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05章 领头羊带队,华夏民营零部件企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05章 领头羊带队,华夏民营零部件企

簡繁轉換
作者:南山堂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22:02:2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05章领头羊带队,华夏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萌芽

一辆车上有几万个零件,哪怕是按照直接交货给主机厂焊接丶总装等车间的零部件来计算,也超过1000个。

这麽多的零件,任何一家汽车主机厂都是不可能完全自己去生产所有的零件。

哪怕是后世的比亚迪也做不到这一点。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没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

宝马汽车集团这边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关键的零部件,其他零件大部分都是从外面的配套厂采购的。

这两年,为了让供应链更加有活力,江辉这两年开始有意识的扶持一些民营企业进入到供应链体系。

嗯,严格来说,这些民营企业还属于个体户的状态,并不是特别正规的企业。

但是由于深城整个氛围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些企业又是给宝马汽车集团配套,相关部门自然不会去难为他们。

很简单一个例子,你把这种个体户的小工厂关掉了,路虎汽车直接说因为零部件供应不上,要停产。

那领导绝对会出来收拾你。

永华冲压就是这麽一家小企业,前年开始接受了南山科技30%的入股之后,正式进入到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链之中。

他们生产的主要零件就是冷冲压零件,并且是以各种支架和简单的小型冲压件为主。

一辆车上用到的各种支架很多,南山科技什麽都自己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的。

「哥,我们这个月的营业额突破了30万元,又可以去引进新的冲压设备了。」

「按照宝马汽车集团现在的发展节奏,我们迟早会成为华夏第二大的冲压厂家。」

郭盛斌是永华冲压厂的销售部部长,也是总经理郭盛强的弟弟。

这家公司的股份,郭盛强占据40%,郭盛斌30%,南山科技30%,算是股权非常的清晰。

当然了,南山科技实际上不参与日常的管理,只是安排了一名财务人员担任财务部部长。

「路虎X系列皮卡下个月的排产已经提高到8000辆了,再下个月很可能就会突破1万辆。」

「我们供应的那些小支架,产量也要跟着爆发。」

「看来之前借钱去购买设备的做法,是完全值得的。」

郭盛强算是第一批下海的人。

靠着早些年游泳去港城的叔叔的支持,他们创建了永华冲压厂。

目前在深城已经有超过100人的规模。

最关键的是永华冲压厂选对了合作对象,一开始就跟宝马汽车集团合作。

目前的发展速度非常的惊人。

不仅宝马汽车和路虎汽车这边在使用它们的零件,南山科技和南山发动机丶南山设备等关联的厂家,同样是它的客户。

现在他们厂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开发新客户,宝马汽车集团的订单就够他们忙碌了。

「我有一种感觉,路虎G系和X系两款车型的销量还能进一步的提升。」

「到时候宝马汽车集团的月销量合计突破5万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要是市场表现比较理想的话,月销量突破6万辆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一定要跟上节奏,要不然其他厂估计就要杀进来跟我们抢订单了。」

郭盛强也是有危机感的。

本身他们的工厂如果放在其他城市,就不是属于可以合法存在的对象。

相关部门要到了明年才会正式的给民营企业在法律层面上的肯定。

现在只是允许个体户的存在。

「确实如此,跟上了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节奏,我们将来指不定也能出口创汇。」

「我可是听说南山科技这段时间从美利坚和欧洲拿回来了几个大订单。」

「它们的热冲压成型生产线,一口气就新上马了好几条。」

「这个样子,完全是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作为永华冲压厂的股东,南山科技的信息郭盛斌也是非常关注的。

「热冲压成型零件有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一个零件交货,而是会跟一部分冷冲压零件焊接在一起作为小总成来交货。」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是有机会给南山科技那边供应一部分的零件,间接的实现出口创汇。」

