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内阁首辅胡宗宪,让英雄劝英雄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内阁首辅胡宗宪,让英雄劝英雄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北镇抚司诏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狱。

且不提嘉靖执政的四十年来,多少官员进过此地,单就这数年间……

陶仲文在这里关过,后处死。

严嵩在这里关过,后处死。

东厂终究不比锦衣卫,此时领东厂缉捕海瑞的提刑太监冯宝,走在幽深的石道中,听着自己的脚步声,盯着墙上微光昏黄的油灯,背嵴发凉。

四面石墙,满地石面,顶上石板,都是清一色的花岗岩铺砌而成。

狱深地面一丈,常年不见日光,干燥如京师都常见潮湿,人关在里面,就是不受刑,时日一久也必然身体虚弱,百病缠身。

冯宝看着都受不了,但到了最深处的牢门前站住,外面的灯笼光洒进去,影影绰绰看见那海瑞戴着脚镣手铐,居然箕坐在散乱的稻草地上,闭目养神。

“这位真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了,怪不得敢写出忤逆万岁爷的奏疏!”

冯宝心中暗暗地道,也不知是惊是叹,亦或是潜藏着几分佩服,但无论如何,都谨记着干爹吕芳的嘱咐,开口道:“打开牢门!”

牢门缓缓开启,海瑞睁开眼睛,就着光亮,见到是个宦官进来,微微凝眉。

对于这种反应,冯宝也不恼,走近几步道:“海瑞,锦衣卫已经查出,你将家人送走,又买了棺木,再上奏疏,显是死谏!”

海瑞闻言身体虽不动,却暗暗松了口气。

他不在乎自身,但也担心自己所为,会引起天子的猜疑,牵连旁人。

因此这段时日,他不与任何同僚友人往来,果然事后追查起来,没有连累无辜。

冯宝说这话本是铺垫,眼见海瑞微微放松,才接着道:“然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不说主子那般刚烈的人,从古至今,摊上哪一位万岁爷,看到你这样大逆不道的奏疏能够忍受得住?今夜真是捅破天喽!”

这话海瑞就没有反应了,更不屑回答。

自古御史言官的职责,就是规劝天子所为,且不说宋朝时包拯直言,宋仁宗唾面自干,即便是许多恶名留于后世的皇帝,都是听御史劝谏的。

而今百官却逢君之恶,顺谀上意,皇室大贪,他们小贪,上下一心刮尽天下民财,才有了万马齐音的局面,不然他身为六部主事,又何必上这种奏疏?

冯宝察言观色,止住这方面的诉苦,话锋一转:“幸得圣上如天之仁,宽宏之德,海瑞,你能生于本朝,是有福之人,现在有一个机会,你且要把握住!”

海瑞眼神一动,终于开口:“妖人入宫了?”

冯宝微怔:“什么?”

海瑞目光灼灼地盯住他:“我问你,是不是那揭皇榜的妖人入宫,迷惑陛下了?”

即便是昏暗的牢房内,冯宝也被他那湛然的目光看得都是一惊,下意识地要退后。

但他终究也是太监里出类拔萃的人物,硬生生止住,不禁有些恼羞成怒起来,原先预备的节奏打破,又不敢呵斥,只能冷冷地道:“海主事好威风啊,可咱家是来救你的!”

海瑞心头愈发肯定,是那个揭下皇榜的玉净做了什么事情,才让东厂的提刑太监,都来对自己好言好语。

对此他不喜反怒,厉声道:“陛下切不可听信那妖人之言,乱江山社稷,我海瑞不要其他,只愿陛下醒悟,为天下万民,为长治久安!”

“唉!果然是油盐不进的!”

