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零八章 可为同志?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零八章 可为同志?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登上岛屿一个时辰后,唐顺之终于相信了沈束的那句话。

每一文钱,都没有进陈锐的私囊,都用在了实实在在的地方。

唐顺之最近十年都在山中苦修,但却是一等一的聪明人,此次起复之后闭口不谈儒学、心学,而是与翁万达等人长相往来,对军事并不陌生。

看了营地的食堂、寝室之后,唐顺之大为振动。

到第二天早上亲眼目睹了护卫每天都要进行的长跑拉练,唐顺之就明白了一切。

这样的练兵方式,能练的出精兵强军,但需要大量的资源为后盾……说白了,需要钱。

这就是陈锐为什么回到宁波就开始捣鼓皂块买卖的原因。

“这个鸳鸯阵倒是有点意思……”

站在山丘上,唐顺之捋须呢喃了几句,徐渭与沈束为其讲解,一旁的陈锐嘴唇微抖……历史上戚继光创立的鸳鸯阵就脱胎于唐顺之的《武》书。

周君佑更是详细的将那一战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听到最后,唐顺之捋须的右手一颤,好悬没扯下一缕胡须。

斩杀数以百计,自身不损一人,只十余负伤……虽是小战,但如此战绩,足以夸功。

站在山丘上,唐顺之放眼望去,西边的数百青壮正在工匠的指挥下搭建房屋,北侧的数百护卫正在聚精会神的演练战法,南侧有袅袅炊烟升起,唐顺之猜测可能是皂块作坊,只有那一处自己没去。

虽然看似渺小,不过一座岛屿,不过数百士卒,但昂然的氛围让唐顺之颇为感慨,更是与如今的南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对比。

想到一力请入军的陶大顺、孙钰,想到大恨自己年已七十无力杀贼,唯愿九泉之下目睹鞑贼京观的孙堪,唐顺之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低落下来。

周君佑并没有察觉,滔滔不绝的讲述,最后说:“即将扩军,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军械不足。”

沈束补充道:“毛竹还好说,但盾牌、腰刀、长矛都急缺。”

看着这两人希翼的眼神,唐顺之无语了半响才喃喃道:“我只是都察院御史,不是兵部武库司郎中。”

“荆川公名重一时,名望遍传海内。”沈束笑道:“我记得现任武库司郎中龚大稔也是武进人氏?”

唐顺之连连苦笑,龚大稔,正德十六年进士,资历极老,嘉靖十四年出任广东佥事,得罪了前内阁首辅方献夫被罢职为民。

直到嘉靖帝南逃南京之后,百官折损,不得已起复大量致仕官员,唐顺之、龚大稔就是典型。

徐渭轻声说道:“浙江海道副使丁孤山为定海中所报功,只怕严嵩、严世蕃从中作梗,既然不赏功,多调拨一些军械,无可厚非吧。”

唐顺之眯着眼盯着徐渭,后者一脸坦然。

为定海中所报功,其实就是为陈锐请功,不管是按制来说,还是从实际情况来说,都应该是陈锐接任定海卫指挥使。

唐顺之入南京三月,早就窥透朝中内情,陈锐掌一个卫所,这是严嵩、严世蕃无法忍受的,更别说还有周君佑、周君仁在其麾下。

唐顺之心想,即使没有自己的意外出现,陈锐或者徐渭都已经计划以此为理由向兵部索要军械。

侧头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陈锐,再看看吟笑的徐渭,唐顺之一时间难以判断是谁的策划。

看起来像是徐渭,但陈锐这厮……从种种来看,显然也是个肚子里做文章的货啊。

安静了片刻后,陈锐开口道:“不仅仅是我缺军械,还有登州戚继光。”

“鞑靼已然降服辽东,侵吞大同、宣府,俺答汗颇有大志,未有大肆劫掠北直隶各地。”

“下一步鞑靼必攻山西,但绝不会许明军在山东蓄兵,必然扫荡山东。”

“快了,现在已是三月。”徐渭补充道:“山东六月麦熟,不管是为了扫清山东对北直隶的威胁,还是为了补充粮草,鞑靼必攻山东。”

“义修兄觉得,山东巡抚王民应能有所作为吗?”

唐顺之木着脸思索片刻,颓然摇头,“难,难比登天!”

陈锐沉声道:“一旦山东总兵败北,济南府、青州府均沦陷,山东唯有登州戚继光能坚守。”

“朝廷不予粮草,我愿支援数千粮米!”

“但军械实是无能为力,还望荆川公襄助。”

唐顺之沉默了下来,内心深处有着无与伦比的复杂情绪,既痛恨王民应对戚继光的排斥,又痛恨朝中对山东战事的不管不顾。

顶多再有三月,战事必起,南京那帮人……科道言官口号喊得震天响,朝中重臣个个都在扯对方的后腿。

即使陛下,担忧自身远多过国事。

但与此同时,唐顺之也对面前的这位青年有着说不出的复杂感触,既敬重对方的志向和勇气,也赏识对方的眼略与军略,同时也有着丝丝的忌惮。

当此乱世,此等人物。

刘寄奴乎?

曹阿瞒乎?

陈锐、沈束都没看出来,倒是前几日与陈锐谈过类似事的徐渭察觉到了些许端倪。

“自古以来,得国之正,无过于大明。”

听到徐渭这几句话,唐顺之微微颔首,“春秋无义战,汉高祖乱世称雄,隋文帝篡周,唐高祖篡隋,宋太祖陈桥兵变,唯有明太祖得人心所向,驱逐鞑虏,恢复华夏衣冠。”

徐渭轻声道:“这句话出自陈锐之口。”

极为诧异的视线投在陈锐的身上,唐顺之比徐渭当日想的更快,想的更多。

就在前日,徐渭在草棚中高呼,“难道如南宋一般,再忍百余年南北分裂,再忍百余年胡人欺辱!”

这显示的不仅仅是徐渭的志向,更是陈锐的志向。

陈锐也终于听懂了,实在懒得再打机锋,径直问道:“可为同志?”

所谓同志,志同道合者。

唐顺之黝黑的脸庞上的肌肉都在跳动,陷入长久的沉默。

陈锐并没有听到唐顺之的答案。

这一夜,唐顺之屋中的油灯一夜未熄,他久久的坐在凳上。

是为了大明的正统,还是为了收复失土,为了驱逐鞑虏,为了天下子民……

唐顺之觉得,自己的想法若是告知好友,说不定会惹来嘲讽,不过小小副千户,不过数百士卒而已。

但唐顺之能肯定,这位小小的副千户必会搅动天下风云。

唐顺之并不知道,自己与远在南京的严世蕃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