郭盛强精通冲压工艺,要不然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下海创业。

其实对于汽车车身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零件都使用最高强度的材质就是最好的。

它讲究的是该软的地方要软,该硬的地方要硬。

太软或者太硬,都是不行的。

因为在碰撞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地方的零件能够溃缩,这样子充分的吸收碰撞的能量,也是对车内乘客的一种保护。

要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车没有什麽大事情,但是人没了的情况。

所以其实汽车车身的设计,并不是那麽的简单。

里面许多东西都需要使用仿真软体进行仿真,甚至是展开实际的碰撞测试之后再进行调整。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只是要把车给制造出来,有个架子就行,那这些东西就无所谓了。

就像是国内之前那些纯手工打造的车型,哪里有什麽车身碰撞安全性的特别讲究?

「确实如此,像是路虎G系和X系车型的B柱,就是上半部分采用热冲压成型零件工艺,下半部分采用冷冲压成型工艺。」

「这样子才可以形成更好的碰撞性能效果。」

郭盛斌觉得自己大哥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今后跟南山科技合作,完全可以实现间接的出口创汇。

甚至借着南山科技跟通用汽车丶大众汽车等主机厂合作的机会,也看看能不能直接把永华冲压厂生产的小支架也出口到海外。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他是相信自己工厂生产的一定会比美利坚和欧洲本土供应商生产的更低。

大部分底盘上面使用的小支架,都是有涂装的表面处理要求,不需要担心长途运输过程当中会生锈。

而同样跟永华冲压厂有着类似局面的,就要数恒一塑料厂了。

一台车的内外饰里头,有大量的塑料件。

从中控台上的仪表台面板到立柱饰件,再到挡泥板等各种各样的塑料件,其中有不少都是体积不是很大的零件。

除了前后保险杠和仪表台面板是宝马汽车集团打算一直自己内部生产加工,其他的零件今后都没有打算自己去生产。

这麽一来,自然是需要找外面的配套厂来生产。

立柱饰件那些稍微大一些的注塑件,目前是从羊城那边找国企生产的。

但是一些小的注塑件,宝马汽车集团这边有意识的在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个体户。

恒一塑料厂在几家候选厂家当中,被南山科技给看中了。

通过入股30%的方式,加强双方的合作,扶持恒一塑料厂成为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商。

如今已经开始给几款车型供应各种小的注塑件。

而利用这个合作关系,恒一塑料厂也在不断地加大设备投资。

「哥,南山科技那边同意帮忙进口一台500吨的注塑机。」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生产更大一些的注塑件了。」

王子菲是恒一塑料厂的销售部负责人。

她哥王子鸣就是厂长。

这个年代的民营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

父子兄弟姐妹一起上阵,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其实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是有自己独到优势的。

大家都非常了解,不需要有那麽多的顾忌和猜测。

当然了,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是否继续维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就见仁见智,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了。

世界上一些大型的零部件企业,其实就算是到了后世也还是家族企业性质的。

人家一样也能把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企业。

「看来之前南山科技希望我们想办法加快发展步伐,跟上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需求的话是真心的。」

「除了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注塑设备,我们也要同时跟国内的一些设备厂家联系,采购更多的设备回来。」

「要不然产能不够,就算是我们想要跟,那也是跟不上的。」

王子鸣现在对恒一塑料厂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实最近两年,他就已经挣了不少钱。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现阶段对于配套厂的零件成本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

更多的时候是先解决你能不能生产,产能够不够,品质是否稳定的问题。

成本下降反而是第二阶段的问题。

当然了,像是塑料件这种零件,生产难度并不是那麽的高,如果你的报价高了,估计就没有长远合作的希望。

甚至在中间把你换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是的,这些注塑设备,现在就像是印钞机一样。」

「开动起来之后,源源不断的注塑出零件出来,根本不需要担心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的问题。」

王子菲作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自然是最清楚厂里面的销售情况。

整个华夏大地,各个工厂的情况,现在是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有许多个军工厂等体制内的工厂,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卖不出去,陷入到了发展困境之中。