冯宝叹息,但想想对方的所作所为,又觉得正常起来,大为头疼:“此人性如顽石,脾气又臭又硬,干爹托付的事情,怕是办不成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无论冯宝说什么,海瑞都沉默不言,自始至终只有那一番话,逼得冯宝只能泱泱离去。

回宫复命。

……

乾清宫。

嘉靖正在看锦衣卫承报上来的行状,上面记录了海瑞自从入京后的行踪,虽不至于每日一举一动,纤毫毕现,但绝大部分活动,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下。

其中几页的记录,将嘉靖的目光吸住了。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时,海瑞接户部急报,赴通州军粮库解粮,二十八日辰时押粮至大兴赈灾;”

“嘉靖四十年二月初七运河开航,海瑞送其母其妻搭船南下;”

“自嘉靖三十九年七月至今,海瑞除赴户部至大兴当差,未到任何官员家造访,也未有任何官员与之往来。”

再结合海瑞入京前在地方的功绩,嘉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标准的清官,更是直臣,孤臣!

只不过他疑心病极重,结合玉净的出现,又觉得不对劲。

取千秋真经,求万世治安,偏要刚刚上疏的海瑞,哪有这么巧的事?

莫不是串通好,一个上奏疏,一个揭皇榜,就是要让他这位九五之尊威严扫地?

正在这时,内侍通报:“万岁爷,蓝道长求见!”

嘉靖立刻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蓝道行来到面前,稽首行礼:“陛下!”

嘉靖恢复往日的澹然:“蓝神仙,朕候你多时了……”

蓝道行面孔一红,赶忙道:“小道修为浅薄,万万不敢当陛下神仙之称!”

嘉靖不置可否,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玉净仙子如何?”

蓝道行沉声道:“确有神力,更有抚平阴气,超度孽苦的伟力。”

相比起观音菩萨人尽皆知,玉净没有名气,自称真武座下,当然要予以辨认。

经过正一道符箓三宗的反复确定,这位确有仙家修为,甚至是纯正的天庭气息,令他们都喜不自胜,恨不得能攀上对方,与失联已久的祖师取得联系。

“看来是仙家临尘,神道终究复苏!”

嘉靖想到山神土地,龙神仙子,纷纷现世,心头热切起来,但想到自己仅有十年不到的阳寿,眼中又闪过凄凉之色。

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他如今所为,却是不为长生为阴司了……

无论如何,嘉靖对于来者的动机不再怀疑,更要向真武取回那千秋之经。

“退下吧!”

既然蓝道行不再是蓝神仙,马上打发走后,嘉靖起身踱步,转了几圈,狠下心来,到了桉前,拿起《治安疏》,重新展开。

昨夜他连这本奏疏的第一篇“君道不正”都未看完,就直接砸到地上,所幸并未丢弃,现在必须完完整整地看完了。

可哪怕有了心理准备,嘉靖的脸色还是肉眼可见地阴沉下去,气得肝疼。

海瑞的言辞虽然不华丽,却极为辛辣。

奏疏内对于汉文帝也不是完全赞同的,依旧有批评之言,因为汉文帝不尊孔孟崇尚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有优游退逊之短,怠废政务之弊,但海瑞仍认汉文帝为贤君,又因文帝有亲民近民之美,慈恕恭俭之德,以百姓之心为心,与民休养生息。

而嘉靖二十年不上朝,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其实大兴土木,设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无一举为民。

最后的总结,就是以文帝之贤犹有废政之弊,当今皇帝更是不如汉文帝远甚!

诛心!诛心啊!

历史上,嘉靖虽然赦免了海瑞,但《明实录》将《治安疏》里面与汉文帝论高下的部分被删节了,就很能说明,到底是哪些部分破防了。

此时嘉靖也很有种将这些内容统统删去的冲动,深呼吸几下,才看起了第二篇章“臣职不明”。

这一段他本来以为能好过些,毕竟不是骂自己,但看着看着,手还是轻颤起来。

因为海瑞痛骂了百官阿谀奉承,但依旧明言,这个风气就是嘉靖造成的。

之前劝谏的臣子都什么下场,百官都看在眼里,直言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谁又愿意来冒这个风险呢?这实在有悖人性!

不过海瑞认为,孟子曰舍生取义,百官的道德标尺和普通百姓是不同的,身为官员,必须要牺牲自我的觉悟!

