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零五章 余姚之行(中)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零五章 余姚之行(中)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陈锐说出口就有点后悔了,倒不是觉得说错了,而是打击面太广了。

但让陈锐意外的是,自己这么开大,孙升、沈束都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就连对面的唐顺之也只是低声叹息。

陈锐心中明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朝中肯定是……个个不干人事。

的确如此,如今的明廷中,嘉靖帝再次闭门不出,只有内阁才能面圣,严嵩、徐阶也是不得不针锋相对……其实他们就算不想斗都不行。

严嵩、徐阶不斗,嘉靖帝怎么坐得住呢?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污糟事层出不穷,相互争斗不休,置国事于不顾,只党同伐异。

唐顺之此次来余姚拜访孙升,就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操蛋的事。

徐阶入阁后,接任礼部尚书的是松江孙承恩,而礼部左侍郎至今出缺。

有资格接任这个位置的人选并不多,但也不少,只是死的死,残的残,而其中孙升是其中最为名正言顺的。

孙升在詹事府历过职,之前任国子监祭酒,下一步就是礼部侍郎或者礼部尚书。

严嵩与徐阶争斗不休,但都能容忍孙升出任这个职务……严嵩与孙升是有旧情的,年前孙升还为了戚继光给严嵩去了一封信,而徐阶与孙升虽无来往,但都是东南人氏,总是拉的上关系的。

所以,唐顺之此来的用意的【如今国事艰难,请孙季泉夺情起复】。

这是何等操蛋的破事啊,为了不使严嵩、徐阶的矛盾激化,就要让孙升夺情。

所以,当陈锐用讥讽的口吻说出这句话,将孙升、唐顺之都给裹进去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太强烈的抵触情绪……朝中这些文官,的确非常的操蛋。

“几日前离京之时,听兵部提及……辽东已然沦陷,鞑靼扫荡宣府、大同。”唐顺之低声道:“俺答迁民众入关,未有大肆劫掠之举,其志不小。”

沈束看了眼还闭着眼睛的陈锐,才接口道:“若无意外,鞑靼平定北直隶,安抚民众,待得秋收前后,当会先取山西、山东两地。”

山西巡抚是江东,山东巡抚是王忬。

唐顺之微一愕然,然后看了眼陈锐,这是你的判断吗?

“山东副总兵戚继光驻兵登州,编练新军三千,粮饷不足。”沈束挑了挑眉头,“朝中应该是知道的吧?”

唐顺之苦笑点头,“淮东、徐州难以援手,山东一地……兵科都给事中王德上书请转都察院,巡按山东。”

陈锐突然睁开了眼睛,“是王汝修吗?”

王德,字汝修,兵科给事中,去年就是他在京中盛赞《备俺答策》,使得戚继光名声鹊起。

“不错。”唐顺之笑了笑,“听闻足下与戚元敬乃是生死之交。”

“不仅为生死之交。”沈束轻声道:“此战缴获近万粮米,至少四千石会输登州。”

看了眼大感意外的唐顺之,沈束加重了语气,“此战缴获甚多,但无有一文入私囊。”

“以吕文德相较,乃是在下的过错。”唐顺之行了一礼,郑重致歉,“天下凡凡,繁若群星,亦有明月当空,澄清宇内。”

早在还没有起复的时候,唐顺之就听说过陈锐这个名字了,之后在南京再次听到……是因为陈锐与魏国公府合作的皂块买卖。

所以唐顺之才会知道定海卫指挥使李寿覆灭之后,觉得陈锐是为财而妄为。

孙升笑着看向陈锐,“听闻孤山公为定海中所请功?”

“是。”

一旁的徐渭嗤笑道:“如今报功奏折应该入京了,也不知道严东楼那厮会做如何想!”

唐顺之不知晓,但孙升、孙堪是知道的,当日周君佑、周君仁是跟着陈锐回了宁波的。

沈束轻声解释了几句,唐顺之脸色微变,以他的能力,几乎在片刻之间就想到了很多,视线在陈锐、徐渭两人身上打转……难以确定这诱敌的计策出自谁手。

徐渭嘿然道:“义修兄,如此致歉可不够啊。”

“那要作甚?”

“说错话,自然是要认罚!”

唐顺之无言以对,一旁的陈锐咳嗽两声,“志建公,之前信件中提及的?”

“老夫的确擅弩。”孙堪捋须道:“不过如今年迈,只怕难以亲手制之,倒是吾儿亦通此道。”

“无需六十步外,四十步足矣。”陈锐开口说:“不知可能批量制之?”

沈束补充道:“银钱无需担忧。”

孙堪召独子孙钰入内,两人小声商议了会儿,后者才说:“四十步弩弓不难,但难以毙敌。”

“无妨。”陈锐立即回道,这个时代的军械上也会有血槽,但与后世的军刺上的血槽还是差了很多很多的。

虽然这样会导致箭枝成本上升,但杀伤力得到保证,一旦射中身体,伤者会很快失去战斗力,与二十步到二十五步之间的标枪混合使用,形成有层次的两拨远距离攻击。

在还没有开发鸟铳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孙钰一项项提出各种要求,最主要的是匠人和原料,陈锐一一答应下来,匠人可以招募,原料可以高价求购。

良久之后,孙堪轻声道:“你们小辈出去商议吧。”

看着陈锐、孙钰、徐渭出了门,唐顺之有些莫名其妙,虽然只是第一次接触,陈锐开口不多,但他也看得出来,这位才是主事人。

“季泉公觉得如何?”沈束看上去稍有些忐忑,“虽然稍大了些,但却是良人。”

嗯,陈锐今年二十四岁了,而孙升的幼女孙环才十三岁,差了十一岁呢。

听到“良人”两个字,唐顺之嘴角都要歪了,你们在说什么呢?

孙堪没开口,毕竟是弟弟的女儿,不过孙环今年十三岁,为祖母守孝三年,十六岁正好出嫁。

唯一的问题是,孙环是订过亲的。

孙升迟疑的地方也就在这儿,嘉靖二十七年,他与时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第二年入阁的同乡吕本定下亲事,幼女孙环许配吕本的幼子吕兑。

如今吕本已经降了鞑靼,但亲事并没有取消。

孙升为两榜进士,翰林出身,对陈锐这位武将并没有任何嫌弃,但幼女婚事也的确让他有些为难。

一旁的唐顺之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忍不住问道:“陈锐知晓吗?”

沈束摇摇头,“他并不知此事,而且……”

“而且似乎也并无有娶妻成婚之念。”唐顺之笑道:“以在下看来,不如暂且搁置,至少让吕家子歇了心思,送还定亲文书。”

孙升迟疑了会儿,朝着沈束微微颔首,如果这样的话,倒是能顺理成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