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取千秋真经,求万世治安!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取千秋真经,求万世治安!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海家。

海瑞坐于正堂,双目微闭,腰背笔挺,若非身后是一口棺材,便好似养神一般。

既无兴奋,也无恐惧。

唯有完成使命后的平静之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着这边奔来的人。

火把乱晃,步伐急促。

来者是大内提刑司的太监,带着东厂的档头和番子,由于陆炳被迁怒,此次镇抚司的锦衣卫没有出面。

毫无疑问,东厂并非精锐,更是不曾缉捕过什么要犯,骤然得令,心里也是慌得很。

于是乎,明明门大敞开着,那一双双穿着钉靴的脚,仍然如同一只只铁蹄,从宅门密集地踏了进去,小小的院落被踩得颤了两颤。

涌进院子后,若是锦衣卫,此时肯定分作两路,一路奔向厢房,一路奔向厨房、柴屋和后院,搜索后两面包抄。

但提刑太监险些紧张至极,一窝蜂地朝着正堂涌去,却又勐地刹住脚步。

只因一人静坐。

棺材为景,稳如泰山。

为首的提刑太监本要呵斥,被这气势一震,声音都低沉了些:“户部清吏司主事海瑞?”

海瑞睁开眼睛,站了起来:“我就是。”

提刑太监这才憋足了气,怒吼一声:“锁喽!

两个提着脚镣手铐的东厂番子,立刻奔了进去。

海瑞站定,纹丝不动。

环状的铁链,先套住了他的脖子,接着铜锁紧扣着脖子,卡察一声锁了上去。

铁链的下端便是手铐,飞快铐住海瑞的双手,也卡察一声锁上。

又有东厂番子蹲下去,将一对脚镣套住海瑞的双脚,相距不到五寸,同样被一把大锁卡察锁上。

这套脚镣手铐,是有名的“虎狼套”,用来对付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无论武艺再高强,本事再大,上了这一套刑具后,便寸步难逃。

当然,在东厂里面,这套刑具也被用来锁拿一些厌怒的官员,连名称都换了,变为“金步摇”。

有此名,一是因为从头到脚披满了锁链,每走一步都锒铛发响;二是由于两只脚被锁链牵着,只能一步一步挪动,走起路来就像金莲碎步,因而取此“雅名”。

用意阴损至极,就是要羞辱官员,突破心防,快快招供。

如今两者兼有之,眼见刑具加身,知道海瑞再也跑不掉了,提刑太监松了一口气,先命人赶忙回宫禀告老祖宗,又喝道:“搜!细细地搜!”

东厂上下这才散开,奔向卧房,奔入书房,还有的直冲棺材,将棺材盖掀翻在地,连这里都不放过。

但棺材内并无其他,整齐地叠着海瑞的官服,那官服很整洁,除了浆洗得发了旧,并无其他痕迹。

很快一队队人冲了出来,到了提刑太监面前,摇了摇头,显然什么关键的证物都没有找到。

提刑太监心头一冷,作为吕芳的干儿子,虽然没有杨金水受宠,却知道这位老祖宗此番是真的雷霆震怒了,务必要查出这个海瑞的真实意图。

所以眼见档头上前,就要拽着锁链往前拖,提刑太监抬手拦了拦:“此人背后有大桉,别伤着,让他自个儿走!”

众人闻言,只能跟着海瑞,看他披着锁链慢慢移出去。

这般凝视,每个人的眼神中,渐渐又露出一种复杂之色。

既有刻骨的痛恨,又升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惊异。

痛恨自不必说,本是宫里大喜的日子,若是嘉靖一高兴,他们这些亲近的内臣,都能得到恩赏,却被此人一本奏疏毁得干干净净。

至于惊异,听说此人在奏疏里面骂了万岁爷……

他怎么敢的啊?

因此发现海瑞,走到院门口时被高高的门槛挡住了,东厂上下又露出看好戏的神色:“来了!”

海瑞从上锁那一刻起,就没有正眼看一下这些人,此时站在门槛前,只见火把摇曳,身前身后都是劲装钉鞋的脚,耳边则传来阴恻恻喝声:“想过去?跪下来,爬过去!”