历史上《明实录》这一段也被删节了,将其中的几点关键之处删去,变成完全是骂百官,用来撇清皇帝的责任……

嘉靖目光闪动,再度有了删改的想法,继续往后面看去。

第三部分,就是具体的改正措施,总结起来,莫过于十六个字:

勤于朝政,节省开支,广开言路,以民为本。

对比上面的惊天之言,这些并无出奇之处。

但治理国家,恰恰就是没有什么奇思妙想。

何为王道,历朝历代早有体现,愿意学自然能学,不愿意做的,说多少都是无用。

当然,到了大明如今的局面,只按照这样的办法,也是无法力挽狂澜的,需改革才能救世……

这就是人无完人了,海瑞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若将他与后面的张居正相比,在政局上的眼光和格局,差距一目了然,但并不影响海瑞的评价。

后世有些观念,因为海瑞在政务上不如张居正,就将之定性为空谈家,当真毫无道理,海瑞既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又有直谏中枢的勇毅,是毫无疑问的能臣,《治安疏》的出现,更当得起“千古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倒也难怪,得仙家看重……”

此时嘉靖完完整整地看完了这本奏疏,怒火之后,冷静下来,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小小的六品主事,确实有一股敢为天下先的浩然正气。

以其刚正,镇住枉死城内怨魂恶念,不是无稽之谈。

如果骂的不是自己就好了……

嘉靖默默叹了口气。

鬼使神差的,拿起《治安疏》又看了一遍。

然后转向关中大震的情况,翻看后,终究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他这位万民的君父,是真的如奏疏所言,那般的不合格,天下鄙视其久矣了么?

吕芳走入殿中时,所见到的就是这一幕,轻轻唤道:“主子!”

嘉靖回过神来,手掌压了压,神情恢复正常:“如何?”

吕芳在听了冯宝所言,也感到异常棘手,却在经历了被怀疑后,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将海瑞的反应禀告。

嘉靖听完,眉毛勐然扬起,表情怪异:“朕予机会,他竟不愿,是不是还要朕去求他啊?”

吕芳只能低声道:“此人自绝于君父,自绝于朝廷,主子不值得为他动怒!”

“呵!”

嘉靖嘴里挤出怪笑两声,觉得无比荒谬。

如果没有玉净,他即便不杀海瑞,也不过是弃之不理罢了。

况且这等直臣用得好,倒是能对付那些贪臣墨吏,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留给下一任天子便是,裕王性情绵软,倒是适合用之……

可现在,神仙的选择,却将他逼到了墙角。

海瑞的正气,可取回真经,超度亡魂,偏偏这位对于修玄不屑一顾,即便以生死逼迫,也是不予理会的,更别提荣华富贵诱之……

如何是好?

“主子要保重龙体!”

眼见这位面色发白,身形微颤,吕芳心痛之余,鼓起勇气道:“海瑞做教谕时,就有海笔架之称,能入户部为官,则是得了胡部堂的赏识……”

“胡汝贞!”

嘉靖眼睛一亮,终于想到了那位同样忤逆上意,被顺势打发去了蓟镇,巡视九边的胡宗宪。

此时即便是他痛陈厉害,也难以让海瑞心服口服,担起神仙托付的重任,倒是胡宗宪,能否加以说服?

“他们都是直臣,都是英雄好汉……”

“那便让英雄去劝英雄!让好汉去劝好汉!”

有此一念,嘉靖如拨云见日,心头一松,稍稍迟疑后,又有了一个决定。

内阁不能再如此无为了……

此次变数中,阁老吕本的无能,着实让嘉靖已经失望透顶。

严嵩和徐阶各有各的败坏之处,但至少勇于任事,遇到变数能有所应对,吕本的唯唯诺诺,是真的撑不起统领百官之责。

当年应下的承诺,终究要履行,大明朝如今的状况,也唯有胡宗宪才能担起扶危振颓、扭转乾坤的重任……

“唤回胡汝贞,进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自此。

自严嵩倒台至今数年,大明终于有了新的百官之首,内阁首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