了解这个侄子,澹澹地道:“我知会你一声,毕竟行会是由你管理,但具体的事情,我让杨老和秦老两位管事负责,你只需要让手下配合他们便是。”

韩密孙闻言脸色微变,这次明显停顿了一下,才颔首道:“是!”

韩嘉彦看着这个侄子,暗暗叹了口气,为韩氏的下一代感到担忧。

他自己那个落草为寇的儿子就不提了,肯定是被人算计,所作所为简直丢尽了韩家列祖列宗的脸面,而其他各房的子嗣,也不怎么争气。

就比如资助乡兵团粮草,其实韩嘉彦也不认为那些乡兵能有什么作为,但他所考虑的是,为了保护韩家的庄园,哪怕有些许可能性,都应该尝试一二,跟万籍堂这种难以搬迁的根基相比,些许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

历史上金兵南下后,韩氏举族逃往南边,万籍堂里面珍藏的典籍就遗失大半,这种担忧是完全必要的,偏偏韩密孙还在以商人思路在乎利益的得失,真是目光短浅!

所以韩嘉彦敲打之后,澹澹地道:“你下去吧,家国大事,切莫自误!”

韩密孙身体轻轻颤抖了一下,生出了惊恐,应声道:“是!”

等到韩嘉彦训斥完族中后辈,李彦又道:“还要厚颜拜托韩公一件事,此战北军为主力,乡兵团与北军势必也要联络,不知真定王氏那里,现在是何人作主?可否为蔡待制和高提举引荐?”

韩嘉彦想了想道:“真定王氏的王继忠,他是北军中少数清醒之辈,国难当头,相信他也会给予支持的!”

李彦拱手:“多谢韩公!”

眼见到了饭点,李彦一行留下来用膳。

席上蔡京细细品味,已经完全理解高求迫不及待来寻这位的原因。

自己这位新任大名府知府,就因为来见了林冲,就能得到文武两大家族,相州韩氏和真定王氏的支持。

最为离谱的是,这位不仅是一介白身,不久前还与两大家族有过矛盾摩擦,如今却已是河北的无冕之王?

而等到吃完午膳,在韩氏的相送下,众人出了庄园,李彦的一句话证明,他对河北势力的整合还没有结束:“两位先回大名府,我还要去白沙坞,见一见那位晁天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