对此羞辱,海瑞恍若未闻,慢慢转过身子,背向院门,抓住铁链后在门槛上坐下去,然后抬起双脚,移动身子把脚移向门槛外,又抓住铁链,自己慢慢站了起来。

提刑太监脸色立变,东厂档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神里的担忧。

这种方式不出奇,换一个环境,正常的旁观者都能想到,但在此情此景下,任谁背着这副枷锁,就算是当朝一品大员,恐怕都懵了。

此人如此表现,说明是真的不慌不忙,沉静如水。

“想要从这样的人嘴里问出话来,怕是难了……”

“若是问不出来,我们得吃挂落啊!”

且不说东厂上下的担心,这边海瑞出了家门,挪移着向着囚车走了过去,全程配合。

终于有番子上前帮忙了,一边一个提起瘦削的他,送进囚车内,朝着诏狱推去。

锦衣卫没有参与缉拿,但审问的过程是肯定要经手的,毕竟现在东厂根本没有强干之辈,人手还被分出,用来做了另一件事。

说来也巧,囚车抵达宫城前,正要往诏狱的路上拐,就见不远处前呼后拥,又一群东厂之人拥着一位,也刚刚抵达。

“那就是揭下皇榜的奇人?怎的是个女子?”

个头高的遥遥张望,在灯火的映照下,隐约看到正中是一位女子。

只是短暂的议论后,东厂上下就闭上了嘴。

因为此女看似被簇拥在正中,却又好似根本不在此间,周身笼罩在一层盈光中,飘然若仙,圣洁无尘。

至今所见,除了昔年那位气清神秀,谪仙临尘的天师,再无人有这般气质。

“赶紧走!”

为首的提刑太监,更觉得自己这伙押解犯人的,根本不该出现在这里,冲撞了这位仙子,赶忙要换道。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眼前一花,那女子突然出现在囚车前,静静地端详着海瑞。

海瑞根本不关心什么皇榜,哪怕这件事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在他看来也是嘉靖一意修玄,走火入魔的闹剧而已。

天子脚下,新年之时,饥寒而死的百姓倒满在大雪之中,远方的关中大震更不知死伤多少,可怜大明子民苦上加苦,多少死于苛政,多少死于饥寒,

活人不顾,反倒超度死人……

何等荒谬!

“是你?”

可眼前突然出现的这个白玉无瑕的女子,却是让海瑞怔住,因为早在年前,此女就出现过,对着自己颔首微笑,然后于漫天风雪中消失不见。

那时双方未有一句言语,如今自己为阶下囚,随时可能身死,而女子揭下皇榜,若能解圣上之忧,自然青云直上,荣华富贵。

此时境遇迥异的两者相见,对方却主动上前,甚至开口称赞:“朴实刚健,大巧不工,放眼世俗,有拯救苍生之愿者,唯汝心志最坚,可托重任!”

一双双惊诧莫名的视线聚集过来,海瑞抿了抿嘴,沉声道:“我不认识你。”

女子微笑:“无党无私,自然不识,吾名玉净,真武座下,汝今识得了。”

此言一出,海瑞还未反应,旁边想要阻拦,又莫名不敢的东厂上下,已是变色。

真武座下?

真武帝君的名号,对于大明臣民来说自然无人不知,武当山能有那么高的地位,也是因为供奉真武大帝,现在真武座下的神女居然现世?

换做以前,他们是不信的,这事太玄奇了,但东厂也有消息灵通之辈,想到近来武当山确实有神仙现迹,连此前破灭倭国的天师都至神山,不再回京,若说真武大帝显灵,还真有可能……

海瑞对此却是凝眉,无论对方是真是假,与他都无关系,可对方言辞凿凿,却令他莫名感到一丝古怪。

“此番言语,有何意图?”