另外一方面,一些个体户的小作坊生产的各种产品供不应求,想要找点材料丶设备都非常的困难。

很显然,恒一塑料厂现在就是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中。

单单是宝马汽车集团这边的订单,就已经可以把它们给吃撑了。

毕竟它们现在只是一家小作坊一样的小工厂,跟后世华夏民营零部件企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是完全没有办法相比的。

「除了提升产能之外,我们也得考虑零件工艺优化方面的一些努力。」

「要尽可能的让南山科技和宝马汽车集团意识到我们的价值,这个合作才有可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这两年我也利用跟宝马汽车集团外聘的一些东瀛退休工程师的交流机会了解了一下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况。」

「像是一些塑料件,在丰田汽车那边是先由主机厂负责设计,然后拿图纸来选择成本最优的供应商。」

「最终会由选定的供应商跟主机厂的研发人员一起把图纸进一步的进行完善,变为最适合量产生产的状态。」

「可以说,供应商也是需要具备绘制图纸的能力才行。」

王子鸣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要不然也不会现在去开工厂。

既然都已经把工厂搞起来了,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办的越大越好。

他希望将来有一天,恒一塑料厂能够成为华夏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

现在是生产简单的塑料件,将来可以生产大型的复杂塑料件。

之后再进一步的拓展生产种类,成为内外饰领域的领头者。

「嗯,到时候看看厂里面哪些人有这方面的潜力,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一下。」

王子菲也是认可自家老哥的观点。

宝马汽车集团本身就是在营造这种研发的氛围,鼓励所有的配套厂都加大研发投入。

只是对于大部分国企配套厂来说,并不是很吃这一套。

对于他们来说,明明有订单生产的好好的,干嘛要浪费钱去搞一些虚无缥缈的研发呢?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也是看到了这种局面,所以才有意识的开始扶持民营配套厂的发展。

恒一塑料厂,无疑是站在了宝马汽车集团发展的风口上,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吃到红利。

……

「厂长,我们今年的营业额相比去年估计没有办法实现增长。」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销量下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供应给宝马汽车集团的零件也在减少,不少都被切换到其他厂家生产了。」

「我听说有几家去深城建厂的厂家,现在发展的非常好。」

「我们厂是不是考虑去深城修建一个分厂,近距离的给宝马汽车集团提供配套服务呢?」

何清泉原本想着是不是可以在首都汽车附件厂安安稳稳的退休,甚至再进一步发展。

可是看现在的节奏,似乎情况有点不妙啊。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BJ212的销量今年快速的下跌,一个月已经只有不到3000辆的规模,并且还在进一步的下降。

估计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一个月还有没有2000辆都是问题。

虽然他们也做了一些努力,推出了搭载南山发动机1.5L产品的该款车型,但是整体的销量还是在下滑。

而首汽吉普那边,大部分零件都是从美利坚直接进口,给首都汽车附件厂带来的营业额影响非常的小。

原本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宝马之光的不少零件是从首都汽车附件厂采购的。

但是这几年陆陆续续的被切换到南山科技以及深城附近的配套厂生产。

所以哪怕是宝马汽车集团的销量在快速的增加,首都汽车附件厂的营业额也没有上升。

「我们厂的员工都在本地安家落户了,要在深城修建一个新工厂的话,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过去呢。」

「再说了,就算是我们去深城修建工厂,宝马汽车集团就愿意给我们更多的订单吗?」

唐庆儒对何清泉的建议不是特别的感冒。

在他看来,宝马汽车集团肯定会想办法把他们踢出局的。

毕竟他们跟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关系太密切,而宝马汽车集团又有自己的嫡系厂家。

大家的利益有冲突是必然的事情。

「我看深城那边修建的汽车工业产业园里头,也是有不少关联的配套厂。」

「一辆车上的零件那麽多,南山科技不可能全部多自己生产。」

「我们的经验相比大部分厂家来说,都算是比较丰富的。」

「只要在那边设厂了,找江辉要一些订单,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何清泉很早就跟江辉打交道,觉得只要自己去深城设厂,应该还是有搞头的。

