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零四章 余姚之行(上)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零四章 余姚之行(上)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二月二十七日,晴,微有风。

大船由甬江逆流而上,经过慈溪进入绍兴府,停靠在姚江北岸的码头处。

司马、老哈吆喝着让警卫排的护卫先行下船,甲板上的沈束遥遥望着西侧的山阴会稽,自南下以来,未能返回乡梓,屈指一算,已离乡四载了。

历史上,沈束是个著名的倒霉蛋,比“三杨”中的杨溥还要倒霉。

杨溥在诏狱熬了十年,出狱后的第三天就得授翰林学士,而沈束在诏狱熬了整整十六年,父亲病故都没能出狱守孝。

沈束随陈锐去了宁波,几次写信,但父亲沈侭不肯离乡,倒是让沈束的妻妾都去了,盼着沈束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想到这儿,沈束回头看了眼船舱内一直紧缩眉头的陈锐,这一次余姚之行,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关于陈锐的婚事,沈束原先准备是山阴萧鸣凤的幼女,可试了试口风,陈锐的父母不是太看好……这位萧氏命太硬,两个未婚夫都死了。

其实沈束倒是觉得般配,反正陈锐也死了两个未婚妻。

想来想去,沈束想到了孙家,所以正好与陈锐一起来一趟余姚。

陈锐还不知道这一次来余姚是顺带来相亲的,正在船舱内盘算着呢,虽说事务各有管事,但千头万绪,怎么可能不操心呢。

直接在舟山沈家门港动土可能不太妥当,还是先在大榭岛上修建大量土胚房,一方面要训练新兵,另一方面也要给来干活儿的青壮提供住处。

一旁的徐渭倒是出了几个不错的主意,招兵可以分两次进行,训练就会轻松一点,招募青壮也可以分为两次,到了五月份,只要不下雨,露营在外都没问题。

众人一行下了船,站在码头处,陈锐心里在嘀咕……记得余姚是宁波的啊,明朝居然是绍兴府的?

周四指着西北方向,“十余里处就是临山卫了。”

浙东三卫,也就临山卫还有点样子,去年海道副使丁湛率军北上苏州,就是以临山卫为主力的。

不过,陈锐对临山卫最大的印象在于,军械不错……一般来说卫所都是有打制军械的工匠的,护卫军从临山卫采购了部分长矛、腰刀、盾牌,质量很不错。

出了码头,雇了辆马车,一行人往东而去,半个多时辰后看到一处面积不小的湖泊,这就是余姚孙家的祖居烛湖。

站在湖边的沈束吟道:“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

“美睡聊相补,劳生得更论。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徐渭瞥了眼陈锐,心想这货肯定听不懂,解释道:“这是南宋名士烛湖居士孙应时所作。”

“是孙家先辈?”陈锐随口问了句。

“嗯。”徐渭叹了口气,看沈束走在前面,才拉着陈锐说:“孙应时入蜀,言吴曦将叛,果不其然。”

陈锐嘴角动了动,叹了口气,盯着徐渭说:“我不会造反。”

徐渭也是无言以对,他们这种文人说话往往喜欢将真实含义蕴含言语之间,从不会像陈锐这样直截了当……都没话回他啊!

“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得国之正,莫过于明。”

听到这句话,徐渭脚步一顿,随即连连点头,以往每一个朝代,非夺即篡,唯有明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但我也不会受明廷摆布。”陈锐脸上没什么表情,“南宋亦未有淮东之败,南宋军民亦有血战之心,如今的明廷有吗?”

“早在南京我就说过了,他们不做,我做,他们不行,我行!”

“所以,不需要再问这种问题。”

前面的沈束加快了步伐,而身边的徐渭却在用近乎窥探的视线悄悄打量着陈锐。

沈束心思不深,而徐渭却听出了陈锐的言外之意。

自古得国之正,莫过于明,但国势衰微至此,胡人占据北地,若有人能再一次驱逐鞑虏……那就算不上是夺国或者篡国。

半个时辰后,山野间的一间草舍中,陈锐再一次看见了为母亲杨氏守孝的孙升、孙堪兄弟。

孙升的变化不多,而孙堪却更是老迈不堪,头发花白,身形枯瘦,眼神浑浊

“志健公,季泉公。”陈锐行了一礼。

孙堪轻笑了声,用陈锐细听才能分辩的轻声说道:“十日前一战,已有雄兵之像,很好,很好。”

陈锐还没来得及开口,外间有脚步声响起,一位看似如老农的中年人拎着竹篮漫步而来,“可惜未是夏时,无有口福,些许野果,借花献佛,聊以为孙家待客。”

徐渭眼睛一亮,笑道:“听闻义修兄苦节自厉,却有口腹之欲?”

余姚杨梅,名闻天下,而且就属烛湖最佳。

陈锐面无表情,心里暗骂……又来这套,实在听不懂!

又是字又是号,有时候还不止一个字一个号,比如徐渭这厮字文清也字文长,号都有七八个了!

一休……一休哥吗?

“若是无事,自当山中苦修,如今天下,岂能独顾自身?”中年人顿了顿,对着孙升说:“不过,非为劝你起复。”

孙升苦笑了声,对陈锐介绍道:“这位是刚刚起复的都察院御史,嘉靖八年会元,武进唐顺之唐义修。”

陈锐瞳孔微缩,他知道这个人,前世只是知道戚继光的鸳鸯阵的创立与其有关,这一世是听沈束、沈炼提起过,这位也是心学门人。

唐顺之在嘉靖十八年之后就潜心读书,不问世事,不过这位不是个死读书的,射学、算学、天文律历、山川地志、兵法战阵甚至战阵搏杀之技,无所不学。

历史上唐顺之一直到嘉靖三十七年才因为东南倭乱起复,而这一世提前了七年。

武进隶属于常州府,而常州府与扬州府是接壤的……淮东大败,国事艰难,唐顺之哪里还坐得住,年初得内阁次辅徐阶举荐起复为都察院御史。

这一次来余姚是为了孙升……如今朝中局势复杂难言,严嵩、徐阶都有意夺情起复孙升,但孙升坚持不就,所以唐顺之才走了这一趟。

略略几句后,唐顺之打量着身躯笔直的陈锐,“昨日听闻,定海陈锐,有吕景修之像。”

“吕景修是谁?”

唐顺之嘴角都歪了,他猜过这位看起来就锋锐如剑的青年将领如何回复自己,但绝没有想到这句话。

“咳咳。”徐渭低声解释道:“他说的是南宋吕文德,虽然是名将,但却极为贪财,甚至克扣军饷以供挥霍……这是在骂你呢。”

陈锐眯着眼盯着唐顺之,半响之后闭上双眼,“这就是文官。”

屋子里气氛极为怪异,徐渭抬头看着草棚顶,孙升、沈束相对苦笑,倒是孙堪呵呵笑着……嗯,他不是文官。

而唐顺之实在是有点挂不住了,早没了之前从容的姿态,张大嘴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