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了皇上就是偏宠嘉妃母子。
但看看身边兴冲冲的十阿哥,又看看规规矩矩却又异常聪慧的十一阿哥,她想,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别人强,这是没办法否认的。
十一阿哥站到一边去了,钮祜禄氏便到了瑶令跟前。
与她对视片刻,钮祜禄氏道:“本宫口无遮拦,劳妹妹受苦了。本宫给妹妹赔罪,还望妹妹不要计较。”
瑶令没有给钮祜禄氏回礼,她微微笑道:“福煊哭得厉害,臣妾倒是还好。若说受苦,还是十阿哥更苦些。贵妃娘娘若是引以为戒,以后,十阿哥也不会再受这样的苦了。”
瑶令不顺着钮祜禄氏的话说。意思也很明白,以后你要是再招惹我,受罪的还是你儿子。这次的时候,也不可能当作没发生过,都已经记下了,以观后效。
钮祜禄氏还想说点什么,康熙道:“好了。太子和大阿哥带着弟弟们继续去看吧。”
康熙看向贵妃:“你来一趟,也不能就这样回去。这里歇一歇,午膳你们一起用一用。晌午过后朕让人送你们回去。”
没有要同贵妃及宜嫔还有戴佳贵人一起活动的意思。
有贵妃在,宜嫔和戴佳贵人当然不用应付什么。
宜嫔瞧着眼前这一幕,看着太子和大阿哥将十阿哥带走了,皇上将嘉妃带走了,独留下她们三个。
戴佳氏是长春宫的人,自然对眼前这一出乐见其成。
宜嫔心里却甚是唏嘘。她也不敢对谁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想。
人人都看见了贵妃的低头,或许这只是一段插曲,但人人心里都明白,贵妃在嘉妃面前低头意味着什么。
贵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妃了。通过十阿哥,他们也抓住了贵妃的软肋。
宜嫔心里忽然有些庆幸,幸而贵妃的例子在前头,她们几个有位分的嫔妃,哪个没有儿子在跟前呢?
若是跟嘉妃和十一阿哥作对,这日子可就太难过了。
还好她的九阿哥机灵,她也没有贵妃这么高的心气。
宜嫔本来蠢蠢欲动的心,现在更是安分的不得了。
-
临近回京的时候,康熙最后带着瑶令来海边走一走。
这次连孩子们都没有带着,便只有他们两个人。
黄昏时分,望着太阳一点点的落下去,金色恍惚是被那海天一线的地方所涂抹,这样的景色,竟叫人有一种身在大漠的美景认同感。
“知道要回去,十阿哥还跟朕哭,说是舍不得不想回京。朕难道不知道他?不过是怕回去读书苦。在外头是疯玩惯了的。”
康熙牵着瑶令道,“朕嫌他丢人,说十一阿哥都不哭,他做哥哥的倒是哭了。实在是不像话,这比别的话管用,他立马就不哭了。”
瑶令道:“十阿哥总还有些小孩子的心性。舍不得回去也是正常的。”
康熙定定望着瑶令:“你是不是也舍不得?”
瑶令想了想,坦然笑道:“是,臣妾也有些舍不得。所以还请万岁爷日后再来,还把臣妾一起带来。”
康熙就笑了,亲昵道:“那是自然。朕不带谁也不能不带你。江南,朕总还是要再来的。”
这里还有许多事要着手去做。康熙既然开始了,也是不会轻易停下的。
“万岁爷,有紧急军报。”梁九功捧着文书过来了。
康熙收敛笑意,问道:“何处来的?”
梁九功道:“西北。”
康熙已经将军文接过来看了,瑶令在旁边也收了笑意,西北来的紧急军报,是不是漠南蒙古出事了?
黄昏日落尽,海浪声渐渐大起来,仿佛有一片山雨欲来的不安宁感,康熙的眸光沉沉的。
看完军报,他牵着瑶令的手:“走吧。同朕回去。”
漠南蒙古遭侵。
沙俄是谈判谈好了,可暗地里还是怂恿了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袭扰大清,这两三个月就占了乌珠穆沁。
他们就是不让大清好过。
东北初定,西北此时又生乱。说到底,还是因为漠北漠西蒙古未曾全部归顺大清的原因。
若是都打下来一统西北,又哪里来的这么多事?
第103章请战
准噶尔领兵入侵喀尔喀部,将喀尔喀的地方全部战令。
喀尔喀部只能南逃至乌珠穆沁。但噶尔丹又领兵追至乌珠穆沁,将喀尔喀部赶走,将乌珠穆沁侵占。
喀尔喀部蒙古没有办法,只能向朝廷求援。
一则是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将准噶尔部赶走;二则就是在还没有赶走的时候,祈求皇上能不能想个办法先安置一下喀尔喀部族里逃出来的人。
康熙原本就是要启程回京的,接到这样的消息,便下令全速回京,途中下旨,令噶尔丹罢兵西归。
先要警告一番,如果警告没用,那之后肯定是要起兵的了。
至于如何安置如何起兵,路上可以商议一二,回京后再汇集心腹大臣商议,之后就直接下旨督行了。
西北如今火器营的建制已经规整,这时候对噶尔丹出兵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他的蒙古骑兵厉害,难道大清的火器就不厉害了吗?
在路上的时候,康熙这里时常有大臣出入议事,瑶令便不能总待在这里,她当然也不愿意耽误政事,便领着十一阿哥回了自己的车驾,除非康熙有所需要,事情办完了再叫她过来陪伴,她才会过来。
十一阿哥倒是总往三阿哥处去。和别的哥哥们来往也是很多的,去太子和大阿哥那里就少些。
他还要和三阿哥做礼物送给太子呢,那东西还没完成,兄弟两个还是需要努力的。
“哥哥们去太子哥哥还有大哥那里也少。”
十一阿哥回来吃点心的时候,和瑶令聊天,“四哥说,是太子哥哥和大哥都还想着蒙古的事,叫我们不要过去打扰太子哥哥和大哥。”
十一阿哥倒是确实偶尔会看见太子和大阿哥分别一个人呆着。他还小,也不知道沉思和发呆的区别,就和瑶令说两个哥哥总是在发呆。
十一阿哥问过康熙蒙古的事,康熙没有因为十一阿哥年纪小就含糊其辞,而是用比较简单通俗易懂的话将这里头的纠葛与十一阿哥说清楚了。
十一阿哥这会儿就问瑶令:“阿玛说朝廷要派兵镇压,太子哥哥和大哥也是想领兵出征吗?”
瑶令倒是有些惊讶于十一阿哥的敏锐,说两个哥哥发呆,却精准的猜中了太子和大阿哥心中盘算的事情。
其实太子和大阿哥的这等盘算,也瞒不过旁人。只是没想到十一阿哥这么小也能看出来。
后来瑶令转念一想,十一阿哥整日与太子大阿哥混迹在一起,在福建沿海的时候,登海船战船时孩子们都是一起去的。
哪怕是十一阿哥这么小都骄傲于战船炮击装备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