奈何唐庆儒不想折腾,他也很是无奈。

原本他还挺期待唐庆儒赶紧退休,到时候他好接班。

可是现在的唐庆儒,由于很快要退休了,根本就不愿意做一些有风险的决策。

等到他退休之后,何清泉就算是顺利的接任厂长的位置,那也是一个烂摊子了。

到时候连续盈利了多年的首都汽车附件厂,很可能辉陷入到亏损的境地。

毕竟今年的销售额下滑的趋势,就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按照这个节奏,明年的日子会更加的艰难。

如果能够把空出来的设备腾挪一部分到深城新工厂,反而有可能扭转局面。

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就更加艰难了。

……

「厂长,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新上市的路虎X系皮卡现在又火了。」

「给这辆皮卡供应零部件的厂家,现在都在加班加点的忙着赶零件。」

「原本我还以为皮卡在国内可能没有太大的市场,现在看来情况不是这个样子啊。」

赵光明心情很复杂的来到耿卫东的办公室。

一汽这边,虽然通过跟丰田的合作成立了一汽丰田,现在已经在销售皇冠轿车。

但是这些产品都是通过CKD零件组装的方式,产量很低,对一汽整体的发展影响并不是那麽的大。

它们跟大众汽车那边的合作谈判也已经定下来,准备生产一款轿车。

可是跟一汽丰田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早期的车型都是通过CKD的形式供应零件,产量有限。

「我们没有生产过皮卡,现在重新去设计也来不及了。」

「现阶段厂里面的重点是把几家合资工厂发展起来,同时把红旗轿车的销量提升起来。」

「既然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很快,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采购部的人去找他们的配套厂去供应一部分零件?」

「比如让奔驰轿车的供应商也给一汽丰田或者一汽大众那边的车型推进国产化的事情?」

耿卫东现在对于宝马汽车集团的看法已经在改变。

对方已经坐稳了国内汽车行业第一的位置,把一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完全看不到任何追赶的希望。

这麽一来,耿卫东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压力没有那麽大了。

因为怎麽努力都追不上,那麽目标就是如何成为国内第二。

这个目标对一汽来说,并不是那麽的难以实现。

「这个应该是可以的,沪上大众那边去年就已经在那麽做了。」

「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今年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跟他们使用了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商也是有关系的。」

「甚至南山科技那边也已经开始给桑塔纳那边供应零件了。」

赵光明没想到耿卫东居然会给自己交流这个话题。

这个做法显然是比他想的还要激进一些。

这似乎不是坏事啊。

零件一直通过CKD进口的话,就会耗费大量的外汇,给一汽带来很大的压力。

如果能够从国内采购,不管是从哪家配套厂购买,都能节约外汇。

到时候用有限的外汇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车型出来。

这对一汽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

整体上来说,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是出于蓬勃发展的局面之中。

特别是丰田的皇冠,在南方很有知名度。

只要一汽丰田能够生产出来,基本上都不需要特别为销售发愁。

这麽好的机会,错过了就可惜啊。

「你这个时间亲自带队去深城那边考察一下,不管是南山科技,还是其他的一些配套厂。」

「只要宝马汽车集团敢用,我们有需要的话,就不用纠结对方能不能符合我们的需求。」

耿卫东觉得一汽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要不然今年宝马汽车集团的销量突破40万辆,甚至可以突破50万的话,给上级领导的刺激就太大了。

一汽肯定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及时拥抱宝马汽车集团,学习对方的一些做法,到时候也算是一种交差了。

「没问题,我马上去跟采购部们的人联系,尽快的安排。」

「到时候我把设计丶品质和技术的负责人也都带上,最快速度的把合适的配套厂给引进到我们的体系。」

对于这种考察供应商的事情,赵光明自然是非常积极的。

很快的,他就正式的行动了起来。

这些消息,陆陆续续的,自然也会反馈到江辉这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