海瑞对于自己如今的遭遇,是早早就预料到的。

臣子规劝行差有偏的君父,本不该直接上《治安疏》,行如此决绝之事,但海瑞权衡许久,却是别无他法。

因为造成如今的局面,并非一人之害,而是从太祖高皇帝就隐隐种下了恶果,将孟子牌位搬出孔庙,便是不认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至理,专行一君独治。

后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再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

如此风气,传至今日,近两百载,以当今皇上最甚,变本加厉,若像以往那些大臣,虽上疏,却心存顾忌,只论事不论人,只骂臣不骂君,就不如不上。

要痛斥便痛斥一人独治,揭开这血淋淋的伤疤,纵然不能让当今圣上悔悟,也能让臣民心惊,大明朝如再以天下奉一人,便亡国有日,天下必反!

哪怕不能为天下苍生普降甘霖,也要以自己的牺牲,在大明朝万马齐音的朝野,响一记惊雷!

当然,海瑞心中,自然不希望天子依旧故我,朝政依然败坏,而盼着当今圣上体悟到到臣民的苦心,幡然醒悟,一夕振作,天下长治久安。

可惜历史上,《治安疏》的结果不是上述的任何一种。

嘉靖虽然暴跳如雷,但最终为了名声,不愿让世人将其视作商纣,没有杀海瑞,也没有丝毫改变,更别提痛哭流涕一夕振作,世道依然如是……

无奈而真实。

可现在,似乎又有了变化。

海瑞心头一沉,对方早就在观察自己,甚至将上疏的全过程都尽收眼底,不仅听之任之,还在这关键时刻参与进来,到底有何图谋?

陛下若是误解,他的苦心,岂非付之流水?

“押下去!”

不待他开口试探,提刑太监惊怒的声音已经响起,同时唤来亲信,低声吩咐了几句:“速速入宫,向老祖宗禀明!”

玉净就算揭下皇榜,也不能贸然面圣,而今这么一闹,更有太监早早奔入宫中,再度禀告。

乾清宫中。

殿外群臣束手,鸦雀无声,殿内陆炳依旧跪地,吕芳则小心翼翼地说着话,用来之不易的好消息平息主子的怒火。

嘉靖确实渐渐调整了过来。

他那般失态,除了被海瑞触了逆鳞外,确实有地府之行的惊惧在。

身为九五之尊,四海之主,连一个真正拥有超度亡魂之力的异人都请不来,心头早就窝了一股火,如今期盼了许久,可超度亡魂孽苦升天的机会来了!

而第一波通报的太监又带来了消息,吕芳不敢有丝毫隐瞒,一五一十地描述了缉拿海瑞的全过程,嘉靖听了顿时冷笑起来:“棺材都早早备下……又是这类直臣的死谏?”

随着头脑恢复冷静,他也明白,不该怀疑陆炳和吕芳这身边的两位亲信,裕王没那个胆子,景王则恐怕没脑子做这样的布置。

那么这个户部主事海瑞,自个儿策划此事的可能就很大了。

如今也左证了这一点,历朝历代,死谏者不计其数,别的不说,大礼仪中那些在午门哭诉的臣子,不也是以死谏之么?结果如何?

当然,意识到不是逼自己退位,嘉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另一股恼怒又涌上心头。

因为这种奏疏太难处理了,自己能杀了海瑞,在史书上的名声就臭了,对方却成了比干那样的忠臣,千古流芳……

为了不承担错误,嘉靖无为而治,整日让臣子去揣测上意,如何能接受得了自己的名声被这样的方式毁掉?

正想着如何利用臣子,处理掉这个大逆不道的恶臣,又一波太监入内禀告。

这次吕芳细细听了后,神色却是一变。

嘉靖这个时候最为敏锐,立刻道:“吕芳,何事?”

吕芳无奈来到面前:“主子,那位揭皇榜的仙子,自称是真武座下……”

嘉靖面色微变:“真武帝君?”

不仅是那位荡魔大帝,更想到了在武当山敬奉真武,请求圣佑庇护大明的天师。

定了定神,嘉靖问道:“这位当如何降服枉死怨魂?”

吕芳低声道:“需我大明朝的一柄神剑,以其刚正无私,镇住枉死怨魂的恶念。”

嘉靖目光大亮,期待地道:“神剑何出?”

吕芳不敢回答,又不敢不答,片刻后才道:“取千秋真经,求万世治安,需……需海瑞!”

嘉靖勐然僵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